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在不同PH中释放度的考察实验

张南生;王武弟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释放度, 考察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药物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不同pH的释放介质,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体外释放度转篮法测定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释放情况.结果:该药的释放受pH值的影响较大.结论:采用pH=6的介质作为体外释放试验较为理想.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痤疮擦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痤疮擦剂,治疗痤疮.方法:以氧氟沙星、甲硝唑、硫酸锌为主药,甘油、水为溶媒制备痤疮擦剂.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氧氟沙星、甲硝唑含量,络合量滴定法测定硫酸锌含量,并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进行常规质量控制.结果:氧氟沙星与甲硝唑分别在6~12μg/mL,4~8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氧氟沙星△A=0.064 8 C+0.003 61(r=0.999 9),甲硝唑△A=0.025 1 C+0.003 74(r=0.999 9);络合量滴定法测定硫酸锌,方法可靠.结论:本文确立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聂志广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超声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对超声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原理、方法和目前的主要应用范围作综述介绍,指出超声提取法在中药生产中的良好应用前景,提示对超声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董嘉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前房灌注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介绍本院内眼手术常规灌注液前房灌注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将处方中各成分按无菌操作法配制;稳定性研究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2个月观察.结果:用本法配制前房灌注液简易方便,质量稳定可靠;稳定性试验显示该制剂使用期以半年为妥.结论:前房灌注液疗效确切、质量稳定,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内眼手术灌注液,可作为医院制剂推广应用.

    作者:章建华;许维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企业应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浅谈竹类的药用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引经据典,结合实际简述竹沥、淡竹叶和竹篁等10余种竹类药的药用历史和现状,鉴于竹类生命力强、生长周期短、更生能力旺、资源丰富而又可持久,认为应作综合性开发利用研究,可进行如药用品、食用品、保健品、化学制品及生活用品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发利用,使竹类物尽其用乃至超值使用.

    作者:李水福;王如伟;陈琴鸣;鄢连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薄膜包衣技术在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包衣是指在粒芯的外表包裹一层物质,粒芯可以是粉末、颗粒、小丸或片子.包衣有多种目的,如可以防潮、防机械力、掩味、上色或改进药物活性成分的释放性能等.包衣工艺主要有糖衣包衣工艺和薄膜包衣工艺两种.

    作者:孙海胜;刘秀霞;翁连华;刘炳顺;武爱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卡莫氟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21例

    目的:观察卡莫氟(HCFu)联合依托泊苷(VP-16)、顺铂(DDP)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1例患者全部化疗.第1~14日口服HCFu 0.2 g,3次/日;第1~10日口服VP-16 50 mg,1次/日;第1~3日静脉滴注DDP,20 mg/m2.共用2个周期,依照WH()抗癌药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HCFu联合VP-16,DDP的有效率为52.4%,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10例,47.7%)和消化道反应(9例,42.9%),其次为局部热感(4例,19.0%)和尿频(3例,14.3%).结论:以HCFu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萌;杜国威;刘雪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依法加强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已于200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也于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新<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公布并施行,是我国新时期强化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大举措,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康海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聚维酮碘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消毒防腐药聚维酮碘(PVP-Ⅰ)对几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书刊、杂志,综合有关文章进行评述.结果与结论:PVP-Ⅰ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牛瑞仙;张立木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大黄灌肠液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

    目的:总结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应用复方大黄灌肠液灌肠的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低蛋白饮食,对症治疗,复方大黄灌肠液灌肠,口服中药煎剂.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复方大黄灌肠液灌肠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张丽华;苏贵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出台等5则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参与处方监督应是医院药师的重要职责

    由于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我国医院临床用药的处方权一直由临床医生单独主持,缺乏一套处方监督机制,难以保证用药的绝对有效、合理、安全.

    作者:班光线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吸收度线性组合分光光度法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及亚硝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吸收度线性组合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中苯扎溴铵、亚硝酸钠的含量,在256,258,352,354 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通过线性组合计算苯扎溴铵和亚硝酸钠的含量.结果:苯扎溴铵的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0.25%);亚硝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42%).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春泉;王立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3种盐酸二甲双胍制剂溶出度的测定及比较

    目的:检查3种不同盐酸二甲双胍制剂的溶出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方法.结果:3种不同盐酸二甲双胍制剂的溶出参数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对不同盐酸二甲双胍制剂进行溶出度的检查是必要的.

    作者:王晓江;赵语;冉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片松片的解决新方法

    采用U5(5)4优选设计试验法,以多指标试验综合评分法测评中药片心质量的粘合剂及其配方与用量.经回归分析、优化,得出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Ⅲ号丙烯酸树脂0.5 g,HPM-C 2.0 g,85%乙醇100mL,混合喷雾于颗粒中再压片.可使片心硬度>3kg/cm2、崩解时限<20min,片面光亮平滑无缺,解决了中药松片、裂片及麻面等质量问题,达到了包衣的质量要求.

    作者:陈桂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柱分离黄芩苷,以甲醇-水-醋酸(45:55:1)为流动相,以274 nm为检测波长进行测定.结果:黄芩苷峰与其它组分峰的分离度为2.9,理论塔板数以黄芩苷峰计算为20 180;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n=5);5次独立测定的相对偏差为RSD=0.90%.黄芩苷浓度在0.25~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含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丁昌成;刘义升;贾善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

    目的:比较加用尿激酶与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分为溶栓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建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青岛医药零售市场调查研究

    作者:侯力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氨酚葡锌片溶出度检查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复方氨酚葡锌片溶出度的检查方法.方法:选择转速较低的桨法,以稀盐酸24 mL加水至1 000 mL为溶剂,在不同的转速下测定6次;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并测定其在不同波长处的吸收度,计算平均累积溶出量.结果:改进方法与原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但降低了对仪器的要求,且操作更为简便.结论:改进方法可以代替原方法测定复方氨酚葡锌片的溶出度,准确控制药品的质量.

    作者:申林莉;王旭;邢上海;姜晓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威灵仙及其易混品铁丝威灵仙、云南威灵仙的鉴别

    介绍威灵仙及其易混品铁丝威灵仙、云南威灵仙的性状、显微特征,有助于临床正确使用.

    作者:姜彩娥;熊南燕;王永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