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世犹;潘光松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治疗围手术期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围手术期心室率≥120次/min患者56例,立即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mg/kg,根据临床反应追加半量或者200μg/(kg@min)维持.结果:3组用药后心率(HR)和收缩压乘积(PRR)均显著下降,5~10min下降幅度大,各组均未见心动过缓与低血压.结论:艾司洛尔可快速、安全、有效地控制围手术期的窦性心动过速,降低心肌耗氧量.
作者:江春秀;熊洪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产儿窒息的临床原因以及窒息时药物的使用.方法:选取自1994~1998年4年中出生的围产儿666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诊断按全国统一教科书<妇产科学>为标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法.结果:胎儿宫内窘迫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而其中脐带异常占首位.结论:一旦出现宫内窘迫现象,经处理无好转时,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及早结束妊娠.同时,在药物复苏中,纳洛酮有其独特的作用.
作者:陈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非抗精神病类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共388例,供合理用药参考.
作者:崔光兴;田立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以三七块、肉桂制成复方三七胶囊,并应用于中医伤科筋伤患者60例,有效率达98%.
作者:汤滢;米慧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西米替丁针剂(泰胃美)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115例,分为3组,分别静脉滴注西米替丁针剂(A组)、口服氨苄青霉素(B组)及静脉滴注西米替丁针剂+口服氨苄青霉素(C组)治疗,观察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溃疡愈合率C组为90.7%,显著高于A组(58.7%)、B组(53.8%),P均<0.005;HP根除率C组为93.0%,显著高于A组(21.8%)、B组(42.3%),P均<0.005.结论: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联用西米替丁针剂和氨苄青霉素,可提高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降低溃疡复发率.
作者:田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13例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菌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作者:袁平;田智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方法.方法:结合文献自拟中草药处方,并制成酊剂应用于临床.结果:临床应用231例,平均止痛时间为20min,消肿5天,散瘀5天.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本方法治疗跌打损伤,止痛、消肿、散瘀迅速,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仅有疼痛的慢性软组织损伤.
作者:席子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自制热咳清合剂治疗咳嗽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热咳清合剂可明显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
作者:吕怀莺;徐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95%乙醇在挥发状态下对丝状真菌的抑菌效果.方法:参照卫生部1995年版<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试验.结果:连续观察14天,盛有乙醇蒸汽的试验杯内无菌生长.结论:乙醇蒸汽具有一定的抑菌防腐作用,可用于药液表面的防腐.
作者:王宁;卢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的运用,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宋雪英;戴小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指出药品采购招标中存在的问题,以采购招标要公平.为防止流于形式,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作者:张燕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头孢西丁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表明,混合液微黄澄明,颜色、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谢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制便于临床应用的三子胶囊剂.方法:按部分粉末加稠浸膏法制备胶囊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栀子甙含量,依法进行相关质量检查.结果:本品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易操作,结果准确.结论:本制剂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烈群;温爱平;马彦彪;杨冬丽;施燕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制酮康唑栓剂,观察其对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将该栓剂1枚塞入阴道后穹窿部,对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总有效率100%,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酮康唑可以制成栓剂,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安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综述了速效救心丸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癌痛、胆石症、血管性头痛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口服明竹欣片剂及外搽5-氟脲嘧啶+30%冰醋酸液联合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满意.
作者:徐文欣;石苏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简述近几年来监督、检查及检验发现的中药伪品、混淆品、掺杂品.
作者:陈志英;李水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应用人参多糖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1例,并与单纯化疗对比,结果人参多糖注射液在降低化疗毒性,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方面,作用是肯定的.
作者:曾永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对参蓉花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观察.方法:将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单独提取,其他药物再用水提醇沉法.对114例虚劳证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口服液生药含量较高,质量标准易控.临床治疗虚劳证总有效率为90.18%.结论:参蓉花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治疗虚劳证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红星;杨晶;高桂芳;闫蔚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指出医院药师素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药师业务素质的几点建议.转变药学教育模式,加强药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开展药师资格考试制度,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全社会的认可.
作者:陈华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