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梅;段青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中药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利湿中药,1剂/d,分早晚2次温服。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5.34±2.15)分、FBG (6.52±0.45) mmol/L、HbA1c (6.02±0.43)%、FINS (7.52±1.28) μIU/ml、IAI (1.62±0.21)、TG (1.13±0.36) mmol/L、HDL-C( 1.69±0.20) mmol/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清热利湿中药可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临床症状。
作者:魏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的癌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代研究认为,血瘀在肺癌的发生、增殖及转移等病理过程中均有不同的表达。中医学认为,血瘀证是肺癌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对血瘀证的认识1.1血瘀证的中医学认识:血瘀证也称瘀血证,为中医辨证的常见证型。血瘀证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而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经脉,或瘀积于脏腑而形成的瘀血内阻。血瘀证病情复杂多变,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患,是一组颇具特色的症状群,归纳起来特点如下:①疼痛:多为剌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昼轻夜重;②肿块:外伤致瘀在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可形成积聚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③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④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作者:冯艳丽;张培彤;丁晗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针灸治病的基础即是选择相应的穴位,不同部位的穴位具有相对不同的功能,即穴位功能有其特异性,此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有“五脏之有疾,当取十二原,……五脏之有疾,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的描述。每个穴位由于其所处的位置、所属经脉、脏腑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穴位特异性的基本要点为不同的穴位对某一或某些内脏或躯体的功能或病痛具有别于其他穴位的反映和调整功能作用。第六版《腧穴学》中准确地将腧穴的特异性概括为腧穴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方面与周围非腧穴或其他腧穴比较所具有的特异性[1]。
作者:谢晶军;邵晓梅;方剑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肝硬化的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失代偿、门静脉高压等所引起的系列症状和体征,其中肝硬化腹水为突出,属中医“鼓胀”的范畴,治疗难度较大。我院采用消臌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5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2月至2010年4月我院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1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中男性4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8.5 (37~79)岁;平均病程26.5(4个月~4年)个月。对照组57例中男性37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7.6 (34~78)岁;平均病程25.4(5个月~3年)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殷晓轩;孙世萍;张鹏;杜鹃;李晓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在体外以缺氧无血清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探讨丹酚酸B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BMSCs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用分别含0.1、1、10、100 mg/L丹酚酸B的完全培养液预处理1h后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2次,再加入含0.1、1、10、100 mg/L丹酚酸B的不含血清培养液,共4组,然后与凋亡模型组一起缺氧培养6h,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6h,采用Hoechst染色及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Annexin V/P1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缺氧无血清可引起大鼠BMSCs明显凋亡,0.1、1、10 mg/L丹酚酸B处理组大鼠BMSCs早期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中晚期凋亡率和凋亡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1、1、10 mg/L丹酚酸B可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BMSCs早期凋亡,从而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
作者:陈凯;曹炜;徐瑞霞;郛小文;王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特征性症状可全面反映病、证或所用方剂治疗疾病的真实病机,中医诊病、辨证是否准确,以及应用的方剂是否恰当与能否把握特征性症状密切相关。即诊病辨证、应用方剂是否准确的关键在于能否掌握各个病、证以及方剂的特征性症状。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拙见。
作者:杨加禄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l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是一组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免疫功能异常、造血微环境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临床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虽然近年来现代医学对CAA的临床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不良反应大、医疗费用过高。我院应用经临床20余年筛选、优化组方制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参芪再障颗粒治疗CAA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琳;张文娟;肖静;李召;杨少婵;鲍雪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文通过考证古今“忧”的含义,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辨明“忧”的内涵、重新认识“忧”的本质。从而发现“忧”是气结,归属于情绪不愉快、紧张、平静的一极。“忧”在情志中按阴阳划分属阴、按五行划分属土,对应五脏为脾。“忧”与抑郁症密切相关,探讨“忧”的本质为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庞铁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组38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用高脂饮食十维生素D3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AS模型,12周末每组各抽取2只确认造模成功。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S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组,每组12只。阳性对照组以辛伐他汀(0.86 mg/kg·d-1)加卡托普利(4.3 mg/kg·d-1)灌胃;中药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0.24 g/kg·d-1)灌胃;AS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0.24 g/kg·d-1)灌胃。药物干预4周后,测定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血清中oxLDL含量[(83.46±19.42) pg/dl]、MDA含量[(7.38±2.46) nmol/ml]显著升高(P均<0.01); SOD含量[(135.70±23.49) nu/ml]显著降低(P<0.01)。与AS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血清中oxLDL含量[ (45.87士11.91)pg/dl]、MDA含量[(5.27±1.95) nmol/ml],中药组oxLDL含量[(26.73土9.06) pg/dl]、MDA含量[(4.05±1.83) nmol/ml]均降低(P均<0.01);SOD含量[阳性对照组、中药组分别为(185.87±37.36) nu/ml、(158.65±31.48) nu/ml]均显著升高(P分别为<0.01、<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药组血清中oxLDL、MDA含量均降低(P分别为<0.01、<0.05);SOD含量均升高(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可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作者:张雪梅;赵习德;裴强;臧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研究背景:在中国开展心理治疗,除了需要借鉴西方心理学相关理论与技术之外,更需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基于阻抗是心理治疗中的关键问题,不仅代表着心理治疗的危机,更提示心理治疗的契机.正因为中国国情与中国文化赋予阻抗问题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对中国人阻抗问题的研究成为本土化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代表性议题.弗洛伊德早提出阻抗的概念,将“阻抗”定义为患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是所有精神防御机制的总和[1].罗杰斯将阻抗看作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其目的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2].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或由于个体对心理治疗心存疑虑;或由于个体缺乏行为变化的环境条件[3].
作者:徐惠玲;张志军;王庆兰;毛大鹏;汪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中国药典2005年版与2010年版一部不宜同用中药品种,并进行分析。为医生和药师方便查询该类药品临床使用注意事项提供方便。
作者:何春玲;王晓燕;李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优化乌鸦果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浸膏率为考察指标优选乌鸦果提取工艺。结果 用9倍量70%甲醇在65℃下提取两次,每次2h为乌鸦果提取的佳工艺。结论 优选出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为乌鸦果中活性部位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兴玉;李立兵;李兴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体现在皮肤的病变主要有白色念球菌感染、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紫斑、血肿、下肢丹毒,皮肤损伤后容易出血不止等。笔者在坦桑尼亚期间接触的艾滋病皮肤病变给予中医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1皮疹痒疹1.1湿热流溢、血热生风:患者,男性,1997年出生,诊断AIDS。
作者:杨凤珍;赵晓威;魏文斌;梁碧颜;Nomi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病。可在特异性过敏原、非特异性因素或感染等刺激下产生气道高反应,引起反复发作性、可逆性支气管痉挛[1],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症状。该病具有弥漫性、反复性、长期性和可逆性等特点。本文采用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妲妮;宋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五志相胜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9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实验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患者“怒、思、忧”情绪特点施以五志相胜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入院后1d、出院前1d进行记录分析,统计SAS、SD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出院前1d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9±7.4)分、(38.6±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干预后,对照组、实验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4.15%、9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五志相胜心理干预可及时消除负性情绪,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毛瑞峻;马瑞娟;赵华;徐诚令;袁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临床上对于无明显自觉症状,肝功能、血脂正常的患者不需特殊药物治疗;但对于B超提示脂肪肝、临床症状明显、肝功能转氨酶及血脂有不同程度升高者,如不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而脂肪肝的有效防治则可阻止疾病的进展并改善其预后。自2005年以来,笔者选用自制“降脂胶囊”治疗脂肪肝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培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全血黏度降低为明显(1.57±0.28) mpa·s(P<0.01)。全血还原黏度( 13.95±2.07) 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1.37±0.12)、红细胞压积(42.36±8.16)%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TG( 1.23±0.12) mmol/L、TC (4.29±1.17) mmol/L、LDL-C (2.31±0.39) mmol/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 0.05);血清HDL-C( 1.78±0.76) mmol/L明显升高(JP<0.01)。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10.48±3.82) mg/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6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3,P=0.041 <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通过调整血液黏度、血脂水平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
作者:林峰;赵君;常万生;李杰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肥胖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肥胖除影响形体美观,造成行动不便外,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临床上通常将肥胖患者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本文运用针刺结合腹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婧;黄琳;安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古代自出现专职医生后,医学发展的进程迅速加快,朝廷有“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医师,民间也有许多由几代师徒组合的医学团体,医学事业渐成规模。医业及医术的传承成为于国于民的大事。《史记》记载了先秦的扁鹊(秦越人)、汉初的仓公(淳于意)为代表的行医拜师授徒的过程[1],同期撰著的《黄帝内经》则以更开阔的视角,全方位记述了此期医业传承和医学教育的情况,其理念、模式与方法至今仍不乏教益。
作者:赵明山;陈士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脑泰通颗粒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作用,初步探究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128只大鼠进行高脂血症造模,然后随机抽出3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动物进行缺血性脑卒中造模,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安慰剂组、脑泰通颗粒组及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安慰剂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100 g·d-1;脑泰通颗粒组给予脑泰通颗粒水溶液1 ml/100 g·d-1,阳性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片0.6 g/100 g·d-1。各组均1次/d,持续4周,并分别于用药后7d、10d、14d、21d、28 d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HE染色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变化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后,动物均表现出病理征、偏瘫等局灶性神经症状,脑组织亦有明显软化灶。用药后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动物改善良好,软化灶明显缩小。安慰剂组在7d、10d、14 d、21d、28 d的Longa评分分别为(2.92±0.20)分、(2.58±0.20)分、(2.25±0.27)分、(1.83±0.26)分、(1.42±0.20)分;脑泰通颗粒组评分分别为(1.92±0.20)分、(1.50±0.32)分、(1.25±0.27)分、(0.83±0.26)分、(0.50±0.00)分;阳性对照组评分分别为(2.33±0.41)分、(2.00±0.45)分、(1.75±0.27)分、(1.33±0.41)分、(0.92±0.38)分。与安慰剂组比较均降低(P均<0.01)。结论 脑泰通颗粒可改善大鼠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具有保护脑组织作用。
作者:周海哲;李军;赵欢;曹永升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