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等比重布比卡因行腰麻(0.7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15 mg混合脑脊液1 mL稀释成0.5%等比重布比卡因3.0 mL,注药2 mL)+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产妇给予重比重布比卡因行腰麻[0.75%布比卡因15 mg(2 mL)+50%葡萄糖0.3 mL混合脑脊液0.7 mL稀释成0.5%重比重布比卡因3.0 mL,注药2 mL]+硬膜外麻醉.结果 两组产妇麻醉后1 min(T1),3 min(T2),5 min(T3)收缩压、舒张压较麻醉前(T0)下降明显(P<0.05),心率较麻醉前明显加快(P<0.05);但观察组产妇波动小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产妇长(P<0.05);观察组产妇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对照组产妇短(P<0.05);观察组术毕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与重比量布比卡因相比,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更可靠,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有利于术后肢体活动,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宁;林玮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保胎无忧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地屈孕酮片(首次剂量40 mg,之后每次10 mg,每日2次),观察组联合口服保胎无忧片(每次4片,每日3次),直到患者阴道出血及其他相关症状体征均消失,妇科超声提示原始心管搏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及血清孕酮诱导的封闭因子(PIB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及下腹坠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8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6%(P<0.05);对照组患者成功分娩51例,明显少于观察组的61例(P<0.05);分娩并发症主要为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11.43%比10.00%,P>0.05).结论 保胎无忧片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肯定,可显著升高患者体内P,HCG,PIBF及E2激素水平,提高分娩成功率,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丛建萍;金良怡;唐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收集建库至2016年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辅以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符合入选要求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篇研究,共7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米力农组相比,左西孟旦组总有效率[RR=1.35,95%CI(1.23,1.49),P<0.00001]更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MD=0.64,95%CI(0.17,1.11),P=0.008]、心脏指数[CI,SMD=0.55,95%CI(0.26,0.83),P=0.0001]显著升高,B型脑钠肽[BNP,SMD=-1.02,95%CI(-1.28,-0.76),P=0.00001]显著降低;左西孟旦组3个月再住院率[RR=0.57,95%CI(0.35,0.91),P=0.02]明显低于米力农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0.75,95%CI(0.50,1.15),P=0.19].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优于米力农,且3个月再住院率更低,两者安全性均较好.但本研究尚有不足,仍需更多试验进一步验证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丽球;黎艺毅;梁河;蒙光义;周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压氧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皮肤难愈伤口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住院治疗的创伤后皮肤损伤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高压氧组、rh-bFGF组及联合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反复清创、消肿换药或二次植皮与皮瓣移植等方式治疗,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rh-bFGF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h-bFGF外用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联合rh-bFGF治疗.结果 联合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3 d及7 d后,联合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CN2/CTGF)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组内比较,各组治疗3 d及7 d后的VEGF,TGF-β1,CCN2/CTG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7 d后的水平又明显高于治疗3 d后的水平(P<0.05).组间比较,治疗3 d及7 d后,联合组的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组内比较,各组治疗3 d及7 d后的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7 d后的水平又明显低于治疗3 d后的水平(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rh-bFGF治疗皮肤难愈伤口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在于二者联用可促血管生成和抑制炎性反应.
作者:常和平;李旭;王伟;王威;叶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舒芬太尼)和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各40例.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插管后1 min、气腹18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CD3+、CD4+水平明显增高,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醛固酮(AL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2.50%vs 15.00%,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能维持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作者:郭华静;马明祥;张俊伟;蒋冬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催乳颗粒配合母乳喂养对产褥期产妇身心恢复及新生儿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产妇6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0例.两组产妇均从围生期进行母乳喂养教学,住院期间加强围生期心理护理,以获得系统、完善的母乳喂养全程指导.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口服催乳颗粒,每次20 g,每日3次,连续42 d.结果 观察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恶露排出量及乳房胀痛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为87.67%,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4.67%(P<0.05);产后2 d,两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两组产妇EPDS评分及SAS评分均升高,与产后2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腹泻患病率分别为4.00%和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12.33%和18.67%(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0 vs 1.67%,P>0.05).结论 催乳颗粒配合母乳喂养对产褥期产妇身心恢复有积极作用,可帮助产妇改善不良情绪,促进乳汁分泌,并能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腹泻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较轻微且不影响哺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媛;戴姜;姚玮;李亚楠;吴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穿琥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8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和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ww.chictr.org.cn).搜集穿琥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自建库截至2017年8月.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儿患者[RR=1.19,95%CI(1.07,1.33),P=0.001]和成人患者[RR=1.45,95%CI(1.28,1.63),P<0.00001]应用穿琥宁注射液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小儿患者的退热时间[MD=-1.11,95%CI(-2.18,-0.04),P=0.04],止咳时间[MD=-1.68,95%CI(-2.48,-0.89),P<0.0001],罗音消失时间[MD=-1.75,95%CI(-2.24,-1.25),P<0.00001]和平均住院时间[MD=-2.68,95%CI(-4.08,-1.28),P=0.0002],穿琥宁注射液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穿琥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相较常规药物有一定优势,能显著缩短总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
作者:陈昭燕;占美;田方圆;徐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接骨七厘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患者加服接骨七厘胶囊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6.27±1.42)d和(7.21±1.86)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2.13±3.67)d和(12.84±4.15)d(χ2=11.631,9.669,P<0.01);研究组患者骨折总愈合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93%(χ2=13.746,P<0.01);根据Gartiand与Werley评分标准,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41%(χ2=4.659,P<0.05);两组患者整复固定后X线摄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接骨七厘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超;高辉;纪亲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GH)联合17β-雌二醇(E2)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3例.联合组予以GH联合17β-E2方案治疗,对照组仅予以17β-E2治疗.结果 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容积(E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末与舒张期末高血流速率比值(S/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联合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6.03%比20.63%,P<0.05).结论 GH联合17β-E2可有效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临床结局.
作者:梅德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0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予相同麻醉方法及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术中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OI)、阻力指数(RI)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均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通过降低体外循环瓣膜置换血浆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氧合指数,降低呼吸指数,清除氧自由基,在多个环节对体外循环所致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叶圣明;胡卫民;刘盛辉;陈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8例,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脐周注射(每次5000 U,每日1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每次100 mg,每日1次)治疗,疗程14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8.23%比55.46%,P<0.05);治疗后,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明显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同一治疗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 d及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逐渐下降,且显著低于同一治疗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瑾;李晓燕;韩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由基引发剂对β-环糊精(β-CD)毛细管整体柱手性药物拆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溶性引发剂2,2′-偶氮二异丁腈脒二盐酸盐(AIBA)及常用的脂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别制备了2根相近的环糊精整体柱poly(GMA-EDA-β-CD-co-MBA),并系统比较两者的化学性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物理性质(通透性、重复性和扫描电镜)及色谱性能(保留机制和手性拆分评估)的差异.结果 亲水性更强的AIBA能加速自由基聚合反应,但对β-环糊精整体柱的手性拆分效果并不优于AIBN.结论 引发剂对手性拆分能力的影响明显,油溶性的AIBN在环糊精聚合物整体柱制备上更具优势.
作者:郭嘉亮;汪锦才;邓秋莹;欧阳永中;严文;李艳萍;黄文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麦冬中的化学成分,并建立其分离鉴定方法.方法 从麦冬70%乙醇提取物中,用Sp825大孔吸附树脂、ODS-C18等柱色谱分离,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果 共分离出5种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及理化数据测定等手段全部鉴定出其结构,分别为4-烯丙基-1,2-苯二酚1-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龙脑7-O-β-D-葡萄糖苷,(22S)-5-烯-1β,3β,16β,22-胆甾四醇-1-O-α-L-吡喃鼠李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甲基麦冬黄烷酮A,甲基麦冬黄烷酮B.结论 该方法分离效果佳,所得化合物可准确鉴定.今后可进一步对上述5种成分进行研究,使麦冬在临床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旷湘楠;朱娜;刘时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蒙药肋柱花中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对肋柱花总皂苷提取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蒙药肋柱花总皂苷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肋柱花总皂苷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7%,液料比40 mL/g,超声时间33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总皂苷含量为27.36 mg/g,接近理论预测值.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2=0.9175.结论 对于多目标优化肋柱花总皂苷提取工艺,响应面法具有可靠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娇;刘婷;孙兴姣;樊培;李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接受重组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rESP)注射液(CHO细胞)单次皮下注射的耐受性、安全性与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采用单中心、开放性剂量逐次增量法进行研究设计.rESP剂量在0.10~3.00μg/kg范围内共设7个剂量组,受试者均为健康人,各组按照既定剂量进行单次皮下注射,观察14 d,收集其中3个剂量组的药代动力学数据.结果 共入组38例受试者,36例完成试验;有20例受试者报告22例次不良事件,其中18例次判定为与rESP给药相关,均为注射部位轻度疼痛;除1例因筛选期rESP抗体阳性退出外,其余受试者给药前后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抗体和rESP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故3.00μg/kg确定为大耐受剂量;在0.25~2.00μg/kg剂量范围内,rESP皮下吸收过程不受给药剂量影响,吸收和消除过程基本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达峰时间约为60 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95.97 h,平均终末半衰期(t1/2z)为120.7 h.结论 rESP耐受性与安全性良好,且rESP在人体内的吸收和消除过程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消除半衰期长.
作者:吴全睿;戎殳;梅长林;洪俊平;廖庆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测定食用土当归总有机酸中贝壳杉烯酸及海松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YMC-Pack ODS-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76:2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2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5μL.结果 贝壳杉烯酸及海松酸进样量分别在2.257~4.514μg(R2=0.9996)和2.839~5.678μg(R2=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0%和99.65%,RSD分别为1.68%和1.46%.10批食用土当归总有机酸中贝壳杉烯酸和海松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3%和27.64%,同时食用土当归总有机酸中贝壳杉烯酸含量均不低于17.00%,海松酸含量均不低于24.00%.结论 本研究中采用HPLC-DAD法首次测定了食用土当归总有机酸中贝壳杉烯酸及海松酸含量.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为食用土当归总有机酸质量标准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作者:党凯茹;彭腾;杨菁;禹亚杰;匡宇;韩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金莲花胶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5u C18110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30 nm,以乙腈-水(含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测定17批金莲花胶囊,应用相似度分析软件建立金莲花胶囊共有模式,并对色谱峰进行指认.结果 成功建立了金莲花胶囊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23个共有峰,指认了4个色谱峰.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为金莲花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李勇军;蒋礼;何燕玲;刘春花;陆苑;沈国华;许祖超;刘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市售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的质量,并探讨其质量标准.方法 抽取浙江省内流通销售的三磷酸腺苷二钠片47批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考察释放度检验、紫外鉴别及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47批次样品中,含量及释放度各有1批次不合格;其他46批次含量测定结果介于96.7% ~117.6%,总核苷酸量介于102% ~127%;紫外鉴别均符合标准规定.三磷酸腺苷(T3)的比值与含量、总核苷酸密切相关;平均释放度与总核苷酸含量呈正相关;T3值的变化会导致一磷酸腺苷(T1)、其他峰(溶剂峰除外)(Tx)变化.对放置5个月的样品进行再检验,发现总核苷酸、T3和含量均下降,T1、二磷酸腺苷(T2)、Tx含量均增加;对不同时间、地点抽取的同一批次样品含量检测结果完全不同.结论 对于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现有的标准,释放度限度可以适当提高,含量测定建议增加T3、Tx比值的限度范围或总核苷酸量的限度.
作者:董勇;谢浙裕;朱琳娇;陈运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测定山药中联苯菊酯等3种农药残留的一测多评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Cleanert TPH专用净化柱净化.根据色谱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荷比信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以联苯菊酯二级离子扫描(母离子与子离子的质荷比之比为181.1/166.1)峰面积为参照,并建立以联苯菊酯为对照品,测定山药中联苯菊酯等3种农药残留量的GC-MS/MS方法.结果 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进样量在0.01~0.10 ng范围内均与自身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较好,低检出限(以进样量计)依次为7.684×10-5 ng,1.021×10-4 ng和2.177×10-3 ng,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3.66%,93.11%和92.95%,RSD依次为0.81%,0.55%和0.69%(n=9).结论 该一测多评方法简单、快速、定量准确,适用于山药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作者:陈岚;余敏灵;杨佳;梁华;李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地区小儿药物中毒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6年就诊的药物中毒患儿和其他疾病患儿各163例,发放问卷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至2016年该地区的小儿药物中毒率呈升高趋势;男童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女童,农村显著高于城镇(P<0.05);小儿中毒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877,P=0.001).中毒药物中镇静催眠类药物占比高(19.02%);中毒原因中误服占比高(43.56%).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文化程度[OR=1.030,95%CI(1.015,1.072)],家庭药品未严格管理[OR=1.129,95%CI(1.101,1.163)],以及家长用药知识缺乏[OR=1.812,95%CI(1.435,2.192)]为影响小儿药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小儿药物中毒发生例数不断升高,男童和低龄组儿童是高发群体,主要为误服,家长文化程度、家庭药品未严格管理和用药知识缺乏为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立平;侯兴华;杨建春;孟琳;高尚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口腔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尤其是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处理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修订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上报的231份ADR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原患疾病,ADR发生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累及系统,临床表现及新的/严重的ADR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31例ADR报告中,患者男152例(65.80%),女79例(34.20%);原患疾病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常见(100例,43.29%);ADR多发生在给药1天至1周内(107例,46.32%);静脉给药是引发ADR常见的给药途径(181例,78.35%);ADR共涉及8类药物,共44个品种,抗肿瘤药物引发的ADR居首位(69例,29.87%);ADR常累及消化系统(138例,59.74%);共发现15种药品引发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ADR或ADR的性质比药品说明书描述的更严重.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给药;临床药师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要做好药学监护及药物咨询工作;注意辨别新的/严重的ADR,做好ADR上报工作,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以促进药品厂家修改药品说明书.
作者:段恒;卢勇涛;陈俏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药剂科药品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药剂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时间的不同,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执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的药品121362件、病例500例及分析医嘱26234项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药品98734件、病例500例及分析医嘱21358项作为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药品使用准确率为99.91%,显效率为9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94%和94.29%(χ2=23.58,18.21,P=0.00,0.00);药品的不合格报废率为0.34%,复审错误率为0.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和3.14%(χ2=16.23,13.42,P=0.00,0.00);研究组用药剂量不合理率为0.05%,用药频率不合理率为0.44%,注射剂浓度不合理率为0.03%,超适应证用药率为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46%,0.16%,0.46%,0.24%(P<0.05);研究组医嘱高危药品管理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药剂科药品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药剂科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并可提高临床医师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金发;陈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如何利用VED(vital essential desirable)分类法和Excel工作表制订药品采购计划并实施采购监管,及其对提高药品周转率的作用.方法 根据VED分类法确定药品基础库存天数,收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药品记录,利用Excel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实现药品计划的制订及实施情况统计.结果 药品周转率由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的1812.95%上升到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2767.35%.结论 在供货商正常供货的前提下,利用该方法制订药品采购计划并执行,能有效地提高药品周转率,节约人工成本.
作者:尹希;张仕利;于秋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5S管理法在配置中心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改善药品存储区域的作业面积和空间,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运用5S管理法对药品和物品进行分类、定位、标示,建立监督机制,培养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结果 改善了药品储存环境,增加了药品储存区域的作业面积和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 5S管理法运用于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品管理,可有效改善药品存储区域的管理环境,降低药品库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罗则华;肖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金银花、山银花药材资源的分布及种植技术.方法 在有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与采集,参考近现代中药材资料与著作,对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资源分布和种植技术方面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与结论 金银花及山银花在我国广泛分布,种植技术发展较好.
作者:文庆;舒毕琼;丁野;胡亮;方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习带教中的运用.方法 制订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实施方案,列举教学实例,调查学员对教学法实施的教学质量评价,分析教学法实施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在药学实习教学中,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法(P<0.05).结论 运用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升临床药学的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黄春江;刘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