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影响因子:2.14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2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6期文献
  • 益气养阴方及其拆方影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Flt3和N-ras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益气养阴方及其拆方后的扶正方、祛邪方对Flt3和N-ras在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60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将所提取每例患者的细胞混悬液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实验组分别加入益气养阴方、扶正方、祛邪方中药制剂.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ing)观察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及对照组对Flt3、N-ras基因及FL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RT-PCR 法检测:对照组、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Flt3基因表达率分别为(90.78±6.92)%、(38.18±4.50)%、(65.57±5.55)%、(61.35±6.39)%,N-ras基因表达率分别为(93.28±5.54)%、(34.38±6.69)%、(59.42±7.35)%、(65.28±7.64)%,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ing检测:对照组、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FLT3蛋白灰度值分别为0.8127±0.0284、0.4265±0.0353、0.5396±0.0274、0.5473±0.0282,对照组与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益气养阴方可抑制AML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可降低Flt3和N-ras在AML细胞的表达水平,对AML治疗具有作用.

    作者:徐瑞荣;刘奎;王晓玲;胡述博;崔兴;王琰;王敬毅;李丽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参芎补肾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芎补肾胶囊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轻度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70例,按5:2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20例.按双盲法给药,治疗组给予参芎补肾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片口服,疗程两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据简易智能状态量表(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测评认知能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4.46%,对照组6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daily living,ADL)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0.85%,对照组7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5.11%,对照组63.1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36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测评,显示参芎补肾治疗组对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积分及总积分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1,P<0.05);在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活力(vitality,VT)诸维度及总积分方面,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参芎补肾胶囊对轻度VaD患者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采用SF36对评定轻度VaD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可行性.

    作者:郭明冬;周文泉;韦云;赵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对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CD4+CD8high 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后CD4+CD8high 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leukemia,MRL)预后的意义.方法 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36例MRL患者应用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前后CD4+CD8high 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改变.结果 (1)MRL患者3年持续完全缓解率、生存率分别为75.0%、80.5%,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生存率分别为63.9%、72.2%.(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MRL的CD4+CD8high 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显著上升(P<0.01);(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MRL的NK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均显著上升(P<0.05,P<0.01).结论 益气补肾颗粒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CD4+CD8high T和NK细胞的绝对数量,杀伤或抑制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延长MRL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作者:许勇钢;麻柔;杨晓红;唐旭东;孙淑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固脱清腑汤胃肠道灌注对重症多发伤患者血液细菌16S rRNA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固脱清腑汤早期胃肠道灌注对重症多发伤患者血液细菌16SrRNA基因的影响.方法 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伤后两组经胃肠营养管分别滴入自拟中药汤剂固脱清腑汤和生理盐水,两组其余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患者伤后第3、6、9天的血细菌16SrRNA基因阳性率、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阳性率、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伤后第9天体温[(37.6±0.12)℃]显著低于对照组[(38.10±0.15)℃,P<0.05];伤后第6、9天CRP治疗组分别为(52.4±6.3)mg/L和(42.9±7.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4.3±20.1)mg/L和(92.5±17.1)mg/L,均为P<0.05];伤后第6、9天血细菌16S rRN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3.3%和30.3%,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3%和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伤后血培养结果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30.3%)也显著低于对照组(59.3%,P<0.05).结论 固脱清腑汤早期胃肠道灌注可能有益于严重创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对减少肠道细菌易位,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竝;王伟;张庚;俞勇;金冶;陈扬波;陈云;蔡乾荣;詹元起;周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雷公藤多苷对白塞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对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白塞病可能的机制.方法 初治BD患者30例(BD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30 mmg/d,疗程3个月;另设对照组3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采用放免法测定BD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1β、IL-2、TNF-α及IFN-γ的水平.并结合血沉、C-反应蛋白及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B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 β、TNF-α、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亦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D组雷公藤多苷治疗3个月后血清IL-1 β[(5.71±1.04)μg/L]、TNF-α[(4.27±0.76)μg/L]及IFN-γ[(3.44±0.72)μg/L]水平较治疗前[(10.72±1.84)μg/L、(6.64±1.05)μg/L]及[(8.93±1.23)μg/L]均明显降低(P<0.05);IL-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D组30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有效率86.6%;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1β、TNF-α及IFN-γ水平而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宋芹;芦济洲;李健;郭向华;党艳梅;李新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鹤蟾片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鹤蟾片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含药血清,MTT法检测鹤蟾片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利用PI染色观察和流式细胞术研究该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含药血清对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鹤蟾片含药血清明显抑制A549细胞生长,并使该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10%、20%含药血清组的细胞凋亡率为20.5%、33.2%,与对照组(6.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药血清组的细胞EGFR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鹤蟾片具有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基因的转录有关.

    作者:熊绍权;周岱翰;林丽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豹皮樟总黄酮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可能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豹皮樟总黄酮降低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的可能机制.方法 T2DM大鼠给予豹皮樟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litsea coreana,TFLC,400 mg/kg)或阳性对照药二甲双胍(MET,400 mg/kg)灌胃治疗6周.各组大鼠空腹血清作常规生化指标测定,肝脏作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肝匀浆作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析;RT-PCR检测大鼠肝脏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B,PTP1B)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经TFLC或MET治疗后葡萄糖耐量明显改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增加,肝匀浆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2个治疗组的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T2DM组肝脏有明显的脂肪变性,电镜下肝脏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断裂,TFLC组和MET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2DM组肝脏中PTP1B的表达明显升高,TFLC组PTP1B表达显著降低,MET组PTP1 B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TFLC可明显降低血糖和血脂,减轻肝脏组织的氧化应激,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其降低T2DM大鼠肝脏中PTP1B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孙玉秀;鲁云霞;汪凌云;李丹丹;章秋;张吕钊;杨枫;李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复方中药紫龙金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机制

    目的 探讨中药紫龙金(Zilonin,ZLJ)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ZLJ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以及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变化;Western blot 方法 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ZLJ分别处理人乳腺癌MCF-7和MCF-7/DOX耐药细胞,以及人口腔上皮癌KB和KBV200耐药细胞.MTT法测定表明:ZLJ作用耐药和敏感细胞的IC50值相近,耐药细胞对ZLJ没有交叉耐药性;无论对敏感和耐药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ZLJ阻断细胞于S期;ZLJ单独处理MCF-7/DOX和KBV200耐药细胞,可以微弱地降低其耐药性,分别与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合用,可以明显地增加DOX和VCR的活性;ZLJ处理耐药细胞MCF-7/DOX后,检测到细胞内耐药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呈时间依赖性降低.Western blot检测表明,ZLJ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使凋亡标志蛋白PARP出现切割,启动凋亡通路实现的.结论 中药ZLJ抑制耐药细胞增殖,没有交叉耐药性;其抑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以及降低P-gp表达有关.

    作者:邹珊珊;徐榕;何琪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生脉散不同组分配伍对热损伤大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

    目的 研究生脉散不同组分配伍对热损伤大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影响,探讨其调节热损伤大鼠肝脏GR较佳的组分配伍比例.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 ,每味药的剂量分为3个水平:即不用药(均为0)、低剂量(人参总皂苷为7.1 mg;麦冬水提物为17.2 mg;五味子水提物为9.6 mg)、高剂量(人参总皂苷为14.2 mg;麦冬水提物为34.4 mg;五味子水提物为19.2 mg),正交表L9(34)分别赋值并进行分组,通过直接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调节热损伤大鼠肝脏GR较佳的组分配伍比例.结果 在不同组分配伍的生脉散作用后,大鼠肝胞液GR的大结合容量Bmax(fmol/mg pro)分别为:组1为161±26,组2为271±40,组3为166±66,组4为222±45,组5为192±26,组6为194±23,组7为166±15,组8为165±47,组9为211±79.当人参总皂苷、麦冬水提物、五味子水提物的给药剂量为7.1、17.2及19.2 mg时,大鼠肝脏GR水平较高.结论 生脉散复方不同组分配伍对调节热损伤大鼠肝脏GR水平佳的配伍比例为人参:麦冬:五味子=3:3:4.

    作者:吕祥;程彬彬;凌昌全;岳小强;李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生长受限孕鼠胎盘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孕鼠胎盘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FGR的机制.方法 采用被动吸烟法建立大鼠FGR模型,将32只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采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西药组(采用精氨酸治疗).运用HE染色观察各组胎盘的组织学变化,TUNNEL法检测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及RT-PCR、免疫组化测胎盘滋养细胞Bcl-2、Bax 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胎盘绒毛出现血液淤积及缺血,中药可明显改善FGR胎盘绒毛的微循环,而西药组则部分改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的绒毛两层合体细胞凋亡指数中位数依次为45%、75%、57%、70%,正常组和中药组的凋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胎盘Bcl-2、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益气活血方可改善FGR 胎盘微循环,防止FGR胎盘滋养细胞的过度凋亡,但其并非通过经典的Bax/Bcl-2凋亡途径起作用,其作用途径仍待探讨.

    作者:陈镇燕;王琪;黄光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常见免疫因素所致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是妊娠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0.4%~5%之间.除少数染色体、内分泌、解剖、感染等因素外,80%以上原因不明,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1].

    作者:曾琼连;姚美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Toll样受体及其通路是中医药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可能作用靶点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是广泛存在于昆虫、脊椎动物、植物中序列高度保守而古老的家族,与果蝇Toll蛋白同源的人类Toll样蛋白基因及其编码的TLR于1997年被首次发现[1].

    作者:汤艳莉;王阶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药手足口病一号方治疗手足口病278例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性并发症.

    作者:徐荣;邓燕艺;卢雄才;官东秀;谭跃;李耀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盘龙七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关节疾患,其中膝骨性关节炎比较常见,部分膝骨关节炎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本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表现为关节内软骨退化以及损害后关节内骨的增生、变形,导致关节功能改变甚至功能丧失.

    作者:赵浩;赵福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抗炎与免疫调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地位

    糖尿病肾病发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炎症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抗炎与免疫调节治疗的进展及中医药疗法的概况作一介绍.

    作者:张馨;陆付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

    阿司匹林是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以其优异的效价比,在人类心脑血管病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很大,约25%~40%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严重影响了其干预效果,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临床问题.笔者认为,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剂量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中筛选AR患者,从线粒体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MtSNP)寻找其基因差异位点,可为临床及早预测AR并制定合理干预策略奠定基础;同时运用均匀设计优化方法,对AR患者的血小板进行体外干预,探索防治AR抗血小板中药的佳配伍组合和配比关系,发挥中药复方多靶点干预特点,可为临床研发防治AR的有效复方中药制剂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鹿小燕;徐浩;陈可冀;廖文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丹参多酚酸盐修复糖基化终产物引起的晚期EPCs功能障碍及其分子机制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引起的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障碍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中分子机制.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采用EGM-2-MV培养液培养晚期EPCs;利用牛血清白蛋白及葡萄糖制备晚期糖基化修饰的白蛋白(AGE modified bovine serum albumin,AGE-albumin).实验分为单独加入200 μg/mLAGE-albumin的AGE组;同时加入200 μg/mL AGE-albumin及0.1 μg/mL、1 μg/mL、10 μg/mL的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加入200μg/mL未经修饰白蛋白的对照组.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晚期EPCs凋亡;ECMatirx-gel检测晚期EPCs形成新生血管的能力.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for AGE,RAGE)、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AGE、eNOS及蛋白激酶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GE组AnnexinV+/PI-细胞比例增加,在ECMatirx-gel上形成新生血管能力降低;晚期EPCs中rage mRNA及RAGE蛋白表达增加,enos mRNA及eNOS及Akt蛋白表达减少.丹参多酚酸盐1.0、10.0 μg/mL组,与AGE组比较,晚期EPCs凋亡明显减少(P<0.05,P<0.01),在ECMatirx-gel上形成新生血管能力增加(P<0.01),晚期EPCs中RAGE表达减少(P<0.05,P<0.01),eNOS、Akt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10μg/mL组对晚期EPCs凋亡及在ECMatirx-gel上形成新生血管能力,rage mRNA及RAGE,enos mRNA及eNOS,Akt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E使EPCs功能受损,表现为凋亡增加、迁移及体外形成新生血管的能力下降,丹参多酚酸盐可修复由AGE-albumin引起的EPCs功能损害.

    作者:陈琴;黄铭涵;江时森;徐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对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内膜平滑肌细胞及Ⅲ型胶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控释洗脱支架对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内膜平滑肌细胞(SMC)和Ⅲ型胶原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制作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二氧化硅-聚乳酸/乙醇酸双涂层As2O3控释洗脱支架,As2O3剂量分别为0(对照组)、1.6 μg/mm2(小剂量组)、2.4 μg/mm2(中剂量组)和3.2 μ,g/mm2(大剂量组).支架、血管以1.3:1比例随机置入24只犬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单纯涂层支架为对照组(各组6只).术后4周处死,分析支架置入段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SMC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各组光镜下未见内膜下出血及中膜、外膜坏死,无附壁血栓及炎性细胞浸润,药物组尤其是大剂量组SMC及Ⅲ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扫描电镜显示各组内皮完整.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 显示:大、中、小剂量组新生内膜面积、管腔面积狭窄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平均管腔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小剂量组与大、中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中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控释洗脱支架安全可行,通过减少SMC和Ⅲ型胶原表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犬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内膜增生,具有显著的防治再狭窄作用.

    作者:赵军礼;孙宝贵;温沁竹;张建军;金炜;薛吉祥;张彩凤;刘少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参芪复方调控GK大鼠大血管病变PTEN/PI3K通路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参芪复方对Goto-Kakizaki(GK)大鼠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PTEN/PI3K通路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血糖≥11.1 mmol/L的GK大鼠随机分为GK组、模型组、西药[阿托伐他汀1.6 mg/(kg·d)]组、中药[参芪复方1.44 g/(kg·d)]组,另设正常Wistar对照组.模型、西药、中药组每天给予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0.1 mg/mL,加入饮用水中进行造模.Wistar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时间为35天.造模同时开始给予相应受试药物,周期35天.实验结束时,腹主动脉采血,冰上取主动脉;检测各组血糖、血脂水平,HE染色对腹主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主动脉PTEN mRNA、PI3Kp8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参芪复方能改善GK大鼠一般状态、糖脂代谢及腹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大鼠主动脉PTEN mRNA表达中药组(1.10±0.48)较GK组(0.63±0.16)、模型组(0.17±0.07)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西药组(1.1l±0.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主动脉PI3Kp85 mRNA表达中药组(0.19±0.05)较GK组(1.38±0.43)降低(P<0.01),分别与模型组(0.33±0.09)、西药组(0.11±0.0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复方能增加主动脉PTEN mRNA表达,抑制主动脉PI3Kp85 mRNA表达,可能是参芪复方抑制血管新生、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部分作用机制.

    作者:刘桠;谢春光;陈敏;庄灿;高泓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病证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是中医学和西医学对人体健康与疾病认识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结合,具有学科交叉的基本特征,因为学科交叉是学术思想的交融,实质上,是交叉思维方式的综合、系统辩证思维的体现[1].

    作者:刘平;季光;陈凯先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