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6-4931
  • 国内刊号:50-1054/R
  • 影响因子:1.36
  • 创刊:199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重庆市科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业杂志   2002年11期文献
  •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在不同PH中释放度的考察实验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药物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不同pH的释放介质,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体外释放度转篮法测定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释放情况.结果:该药的释放受pH值的影响较大.结论:采用pH=6的介质作为体外释放试验较为理想.

    作者:张南生;王武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大剂量动脉灌注氟尿嘧啶后局部与外周血药浓度比较

    目的:了解大剂量动脉灌注氟尿嘧啶(5-Fu)后局部与外周血药浓度之间的差异.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剂量动脉灌注5-Fu后局部与外周的血药浓度.结果: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7.02+279.54X,相关系数r=0.992 7,回收率为92.61%~103.8%,日内差异为6.89%~7.82%,日间差异为6.53%~7.93%.5例肿瘤患者大剂量动脉灌注5-Fu后,局部动脉和外周静脉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Fu大剂量动脉灌注提高了局部的血药浓度,但外周的血药浓度也很高.

    作者:金永新;要林青;余新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浅谈竹类的药用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引经据典,结合实际简述竹沥、淡竹叶和竹篁等10余种竹类药的药用历史和现状,鉴于竹类生命力强、生长周期短、更生能力旺、资源丰富而又可持久,认为应作综合性开发利用研究,可进行如药用品、食用品、保健品、化学制品及生活用品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发利用,使竹类物尽其用乃至超值使用.

    作者:李水福;王如伟;陈琴鸣;鄢连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酒制中药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为提高酒制中药的疗效和质量,特结合实际,根据有关文献资料,阐述常见酒制操作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等,有助于进一步吸收和发扬炮制的精华.

    作者:叶红;鄢连和;徐美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威灵仙及其易混品铁丝威灵仙、云南威灵仙的鉴别

    介绍威灵仙及其易混品铁丝威灵仙、云南威灵仙的性状、显微特征,有助于临床正确使用.

    作者:姜彩娥;熊南燕;王永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川楝果皮的鉴别

    对正品山茱萸及其伪品川楝果皮,采用性状、薄层色谱以及紫外光谱等鉴别技术以区分其真伪,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屠梅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超声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对超声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原理、方法和目前的主要应用范围作综述介绍,指出超声提取法在中药生产中的良好应用前景,提示对超声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董嘉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片松片的解决新方法

    采用U5(5)4优选设计试验法,以多指标试验综合评分法测评中药片心质量的粘合剂及其配方与用量.经回归分析、优化,得出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Ⅲ号丙烯酸树脂0.5 g,HPM-C 2.0 g,85%乙醇100mL,混合喷雾于颗粒中再压片.可使片心硬度>3kg/cm2、崩解时限<20min,片面光亮平滑无缺,解决了中药松片、裂片及麻面等质量问题,达到了包衣的质量要求.

    作者:陈桂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洁霉素凝胶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具有抗过敏和消炎作用的治疗痤疮的复方凝胶.方法:制备复方洁霉素凝胶,作稳定性试验、刺激性试验,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医院制剂;经临床应用225例,总有效率95.11%.结论:本制剂处方合理,性质稳定,无刺激性,质量可控,是治疗痤疮安全有效的复方凝胶剂.

    作者:徐璐敏;周海燕;张国勇;徐小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维A酸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制复方维A酸凝胶.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三乙醇胺调pH值,制备复方维A酸凝胶.采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进行凝胶定量分析.结果:pH值为6.5~7.5,测得3批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101.03%,100.78%,99.87%;RSD分别为0.65%,0.54%,0.78%,且凝胶稳定无变化,无刺激性.结论:本方法组方合理,稳定性好,可用于痤疮的治疗.

    作者:马平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诺麻滴鼻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诺麻滴鼻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波长335 nm.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诺氟沙星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23.724 8A+0.017 08,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0%(n=5).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1.16%(n=5).结论:该制剂处方及制法简便可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和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可消除相互间的干扰,方法专一,重现性好.

    作者:胡克忠;安媛;郭宁宁;刁云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前房灌注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介绍本院内眼手术常规灌注液前房灌注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将处方中各成分按无菌操作法配制;稳定性研究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2个月观察.结果:用本法配制前房灌注液简易方便,质量稳定可靠;稳定性试验显示该制剂使用期以半年为妥.结论:前房灌注液疗效确切、质量稳定,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内眼手术灌注液,可作为医院制剂推广应用.

    作者:章建华;许维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我院烧伤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烧伤Ⅱ号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用乙醇浸渍方法制备,喷洒于患处及湿敷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Ⅰ°~Ⅳ°褥疮、带状疱疹、皮肤缺损,治愈率100%.结论:烧伤Ⅱ号具有抗炎消肿、杀菌止痛、止痒、抗病毒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烧伤、烫伤、褥疮、带状疱疹及皮肤缺损.

    作者:张喜旺;扬亚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冻干过程中常见异常现象的处理

    介绍冷冻真空干燥过程中的各种异常现象,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帮助有关制药单位改善制品的外观,降低冻干制品的废品率和生产成本.

    作者:林彤慧;李世旭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痤疮擦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痤疮擦剂,治疗痤疮.方法:以氧氟沙星、甲硝唑、硫酸锌为主药,甘油、水为溶媒制备痤疮擦剂.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氧氟沙星、甲硝唑含量,络合量滴定法测定硫酸锌含量,并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进行常规质量控制.结果:氧氟沙星与甲硝唑分别在6~12μg/mL,4~8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氧氟沙星△A=0.064 8 C+0.003 61(r=0.999 9),甲硝唑△A=0.025 1 C+0.003 74(r=0.999 9);络合量滴定法测定硫酸锌,方法可靠.结论:本文确立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聂志广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烟酰胺凝胶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制复方烟酰胺凝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选择317 nm波长处测定替硝唑含量,选择替硝唑280~245 nm等吸收波长处测定烟酰胺含量.结果:烟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33%;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41%.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可作为炎症性寻常痤疮的选择用药.

    作者:邵志伟;费玉泉;朱建永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司帕沙星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司帕沙星栓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波长为292 nm,同时对制剂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0.79%(n=9).结论:该制剂工艺简单,质量稳定,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具有简便、快速之特点.

    作者:朱虹;王森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抗菌机制、抗菌作用、耐药性、价格诸方面均优于其他类抗生素.随着品种的增多,临床各科室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加,为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现将近几年的不良反应报道汇总,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桂兰;祁丕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固体分散体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概述固体分散体的作用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王婴;罗虹嘉;王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治疗

    老药新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几种常用中、西药物治疗该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解庆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国际上公认的6类抗高血压药物对老年患者的降压作用、不良反应.方法:检索近年文献,对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6类药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利尿剂为无并发症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的首选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药物;血管紧张素Ⅱ(AgⅡ)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应慎用;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虑用ACEI;合并高脂血症及前列腺肥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宜用α1受体阻滞剂.结论:实施个体化给药是提高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β-内酰胺酶的分类学研究概述

    目的:综述β-内酰胺酶的分类方法.方法:从β-内酰胺酶不同的分类中寻求佳方法,进行概括.结果:β-内酰胺酶的分类方法较多,分类依据不完全相同,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具有不同底物轮廓的两种β-内酰胺酶均由染色体介导.结论:应大力推广β-内酰胺酶在分类学中的主导地位.

    作者:张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二磷酸果糖的临床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二磷酸果糖,参考近期文献,对该药的药理及其在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脑梗塞、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慢性重症肺炎、重症哮喘、病毒性心肌炎、突发性耳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邹士宗;李文芝;闫庆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聚维酮碘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消毒防腐药聚维酮碘(PVP-Ⅰ)对几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书刊、杂志,综合有关文章进行评述.结果与结论:PVP-Ⅰ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牛瑞仙;张立木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

    综述植物多糖在抗病毒、抗辐射、抗肿瘤、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作者:王晨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近况

    目的:对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科疾病的作用特点、疗效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科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与一些西药联用,疗效更佳.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剂,在治疗儿科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古维新;胡莲;王晓青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加快医药创新开发之我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药工业发展飞速,1990年与2001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从392亿元增加到2 700亿元,提高了近6倍;销售金额从151亿元发展到1 900亿元,增加了近12倍;出口从31亿元跃升至166亿元,增加了4倍多.特别是化学原料药更是突飞猛进,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位的原料药生产大国.青霉素、维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产量和出口已居全球第一.但是,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尤其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尤为尖锐.

    作者:徐富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

    目的:比较加用尿激酶与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分为溶栓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建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大黄灌肠液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

    目的:总结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应用复方大黄灌肠液灌肠的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低蛋白饮食,对症治疗,复方大黄灌肠液灌肠,口服中药煎剂.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复方大黄灌肠液灌肠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张丽华;苏贵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0例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和果糖二磷酸钠(FDP),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40.0%和63.6%,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拓莫兰联合FDP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金霞;陆宪中;赵秀华;张秀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卡莫氟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21例

    目的:观察卡莫氟(HCFu)联合依托泊苷(VP-16)、顺铂(DDP)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1例患者全部化疗.第1~14日口服HCFu 0.2 g,3次/日;第1~10日口服VP-16 50 mg,1次/日;第1~3日静脉滴注DDP,20 mg/m2.共用2个周期,依照WH()抗癌药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HCFu联合VP-16,DDP的有效率为52.4%,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10例,47.7%)和消化道反应(9例,42.9%),其次为局部热感(4例,19.0%)和尿频(3例,14.3%).结论:以HCFu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萌;杜国威;刘雪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复方CPA)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的疗效及停药后应用促排卵药物的效果.方法:46例PCOS伴不孕患者于月经周期或撤血第3日服用复方CPA,共3个周期.停药后34例患者于撤血第5日口服氯芪酚(CC),共54个周期;8例伴输卵管阻塞患者和4例伴男方不孕患者于撤血第3日继续服用复方CPA 1个周期,于周期第19日进入辅助生育技术(IVF)治疗方案.结果: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双侧卵巢体积缩小,窦卵泡数目减少.应用CC者有44个周期排卵,排卵率为81.0%;12例行IVF,妊娠率为33.0%.结论:应用复方CPA治疗PCOS伴不孕,连续3个周期可明显改善高雄激素症状群,降低血清黄体生成素、睾酮均值;停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短期内可增加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皮洁;朱敬香;田方兴;何驰华;李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妇宝颗粒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妇宝颗粒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法,治疗组口服妇宝颗粒每次20 g,对照组口服妇乐冲剂每次12 g,均为2次/日,7 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于用药后1,2,3周进行随访.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对下腹酸痛、下坠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对白带增多的疗效,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个疗程后,两种药物对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效果相近.结论:妇宝颗粒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与妇乐冲剂疗效相近,临床上可用于上述炎症的治疗.

    作者:周德平;刘长荣;李永碧;李培芳;吴心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46例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用左氧氟沙星0.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43例,用头孢噻肟钠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14 d,同时均使用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噻肟钠.

    作者:王曦;何世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芙朴感冒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测定芙朴感冒颗粒中橙皮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水-冰醋酸(30:6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橙皮苷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为1.72%.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伟忠;陈国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硫酸沙丁胺醇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硫酸沙丁胺醇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项下第三法,以0.1 mol/L的盐酸溶液为介质,转速50 r/min,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测定波长为225 nm.结果:在2.816~28.16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57%(n=6).规定20 min的溶出量不得少于标示量的75%,结论:方法简单、准确,能有效控制硫酸沙丁胺醇片的质量,并可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作者:薛卫萍;王旭;申兰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吸收度线性组合分光光度法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及亚硝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吸收度线性组合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中苯扎溴铵、亚硝酸钠的含量,在256,258,352,354 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通过线性组合计算苯扎溴铵和亚硝酸钠的含量.结果:苯扎溴铵的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0.25%);亚硝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42%).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春泉;王立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3种盐酸二甲双胍制剂溶出度的测定及比较

    目的:检查3种不同盐酸二甲双胍制剂的溶出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方法.结果:3种不同盐酸二甲双胍制剂的溶出参数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对不同盐酸二甲双胍制剂进行溶出度的检查是必要的.

    作者:王晓江;赵语;冉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含量

    目的:测定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中主药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所用色谱柱为ODS(5μm,4.6 mm×250 mm)不锈钢柱,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 nm,用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醋酸地塞米松浓度在9.6~28.8μg/mL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5),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0.9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n=5).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陈雅;胡大强;吴寒寅;冯靖雄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沈阳红药主要成分的鉴别

    目的:控制沈阳红药的质量,保障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LC法对沈阳红药中主要成分三七、白芷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与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以用于质量控制.

    作者:霍霞;刘春峰;李承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替硝唑凝胶剂的含量测定

    制备了替硝唑外用凝胶,并以甲硝唑为内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色谱条件:水-甲醇-冰醋酸(90:30:0.12),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318 nm,灵敏度0.08 AUFS.其浓度在40~12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0.21%.该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结果准确、快速,重现性好.

    作者:余敏灵;胡敏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氨酚葡锌片溶出度检查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复方氨酚葡锌片溶出度的检查方法.方法:选择转速较低的桨法,以稀盐酸24 mL加水至1 000 mL为溶剂,在不同的转速下测定6次;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并测定其在不同波长处的吸收度,计算平均累积溶出量.结果:改进方法与原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但降低了对仪器的要求,且操作更为简便.结论:改进方法可以代替原方法测定复方氨酚葡锌片的溶出度,准确控制药品的质量.

    作者:申林莉;王旭;邢上海;姜晓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柱分离黄芩苷,以甲醇-水-醋酸(45:55:1)为流动相,以274 nm为检测波长进行测定.结果:黄芩苷峰与其它组分峰的分离度为2.9,理论塔板数以黄芩苷峰计算为20 180;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n=5);5次独立测定的相对偏差为RSD=0.90%.黄芩苷浓度在0.25~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含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丁昌成;刘义升;贾善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光电比浊法测算顶头孢霉菌斜面孢子数

    利用光电比浊法测算顶头孢霉菌的斜面孢子数,先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出斜面的精确孢子数,再将该菌悬液制成每毫升含不同菌数的稀释液,通过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其光吸收度值,将吸收度值代入回归方程即求出未知斜面孢子数.该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

    作者:张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青岛医药零售市场调查研究

    作者:侯力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山东省胶州市药监局开展农村用药质量大检查

    作者:金易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山东省即墨市公安局派员坐镇药监局协助执法

    作者:孙建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参与处方监督应是医院药师的重要职责

    由于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我国医院临床用药的处方权一直由临床医生单独主持,缺乏一套处方监督机制,难以保证用药的绝对有效、合理、安全.

    作者:班光线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河北省保定市药监局掀起秋季药品打假风暴

    作者:李腾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依法加强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已于200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也于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新<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公布并施行,是我国新时期强化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大举措,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康海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薄膜包衣技术在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包衣是指在粒芯的外表包裹一层物质,粒芯可以是粉末、颗粒、小丸或片子.包衣有多种目的,如可以防潮、防机械力、掩味、上色或改进药物活性成分的释放性能等.包衣工艺主要有糖衣包衣工艺和薄膜包衣工艺两种.

    作者:孙海胜;刘秀霞;翁连华;刘炳顺;武爱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企业应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点击中药出口

    我国中药应用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医药的天然优势不断被发现,回归自然的热潮不断被人类所崇尚.

    作者:汤少梁;王高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橡胶在医药包装领域的应用

    作者:华国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药业品种结构调整潮起潮涌

    作者:俞观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知识营销在微生态调节剂市场培育中的运用

    作者:王世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出台等5则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