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近况

古维新;胡莲;王晓青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 儿科,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对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科疾病的作用特点、疗效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科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与一些西药联用,疗效更佳.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剂,在治疗儿科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川楝果皮的鉴别

    对正品山茱萸及其伪品川楝果皮,采用性状、薄层色谱以及紫外光谱等鉴别技术以区分其真伪,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屠梅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46例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用左氧氟沙星0.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43例,用头孢噻肟钠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14 d,同时均使用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噻肟钠.

    作者:王曦;何世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洁霉素凝胶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具有抗过敏和消炎作用的治疗痤疮的复方凝胶.方法:制备复方洁霉素凝胶,作稳定性试验、刺激性试验,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医院制剂;经临床应用225例,总有效率95.11%.结论:本制剂处方合理,性质稳定,无刺激性,质量可控,是治疗痤疮安全有效的复方凝胶剂.

    作者:徐璐敏;周海燕;张国勇;徐小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酒制中药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为提高酒制中药的疗效和质量,特结合实际,根据有关文献资料,阐述常见酒制操作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等,有助于进一步吸收和发扬炮制的精华.

    作者:叶红;鄢连和;徐美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硫酸沙丁胺醇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硫酸沙丁胺醇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项下第三法,以0.1 mol/L的盐酸溶液为介质,转速50 r/min,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测定波长为225 nm.结果:在2.816~28.16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57%(n=6).规定20 min的溶出量不得少于标示量的75%,结论:方法简单、准确,能有效控制硫酸沙丁胺醇片的质量,并可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作者:薛卫萍;王旭;申兰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复方CPA)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的疗效及停药后应用促排卵药物的效果.方法:46例PCOS伴不孕患者于月经周期或撤血第3日服用复方CPA,共3个周期.停药后34例患者于撤血第5日口服氯芪酚(CC),共54个周期;8例伴输卵管阻塞患者和4例伴男方不孕患者于撤血第3日继续服用复方CPA 1个周期,于周期第19日进入辅助生育技术(IVF)治疗方案.结果: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双侧卵巢体积缩小,窦卵泡数目减少.应用CC者有44个周期排卵,排卵率为81.0%;12例行IVF,妊娠率为33.0%.结论:应用复方CPA治疗PCOS伴不孕,连续3个周期可明显改善高雄激素症状群,降低血清黄体生成素、睾酮均值;停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短期内可增加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皮洁;朱敬香;田方兴;何驰华;李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0例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和果糖二磷酸钠(FDP),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40.0%和63.6%,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拓莫兰联合FDP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金霞;陆宪中;赵秀华;张秀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抗菌机制、抗菌作用、耐药性、价格诸方面均优于其他类抗生素.随着品种的增多,临床各科室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加,为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现将近几年的不良反应报道汇总,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桂兰;祁丕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烟酰胺凝胶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制复方烟酰胺凝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选择317 nm波长处测定替硝唑含量,选择替硝唑280~245 nm等吸收波长处测定烟酰胺含量.结果:烟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33%;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41%.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可作为炎症性寻常痤疮的选择用药.

    作者:邵志伟;费玉泉;朱建永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

    综述植物多糖在抗病毒、抗辐射、抗肿瘤、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作者:王晨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片松片的解决新方法

    采用U5(5)4优选设计试验法,以多指标试验综合评分法测评中药片心质量的粘合剂及其配方与用量.经回归分析、优化,得出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Ⅲ号丙烯酸树脂0.5 g,HPM-C 2.0 g,85%乙醇100mL,混合喷雾于颗粒中再压片.可使片心硬度>3kg/cm2、崩解时限<20min,片面光亮平滑无缺,解决了中药松片、裂片及麻面等质量问题,达到了包衣的质量要求.

    作者:陈桂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橡胶在医药包装领域的应用

    作者:华国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光电比浊法测算顶头孢霉菌斜面孢子数

    利用光电比浊法测算顶头孢霉菌的斜面孢子数,先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出斜面的精确孢子数,再将该菌悬液制成每毫升含不同菌数的稀释液,通过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其光吸收度值,将吸收度值代入回归方程即求出未知斜面孢子数.该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

    作者:张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替硝唑凝胶剂的含量测定

    制备了替硝唑外用凝胶,并以甲硝唑为内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色谱条件:水-甲醇-冰醋酸(90:30:0.12),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318 nm,灵敏度0.08 AUFS.其浓度在40~12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0.21%.该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结果准确、快速,重现性好.

    作者:余敏灵;胡敏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吸收度线性组合分光光度法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及亚硝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吸收度线性组合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中苯扎溴铵、亚硝酸钠的含量,在256,258,352,354 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通过线性组合计算苯扎溴铵和亚硝酸钠的含量.结果:苯扎溴铵的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0.25%);亚硝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42%).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春泉;王立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司帕沙星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司帕沙星栓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波长为292 nm,同时对制剂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0.79%(n=9).结论:该制剂工艺简单,质量稳定,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具有简便、快速之特点.

    作者:朱虹;王森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知识营销在微生态调节剂市场培育中的运用

    作者:王世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出台等5则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青岛医药零售市场调查研究

    作者:侯力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在不同PH中释放度的考察实验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药物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不同pH的释放介质,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体外释放度转篮法测定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释放情况.结果:该药的释放受pH值的影响较大.结论:采用pH=6的介质作为体外释放试验较为理想.

    作者:张南生;王武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