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8/R
  • 国内刊号:11-5398/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78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1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 中西医结合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9期文献
  • 降脂胶囊治疗脂肪肝36例的疗效观察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临床上对于无明显自觉症状,肝功能、血脂正常的患者不需特殊药物治疗;但对于B超提示脂肪肝、临床症状明显、肝功能转氨酶及血脂有不同程度升高者,如不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而脂肪肝的有效防治则可阻止疾病的进展并改善其预后。自2005年以来,笔者选用自制“降脂胶囊”治疗脂肪肝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培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24例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病。可在特异性过敏原、非特异性因素或感染等刺激下产生气道高反应,引起反复发作性、可逆性支气管痉挛[1],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症状。该病具有弥漫性、反复性、长期性和可逆性等特点。本文采用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妲妮;宋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笔者用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同时与复方丹参片进行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的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住院患者13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设计方法进行分组。

    作者:卡哈尔·阿合尼牙孜;怕力达·买买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针刺结合腹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45例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肥胖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肥胖除影响形体美观,造成行动不便外,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临床上通常将肥胖患者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本文运用针刺结合腹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婧;黄琳;安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参芪再障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l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是一组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免疫功能异常、造血微环境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临床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虽然近年来现代医学对CAA的临床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不良反应大、医疗费用过高。我院应用经临床20余年筛选、优化组方制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参芪再障颗粒治疗CAA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琳;张文娟;肖静;李召;杨少婵;鲍雪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健脾益肾活血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尝期乙肝肝硬化23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然后期则可累及多系统,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在失代偿期则可合并有腹水、黄疸、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失代偿等,病情危急,预后极差[1]。本院近年来运用健脾益肾活血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陈云;冯贵仁;高志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70例

    轮状病毒性肠炎为儿科常见疾病,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以发热、呕吐、腹泻为主要病状,并可形成病毒血症,造成肠外其他系统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秋季,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我院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秋;侯健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消臌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硬化腹水58例

    肝硬化的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失代偿、门静脉高压等所引起的系列症状和体征,其中肝硬化腹水为突出,属中医“鼓胀”的范畴,治疗难度较大。我院采用消臌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5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2月至2010年4月我院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1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中男性4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8.5 (37~79)岁;平均病程26.5(4个月~4年)个月。对照组57例中男性37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7.6 (34~78)岁;平均病程25.4(5个月~3年)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殷晓轩;孙世萍;张鹏;杜鹃;李晓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针刺对机体痛阈-血压调控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针灸治病的基础即是选择相应的穴位,不同部位的穴位具有相对不同的功能,即穴位功能有其特异性,此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有“五脏之有疾,当取十二原,……五脏之有疾,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的描述。每个穴位由于其所处的位置、所属经脉、脏腑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穴位特异性的基本要点为不同的穴位对某一或某些内脏或躯体的功能或病痛具有别于其他穴位的反映和调整功能作用。第六版《腧穴学》中准确地将腧穴的特异性概括为腧穴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方面与周围非腧穴或其他腧穴比较所具有的特异性[1]。

    作者:谢晶军;邵晓梅;方剑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肺癌血瘀证的研究现状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的癌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代研究认为,血瘀在肺癌的发生、增殖及转移等病理过程中均有不同的表达。中医学认为,血瘀证是肺癌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对血瘀证的认识1.1血瘀证的中医学认识:血瘀证也称瘀血证,为中医辨证的常见证型。血瘀证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而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经脉,或瘀积于脏腑而形成的瘀血内阻。血瘀证病情复杂多变,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患,是一组颇具特色的症状群,归纳起来特点如下:①疼痛:多为剌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昼轻夜重;②肿块:外伤致瘀在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可形成积聚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③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④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作者:冯艳丽;张培彤;丁晗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叶女贞对免疫功能损伤小鼠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叶女贞对免疫功能损伤小鼠B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损伤小鼠为研究对象,将BALB/C实验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环磷酰胺(Cy)对照组、Cy+小叶女贞水煎液小剂量组(小叶女贞小剂量组)、Cy+小叶女贞水煎液大剂量组(小叶女贞大剂量组)、Cy+女贞子水煎液组(女贞子组)。NS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d皮下注射10d,其余各组给予环磷酰胺0.8 ml/d皮下注射(20 mg/kg·d-1)10 d,建立免疫功能损伤小鼠模型。自第11天起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小叶女贞水煎液小剂量、小叶女贞水煎液大剂量、女贞子水煎液共7天处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鼠外周血B淋巴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的百分率。结果 CD3-CD 19+、CD3-CD16+CD56+细胞小叶女贞小剂量组[分别为(11.54±0.98)、(12.46±0.08)],明显低于小叶女贞大剂量组[分别为(20.44±1.78)、(19.12±1.70)]、女贞子组[分别为(19.90±1.42)、(20.17±1.66)]],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分别为(4.53±1.70)、(5.03±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NS对照组[分别为(11.84±0.99)、(12.90±0.28)]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小叶女贞能提高小鼠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细胞的数量,使小鼠受损伤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

    作者:阮月芹;韩兆东;高乐俊;孔祥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白芍的中药代谢特征谱研究

    目的 探讨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中紫外可检出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方法 ①运用HPLC-DAD技术,建立白芍水提物化学成分特征谱,进行其中总体化学成分的并行即时监测;②采用门静脉采血、腹主动脉采血、离体外翻肠囊法,建立白芍水提物入血成分、血中成分及肠吸收成分特征谱;③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分析比较大鼠门静脉入血成分、腹主动脉血中成分及肠吸收成分的化学成分特征谱,推断白芍水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代谢过程。结果在分析的24种成分中,白芍中的6种成分不能被肠直接吸收:8种成分可被肠道直接吸收入血;7种成分被肠道直接吸收入血前已被肠内菌群代谢;血中出现的8种成分在白芍水提取物中未能查见,推测其为肠代谢转化后新生的成分吸收入血。结论 本实验可判定整体用药时白芍所含化学成分的代谢过程。

    作者:潘艳丽;董玲;刘洋;石任兵;徐暾海;翟华强;赵保胜;方敏;汪国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泰通颗粒对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组织形态学及Longa评分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泰通颗粒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作用,初步探究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128只大鼠进行高脂血症造模,然后随机抽出3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动物进行缺血性脑卒中造模,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安慰剂组、脑泰通颗粒组及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安慰剂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100 g·d-1;脑泰通颗粒组给予脑泰通颗粒水溶液1 ml/100 g·d-1,阳性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片0.6 g/100 g·d-1。各组均1次/d,持续4周,并分别于用药后7d、10d、14d、21d、28 d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HE染色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变化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后,动物均表现出病理征、偏瘫等局灶性神经症状,脑组织亦有明显软化灶。用药后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动物改善良好,软化灶明显缩小。安慰剂组在7d、10d、14 d、21d、28 d的Longa评分分别为(2.92±0.20)分、(2.58±0.20)分、(2.25±0.27)分、(1.83±0.26)分、(1.42±0.20)分;脑泰通颗粒组评分分别为(1.92±0.20)分、(1.50±0.32)分、(1.25±0.27)分、(0.83±0.26)分、(0.50±0.00)分;阳性对照组评分分别为(2.33±0.41)分、(2.00±0.45)分、(1.75±0.27)分、(1.33±0.41)分、(0.92±0.38)分。与安慰剂组比较均降低(P均<0.01)。结论 脑泰通颗粒可改善大鼠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具有保护脑组织作用。

    作者:周海哲;李军;赵欢;曹永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胡黄连苷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抗氧化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对90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胡黄连苷Ⅱ( 10 mg/kg)和丹参素钠(10 mg/kg),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0.1 mol/L PBS 250μl。Bederson评分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组织中iNOS和SOD蛋白的浓度。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均表现神经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增多,iNOS表达增强,SOD表达减弱。治疗组治疗后,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损伤程度明显改善[(1.28±0.38)]分、脑梗塞体积缩小[(68.73±4.46)%]、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6.10±1.26)细胞数/视野]、iNOS表达降低(4.67±0.51)、SOD表达增强(0.53±0.14),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6、2.51、4.15、3.12、3.25,P均<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胡黄连苷Ⅱ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iNOS、SOD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孙丽;王岭;房雷;高焕民;李震;李晓丹;周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桂枝茯苓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组38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用高脂饮食十维生素D3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AS模型,12周末每组各抽取2只确认造模成功。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S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组,每组12只。阳性对照组以辛伐他汀(0.86 mg/kg·d-1)加卡托普利(4.3 mg/kg·d-1)灌胃;中药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0.24 g/kg·d-1)灌胃;AS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0.24 g/kg·d-1)灌胃。药物干预4周后,测定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血清中oxLDL含量[(83.46±19.42) pg/dl]、MDA含量[(7.38±2.46) nmol/ml]显著升高(P均<0.01); SOD含量[(135.70±23.49) nu/ml]显著降低(P<0.01)。与AS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血清中oxLDL含量[ (45.87士11.91)pg/dl]、MDA含量[(5.27±1.95) nmol/ml],中药组oxLDL含量[(26.73土9.06) pg/dl]、MDA含量[(4.05±1.83) nmol/ml]均降低(P均<0.01);SOD含量[阳性对照组、中药组分别为(185.87±37.36) nu/ml、(158.65±31.48) nu/ml]均显著升高(P分别为<0.01、<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药组血清中oxLDL、MDA含量均降低(P分别为<0.01、<0.05);SOD含量均升高(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可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作者:张雪梅;赵习德;裴强;臧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丹酚酸B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在体外以缺氧无血清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探讨丹酚酸B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BMSCs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用分别含0.1、1、10、100 mg/L丹酚酸B的完全培养液预处理1h后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2次,再加入含0.1、1、10、100 mg/L丹酚酸B的不含血清培养液,共4组,然后与凋亡模型组一起缺氧培养6h,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6h,采用Hoechst染色及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Annexin V/P1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缺氧无血清可引起大鼠BMSCs明显凋亡,0.1、1、10 mg/L丹酚酸B处理组大鼠BMSCs早期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中晚期凋亡率和凋亡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1、1、10 mg/L丹酚酸B可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BMSCs早期凋亡,从而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

    作者:陈凯;曹炜;徐瑞霞;郛小文;王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加味益胃汤用于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益胃汤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脾胃阴虚型厌食症门诊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依据患儿年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加味益胃汤煎液(治疗组)和儿宝颗粒(对照组),3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症状积分: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呕吐(0.061±0.024)分、出汗(0.140±0.004)分、大便(0.024±0.011)分、小便(0.026±0.010)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6,P>0.05)。③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66.7%。两组证候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25,P<0.05)。结论 加味益胃汤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疗效优于儿宝颗粒。

    作者:霍敏俐;骆仲达;李秀萍s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病变微观辨证初探

    目的 通过研究宫颈病变阴道镜像,探讨宫颈病变微观辨证方法。方法 收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HCⅡ阳性),进行阴道镜检测的病例,通过对阴道镜图像进行红绿蓝(RGB)模式的定量分析,初步确定微观辨证的客观评价标准。结果 HR-HPV感染宫颈病变镜像聚类结果3类(偏青色)样本约44.4%,镜像聚类结果2类(偏红色)样本约12.6%,镜像聚类结果l类(偏白色)样本约43%。结论 采用RGB模式对阴道镜像分析可作为宫颈病变微观辨证的有益探索;中医证型与阴道镜下黏膜颜色改变有密切关系。

    作者:徐翠;黄海涛;金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清热利湿中药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中药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利湿中药,1剂/d,分早晚2次温服。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5.34±2.15)分、FBG (6.52±0.45) mmol/L、HbA1c (6.02±0.43)%、FINS (7.52±1.28) μIU/ml、IAI (1.62±0.21)、TG (1.13±0.36) mmol/L、HDL-C( 1.69±0.20) mmol/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清热利湿中药可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临床症状。

    作者:魏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三七通舒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三七通舒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经临床及头部CT扫描确诊的脑梗死患者按病例尾号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3.89±0.16) mpa*s、全血低切(8.12±0.06) 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1.16±0.24)、红细胞刚性指数(3.53±0.40)],血脂[胆固醇(5.84±0.92) mmol/L、甘油三脂(1.54±0.2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12±0.54) mmol/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七通舒胶囊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赵慧群;庞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电针不同刺激量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电针不同刺激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病例尾号的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经中医辨证属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者纳入本观察。两组患者均采用电针治疗,取穴相同。对照组,1次/d,20 mmin/次;治疗组,2次/cd,20 mmin/次,均治疗3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控显率91%,对照组控显率68%,两组控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5480,P< 0.05)。对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压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治疗后,治疗组腰部疼痛(0.65±0.03)分、腰部压痛(1.12±0.11)分、腰椎活动度(0.75±0.12)分、步行困难( 1.01±0.06)分、下肢放射痛(0.61±0.09)分、直腿抬高试验(0.37±0.12)分、加强试验(0.29±0.08)分、趾肌力(0.29±0.09)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为(3.86±2.106)d,对照组为(5.12±3.1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剂量为每日两次者的疗效更佳。

    作者:董必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全血黏度降低为明显(1.57±0.28) mpa·s(P<0.01)。全血还原黏度( 13.95±2.07) 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1.37±0.12)、红细胞压积(42.36±8.16)%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TG( 1.23±0.12) mmol/L、TC (4.29±1.17) mmol/L、LDL-C (2.31±0.39) mmol/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 0.05);血清HDL-C( 1.78±0.76) mmol/L明显升高(JP<0.01)。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10.48±3.82) mg/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6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3,P=0.041 <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通过调整血液黏度、血脂水平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

    作者:林峰;赵君;常万生;李杰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坦桑HIV/AIDS患者常见皮肤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体现在皮肤的病变主要有白色念球菌感染、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紫斑、血肿、下肢丹毒,皮肤损伤后容易出血不止等。笔者在坦桑尼亚期间接触的艾滋病皮肤病变给予中医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1皮疹痒疹1.1湿热流溢、血热生风:患者,男性,1997年出生,诊断AIDS。

    作者:杨凤珍;赵晓威;魏文斌;梁碧颜;Nomi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浊毒理论与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多呈周期性发作,无明显季节性。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数单侧发病,少数患者可双侧发病。临床上主要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浊毒之邪泛指体内一切秽浊之邪,凡风寒暑湿燥火,久聚不散,体内痰、瘀、水、血、气久郁不解,均可化浊。“浊”初包括两层含义:浊气、浊阴。浊气相对清气而言;浊阴则指体内消化、代谢的产物,如二便等。“毒”初指毒草,今人亦有邪盛谓毒的观点。毒在医学中有多种含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指非时之气,戾气、杂气、山岚瘴气等峻烈易传染之外感邪气;②指药物或药物的峻烈之性;③指病证,如疮毒、痈毒、湿毒、温毒等[1]。

    作者:李卫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特征性症状对辨证遣方的重要意义

    特征性症状可全面反映病、证或所用方剂治疗疾病的真实病机,中医诊病、辨证是否准确,以及应用的方剂是否恰当与能否把握特征性症状密切相关。即诊病辨证、应用方剂是否准确的关键在于能否掌握各个病、证以及方剂的特征性症状。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拙见。

    作者:杨加禄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青年男性中医体质分类与生殖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青年男性中医体质辨证分类与生殖健康的相关性。方法 对749例调查对象通过填写“男性体质调查表”,结合查体进行体质辨证,以期了解男性体质类型的构成及其与生殖健康的关系。结果 接受调查者年龄在18~35岁。包皮过长者中,气郁质、瘀血质明显多于平和质(P<0.01);前列腺炎患者中,湿热质、气郁质明显多于平和质(P<0.01);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气虚质、瘀血质多于平和质(P<0.01);包茎患者中,阳虚质明显多于平和质(P<0.01);早泄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特禀质明显多于平和质(P<0.01);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阴虚质、特禀质明显多于平和质(P<0.01);不育症患者中,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明显多于平和质(P<0.01)。结论 青年男性中医体质辨证类型与生殖系统健康状况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吉保民;胡海翔;罗少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

    目的 阐述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及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概况。方法 将转化医学在中西医领域里的研究性、报道性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介绍该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等。结果 转化医学已经被成功地引入到中医药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结论 转化医学的兴起将会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创新机遇。

    作者:康小梅;段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论河图之五六交合

    笔者研究发现,五六之交合[1]不仅存在于洛书,河图之中亦有五六之交合,但两者的内涵不同。河图五十之土[2]在顺序流行过程中五十分离,因十不归洛书故而河图五十分离不产生洛书;河图五十分离之后魂魄生数之五与受精卵成数之六行五六之交合,个体得以重新投胎。改良梦境为河图之五六得以和谐交合的有效途径。

    作者:曹海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论《黄帝内经》中医业的传承与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自出现专职医生后,医学发展的进程迅速加快,朝廷有“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医师,民间也有许多由几代师徒组合的医学团体,医学事业渐成规模。医业及医术的传承成为于国于民的大事。《史记》记载了先秦的扁鹊(秦越人)、汉初的仓公(淳于意)为代表的行医拜师授徒的过程[1],同期撰著的《黄帝内经》则以更开阔的视角,全方位记述了此期医业传承和医学教育的情况,其理念、模式与方法至今仍不乏教益。

    作者:赵明山;陈士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张代钊诊治放疗后毒副反应的验案三则

    张代钊教授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在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常见肿瘤的50年实践中中,精于辨证施治,结合辨病治疗。自1960年始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协作,在国内率先开创中医药防治癌瘤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研究。本文通过验案,略举张代钊教授对放疗后毒副反应的辩证、治疗及方药原则。

    作者:张培宇;崔惠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周乐年寓通于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周乐年教授为全国第三届名老中医师带徒的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近40年,擅治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老师认为萎缩性胃炎以虚为主,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应以补法为重。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凡病属虚证,必用补法为能治之.

    作者:刘又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房定亚以筋痹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房定亚教授系全国著名老中医,全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师承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导师。房师学贯中西,融会中西病理诊治疑难杂症,尤普病证结合诊治风湿病。笔者有幸侍诊,深感房师在强直性脊柱炎(以下称AS)诊疗方面有独到见解及思路,现整理如下。

    作者:杨怡坤;温艳东;曹玉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乌鸦果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乌鸦果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浸膏率为考察指标优选乌鸦果提取工艺。结果 用9倍量70%甲醇在65℃下提取两次,每次2h为乌鸦果提取的佳工艺。结论 优选出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为乌鸦果中活性部位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兴玉;李立兵;李兴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国药典2005版与2010版一部收载不宜同用中药分析

    总结中国药典2005年版与2010年版一部不宜同用中药品种,并进行分析。为医生和药师方便查询该类药品临床使用注意事项提供方便。

    作者:何春玲;王晓燕;李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癖合剂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乳癣合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柴胡、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乳癣合剂中柴胡的三个主要成分点及淫羊藿的一个主成分点在薄层板上与对照的Rf值相同,与空白对照中的其他点分离良好,分离度>1.5。结论 乳癖合剂的制备工艺简单,该质量控制方法操作简便,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钱学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于“忧”在情志中本质的探索

    本文通过考证古今“忧”的含义,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辨明“忧”的内涵、重新认识“忧”的本质。从而发现“忧”是气结,归属于情绪不愉快、紧张、平静的一极。“忧”在情志中按阴阳划分属阴、按五行划分属土,对应五脏为脾。“忧”与抑郁症密切相关,探讨“忧”的本质为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庞铁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五志相胜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五志相胜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9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实验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患者“怒、思、忧”情绪特点施以五志相胜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入院后1d、出院前1d进行记录分析,统计SAS、SD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出院前1d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9±7.4)分、(38.6±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干预后,对照组、实验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4.15%、9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五志相胜心理干预可及时消除负性情绪,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毛瑞峻;马瑞娟;赵华;徐诚令;袁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中国人阻抗问题的认识

    研究背景:在中国开展心理治疗,除了需要借鉴西方心理学相关理论与技术之外,更需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基于阻抗是心理治疗中的关键问题,不仅代表着心理治疗的危机,更提示心理治疗的契机.正因为中国国情与中国文化赋予阻抗问题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对中国人阻抗问题的研究成为本土化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代表性议题.弗洛伊德早提出阻抗的概念,将“阻抗”定义为患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是所有精神防御机制的总和[1].罗杰斯将阻抗看作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其目的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2].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或由于个体对心理治疗心存疑虑;或由于个体缺乏行为变化的环境条件[3].

    作者:徐惠玲;张志军;王庆兰;毛大鹏;汪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