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褥疮的药物治疗

刘联合;时晓玲;孟宪丽

关键词:褥疮, 药物治疗, 进展
摘要:对褥疮的药物治疗近况作了较全面的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山豆根的合理应用浅谈

    山豆根功效独特作用迅速、运用范围广,但中毒病例时有发生.本文简介作者合理应用山豆根的几点体会.推荐应用山豆根的起始剂量为1~1.5g,如无反应再逐增剂量,以每剂<6~10g为限.

    作者:潘君汉;李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25例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稽留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早、晚空腹各1次,连续3天,第4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后,4~6h内行钳刮术;对照组肌肉注射乙菧酚4mg,每日1次,共3天后行钳刮术.观察宫颈扩张情况,出血量及清宫次数.结果:治疗组宫颈软化、出血量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且清宫次数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该方法治疗稽留流产,疗效肯定,显著优于乙菧酚的传统处理方法.

    作者:周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疗单位药品招标采购中须注意的问题

    指出药品采购招标中存在的问题,以采购招标要公平.为防止流于形式,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作者:张燕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低剂量尼尔雌醇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症状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症状的治疗方法.方法:激素替代治疗前常规做宫颈刮片、性激素测定、B超检查子宫、附件及子宫内膜厚度;口服低剂量尼尔雌醇,定期加服适量安宫黄体酮,或用尼尔雌醇1mg与复方康纳乐霜混合,涂抹阴道及尿道口周围,与口服药交替治疗;治疗结束后做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或诊断性刮宫作宫内膜活检.结果:31例病人经尼尔雌醇1mg/月治疗,效果满意,经腹部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均<4mm;对服药6年的3例病人,行诊断性刮宫术,刮出极少宫内膜,病理报告为萎缩期宫内膜.结论:使用比控制更年期症状用量低得多的雌激素可以控制泌尿道症状,而无子宫内膜增生的危险.

    作者:田冬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西米替丁针剂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米替丁针剂(泰胃美)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115例,分为3组,分别静脉滴注西米替丁针剂(A组)、口服氨苄青霉素(B组)及静脉滴注西米替丁针剂+口服氨苄青霉素(C组)治疗,观察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溃疡愈合率C组为90.7%,显著高于A组(58.7%)、B组(53.8%),P均<0.005;HP根除率C组为93.0%,显著高于A组(21.8%)、B组(42.3%),P均<0.005.结论: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联用西米替丁针剂和氨苄青霉素,可提高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降低溃疡复发率.

    作者:田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提高医院药师业务素质的几点建议

    指出医院药师素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药师业务素质的几点建议.转变药学教育模式,加强药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开展药师资格考试制度,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全社会的认可.

    作者:陈华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乳腺癌药物化疗对肝脏的损害

    探讨乳癌化疗对肝脏的损害.对82例乳癌患者化疗前后作声象图检查,发现使用化疗药物脂肪肝的发生率高.

    作者:李惠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建议推广应用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的运用,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宋雪英;戴小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参蓉花口服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对参蓉花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观察.方法:将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单独提取,其他药物再用水提醇沉法.对114例虚劳证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口服液生药含量较高,质量标准易控.临床治疗虚劳证总有效率为90.18%.结论:参蓉花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治疗虚劳证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红星;杨晶;高桂芳;闫蔚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酮康唑栓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酮康唑栓剂,观察其对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将该栓剂1枚塞入阴道后穹窿部,对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总有效率100%,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酮康唑可以制成栓剂,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安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七叶甙痔疮栓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制三七叶甙痔疮栓.方法:研究栓剂的制备工艺,制定质量标准,采用溴加成法测定栓剂中人参二醇的含量.结果:回收率为100.35%±1.22%,RSD为1.22%.质量标准能控制制剂的质量.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控可靠,性质稳定,可满足临床用药的要求.

    作者:宋沧桑;林杉;刘小丰;尹文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妇产科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随机抽查本院2000年1~5月妇产科出院病历774份,进行回顾性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对抗菌药物的种类、联合用药情况、用药顺序以及致病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王玉兰;刘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头孢西丁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试验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头孢西丁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表明,混合液微黄澄明,颜色、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谢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方甲硝唑栓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制备复方甲硝唑栓,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甲硝唑和呋喃西林为主要成分,制备复方甲硝唑栓,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吸收度加和性原理测定甲硝唑、呋喃西林的含量.结果: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0.54%(n=6);呋喃西林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0.52%(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单萍萍;申国庆;吕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速效跌打酊治疗跌打损伤231例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方法.方法:结合文献自拟中草药处方,并制成酊剂应用于临床.结果:临床应用231例,平均止痛时间为20min,消肿5天,散瘀5天.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本方法治疗跌打损伤,止痛、消肿、散瘀迅速,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仅有疼痛的慢性软组织损伤.

    作者:席子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可生物降解的创烧伤涂膜剂的研制

    以抗菌消炎、止痛、止痒、止血的中药和可生物降解的甲壳胺(chitosan)研制成的创烧伤涂膜剂,可治疗创烧伤及防止创面感染,敷后可防止水浸伤口引发的感染.

    作者:戴卫红;皇晓坤;林剑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纳洛酮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综述了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颅脑术后呼吸监护、肺性脑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高原肺水肿和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华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替硝唑新剂型的临床应用

    将国内近年公开报道的替硝唑新剂型的制备方法及临床使用情况作一介绍.替硝唑临床用途广泛,适宜制成多种剂型,且质量易控制,值得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邱世犹;潘光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右旋噻吗心安滴眼液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目的:制备右旋噻吗心安滴眼液并作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制备右旋噻吗心安滴眼液,并与左旋噻吗心安滴眼液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同时观察青光眼伴冠心病患者的用药反应.结果:右旋噻吗心安滴眼液与左旋噻吗心安滴眼液疗效相近,右旋噻吗心安滴眼液对心脏无影响,可用于青光眼伴冠心病、心动过缓患者.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稳定,是很有潜力的抗青光眼药物.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50例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CRF患者,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给予PGE110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21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尿酸(UA)分别为(19.55±8.51)mmol/L、(644.54±422.82)μmol/L、(583.73±196.93)μmol/L,治疗后分别为(14.14±7.07)mmol/L、(514.25±371.89)μmol/L、(482.15±128.66)μmol/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PGE1可改善肾功能,保护残余肾单位的储备功能,推迟透析时间,对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益芳;袁曙光;陈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