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国际刊号:1562-3122
  • 国内刊号:43-588/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1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世界感染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妇女性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性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是否能提早疾病的康复时间.方法 对妇女性病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根据自愿原则进行心理测试,并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进行心理干预的尖锐湿疣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未作心理干预的患者(P<0.05),且治愈时间提早.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疗效明显.

    作者:朱品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社区干预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前后的代谢和血压控制等情况,分析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社区干预,社区干预主要包括糖尿病知识讲座及普及,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跟踪随访病人病情.观察时间为1a.对比分析社区干预前后患者的代谢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1a后,代谢指标及血压达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达标率均有明显上升.结论 患者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社区医生对病情全程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颇为有益.提示社区干预在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效果好,成本低廉.

    作者:李辉;褚惠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上海市退休及生活困难妇女11796人妇女病、乳腺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贯彻执行上海市卫生局沪卫疾妇(2007)72号文件精神,了解上海市退休及生活困难妇女的妇女病、乳腺病发病情况,评价她们的健康状况,开展妇女病的早诊早治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 2008年4~10月,我们对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临汾路街道的退休及生活困难妇女共11 796人进行妇女病,乳腺病筛查,遵照上海市卫生局妇幼处规定并制定的妇女病、乳腺病筛查检查卡规定的项目进行各项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检出妇女病者4233人次,占35.89%:落实相应治疗者4 063人次,占95.98%;检出的妇女病以多少依次排列为:阴道炎、子宫肌瘤、慢性官颈炎、乳房疾病.卵巢肿块.阴道炎症为13.98%,居妇女病的首位.结论 定期开展退休及生活困难妇女的妇女病,乳腺病筛查,对发现的疾病实行早诊、早治,并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卞春红;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烧伤后的管理和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tm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烧伤后的管理、诊疗措施.方法 对本科1999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4例HIV感染者烧伤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输血前、手术前常规检查时发现有HIV感染,入院时患者常隐瞒吸毒、性乱史.都伴有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阳性及梅毒,尖锐湿疣等情况.吸毒后引起烧伤较多见,局部常有深度烧伤.诊断后均采取单间病房隔离治疗,实行专人专管,固定换药器械,医用垃圾即时浸泡消毒.创面采用包扎治疗、尽快手术修复等措施.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注意增强免疫力及预防真菌等机会性感染.对尚有毒瘾的病人,使用非成瘾性止痛药,并留家属陪护.治疗结果除2例中途放弃外,12例创面愈合,其中2例因CD4+细胞低于200个/μL 转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继续治疗.结论 HIV感染者烧伤后具有传播艾滋病的高度危险性,应制定、完善医患及家属的规章管理制度加以防范,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诊疗、加强对家属的教育与合作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君;汪虹;唐宗联;江河;曾明;刘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人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通心络胶囊(中药组,40例)和盐酸氟西汀(西药组,40例)治疗共8wk;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HAMD总评分在wk1、wk2、wk4、wk8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7.5%,西药组为90.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

    作者:吴亚静;秦家榕;徐卫刚;唐勇;赵宇靖;沈瑜;陈家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β-内酰胺酶分类检测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所产各种β-内酰胺酶(β-lase)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多底物改良相邻纸片法检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34株肺炎克雷伯菌所产各种β-lase.结果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3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β-lase菌株27株,总β-lase检出率为79.4%,其中产青霉素酶11株(32.4%),广谱酶1株(2.9%),单产ESBLs 5株(14.7%),产复合酶10株(29.4%),ESBLs总计15株(44.1%),未检出头孢菌素酶、培南酶.结论 本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β-lase 以青霉素酶、ESBLs为主,未检出头孢菌素酶、培南酶.

    作者:刘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核苷类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作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人HBeAg阳性、HBV-DNA≥105拷贝/mL.血清胆红素≤171umol/L的123例病人,随机分为替比夫定(L-dT)组38例,思替卡韦(ETV)组42例,拉米夫定(LAM)组43例.治疗2wk,4wk、8wk,12wk、24wk分别检测血清ALT,HBV-DNA水平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具有快速、强效的抑制HBV-DNA病毒的能力,24wk时分别为-5.810glocopies/mL、-5.9log10copies/mL,ALT复常率高,HBeAg阴转率、血清转换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1).3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DNA水平下降幅度、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血清转换率均较拉米夫定组显著,尤其在治疗8~12wk时,替比夫定的HBeAg阴转率更高.

    作者:丁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耐药情况.方法 138例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分别于治疗3mo、6mo.12mo、24mo和停药3mo、6mo观察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同时将该组病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进行耐药性观察.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24mo时患者血清的HBV-DNA及HBeAg转阴率分别为51.4%、26.1%,ALT复常56.5%,停药6m0后患者血清HBV-DNA及HBeAg阳转率分别为27.6%,17.2%,ALT异常24.1%.耐药观察示从治疗6mo时开始出现耐药,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结论 拉米夫定能够有效抑制HBV-DNA复制,可以降低ALT,改善临床症状,大多数病人能接受,不良反应少,长期服产生耐药,停药后可反弹.

    作者:潘晓华;储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防治

    目的 探讨单一应用拉米夫定(LMV)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疗效及再感染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单一应用LMV预防HBV再感染的15例肝移植患者,检测肝移植手术前、后乙型肝炎表面标记物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4例患者术后发生HBV再感染,1a、2a的再感染率分别为6.7%(1/15)和26.7%(4/15),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LMV可以有效的预防肝移植术后HBV的再感染;阿德福韦酯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HBVDNA的复制,防止因HBV对LMV耐药引起的对移植肝的损害和病人病情的恶化.

    作者:殷骏;吴建武;秦磊;钱海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重型肝炎预后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判断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根据本院收治的85例重型肝炎患者,包括45例临床治愈者(治愈组)、40例临床恶化或死亡患者(恶化或死亡组)和对照组5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门静脉内径(O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及肝静脉频谱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组与对照组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愈组,恶化组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缓,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判断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及诊断,以引起内科医生的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COPD合并肺结核.方法 对42例老年人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不合并肺结核的42例COP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与单纯性COPD,患者相比无明显特异性.结论 临床上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并不少见,但由于该类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漏诊、误诊较多.对此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孙嵘;刘伟春;丁慧琴;胡国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实时荧光PCR检测EGFR基因在新疆卡波氏肉瘤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EGFR基因在新疆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K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SYBR Green I作为荧光染料,以GAPDH作内参照,建立检测EGFR 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对经病理活检证实的7例KS肿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中EGFR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KS肿瘤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低于瘤旁正常组织(t=3.865,P<0.05),并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KS肿瘤组织中EGFR的相对表达量为0.34±0.31,瘤旁组织中为1.24±0.78(P=0.008).结论 所建立的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方法可以成功地检测EGFR基因的表达量.KS肿瘤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低于瘤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慧;杨磊;刘建勇;周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重肝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合并肝性脑病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并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分级,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血氨.结果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72.3%)明显优于对照组(44.0%),P<0.005;治疗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血氨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以有效治疗慢重肝合并肝性脑病.

    作者:郭堑;农村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胆道感染的胆汁细菌培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外科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间收治的共128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培养检出的133株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结果 胆汁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92.97%(119例).133株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6株(72.18%),革兰阳性茵32株(24.06%),真茵4株(3.01%).培养阳性的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30.08%),肠球菌(20.30%),肺炎克雷伯菌(17.29%)和铜绿假单胞菌(8.27%).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率为100%,其次是丁胺卡那霉素95.10%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5.16%;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1.41%,丁胺卡那霉素89.84%.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丁胺卡那霉素可作为治疗胆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孙杰;邓漾;吴庆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利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风疹病毒R16株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形态学及生长特性.结果 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后,细胞不产生明显的病变效应.受病毒感染的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速度较慢,10d后可在细胞质内观察到呈不规则球形、由单层脂质膜包绕、直径60~80hm的病毒颗粒,包括致密核心和无致密核心两种颗粒.而在胞核中未发现病毒颗粒.结论 风疹病毒R16株能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增殖,为进一步研究风疹病毒感染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打下基础.

    作者:邹俊;卢奕;褚仁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源性纤溶酶原Kringle 5基因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纯化

    目的 构建重组人源性纤溶酶原Knngle 5(rhK5)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真核表达.方法 采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杆状病毒Bacmid-rhK5,感染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21昆虫细胞,经wtestem blot确定rhK5在sf21细胞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量.用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实验检测纯化蛋白活性.结果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 HTB-rhK5构建成功,westem blot检测发现,rhK5在sf21细胞中呈胞内表达,纯化后重组蛋白的产量约为90ug/L.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实验显示,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4ug/mL结论 rhK5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于悬浮培养的sf21细胞中高效表达,为大量表达更接近天然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K5蛋白奠定了基础.

    作者:董丽;郭睿;李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围产期肝螺杆菌暴露与肝肿瘤

    虽然在自然感染肝螺杆菌的M雄性小鼠中发生严重的肝炎和肝肿瘤的比例较高,在注射了这种细菌的成年大鼠中还没有观察到这些结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和免疫活化状态研究

    目的 了解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其免疫活化状态,探讨经性途径高暴露HIV-1不易感的免疫基础.方法 收集37例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简称HEPS人群),65例经性传播途径感染HIV-1者(简称HIV+人群)、128例健康对照者(简称HC人群)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HEPS人群和HC人群的CD4绝对数、CD4/CD8比值高于HIV+人群(P<0.001),而该两类人群的CD8+绝对数则低于HIV+人群(P<0.001);HEPS人群和HC人群的CD38+/CD4+、HLA-DR+CD38+/CD4+百分比低于HIV+人群(P<0.001),同时HEPS人群的HLA-DR+CD38+/CD4+百分比低于HC人群(P<0.05);HEPS人群的HLA-DR+/CD4+百分比低于HIV+人群和HC人群(P<0.001).结论 HEPS人群对HIV-1的不易感性可能与其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活化抗原表达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有关.

    作者:王月云;王晓辉;程锦泉;彭绩;陈琳;石向东;聂绍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结核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一个高瞻远瞩的控制策略

    肺结核(Tuberculosis,TB),自从人类患上这种疾病以来,就一直存在.今天,一些证据提示,一些环境危险因素(很多是由于社会经济的不公平性造成的)对这种疾病在全世界的持续存在和致病力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低毒性和靶向性研究

    目的 研究基因工程减毒的沙门氏茵VNP20009的低毒性和对于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方法 将野生型沙门氏菌(对照组)和VNP20009(研究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感染正常小鼠,观察其生存期差别;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VNP20009,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和GFP分别标记小鼠前胃癌细胞(mouse forestomach carcinoma cell,MFC)的胞质和胞核,尾静脉注射感染离体肿瘤细胞和荷瘤小鼠,以双色荧光成像的定性方法和组织匀浆细菌培养的定量方法显示细菌在离体肿瘤细胞、在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生长情况.结果 接受野生型沙门氏菌注射的对照组小鼠在注射后4d全部死亡、而接受VNP20009注射的研究组小鼠在注射后10d依然全部存活;VNP20009能在离体肿瘤细胞中持续增殖并引起核碎裂;在体实验中,感染后第6天,正常组织中的细菌明显减少,到第18天时几乎消失,但在肿瘤组织中依然持续增殖.细菌在肿瘤/正常组织(肝脏)中的比例在感染后第4天约为224:1,第6天为1 020:1.结论 基因工程减毒的沙门氏菌VNP20009有着良好的低毒性以及肿瘤靶向性,具有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潜力.

    作者:周易明;刘常星;邬剑华;王依婷;陈宗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临床研究的现状

    本文就正在开发的几类抗丙肝抗病毒口服药物,特别是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靶向抗病毒(STAT-C)药物的临床研究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朱传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国胸部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高峰论坛大会盛况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世界感染杂志》2009年投稿内容和范围要求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WCIO 2009及系列学术大会即将在北京隆重召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草乌中毒21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草鸟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收集我院2001~2008年草乌中毒患者21例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结果 21例患者经临床抢救,其中19例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 提高对草乌中毒的认识,遵守抢救原则,加强临床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彭兰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金双歧辅助治疗甲型副伤寒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金双歧辅助治疗甲型副伤寒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经病原学确诊的副伤寒86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例和40例,两组均子三代头孢静滴,实验组同时加金双歧口服,而对照组不加金双歧口服,统计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用药后5d,7d体温降为正常的例数;用药7d,9d症状、体征消失的例数均以实验组为多,而并发症的例数,以对照组为多,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结论 金双歧与抗生素联用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可以扩大病例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智彬;雷玉萍;曾荣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建立医院继续教育网络系统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目的 提高在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效率,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方法 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上,构建医院感染知识在线培训子系统,实现医院感染知识在线培训、网上考核及痕迹管理.结果 该系统为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培训途径,对医务人员在职学习起到了监督和督促作用.结论 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提供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为医务人员的在职学习提供方便,有利于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

    作者:高建宏;韩雪玲;胡淑芳;张文香;洪贝;李鸣;王若谨;温煜;曹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真实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监测质量,防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调查的方法,对某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医院感染漏报情况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结果 4年内该院医院感染的漏报率分别为35.92%、19.00%、1.94%、2.72%;漏报率高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精神科;漏报的感染部位集中在呼吸道、泌尿道、口腔黏膜、眼耳鼻部和中血液系统.结论 加强对医护人员关于医院感染基本理论、诊断标准和预防方法的培训,提高大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对住院病人疑有医院感染时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耐药监测,对避免医院感染漏报和有效防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景莉;洪贝;韩雪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国胸部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高峰论坛暨全国胸部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学习班会议纪要

    本文为2008年11月6日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召开的全国胸部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高峰论坛暨全国胸部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学习班圆满成功的会议纪要.共200多名代表出席,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知名专家对胸部感染性疾病影像学诊断研究的前沿问题共16个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和分析,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并对本次会议给予肯定的评价.

    作者:宋风祥;施裕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解读(六)马尔堡出血热

    本文就马尔堡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作扼要阐述.

    作者:陈炎;陈亚蓓;陶荣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Wilson病诊断和治疗(更新版)

    本文就Wilson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介绍.

    作者:陈炎;王惠丽;杨蕾;高红枫;陈亚蓓;陶荣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