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囊袋张力环植入下的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晶状体半脱位患者26例(28眼).做透明角膜切口,连续环撕前囊,水分离后,将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囊袋内,使囊袋稳定居中,以行晶状体乳化抽吸,然后囊袋内置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26例(28眼)全部成功行超声乳化手术并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23只眼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3只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倾斜但无明显偏中心,2只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中心.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囊袋内张力环植入可稳定晶状体囊袋,保证超声乳化手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顺利进行,并可维持人工晶状体的长期稳定性,该手术方式安全有效.
作者:石磊;顾起宏;陈艳;温跃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对视网膜挫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视网膜挫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06年初到08年底18例作为对照组,09年初至2011年10月24例为试验组.两组均使用ATP40mg+辅酶A 100单位+肌苷200mg组成的能量合剂和250ml丹参注射液,试验组加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颞浅动脉旁注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24例,16例治愈,6例好转,2例无效,治愈与好转率之和为91.67%.对照组18例,8例治愈,3例好转,7例无效,治愈与好转率之和为61.11%.两组治愈和好转之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4.0332,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对于视网膜挫伤效果明显.
作者:丁伯云;彭立权;赵波;孙茜;黄松松;朱庆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技巧及优越性.方法 对136例(148眼)患者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148眼中治愈144眼,治愈率96.62%;改善3例(3眼),占2.03%;无效1例(1眼),占0.67%.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在基层医院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临床医生应该熟练掌握.
作者:杨翠华;陈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讨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方法 于2008年8月~2009年9月,共集中实施329例329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患者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8者共计269眼,占81.76%.在低于0.8视力者中,有34眼因角膜水肿而影响术后视力,占10.33%,3眼因一过性高眼压而导致角膜水肿,2眼出现术后葡萄膜炎反应,余21眼因眼底或视神经病变而影响术后视力,占6.38%.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8者287眼,占87.23%.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0.8者294眼,占89.36%.结论 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效率高,术后视力恢复良好,适宜于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开展.
作者:冯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周边虹膜切除术与超声乳化联合入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仅局部用药即可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54眼),应用周边虹膜切除术对28例(32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其结果与同类病人(20例22眼)的超声乳化联合入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术前,术后一个月内每周一次,半年内每月一次,半年后三个月一次做眼压、裂隙灯检查直至1年.比较两者在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恢复及前房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组术后平均眼内压为15.2±3.1mmHg,而同类病人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平均眼内压为14.9±2.6mmHg.分别经周边虹膜切除术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两类病人眼内压在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P>0.05).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18眼(81.8%)佳矫正视力提高,0.4者占63.6%,经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佳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其中8眼视力不增反降,佳矫正视力0.4者占18.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无明显变化,而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两者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患者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房角显著加宽,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矫正视力也不同程度提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罗丹;温跃春;柯根杰;顾起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生物羊膜与丝裂霉素C (MMC),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39例(48只眼),分为羊膜组(22只眼)和丝裂霉素组(26只眼).羊膜组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丝裂霉素组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C,浓度为0.25 mg/ml,时间2分钟,术后随访3-9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眼压均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羊膜组副反应小,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浅前房;丝裂霉素组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滤过泡渗漏、低眼压等.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可有效地减少瘢痕组织形成,且并发症较丝裂霉素少,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童翀;荣瑜;罗建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655例(655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患者术后1d裸眼视力≥0.5者256眼占39.08%,术后3天复查裸眼视力≥0.5者419眼占63.97%.655例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疗效确切,手术中规范操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牛梅民;张小娟;黄怀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行改进的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9例(51眼)持续性高眼压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如下改进的小梁切除术:1.术中先行前房穿刺并多次放液降压,2.隧道刀制作薄层大巩膜瓣并紧密缝合,3.术中散瞳,术毕皮质类固醇结膜下注射等.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眼压控制情况、视力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术后观察随访1-6个月,眼压控制≤21 mmHg者46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42眼.本组病例均未出现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等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应积极手术治疗,改进后的小梁切除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并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崇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泪道探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32眼)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患者行泪道探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植入成功率100%.4眼于术后4~ 7d发生阻塞,及时行泪道冲洗后恢复通畅.硅胶管留置期间,其中溢泪、溢脓症状完全消除28眼,另外4眼仍有轻度溢泪.取出硅胶管后复发5眼占15%,治愈23眼,好转4眼,总有效率84%.结论 应用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性高,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朱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表麻下小切口手法劈核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大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从2007年4月到2011年10月实施该手术的19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方式的适宜性,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3及其以上者1849眼,占93%,0.05及其以上者1963眼,占99%,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麻醉效果好.结论 该手术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大批量白内障手术.
作者:盛永红;丁鹤;王国平;汪啸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运用示教与反示教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滴眼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示教与反示教进行健康教育.由培训过的责任护士对患者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给予全程、个体化的示教与反示教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滴眼药知识、技能掌握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示教与反示教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达到提高患者滴服药的技能,自我效能感增加,遵医行为增强,自护能力提高,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筠莉;邵芙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常当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好时,会带孩子来给我们看.这篇文章更多关注给婴幼儿的建设性意见,他们往往很难评价.这不是详细的介绍列表或诊断技术,而是一个新的视点.
作者:Aderonke Baiyeroju;Richard Bowman;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作为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经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假说集中与多元醇通路的异常、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的堆积、蛋白激酶C及氨基己糖途径有关.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PARP)作为统一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分子,与DR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密不可分,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可成为DR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丁煜;柯根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安徽省某县09年度与11年度分别开展的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各300例(300眼),手术结果的比较,探讨防盲手术培训的重要性.方法 手术均由通过培训与再培训并获得资格认证的两位医生完成.术前视力<0.1,排除其他眼病及严重全身疾病.手术方式统一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均为Alcon晶状体,粘弹剂为玻璃酸钠(其胜,上海产).术前、术后处理按照安徽省防肓手术要求执行.结果 比较两年度病人的早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09年度与11年度比较,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3比率由49.5%上升至60.4%;术中玻璃体脱出由7%降至4%;角膜水肿发生率由16%降至11%;其他并发症同样明显减少.而每例白内障手术时间也由40分钟减少至22分钟.结论 11年度手术质量明显好于09年.并且09年手术是在省防盲中心派一名教师现场指导下完成,而11年度则是完全是独立完成.这些结果均提示通过有效的防盲手术培训,能以明显的提高白内障手术质量;同时也充分证实了防盲手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温跃春;梁莉;顾永昊;吴章友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