综述了纳洛酮临床应用新进展,以供参考.
作者:陈敬然;张新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综述了基因工程干扰素γ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晏学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收集并罗列了有关中成药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新报道,以期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作者:赵红;姜世奎;唐长华;王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将国内近年公开报道的替硝唑新剂型的制备方法及临床使用情况作一介绍.替硝唑临床用途广泛,适宜制成多种剂型,且质量易控制,值得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邱世犹;潘光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综述了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颅脑术后呼吸监护、肺性脑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高原肺水肿和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华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1995~2000年国内公开发行的100多种医药期刊中有关中草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收集到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的文章400篇,共1112例,涉及中草药注射剂28种.结果显示,出现的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居多(52.2%),发热次之;两种中草药伍用容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邓六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综述了速效救心丸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癌痛、胆石症、血管性头痛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褥疮的药物治疗近况作了较全面的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刘联合;时晓玲;孟宪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澄清补钙观念,合理选用钙剂.方法:从钙的生理药理作用、不同人群与疾病状况对钙的需求、常用钙剂含钙元素的高低及生物利用度方面,说明钙剂的选用原则.结果:名目繁多的200多种市售钙剂多为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数种钙剂的不同组方或不同剂型.结论:碳酸钙制剂因其含钙元素量高、生物利用度尚可、价廉,应作为各种人群的补钙首选制剂.
作者:何晓霞;王蕾;柴中平;代易雄;罗刚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综述了目前国内治疗性病的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作者:成小红;申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9年4月~2000年4月期间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慢性肝炎患者40例,发现3例低钾血症可能与腺苷蛋氨酸治疗有关.
作者:王志毅;赵有蓉;邹淑碧;郭树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系本院医务人员,既往无心律失常病史.因上呼吸道感染于1999年3月6日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每次1.0g,每日2次)和速效感冒胶囊治疗.服药后感轻微胸闷、心慌,未加注意,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当时拟诊病毒性心肌炎,停用速效感冒胶囊,并加用抗病毒、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停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后上述症状逐渐好转,患者自行停用所有药物,后痊愈.
作者:宋锡发;陈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路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并以丹参注射液治疗为对照.结果在心绞痛症状缓解、心电图改善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产儿窒息的临床原因以及窒息时药物的使用.方法:选取自1994~1998年4年中出生的围产儿666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诊断按全国统一教科书<妇产科学>为标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法.结果:胎儿宫内窘迫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而其中脐带异常占首位.结论:一旦出现宫内窘迫现象,经处理无好转时,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及早结束妊娠.同时,在药物复苏中,纳洛酮有其独特的作用.
作者:陈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西米替丁针剂(泰胃美)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115例,分为3组,分别静脉滴注西米替丁针剂(A组)、口服氨苄青霉素(B组)及静脉滴注西米替丁针剂+口服氨苄青霉素(C组)治疗,观察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溃疡愈合率C组为90.7%,显著高于A组(58.7%)、B组(53.8%),P均<0.005;HP根除率C组为93.0%,显著高于A组(21.8%)、B组(42.3%),P均<0.005.结论: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联用西米替丁针剂和氨苄青霉素,可提高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降低溃疡复发率.
作者:田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口服明竹欣片剂及外搽5-氟脲嘧啶+30%冰醋酸液联合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满意.
作者:徐文欣;石苏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68例呼吸道感染采用普舒(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2.6%,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普舒治疗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宋瑞才;张益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Lac)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高血压患者110例,分为Lac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3±8)岁,每天早餐后口服Lac4mg;尼群地平组(Nit)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54±8)岁,口服Nit10mg,3次/日.两组均用药4周.结果:治疗4周后Lac组和Nit组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4%,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具有降压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服药方便等优点.
作者:周世广;胡玲玲;史坛芳;刘美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方法.方法:结合文献自拟中草药处方,并制成酊剂应用于临床.结果:临床应用231例,平均止痛时间为20min,消肿5天,散瘀5天.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本方法治疗跌打损伤,止痛、消肿、散瘀迅速,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仅有疼痛的慢性软组织损伤.
作者:席子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稽留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早、晚空腹各1次,连续3天,第4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后,4~6h内行钳刮术;对照组肌肉注射乙菧酚4mg,每日1次,共3天后行钳刮术.观察宫颈扩张情况,出血量及清宫次数.结果:治疗组宫颈软化、出血量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且清宫次数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该方法治疗稽留流产,疗效肯定,显著优于乙菧酚的传统处理方法.
作者:周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治疗围手术期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围手术期心室率≥120次/min患者56例,立即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mg/kg,根据临床反应追加半量或者200μg/(kg@min)维持.结果:3组用药后心率(HR)和收缩压乘积(PRR)均显著下降,5~10min下降幅度大,各组均未见心动过缓与低血压.结论:艾司洛尔可快速、安全、有效地控制围手术期的窦性心动过速,降低心肌耗氧量.
作者:江春秀;熊洪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症状的治疗方法.方法:激素替代治疗前常规做宫颈刮片、性激素测定、B超检查子宫、附件及子宫内膜厚度;口服低剂量尼尔雌醇,定期加服适量安宫黄体酮,或用尼尔雌醇1mg与复方康纳乐霜混合,涂抹阴道及尿道口周围,与口服药交替治疗;治疗结束后做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或诊断性刮宫作宫内膜活检.结果:31例病人经尼尔雌醇1mg/月治疗,效果满意,经腹部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均<4mm;对服药6年的3例病人,行诊断性刮宫术,刮出极少宫内膜,病理报告为萎缩期宫内膜.结论:使用比控制更年期症状用量低得多的雌激素可以控制泌尿道症状,而无子宫内膜增生的危险.
作者:田冬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介绍用芙蓉花粉治脓疱疮的方法及230例患者使用该药后的疗效.
作者:刘香云;梅丽敏;叶纪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选用独一味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60例,疗效满意,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闫美章;胡德芬;邓蜀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应用大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心血管疾病6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刘江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13例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菌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作者:袁平;田智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总结50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药物管理经验:准确控制胰岛素给药速度;掌握补液原则;正确补充碱性药物和电解质.
作者:蒲晓芳;罗顺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CRF患者,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给予PGE110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21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尿酸(UA)分别为(19.55±8.51)mmol/L、(644.54±422.82)μmol/L、(583.73±196.93)μmol/L,治疗后分别为(14.14±7.07)mmol/L、(514.25±371.89)μmol/L、(482.15±128.66)μmol/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PGE1可改善肾功能,保护残余肾单位的储备功能,推迟透析时间,对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益芳;袁曙光;陈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合并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静息心电图、血压、心率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明显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异常心电图、减少心肌耗氧量(P<0.05).结论:黄芪合并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斐;张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血清肝炎病毒学指标变化.结果:谷胱甘肽对乙型肝炎患者乏力、黄疸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ALT、AST、γ-GT、ALB及TBIL等复常率分别为90%、88%、84%、90%,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注射液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能起到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作者:雷任国;吴念宁;邓上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复方苦参阴道冲洗液由中药蛇床子、苦参、白鲜皮等辅以西药组成,用于各类阴道炎的治疗.经临床验证,本制剂除对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欠佳外,对其他阴道炎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用量少等特点.
作者:顾艳玲;李晔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应用人参多糖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1例,并与单纯化疗对比,结果人参多糖注射液在降低化疗毒性,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方面,作用是肯定的.
作者:曾永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液、硝酸甘油及多巴胺治疗肺心病心衰40例,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高堂玲;伍春蓉;廖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中重度急性期AOPP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20)、Ⅱ组(n=22).两组均常规治疗的同时,Ⅰ组加用GSH治疗.在急性期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中胆碱酯酶(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以2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Ⅰ组CHE治疗前后分别为(127±25)IU/L、(2899±136)IU/L,SOD治疗前后分别为(50.79±12.85)U/ml、(109.27±13.56)U/ml,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Ⅱ组CHE治疗前后分别为(116±56)IU/L、(2216±148)IU/L,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OD治疗前后分别为(50.62±13.75)U/ml、(56.23±12.82)U/ml,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Ⅰ组和Ⅱ组比较,CHE有显著性差异(P<0.05)、SOD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GSH对AOPP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作者:关永东;徐辉;李敏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顺铂联合5-氟脲嘧啶经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水,取得了满意疗效,其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丽;刘永立;扬泽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简述近几年来监督、检查及检验发现的中药伪品、混淆品、掺杂品.
作者:陈志英;李水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山豆根功效独特作用迅速、运用范围广,但中毒病例时有发生.本文简介作者合理应用山豆根的几点体会.推荐应用山豆根的起始剂量为1~1.5g,如无反应再逐增剂量,以每剂<6~10g为限.
作者:潘君汉;李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心得总结,提倡建立中医临床诊疗新思维.关键词小柴胡汤;应用;诊疗思维
作者:王小蓉;卢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论述医药分业管理后医院药剂科的工作理念.认为新时期药剂科的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是药师参与临床,为医疗、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药师的继续教育,加强对技术、质量、经济、行政的科学管理.
作者:张国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的运用,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宋雪英;戴小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指出药品采购招标中存在的问题,以采购招标要公平.为防止流于形式,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作者:张燕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院门诊药房在抓好内部质量管理的同时,推出药物知识咨询服务台的新举措,使药师服务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密切了医患关系,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安全、高效、经济.同时,也对药师提出更高要求,促使医院重视对药师的继续教育.
作者:林伟萍;苏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指出医院药师素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药师业务素质的几点建议.转变药学教育模式,加强药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开展药师资格考试制度,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全社会的认可.
作者:陈华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制三七叶甙痔疮栓.方法:研究栓剂的制备工艺,制定质量标准,采用溴加成法测定栓剂中人参二醇的含量.结果:回收率为100.35%±1.22%,RSD为1.22%.质量标准能控制制剂的质量.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控可靠,性质稳定,可满足临床用药的要求.
作者:宋沧桑;林杉;刘小丰;尹文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介绍牛黄喉症散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作者:孙保明;田慧敏;刘文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95%乙醇在挥发状态下对丝状真菌的抑菌效果.方法:参照卫生部1995年版<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试验.结果:连续观察14天,盛有乙醇蒸汽的试验杯内无菌生长.结论:乙醇蒸汽具有一定的抑菌防腐作用,可用于药液表面的防腐.
作者:王宁;卢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制备右旋噻吗心安滴眼液并作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制备右旋噻吗心安滴眼液,并与左旋噻吗心安滴眼液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同时观察青光眼伴冠心病患者的用药反应.结果:右旋噻吗心安滴眼液与左旋噻吗心安滴眼液疗效相近,右旋噻吗心安滴眼液对心脏无影响,可用于青光眼伴冠心病、心动过缓患者.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稳定,是很有潜力的抗青光眼药物.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介绍香砂木苓合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主治功能、用法用量及临床疗效.
作者:黄永明;徐芝秀;宣以平;孙巨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将5%碳酸氢钠注射液加入0.5%盐酸丁卡因注射液中,制成盐酸丁卡因碱化液.经测定,本制剂pH值为7.33,其中游离丁卡因含量较未碱化溶液高,增强了临床麻醉效果.
作者:苏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制备复方甲硝唑栓,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甲硝唑和呋喃西林为主要成分,制备复方甲硝唑栓,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吸收度加和性原理测定甲硝唑、呋喃西林的含量.结果: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0.54%(n=6);呋喃西林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0.52%(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单萍萍;申国庆;吕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对参蓉花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观察.方法:将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单独提取,其他药物再用水提醇沉法.对114例虚劳证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口服液生药含量较高,质量标准易控.临床治疗虚劳证总有效率为90.18%.结论:参蓉花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治疗虚劳证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红星;杨晶;高桂芳;闫蔚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化痰宁口服液的制备、质量控制、临床应用作了研究.该口服液制备简便,临床应用有效.
作者:蔡纪青;胡志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以三七块、肉桂制成复方三七胶囊,并应用于中医伤科筋伤患者60例,有效率达98%.
作者:汤滢;米慧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制便于临床应用的三子胶囊剂.方法:按部分粉末加稠浸膏法制备胶囊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栀子甙含量,依法进行相关质量检查.结果:本品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易操作,结果准确.结论:本制剂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烈群;温爱平;马彦彪;杨冬丽;施燕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以抗菌消炎、止痛、止痒、止血的中药和可生物降解的甲壳胺(chitosan)研制成的创烧伤涂膜剂,可治疗创烧伤及防止创面感染,敷后可防止水浸伤口引发的感染.
作者:戴卫红;皇晓坤;林剑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制复方喜树碱涂膜剂,观察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试制复方喜树碱涂膜剂,并以氯氟舒松涂膜剂、复方喜树碱酊剂和软膏剂作对照,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复方喜树碱涂膜剂的疗效优于复方喜树碱酊剂和软膏剂(P<0.01),同时也优氯氟舒松涂膜剂(P<0.05).结论:复方喜树碱涂膜剂剂型优良,疗效可靠,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低毒、安全制剂.
作者:虞绍铸;张霞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制酮康唑栓剂,观察其对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将该栓剂1枚塞入阴道后穹窿部,对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总有效率100%,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酮康唑可以制成栓剂,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安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分析眼、五官、皮肤等局部应用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方法:统计分析1996~1999年4月我院眼、五官、皮肤等各类局部应用制剂的用量、金额等使用情况及变化,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及前景.结果,总体上各类剂型的金额、用量均有所增长;其中,使用金额较高的剂型为滴眼剂、软膏剂及凝胶乳胶剂类,品种以进口、合资的新剂型为多,中草药局用制剂较少;新剂型有所增加.结论:局部应用药物尚具较大的市场潜力,国内应加强局部应用剂型包括中草药局用制剂的研制开发及营销力度.
作者:梁月晴;赵平;马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统计分析了77例小儿药物中毒病历,并针对引起中毒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谷容;杜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分析了同一时间不同科室发生的输液反应22例的原因.
作者:程皖鲁;徐向荣;李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非抗精神病类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共388例,供合理用药参考.
作者:崔光兴;田立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探讨乳癌化疗对肝脏的损害.对82例乳癌患者化疗前后作声象图检查,发现使用化疗药物脂肪肝的发生率高.
作者:李惠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机抽查门诊处方18 718张,发现不合格处方518张.分析用药不当的原因主要在于:忽视药酶作用、忽视胃肠蠕动功能,忽视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忽视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忽视理化反应和配伍禁忌、重复用药、微生物制剂与抗生素药物合用、忽视溶媒的选择等.
作者:康建功;吴敬德;刘秀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机抽查本院2000年1~5月妇产科出院病历774份,进行回顾性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对抗菌药物的种类、联合用药情况、用药顺序以及致病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王玉兰;刘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头孢西丁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表明,混合液微黄澄明,颜色、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谢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运用二乙氨基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太乙药条和去雄黄太乙药条在灸熏鼠皮时,砷在鼠皮中的沉积量分别为69.49μg/支和8.923μg/支,在透过溶液中量为19.14μg/支和4.028μg/支,为含雄黄灸剂的改革和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汪国华;张文惠;王永刚;吴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自制热咳清合剂治疗咳嗽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热咳清合剂可明显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
作者:吕怀莺;徐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木立芦荟对荷瘤小鼠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即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2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低剂量的木立芦荟(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5倍、2.5倍)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IL-2含量,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结论:木立芦荟提高荷瘤小鼠血清IL-2水平,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朱坤杰;苗术;孟文芳;陈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制备环扁桃酯-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有关性质.方法:分别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波法和研磨法制备环扁桃酯-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经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及熔点测定进行鉴定,表明环扁桃酯与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含量测定推断主客分子比为2:1.结论:环扁桃酯-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环扁桃酯溶解度,并掩盖其不良臭味.
作者:王晓利;张俊松;张雯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