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影响因子:2.14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2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8期文献
  • 基于Ac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瘀状态的机制及新风胶囊对其影响

    目的 基于Act1/NF-κB信号传导通路研究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XFC)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瘀状态的机制.方法 将7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XFC组(3粒/次,每日3次)和来氟米特(LEF)组(10 mg/次,每日1次),每组38例,连续治疗3个月.评定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6、IL-17、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抗体(NF-κBactivator 1,Act1)、p50、p65,血小板凝聚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acetyl hydrolase,PAF-AH);评定血瘀证症状的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ct1、p65、p50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50、p65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方法对RA患者外周血凝血指标及血瘀证总积分与IL-10、IL-6、IL-17、Act1、p50、p65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FC组总有效率为89.5% (34/38);LEF组总有效率为94.7% (36/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D、FBG、PLT、PAF、IL-17及IL-6水平下降,Act1、p50、p65 mRNA表达及含量水平降低,p50、p65蛋白水平降低,血瘀证各个症状评分均降低,而PAF-AH及IL-10水平上升(P <0.05,P<0.01);与LEF组比较,XFC组治疗后D-D、FBG、PLT、IL-17及IL-6水平下降,Act1、p65 mRNA表达及含量水平降低,p 65蛋白表达降低,关节刺痛、舌质、皮下瘀斑及血瘀证总积分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P<0.01).RA外周血D-D与IL-17、IL-6、Act1、p65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P <0.05,P<0.01);FBG与IL-6呈正相关(P<0.05);PLT与IL-17呈正相关(P<0.05);血瘀证总积分与IL-6、Act1、p65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P<0.05,P<0.01);PAF与IL-17、IL-6、Act1、p65呈正相关(P <0.05,P<0.01);PAF-AH与p50呈负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血瘀状态的发生机制及新风胶囊对血瘀状态的影响可能是与Act1/NF-κB信号传导通路密切相关.

    作者:章平衡;刘健;谈冰;万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小儿闭环麻醉系统中药物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估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AS)对丙泊酚闭环麻醉输注系统丙泊酚用量及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患儿60例,随机分为经皮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后丙泊酚闭环麻醉输注系统维持麻醉.T组患儿予持续TEAS单侧合谷穴和神门穴至手术结束,2/100 Hz疏密波交替、强度8~12 mA,C组不给予.术中记录麻醉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拔管时(T5)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R).记录术中麻醉维持丙泊酚的总用量、调整次数、平均靶浓度及单次芬太尼的使用患者例数,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T5、拔管后5 min(T6),拔管后10 min(T7),拔管后15 min(T8),拔管后30 min(T9)的PAED评分(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PAED)和MCHEOPS评分(Modifi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测量T0、T1、T5、T9肾上腺素(NE)及T0、T5、术后24 h(T10),48 h(T11) IL-1,IL-6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T组T4、T5时MAP及T1~T5时HR均降低、T5 ~ T9 PAED评分及MCHEOPS评分降低,T5、T9时NE浓度显著降低,T5、T10、T11时IL-1β、IL-6浓度下降(P <0.05,P<0.01).与C组比较,T组术中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调整次数及平均靶浓度减少(P <0.05,P<0.01).C组术中使用芬太尼患者数为20例(67%),T组为9例(30%),T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BIS值变动范围在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可以抑制患儿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从而减少小儿丙泊酚闭环麻醉输注系统中丙泊酚的用量.

    作者:金宁;杨延超;滕秀飞;李阳;万玉骁;李真;朱俊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亚高温辨证足浴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亚高温辨证足浴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亚高温中医辨证足浴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持续3个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人活性氧(ROS)的表达量,并进行胫前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包括胫前动脉的收缩期峰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管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ROS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PSV降低,PI增高(P<0.05);干预组PSV及RI水平降低,EDV、PI及NO水平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后PI及NO水平升高,PSV、RI及ROS水平降低(P<0.05).结论 亚高温辨证足浴干预措施能升高0级糖尿病足患者血清NO水平,降低ROS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朱锋;胡祝红;罗艳;魏佳平;黄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中药熏洗联合来氟米特(leflunom ide,LEF)及泼尼松(prednisone,Pred)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合并早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99例SSc合并早期PAH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9例)、中西医结合组(50例),西药组给予LEF 20 mg及Pred 15 mg,口服,每日1次.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行活血祛瘀中药熏洗治疗.两组治疗各进行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R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RP积分、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及肺功能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因各种原因流失13例,共86例完成试验,西药组41例,中西医结合组45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RP积分降低,ESR、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RP积分、ESR、CRP水平降低,且ESR、CRP及PASP降低差值更多,而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DLCO)水平升高差值更多(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 (42/45)]明显高于西药组[70.73% (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9,P=0.891).结论 中药熏洗外治联合西药治疗SSc合并PAH,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静;杨栋;周淑红;王晋平;鲁彦;王慧娟;张佳红;雷尚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川芎嗪注射液对新生儿硬肿症血胱抑素C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新生儿硬肿症(SN)患儿血胱抑素C(Cys C)的影响.方法 69例SN患儿为SN组,3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SN患儿中轻度患儿39例,中重度患儿30例.轻度、中重度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6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7日.检测血Cys C与BUN、Cr水平,计算Cys C与BUN、Cr异常率,并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同时观察各组患儿硬肿消退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N组治疗前血Cys C明显升高(t=10.55,P<0.01),而BUN、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50,1.73;P>0.05);与轻度患儿比较,中重度患儿血Cys C明显升高(t=2.11,P<0.05),BUN、Cr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1.92;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SN组血清Cys C与BUN、Cr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r=0.314,0.287;P<0.05).SN患儿Cys C、BUN、Cr的异常率为72.5% (50/69)、27.5% (19/69)及36.2% (25/69),Cys C的异常率显著高于BUN、Cr(x2 =41.04,P<0.01).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SN轻度、中重度患儿治疗组血Cys C水平及硬肿消退时间明显下降(P<0.05),BUN、Cr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Cys C可早期反映SN患儿肾功能损害,而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血Cys C水平,促进硬肿症新生儿肾损害的恢复,缩短硬肿消退时间.

    作者:任青;蒋敬荟;张勇军;杨巧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伊莱西胺联合西药治疗对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应用胡椒碱衍生物伊来西胺添加治疗癫痫患儿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变化.方法 107例癫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7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采用抗癫痫西药治疗,试验在组抗癫痫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伊莱西胺,初始剂量均为每日5 mg/kg,分2次服用,发作未被控制的患儿给予逐渐加量,每周加量<每日10 mg/kg.观察疗程为1年.治疗前、治疗0.5年以及治疗1年时行脑电图(EEG)检测,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治疗1年时进行癫痫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65.0% (50/77)]高于对照组[30.0% (g/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0.5年及1年NES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1年NES水平低于治疗0.5年(P <0.05,P<0.01).对照组各时间点及与试验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年时EEG(3例正常范围EEG,5例界线性EEG,69例异常EEG)明显优于治疗前EEG(2例正常范围EEG,75例异常EE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P<0.05);对照组30例患儿治疗前EEG(均为异常EEG)与治疗1年EEG(3例界线性EEG,27例异常E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32,P>0.05).结论 癫痫患儿添加胡椒碱衍生物治疗可以降低血清NSE水平,减少癫痫发作频度,脑电图得到改善.

    作者:王林淦;翟琼香;汤志鸿;张宇昕;郭予雄;陈志红;王春;卓木清;曾小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TNF-α诱导的炎症因子影响

    目的 观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Hedyotis diffusa extract,HDE)对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究可能的分子机理.方法 实验分为3组:空白组不加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HDE处理,对照组只加EGF而不加HDE处理,白花蛇舌草组分别用25、50、100 mg/mL HDE和EGF共培养.CCK-8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HaCaT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Ki67、Bcl-xL、clAP1、pro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HaCaT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IL-6、IL-8、IL-10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亚基磷酸化(p-p65)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HaCaT细胞吸光度及Ki67蛋白表达升高(P <0.05,P<0.01),p-p65、IL-6、IL-8水平升高(P <0.05,P<0.01),IL-10水平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白花舌草组25、50、100 mg/mL浓度时HaCaT细胞吸光度及Ki67蛋白表达降低(P <0.05,P<0.01),p-p65、IL-6、IL-8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 <0.05,P<0.01);同时白花蛇舌草组各浓度组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P <0.05,P<0.01).对照组处于G1期的细胞数量百分比为52.85%,白花蛇舌草组25、50、100 mg/mL浓度时分别是58.51%、73.12%和79.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白花蛇舌草组25 mg/mL比较,白花蛇舌草组50和100 mg/mL处于G1期的细胞数量百分比及凋亡率升高(P<0.01),且白花蛇舌草组100 mg/mL时处于G1期的细胞数量百分比及凋亡率高于白花蛇舌草组50 mg/mL(P<0.05).与对照组比较,白花蛇舌草组100 mg/mL时Bcl-xL和clAP1蛋白表达降低(P <0.01,);caspase-3总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DE可能通过将HaCaT细胞阻滞在G1期而抑制其增殖,通过抑制Bcl-xL和clAP1蛋白表达、提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而促进HaCaT细胞凋亡,通过调控NF-κB而抑制HaCaT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付丹丹;宋向凤;李占国;李敏;刘冬;夏永华;田中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壮药龙钻通痹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Fas/FasL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壮药龙钻通痹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lA)大鼠血清及滑膜Fas/FasL系统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采用牛Ⅱ胶原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液诱导制作CIA模型,造模后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组(MTX组),壮药龙钻通痹方高、中、低剂量组(简称壮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MTX组按0.27 mg/100 9大鼠体重灌胃MTX溶液,每周1次,灌胃4周;壮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壮药龙钻通痹方汤剂(4.32、2.16、1.08 g/mL)灌胃,每日2次,灌胃30日.HE染色观察滑膜形态变化;ELISA法定量检测干预后大鼠血清、滑膜组织匀浆液Fas/FasL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中为正常滑膜细胞,模型组中滑膜细胞增殖明显,下层脂肪细胞减少或变形,成纤维细胞增多,伴有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MTX组及壮药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滑膜组织Fas表达升高,血清FasL表达降低(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MTX组、壮药中、高剂量组血清及滑膜组织Fas表达降低,MTX组、壮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及MTX组、壮药中、高剂量组滑膜组织FasL表达升高(P <0.05,P<0.01);与MTX组比较,壮药低剂量组血清及壮药低、中剂量组滑膜组织Fas表达升高,壮药高剂量组血清及滑膜组织Fas表达降低,壮药低、中剂量组血清及滑膜组织FasL表达降低,壮药高剂量组血清及滑膜组织FasL表达升高(P <0.05,P<0.01).结论 调节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减缓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反应可能是壮药龙钻通痹方控制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庞宇舟;黄安;张青槐;陈筱悦;方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益气补肾实验方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foxp3、STAT5、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补肾实验方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脾脏CD4+ CD25+ Treg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及蜕膜组织foxp3、STAT5、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CBA/J与雄性DBA/2或雄性BALB/c小鼠以2:1合笼交配,制备自然流产模型.将CBA/J孕鼠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高剂量治疗组、中药中剂量治疗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于妊娠第0天至处死日每天以10 mg/kg的剂量灌服生理盐水1次;阳性对照组于妊娠第4天以10 mg/kg的剂量单次灌服环孢素A溶液;中药高、中、低剂量治疗组于妊娠第0天至处死日每日分别按48、24、12 g/kg的剂量灌服益气补肾实验方1次.将孕鼠于妊娠第9、14天处死,取新鲜脾脏用于提取Treg细胞,并取孕鼠蜕膜组织-80℃冻存.采用磁珠分选的方法分离和纯化脾脏CD4+ CD25+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分选前后CD4+ CD25+的纯度,运用RTPCR分析CD4+ CD25+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运用RT-PCR分析蜕膜组织中foxp3、STAT5A、STAT5B、NF-κB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 CD25+ Treg的纯度可达到88%以上,经台盼蓝检测其活性大于95%.纯化分离前CD4+ CD25 +/CD4+平均为13.20%;纯化分离后CD4+ CD25+/CD4+平均为91.4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中药高剂量治疗组Treg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中药高剂量治疗组较中、低剂量组小鼠脾脏Treg中foxp3 mRNA表达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中药高、中剂量组9、14天蜕膜组织foxp3、STAT5B mRNA表达升高(P<0.05);阳性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9、14天及中药中剂量组蜕膜组织STAT5A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阳性对照组及中药各剂量组蜕膜组织NF-κB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 益气补肾实验方可上调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脾脏CD4+ CD25+T细胞foxp3 mRNA及蜕膜组织中foxp3、STAT5 mRNA表达,下调母胎界面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促进妊娠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

    作者:叶平;舒昊旭;鲁颖晔;王欢欢;叶骞;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相同摩尔浓度下淫羊藿苷及朝藿定C单体在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中的活性研究

    目的 用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评价相同摩尔浓度下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单体的抗斑马鱼骨质疏松作用.方法 将受精后4日的斑马鱼胚胎分为S组(0.5%二甲亚砜DMSO)、A组(泼尼松龙25μmol/L,0.5% DMSO)、B组(2 IU/L鲑降钙素,泼尼松龙25μmol/L,0.5% DMSO)、C组(淫羊藿苷1.5μmol/L,泼尼松龙25μmol/L,0.5% DMSO)、D组(淫羊藿苷15μmol/L,泼尼松龙25μmol/L,0.5%DMSO)、E组(淫羊藿苷150μmol/L,泼尼松龙25 μmol/L,0.5% DMSO)、F组(朝藿定C 1.5 μmol/L,泼尼松龙25 μmol/L,0.5% DMSO)、G组(朝藿定C 15μmol/L,泼尼松龙25 μmol/L,0.5% DMSO)、H组(朝藿定C 150μmol/L,泼尼松龙25μmol/L,0.5% DMSO).所有培养液均含有0.5% DMSD.将各组幼鱼放置与24孔板中,每日更换培养液,在恒温环境28.5℃培养箱中,培养至第9天处死,以茜素红染色.用显微镜对斑马鱼颅骨腹侧进行观察,定量分析将成像染色区域.结果 与S组比较,A组骨矿化累计光密度值降低(P<0.01);B组骨矿化累计光密度值升高(P<0.01).而C、D、E组随浓度增加矿化面积呈微弱的递增趋势(P<0.05).与A组比较,B组累计光密度值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组明显升高(P<0.05).F、G组随浓度增加,矿化面积呈递增趋势,颅骨染色累计光密度值升高(P<0.05),H组内斑马鱼胚胎无存活.E、F、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斑马鱼头颅骨染色清晰,脊椎骨及两旁鳃骨染色清晰.A组在相同染色区域的强度明显减少.B组在相同条件下呈现骨组织成骨加快,矿化面积明显增多,骨组织深染等特点.C、D、E、F、G组,在染色中颅骨矿化程度逐渐增加,椎骨及两侧腮骨矿化面积及染色强度递增,以椎骨改变为显著,但均未达到B组的染色强度.结论 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是一种简单、高效的中药成分筛选模型,低浓度朝藿定C在该模型中的活性优于淫羊藿苷,高浓度朝藿定C的可能毒性作用还需要深入研究.

    作者:黄觅;冯晶;钟再选;何舜平;舒玉琴;贺江燕;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参附注射液对窒息法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复苏后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通过猪心脏骤停窒息模型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此类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34只健康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使用气管插管夹闭方法制作窒息型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及行标准的心肺复苏术,其中18只成功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附组(n=9):于ROSC后即刻以参附注射液0.24 mg/min的剂量持续静脉泵入直至复苏后6h;盐水组(n=9):于ROSC后即刻持续静脉泵入相同剂量及速度的生理盐水直至复苏后6h.通过血气分析仪测量基础状态、ROSC即刻、ROSC后15 min、30 min、1h、2h、4h及6h的氧代谢及呼吸力学指标[包括: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氧输送(DO2)、氧消耗(VO2)、氧摄取(O2ER)、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乳酸(LAC),并监测同一时刻动物的肺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l)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a+-K+-ATP酶活性、Ca2+-ATP酶活性、SOD及MDA含量、TNF-α、IFN-γ和IL-4浓度,计算IFN-γ/IL-4值;利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浓度,计算BAX/BCL-2值;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定量.结果 至ROSC后6h,参附组存活率为88.9% (8/9),盐水组存活率为66.7%(6/9);参附组平均生存时间(5.77 ±0.71)h长于盐水组(4.77 ±0.59)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状态比较,两组的OI和Cdyn在ROSC即刻明显降低(P<0.05),而RI、DO2、VO2、O2 ER、Raw、EVLWl、PVPI、PaCO2和LAC在ROSC即刻则显著升高(P<0.05),各指标不论升高或降低均随时间延长而恢复;与盐水组比较,参附组在ROSC后的各个时间点,OI、Cdyn、DO2、VO2和O2 ER显著高于盐水组(P <0.05,P<0.01),而RI、Raw、EVLWl、PVPI、PaCO2和LAC则低于盐水组(P <0.05,P<0.01).与盐水组比较,参附组Na+-K+-ATP酶、Ca2+-ATP酶、SOD水平、IFN-γ水平、IFN-γ/IL-4值及Bcl-2浓度升高,而MDA、TNF-α、IL-4水平、AI、Bax/Bcl-2及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 <0.05,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减少氧化应激,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并调节Thl/Th2的平衡,同时减轻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实现对心肺复苏后肺损伤的保护.

    作者:杨军;李春盛;吴彩军;杭晨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大黄灵仙胶囊调控胆结石小鼠肝细胞转运蛋白表达及胆汁代谢谱的机制研究

    目的 通过Western blot法和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技术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小鼠胆结石肝细胞转运蛋白表达及胆汁代谢谱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熊去氧胆酸(UDCA)对照组(U组)、药物对照组(Y组)及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D组),每组10只.N组和Y组小鼠普通饲料喂养,M、U、D组给予高脂、高热量、高胆固醇饲料诱导胆囊结石的形成.同时U组每天给予130 mg/kg UDCA溶液灌胃;Y组和D组每天给予大黄灵仙胶囊汤药13 g/kg灌胃,N组和M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干预8周后,观察小鼠成石率,利用Western blot 法观察肝胆管侧膜细胞转运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B亚族成员1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11,Abcb1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c2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2,Abcc2)变化,GC-MS技术检测小鼠胆汁代谢组学特征.结果 造模期间因灌胃操作不慎,U组1只小鼠挣扎时灌胃针扎破小鼠食管导致死亡.M组成石率为100.00%,高于N组和Y组(均为0.00%,x 2=20.00,P<0.01);与M组比较,U组及D组成石率降低(44.44%,x2 =7.54,P=0.011;30.00%,x2 =10.77,P=0.003).经红外光谱分析检测后在2 939、1 446、1 382、1 056 cm-1处可见胆固醇特有吸收峰.5组小鼠Abcb11和Abcc2转运蛋白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9;P<0.01;F=90.01,P<0.01).与N组比较,M组Abcb11和Abcc2表达降低(P<0.01);与M组比较,U、Y、D组转运蛋白Abcb11和Abcc2表达均升高(P<0.01).与其他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胆汁内源性代谢物丙氨酸、柠檬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胆固醇、LDL、甘油、苹果酸及丙酮浓度升高,乳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胆碱及牛磺酸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大黄灵仙胶囊具有稳定肝胆管侧膜细胞转运蛋白表达、改变或改善病理性胆汁的分泌及其代谢物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胆结石的目的.

    作者:唐乾利;吕震;俞渊;王兵;李辉;金萌;王宇;王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修复再生中雪旺细胞的作用及中药对其影响的研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周围神经受损后导致神经变性、坏死及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促进神经纤维的修复再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是形成周围神经髓鞘的主要胶质细胞[1],其在周围神经修复再生中的作用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高糖状态易造成周围神经轴突萎缩、脱髓鞘、神经纤维功能丧失及再生延缓等一系列损伤[2].损伤后神经修复再生的基本过程包括轴突再生通道及微循环的建立、轴突枝芽的生长和延伸、再生轴突的髓鞘化及神经对靶细胞的再支配等[3],这是一个由结构再生延伸到功能恢复的过程.SCs吞噬、支持、营养、趋化的作用贯穿了其中的各个方面,因此,笔者就DPN病变神经修复再生中SCs的作用及中药对其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刘伟;梁晓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慢性应激综合模式下慢性疲劳动物实验研究概况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不明原因引起的极度疲劳,伴健忘、注意力不集中、低热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肉关节痛、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触痛、睡眠障碍和劳累后不适等症状持续半年以上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劳动强度的增加,工作压力及各种心理压力而产生的一种疾病[1].

    作者:张丽;张振贤;黄瑶;王重卿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参七脉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和胶原增殖、泡沫细胞形成、血小板黏附聚集、脂质代谢障碍等多个方面[1,2].中医药以整体观为指导,多靶点整合起效,不良反应少,对于复杂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参七脉心通胶囊是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自制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痰散结之功效,前期研究表明该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3,4].本文拟进一步研究该药对颈动脉硬化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其临床防治AS性疾病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作者:胡建芳;陈朝俊;余志辉;毕小丽;杨沛群;樊哲江;刘媛;刘天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对病证结合临床与基础的一些探讨

    病证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一个结合点,笔者在整理近10年国内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病证结合的形成,病证结合在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以及动物模型研制方面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其未来予以展望.

    作者:刘琳;张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体质学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应用及思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体质与疾病密切相关,不同体质个体对相同的环境与致病因素的反应不同,因此研究中医体质学说在慢阻肺稳定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护这3个方面探讨中医体质学说在慢阻肺中的临床应用,旨在有效地预防和诊治本病.

    作者:李竹英;田春燕;王桂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药对冠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防治的作用机制浅析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术中造影剂的使用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水化是目前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主要手段.中药在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中有一定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血瘀和毒邪是造影剂肾病主要病机,因此活血化瘀解毒法是防治造影剂肾病的主要治法.

    作者:陈鹏;牛琳琳;朱明军;朱初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互文性视域下中医学翻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学逐渐受到重视,引发国内外中西医领域工作者的共同关注.作为祖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学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也被逐渐提上日程,所以相关中医学典籍和术语的翻译也曾经并正在引发翻译界学者的共同关注.在互文性理论看来,中医学典籍和其前后译作为互文本关系.前者为前文本,后者为生成文本,译者对前文本的正确把握和解读关乎读者,尤其攸关目的语读者对生成文本的理解及未来在临床中的实践.虽然中医学著作,尤其是经典医籍的翻译层出不穷,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从而也给中医学在国外的传播增加诸多困难.本文旨在从互文性这一视角探讨中医学译者在其翻译实践中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作者:李红莉;姚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概念时代的象思维

    本世纪信息网络的发达与基因组学应用于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中医药学学术方向的发展变革拓宽了时空.由信息时代向高概念时代的转变已经开始且逐渐深化.高概念的特征首先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一方面是现今西学概念思维是主客二元、对象化的思维,尽管能抽象出事物的本质性规定,然而绝不可能揭示“天、道、自然”动态整体宇宙及具体事物的本真.

    作者:王永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周绍华教授问诊特色解析

    周绍华教授是全国著名老中医,全国师承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余年,对内科系统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有丰富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跟师学习以来,受益匪浅,尤其周教授的问诊具有一定特色,现试加详细解析以飨读者.

    作者:董国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尤昭玲教授对卵巢低反应的认识及中医辅助治疗特色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技术为众多不孕夫妇带来了希望,而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是IVF-ET中的关键,在接受COH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卵巢低反应者发生率为9% ~24%[1].这部分患者获得的卵子数目不足,使得可移植胚胎减少,临床妊娠率较低,已成为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医师棘手的问题之一.尤昭玲教授通过对1万多例发生卵巢低反应的患者进行长期临床观察后总结出其常见病因病机及如何予以中医药辅助治疗,为卵巢低反应患者开辟了一种提高妊娠率的有效方法.现将笔者在国家名医尤昭玲教授妇科工作室随诊心得体会浅析小结,以饷同道.

    作者:王肖;尤昭玲;刘文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与践行者——何清湖

    何清湖,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任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中国教育部中西医结合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与科普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社科基地建设首席专家,国家特色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

    作者:张冀东;陈洪;魏一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