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防盲技术》杂志由安徽省卫生厅主管,安徽省立医院主办,创刊于2006年。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3835,国内统一刊号CN 34-1292/R,邮发代号26-218,系季刊,季中月15日出版,单价6.00,全年价24.00。
《实用防盲技术》杂志始终贯彻党和国家的防盲工作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防盲治盲科技信息,推广防盲新技术,开展防盲治盲学术讨论和经验交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努力促进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提高防盲治盲技术水平。
1.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2.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3.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4.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5.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探讨直视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6例(16眼)由同一术者进行外路手术,术前三面镜下,间接检眼镜下仔细严格定位裂孔,术中肉眼下大致定位,全部行环扎并裂孔变性区外垫压,根据裂孔大小冷凝或非冷凝,尽可能安全放液,根据眼压,裂孔形态,部位选择注入气体填充物,定期观察术后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6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半年,视网膜完全复位14眼(87.5%),视力较术前提高12只眼(75%),不变3只眼(18.75%),不完全复位少量视网膜下液吸收缓慢1眼,再次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复位1眼(6.25%)。好矫正视力0.1以上10只眼(62.5%)。结论手术前的仔细检查定位裂孔,环扎术避免遗漏裂孔及变性区均为直视下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提供安全有效的保证,为眼科医师提供新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且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有明确的保证。
作者:杨虎;朱瑾;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玻璃体手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9例(9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C3F8填充术),术后取面向下体位结果8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眼复发,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结论巩膜外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对于眼球条件好,无明显视网膜增殖,玻璃体牵拉的病例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应重视其这种手术方式的局限性和对适应症的把握.
作者:陈春霞;陈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女性,52岁.因右眼视物不见数年.于2006年4月24日入住我院眼科.眼部检查,左眼视力:指数/10cm,色觉、光定位检查正常.眼压:13mmHg,角膜透明,瞳孔反射正常,晶体白色均匀混浊,余窥不清.左眼A、B超示:眼轴长29.40mm,玻璃体内有漂浮物,未见网脱等特殊病变,角膜曲率45.50,入院诊断为1.左眼白内障 2.屈光不正.经计算拟植入4.0D人工晶体.
作者:严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3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对视力、眼压、结膜滤过泡、并发症等情况观察,术后随访6~27月,平均3个月.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25.64±4.23mmHg,术后终平均眼压13.68±3.70mmHg,P<0.01;术后终矫正视力0.2~1.0者27眼,0.1~0.15者3眼,0.02者I眼;术后早期并发症:角膜水肿及弹力层皱褶5眼,脉络膜脱离1眼,前房及瞳孔区纤维渗出6眼;晚期并发症:瞳孔欠圆7眼,人工晶状体夹持2眼,后发障4眼.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有效控制眼压、恢复视力,并发症少等效果.
作者:戴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术中在巩膜瓣下放置含0.4mg(0.5mg/ml)丝裂霉素液,丝裂霉素棉片5分钟后取出,以100ml平衡液冲洗,巩膜瓣两侧作2根可调整缝线.结果 出院平均眼压11.28mmHg,一月平均眼压13.34mmHg,一年平均眼压14.76mmHg.结论 此术式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严静;余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常当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好时,会带孩子来给我们看.这篇文章更多关注给婴幼儿的建设性意见,他们往往很难评价.这不是详细的介绍列表或诊断技术,而是一个新的视点.
作者:Aderonke Baiyeroju;Richard Bowman;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32例(33眼)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283例375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32例33眼,发生率为8.8%.原因:房水滤过过强23眼,结膜瓣渗漏4眼,睫状体脉络膜脱离4眼,恶性青光眼1眼,原因不明1眼.保守治疗30眼,手术治疗3眼.结论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发生率较高,针对病因进行及时合理治疗,大都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作者:杨健;殷义平;陈新;汪鸿;姚有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3例(26眼),男9例(10眼),女14例(16眼),年龄50-81岁,平均(66.51±7.12)岁.所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粘连<1/2圆周.均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三个月佳矫正视力≥0.5者20眼(76.9%);术前平均眼压(20.60±3.95) mmHg;手术后平均眼压(12.05±3.62) mmHg,术前与术后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酒精浸润法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借鉴LASEK技术,术中运用20%酒精浸泡胬肉周围的角膜上皮以制造一个清晰的分离平面,用白内障隧道刀剥离胬肉及其下方的角膜组织,胬肉切除后联合羊膜移植.结果 42例50眼中,49眼治愈,复发1眼,视力有提高42眼,视力不变8眼,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可较彻底地清除胬肉组织,为胬肉切除术后形成平滑的角膜面提供了简单安全的方法.
作者:章政;徐辉勇;李博;章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初学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心得体会.方法 由初学手术医师对19例23眼多种类型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中球结膜水肿6眼(26.1%)、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4眼(17.4%);术后7天视力≥0.3者20眼(87.0%),矫正视力≥03者21眼(91.3%);散光度≤1.0D者17眼(74.0%);与术前角膜散光度比较变化≤1.0D者23眼(100%);1级角膜水肿3眼(13.0%);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初学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多发生与透明角膜切口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技巧相关并发症上.在掌握超声乳化技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病例,着重于透明角膜切口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技巧的培训,可实现从硬性晶体到折叠晶体的平稳过渡.
作者:沈伟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实用防盲技术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实用防盲技术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实用防盲技术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你好,请问实用防盲技术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急急,实用防盲技术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