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由上海预防医学会主办,系国内外征稿和发行的中英文版学术性专业性期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推动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欢迎投稿的内容:
1涉及感染和抗感染内容比较新的文献综述;
2涉及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研究论文;
3感染的病原学、耐药监测及耐药基因研究。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了解外来人口麻疹免疫水平与麻疹发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外来人口较集中的4个街道,设立麻疹血清学监测点,测定30a以下外来人口的血清抗体。结果:血清IgG抗体阳性率波动在91.67%~100%,血清抗体平均滴度波动在660~3091之间,IgG和GMT低的是学龄前儿童,分别为91.67%和660,高的是大学生组,分别为100%和3091。结论;学龄前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及GM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人群,与该年龄组麻疹发病率高的情况相吻合。提高对外来人口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将对麻疹加速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徐敏钢;王建国;张桂芳;徐蓓莉;黄瑾;吴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中国肿瘤杂志、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以高效抗病毒治疗(HAART)为主,中药辅助调理机体免疫功能等为攻克艾滋病而进行的药物研究进展非常迅速,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对近年来抗艾滋病药物的免疫药理成果加以综述,以期为艾滋病的治疗和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张献芝;力宏;张丽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自拟方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毅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现状,并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的聚类分析,探讨住院患者分离株的相关性.方法: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细菌的耐药性分析用WHONET5软件,聚类分析使用SPSS10.0统计学分析软件.结果:①2001年301医院共收集每一个患者首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110株菌药敏试验监测数据,59株分离自内科住院患者分离,32株分离自门诊患者,分别占53.6%和29.1%.内科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46株来自痰标本,占78.0%.②内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菌株对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22.4%和12.5%,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5%、9.9%和17.6%,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内科和门诊患者分别检出13株、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分离率为22.0%和9.4%.③聚类分析将内科病房的57株肺炎克雷伯菌分成头孢噻肟敏感株类和头孢噻肟耐药或中介株类.类以下又可分成各具耐药特点的群或亚群.根据欧氏距离的平方确定菌株间的相关性,菌株446033和446923、284675和450752为分离自相同时间段的多重耐药株,疑为院内感染的同源性菌株.结论: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是治疗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的聚类分析对于确定肺炎克雷伯菌株间的相关性、监控感染的传播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景云;张军民;罗燕平;马越;胡昌勤;金少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体血内内毒素(ET)的水平与病毒性肝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鲎试剂来检测154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内毒素水平,根据血内毒素水平的高低分成三组:血内毒素正常组(<10ng/mL),血内毒素轻度异常组(10~20ng/mL),血内毒素明显异常组(>20ng/mL).比较各组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病毒性肝炎血内毒素正常者,肝功能损害轻,没有继发感染发生,预后好;血内毒素轻度升高(10~20ng/mL)者,肝功能损害较重,可见有合并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及肺部感染,严重感染少见,有16%的病人抢救无效死亡;血内毒素明显升高者(>20ng/mL),肝功能损害严重,多见合并SBP、肺部感染、急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预后差,有66.7%抢救无效死亡,三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内毒素水平直接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成正向关,要加强血内毒素的检测及抗内毒素治疗.
作者:吴景迪;巫善明;徐晓敏;史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中期、晚期病人的免疫和肝生化指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12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早期60例,中期40例,晚期20例)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T细胞亚群、HBVDNA载量、免疫学及肝功能指标,并总结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细胞免疫状态差,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相比差异显著,NK细胞分别为(7.47±4.19)%vs(13.29±4.68)%,P<0.05;CD4/CD8比值为(0.39±0.16)vs(1.12±0.26),P<0.05;CD3+(73.11±13.16)%vs(56.12±9.54)%;P<0.05;CD8+(56.74±13.91)%vs(34.26±10.58)%,P<0.05;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肝功能损害与慢性乙型肝炎相比同样有显著性差异:白蛋白分别为(20.82±3.46)g/Lvs(43.11±5.74)g/L,P<0.05;血清总胆红质(TB)(519.42±156.18)μmol/L vs(25.91±17.38)μmol/L,P<0.05;凝血酶元活动度(PTA)(15.21±6.38)%vs(92.45±10.56)%,P<0.05.结论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晚期病人的CD4/CD8、NK细胞显著下降,病人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可加重肝脏的损伤.
作者:吴景迪;沈芳;肖宏;陈晓飞;陈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就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作扼要阐述.
作者:陈炎;陈亚蓓;陶荣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可经针刺传播的疾病就有20多种,其中常见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
作者:马翠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a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涉及多种基因、环境因素、生长因素的复杂疾病.本文通过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1(Plasma cell membrane glycoprotein-1,PC-1)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OSAHS与肥胖、OSAHS的遗传分子水平研究进展、OSAHS与IR、PC-1及其基因多态与OSAHS相互间的关系,得出在控制OSAHS中IR是关键因素,而PC-l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为IR及与其相关的OSAHS危险因素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确定OSAHS的遗传模式,并找到具体遗传物质,为其基因水平的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顾美珍;张伟;陈春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急急,世界感染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请问世界感染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世界感染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世界感染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