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芪参还五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后皮质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运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假手术组、安慰剂对照组和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触数目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 安慰剂对照组神经毡内突触数目减少、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突触小泡数量减少、破裂或融合,与假手术组比较发生了显著改变;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突触结构较清晰、相对完整,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结论 缺血后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触结构遭破坏,但经芪参还五胶囊干预可以保护缺血灶周围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基本完整性,为脑功能重建提供超微结构基础.
作者:李宝栋;王志勇;闫瑞萍;杨京花;刘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逆转心房电重构的作用.方法 将68例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2周内均给胺碘酮负荷量7 g,第3周开始予以维持量200 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心胶囊5粒日3次.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肝肾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 治疗后第3周及第6个月,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88.8%、77.8%,优于对照组(75%、56%),总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显效及有效患者治疗后1、3、6个月心脏超声检查左房直径均渐缩小,左心室舒张早期经二尖瓣血流的大值(E峰)、左心房收缩时经二尖瓣血流的大值(A峰)及E/A均增大,两组同期比较在第1个月差异显著(P<0.05),第3、6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左房血流动力学及左房功能较快得到改善和恢复,从而逆转心房电重构.结论 护心胶囊具有转复房颤及维持窦律的作用;与胺碘酮联用能更好地抑制心房电重构,并对心房组织重构有一定疗效.
作者:王师菡;魏军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于<伤寒论>第392条原文第一句的理解,历代医家虽见仁见智,各司其说.余多方求索典查,苦无明释,经过多年思索、考证,结合30年临床观察、体会,对本条理解略有管见,故不揣疏陋,以此文就正于同道,并望斧正,展驳批论.
作者:韩贵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移植性小鼠乳腺癌(EMT6)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茶多酚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小鼠可移植性乳腺癌(EMT6)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对纯系BALB/c小鼠进行肿瘤移植,以茶多酚进行干预性治疗,通过抑瘤率评价茶多酚对EMT6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茶多酚灌胃和局部注射组对EMT6的抑瘤率分别为37.43%、40.94%.结论 茶多酚对EMT6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作者:张燕明;徐力;陈信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补充替代医学中心(NCCAM)于2005年4月5日在其网站http://nccam.nih.gov/about/plans/2005/index.htm上发布<补充替代医学中心2005~2009医疗保健拓展战略>(简称<拓展战略>).
作者:谢琪;李博;范为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合理的饮食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尽可能接近正常生理水平,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相反,如果忽视饮食因素,单纯依赖药物是很难奏效的.
作者:刘铜华;郑鸿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保持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的特征是进行中医临床评价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临床海量数据是评价中医临床疗效的直接和有效的证据.数据仓库技术是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中医临床数据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数据仓库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并设计了临床数据仓库的系统构架,数据模型和Web OLAP应用服务平台体系,同时举例说明中医临床数据的WebOLAP应用.
作者:周雪忠;刘保延;姚乃礼;李平;王映辉;王春山;于彤;穆钊;徐兴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