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国际刊号:1562-3122
  • 国内刊号:43-588/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1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世界感染杂志   2010年3期文献
  • 华东部分地区12岁以下儿童5型腺病毒感染状况调查——用于Ad5型重组载体疫苗或者基因治疗剂的适宜人群筛选

    目的 调查12岁以下儿童腺病毒(adenovirus,Ad)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力状况,尤其是针对5-型腺病毒(Ad5)的免疫力状况,旨在筛选应用Ad5重组疫苗和基因治疗剂的适宜人群.方法 通过采集华东部分省市和地区12岁以下儿童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Ad非特异性总抗体(Ad Total antibody,Ad-TAb),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lag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PRNT)来检测Ad5中和抗体(Ad5 neutralizing antibody,Ad5-NAb),用Stata 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经过ELISA和PRNT检测,发现Ad-TAb和Ad5-NAb的滴度水平以及各组标本的阳性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以低于2岁的年龄组各项数据低,与其它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12岁以下儿童人群中,以低于2岁的年龄组应用Ad5型重组疫苗或基因治疗剂是可行的.

    作者:马春玲;董立;钟天鹰;王世霞;卢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基因变异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等病毒因素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41例HBV-GN患者,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GN患者基因型,HBV多态性芯片检测基因变异,同时测定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等临床资料.结果 41例HBV-GN患者,B基因型14例,C型24例(86.8%),B+C混合型3例.B型和C型患者间24h尿蛋白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尿红细胞计数、血压、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均P>0.05).12例为前C区1 896位变异,1 896位变异与未变异者间小便常规,血压和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BV-GN患者HBV基因以B、C两型为主,C型为多.C型患肾脏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前C区1 896位变异和YMDD变异对HBV-GN患者小便常规、血压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田华生;杨艳萍;刘树人;李超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对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我们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的35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前合并各种疾病者33例(94.3%).结果 35例全部成功施行穿刺引流(100%),无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35例治愈出院(100%),无死亡病例.21例(68.6%)3mo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恢复好.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可迅速缓解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危急症状,避免急诊开腹手术带来的风险,具有微创、方便、安全等优势,明显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作者:黄韬;陆立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5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1a内不同标本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到的25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本院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高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构成居第一位,并且对多种抗菌药物严重耐药.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牛雷;张丽;陈斌斌;张田龙;杨瑞宁;江淑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aac(6')-Ib和aac(6')-Ib-cr的检测

    目的 了解阿米卡星时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aac(6')-Ib-cr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0月临床标本中分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73株,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aac(6')-Ib基因,PCR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和测序,aac(6')-Ib基因阳性PCR产物用内切酶FOK□酶切后电泳分析.统计菌株对亚胺培南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aac(6')-Ib基因的检出率为89.0%,其中7.7%为突交了的aac(6')-Ib-cr基因.所有菌株对除亚胺培南外的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80%.结论 aac(6')-Ib基因广泛存在于这些耐药菌株中,突变成aac(6')-Ib-cr基因的发生率较低.这些对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也十分严重.

    作者:杨银梅;刘朝晖;张伟红;叶惠芬;陈惠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患者HBeAg水平与HBV-DNA含量相关性

    目的 对HBeAg阳性或阴性者与HBV-DNA含量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HBe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当血清HBV-DNA拷贝数<1×103或>1×107时,血清HBeAg阳性者与HBeAg阴性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当血清HBV-DNA拷贝数为1×103~1×107时,血清HBeAg阳性者与HBeAg阴性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eAg水平与HBV-DNA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二者并不完全平行.

    作者:彭亮;唐亮;侯彦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喘息发生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是否诱发小儿喘患.方法 用颗粒凝集法检测2007年我院儿科住院部因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喘息而收治的70例患儿及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17例的MP-IgM抗体效价,对比喘息组及对照组之间MP-IgM的阳性率,同时比较喘息组各年龄段MP-IgM阳性率的差异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喘息组中的疗效和支原体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70例患儿中39例MP-IgM阳性,阳性率为55.7%,对照组17例患儿MP-IgM阳性仅4例,阳性率为23.5%(x2=5.668,P=0.017);喘息患儿中1~3岁年龄段MP-IgM阳性率高,为27.1%,<1岁患儿阳性率低,仅4.3%(x2=30.8,P<0.001);<1岁组MP-IgM阳性率显著低于1岁以上组(x2=30.119,P<0.001);1~3岁组和>3岁组间MP-IgM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1.089,P=0.297).喘息患儿中MP-IgM阳性者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有效率为94.9%,而MP-IgM阴性者有效率为29.0%(x2=37.7,P<0.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诱发小儿发生喘息,尤其是>1岁的小儿发生率较高,呼吸道感染诱发喘息者,需要考虑存在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李旻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胆囊PCNA表达及胆汁淀粉酶测定的意义

    目的 通过对胆囊切除术中患者胆囊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胆汁淀粉酶测定,来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诊断.方法 收集胆囊切除手术的胆囊及胆汁标本178例,进行PCNA染色,淀粉酶测定及MRCP检查.结果 178例标本中,胆汁淀粉酶正常的142例,升高的36例.PCNA表达,178例中阳性的46例,其中升高组中25例(14.04%),正常组中21例(11.80%).阴性132例,升高组中11例(6.18%),正常组中121例(67.98%).升高组中36例病人21例病人行MRCP检查,发现3例胰胆管全流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union.APBDU).正常组中142例病人51例行MRCP检查,未发现APBDU.结论 胆汁淀粉酶升高的病人提示有胰液的返流,可能是由APBDU引起,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APBDU.

    作者:蒋晓飞;陈风;徐卫燕;凤茂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黄疸原因待查10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黄疸原因待查(以下简称黄疸待查)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9例黄疸待查患者的肝功能,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血常规和尿胆原、尿胆红素,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毒性肝炎52例,为第1病因.消化道癌症18例,药物性肝病1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原未定11例,每病种只有1例的黄疸型疾病9例,酒精性肝硬化和胆总管结石各5例,为2、3、4、5、6名.血清总胆红素(Tbil)以戊型肝炎组高,平均值为260.6μmol/L,甲型肝炎组低,为92.1μmol/L,t=3.57,P=0.0038.ALT、AST以乙型肝炎组和戊型肝炎组高,平均值分别为1138.6U/L和865.6U/L,酒精性肝硬化组低,为73.0U/L和136.0U/L,t=2.49,P=0.0191,t=2.22,P=0.0463.ALP和GGT以癌症组高,平均值分别达到689.0U/L和657.0U/L,而酒精性肝硬化组和乙型肝炎组低,分别为131.0U/L和146.0U/L,t=2.56,P=0.0184;t=4.43,P=0.0000.WBC、NEU以肝胆道感染组和胆石症并急、慢性胆囊炎组(下称胆石症并胆囊炎组)高,其余均在正常范围.酒精性肝硬化组和胆总管结石组RBC和HGB均低于正常低值.本组无溶血性黄疸患者,尿胆原、尿胆红素阳性均以胆红素阳性多见.结论 黄疸待查患者虽然病因复杂,部分病情较重,但临床症状多数一致且较温和,若辅以较全面的实验室检查,约90%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确诊的.

    作者:陈造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狂犬病人临床特殊性附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狂犬病人的临床特殊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近5a内收治的70例狂犬病人中具有临床特殊性的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6例狂犬病人的临床特殊性为:胸部大手术诱发狂犬病发作,潜伏期长达28a,以瘫痪为主要表现的麻痹型,以肠梗阻为突出表现,故意隐瞒或回避犬伤史,病牛传染给人.结论 注意到狂犬病的临床特殊性,有益于早期诊断,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江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毒性肝损害研究现状

    西药、中药、矿物药所致中毒性肝损害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医务人员尤其患者并不高度关注这方面的病因.为此,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就药物性肝损害的分类、发病机理、诊断及其防治进行扼要综述.

    作者:张晋红;陈仕珠;陈鹰军;刘振霞;孙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抗艾滋病药物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近年来,以高效抗病毒治疗(HAART)为主,中药辅助调理机体免疫功能等为攻克艾滋病而进行的药物研究进展非常迅速,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对近年来抗艾滋病药物的免疫药理成果加以综述,以期为艾滋病的治疗和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张献芝;力宏;张丽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胰岛素强化序贯治疗在ICU中的临床应用

    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就早期胰岛素强化序贯治疗在ICU病人治疗中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扼要的综述,以利临床医生的参考.

    作者:戴喜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双虎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药双虎清肝颗粒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改善症状和肝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效果,如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乙肝,加快了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转阴,至以其机理有待于扩大样本深入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对该药的临床应用进扼要的综述.

    作者:黎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9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慢性乙型肝炎实践指南

    1 序言指南目的是帮助内科医生和其它医务工作者对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这些建议对乙型肝炎患者提供了数据支持.资料来源于:(1)截至2006年12月Medline关于慢性HBV感染所有发表的文献与分析和2008年12月选择性数据及2003年至2009年间会议上发表的摘要;

    作者:徐国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解读

    本文就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作一介绍.

    作者:陈炎;陈亚蓓;陶荣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