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在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术中联合囊袋张力环应用在半脱位白内障吸除术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22例24眼不同原因所致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患者,在微切口超声乳化术中将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半脱位白内障,在吸除术中使晶状体位置移中,术后及随访期间观察患者视力、眼压、IOL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眼底及相关检查.随访时间:1周、1个月、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完成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IOL囊袋内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佳矫正视力>0.2者1只眼,0.2-0.3者5只眼,0.4-0.8者12只眼,>0.8者6只眼.随访期间无眼前后节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CTR应用于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使晶状体位置移中周定、前房更稳定,提高微切口超声乳化在半脱位白内障吸除术的成功率及10L植入的稳定性,使治疗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宏健;吴善君;文丰;姚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8例(77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表面麻醉下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术中病人麻醉效果良好,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天裸眼视力:0.1 ~ 0.3者6眼(7.8%);0.4~0.8者58眼(75.3%);≥0.8者13眼(16.9%),术后1周复查视力,视力0.1~0.3者2眼(2.6%);0.4~0.8者57眼(74%);≥0.8者18眼(23.4%).术后未发生角膜失代偿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手术质量较好,优于传统麻醉下手术方法.
作者:何雄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5例(261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MMC切除术组118例(125只眼),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117例(136只眼).复合式切除术组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带蒂结膜瓣移植,其他手术操作步骤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基本相同.结果 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组6只眼复发,复发率4.8%;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33只眼复发.复发率24.2%.2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胬肉切除、MMC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复发率低,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容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21例(25眼)进行滤过性小梁切除手术,术中用生物羊膜填充在巩膜瓣下层间,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Ⅰ型、Ⅱ型滤过泡22眼;Ⅲ型和Ⅳ型非功能型滤过泡3眼.25眼术后1周内眼压≤21mmHg;术后1月,1眼眼压为29mmHg.嘱患者按摩眼球后眼压恢复正常,术后1年2眼眼压≥21mmH经按摩和加用抗青光眼药物(2%盐酸卡替洛尔)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提高了滤过性小梁切除手术成功率.
作者:江航;曹全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方式对不同材料的人工晶体(IOL)损伤的情况.方法 对86例(124只眼)IOL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ty,PC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A组64眼采用环行切开后推膜瓣法,人工晶体包括:PMMA23眼、疏水性丙烯酸26眼、硅凝胶15眼.B组60眼行十字形切开法,人工晶体包括:PMMA21眼、疏水性丙烯酸25眼、硅凝胶14眼.术前术后常规眼前段检查、测视力、眼压.结果 截囊成功率100%.发生IOL损伤16眼,其中A组6眼(9.38%),B组10眼(16.67%),两种方式对相同材料的人工晶体损伤的机率相似(均p>0.05),不同材料的耐受强弱依次为PMMA、疏水性丙烯酸、硅凝胶,均为轻度损伤.结论 两种方式对不同材料损伤的机率依次为硅凝胶、疏水性丙烯酸、PMMA,但环行切开后推膜瓣法可以减少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IOL损伤机率.
作者:朱子诚;吴章友;温跃春;顾起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人羊膜移植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46只眼翼状胬肉(复发性翼状胬肉20例21眼,初发性胬肉22例25眼)进行手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结果 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9个月,40例44只眼术后上皮愈合稳定,角膜光滑透明,绝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较前提高,共2例复发,复发率4.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可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复发率.
作者:谢思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加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6例259眼翼状胬肉患者做翼状胬肉切除,0.2mg/ml MMC棉条湿敷翼状胬肉根部2分钟,生理水冲洗后,取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复发率为0.77%,显效率为3.44%,治愈率为95.7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加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王鋆;齐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 表面麻醉或加球筋膜下麻醉,对163例(184眼)白内障采用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或开罐式截囊,充分水分离,单手或双手法旋核,手法碎核,分二块取出晶状体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中后囊破裂6眼(3.26%),晶体悬韧带断裂2眼(1.09%),虹膜根部断离1眼(0.54%),角膜内皮轻度水肿18眼(9.78%).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0.5以上者140眼(76.09%),术后1周矫正视力0.5以上者159眼(86.41%),术后1月矫正视力0.5以上者165眼(89.67%).178眼(96.74%).无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并发症少,设备简单,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为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58例(66眼)视网膜裂孔应用倍频532nm激光进行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其中有症状组32例(32眼);无症状组26例(34眼),随访时间3-6mo.结果 有症状组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28眼,成功率87.5%;无症状组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32眼,成功率94.1%.两组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安全有效.
作者:刘伦;龚健杨;张晓峰;李寿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2008年7月~ 2011年8月收治的52例5 2眼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其年龄、晶状体外伤性质、其他部位外伤情况及炎症反应程度,选择时机进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伴有角膜裂伤者,先缝合伤口,视情况进行一期或者二期白内障手术;晶状体囊破口较小及挫伤性白内障,待皮质浑浊较充分后进行手术;外伤后炎症反应较重者,先控制炎症,于(1-2)周内手术;晶状体皮质膨胀突出于前房接触角膜及引起严重炎症反应或继发青光眼者,则立即进行手术.采用白内障吸出、囊外摘出或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手术方法.52眼中,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35眼,二期植入17眼,均为后房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视力0.05以上者占96.15%,0.3以上者占67.31%,0.5以上者占36.54%,1.0以上者占3.85%.结论 正确掌握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仍能获得较好的视力,并能促进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作者:蒯勇;陈庆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胬肉术中完整,安全,彻底剥离角膜上的变性组织的技巧性,安全性.方法 25例胬肉术中以逆向撕皮法,剥离胬肉组织,术后观察有无结膜变性组织残留及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结果 25例眼用此方法均能完整,彻底的剥离附着在角膜上的变性组织,无残留胬肉组织,上皮修复较快.结论 胬肉术中以角膜上皮全层为厚度行结膜变性组织的剥离方法简单,可行,安全性高的术式,尤其适用于初学者.
作者:郝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巩膜层间硅胶充填在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难治性青光眼15例16眼,分别采用硅胶填塞两种手术方法,一式作6眼,二式作10眼,观察术后疗效.结论 硅胶填塞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眼压稳定,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沈泽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我们的眼科计划改善患者流量可以使患者的就诊更加便利,同时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时间和眼科诊所的资源.这涉及到去除不必要的步骤和流程,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关注我们的患者,提供更好更人性化的服务.这也会为眼科护理的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带来好处:更合理的患者流量可减少浪费现象,更有效率地利用手术时间和人力资源,从而降低费用、吸引更多患者并改善成本回收率.重视患者需求有助于帮助我们优化患者流量.总体来说,患者非常重视能够为他们带来良好效果的所有方面,其中包括:适当的转诊、正确的诊断、正确的信息和建议、正确的治疗和适当的后续护理和病后调养服务.
作者:Jonathan Pons;陈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药物、手术或激光等方式降低眼压,但是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对治疗后眼压的控制、病情的缓解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影响眼压和POAG病情发展的相关因素主要有饮酒、吸烟、运动、肥胖和饮用咖啡、茶等.本文主要就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给眼科医生提供相关信息,给患者提供生活指导.
作者:武立云;柯根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分离性水平偏斜(dissociated horizontal deviation,DHD)是指违背Hering法则,一种水平方向的分离眼球运动,具有双眼的非对称性异常运动.分离性水平偏斜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眼球运动不对称或单侧的外飘.一、临床检查1.眼位检查:斜视角变化范围大,难以用三棱镜中和,测得斜视度数不稳定.其斜视角在不自主情况下较明显,甚至比用三棱镜加遮盖试验得到的斜视角还大,有时反复检查企图进一步查明体征时反而体征反越模糊.
作者:张国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对一年来健康体检人员中的眼科26263人眼部检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职业、性别、年龄分别作了叙述.从中看出眼睛处于亚健康状况的表现,以期这些统计数据对今后眼病防治和防盲治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世棣;曹湘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眼科手术医师的技能培训多采用住院医师培训模式,其培训周期长、间断、技能重复训练率低、手术技能不稳定.我们探索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培训模式具备集中,实践性强,短时重复训练率高的特点.视频理论教学使学员对手术有整体连续性的认识;手术技巧训练顺序的合理安排使学员在保障手术安全性的条件下得到充分训练;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具有独立能力的手术者,安全控制机制的建立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性,也提高了学员的手术自信.
作者:查旭;梁刚;张远平;赵学英;周丽琼;李静华;吴国玖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