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于1992年创刊,原为季刊,从1999年起改为双月刊。2001年改版为大16开版本。它是一本综合性的眼科专业期刊,共有研究临床、实验研究、基础研究、综述、防盲治盲、学术动态、经验介绍、专题笔谈、诊疗新技术、病例报告等栏目。从2001年起增辟专家述评、争鸣园地、眼科技术创新和眼科疾病治疗经验介绍和眼科再教育栏目,近期为配合中级技术职称晋升,刊登眼科试题及参考答案旨为帮助应试者复习。
1投稿时请您先看本刊的“稿约”。有关投稿时的其他一些注意事项,在此进行简单叙述。
2编辑部将审阅所有稿件,初审时将淘汰一些稿件。初审退稿的常见理由为稿件缺乏创新性,设计有重要缺陷,提供给读者的信息不足。如果稿件不适于本刊,我们将不发给同行评议的审稿专家,以减少审稿专家的负担。接下来,从专家库中选出2位同行审稿专家,将稿件转送给其审阅。审稿专家将稿件的审理意见回复给编辑部,由编辑部组织定稿会决定稿件最终是否录用。
3杂志实施开放式审稿方式,即审稿专家可以公开其审稿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可以直接与审稿专家讨论稿件,所有的审稿意见将通过编辑部再与作者沟通。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探讨间接光凝法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后,将渗漏点在黄斑中心凹及附近1/3PD范围的患者48例48只眼,随机分为间接光凝治疗组25只眼和药物治疗对照组23只眼,观察治疗后恢复时间、视力等变化.结果:在治疗后2个月时光凝组完全恢复的有21只眼(84%),而对照组有8只眼(34.8%),比较两组恢复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个月视力恢复3行以上光凝组有21只眼(84%),而对照组有14只眼(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25).结论:间接光凝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加快恢复,缩短病程,特别对中心凹附近荧光渗漏者也能争取尽早完全恢复.
作者:周宏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是目前治疗PDR的标准方法,但是存在加重黄斑水肿、导致周边视野缺失等不良反应.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可有效抑制视网膜和视盘新生血管,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展示了替代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良好前景.正确认识抗VEGF药物的临床价值,探索PRP联合抗VEGF疗法的模式和方法有助于改善PDR的治疗预后.
作者:李毅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POAG)GDx Ecc与HRTⅡ测量参数间的关系,并与单纯GDx Ecc检查异常者进行比较,探讨联合HRT Ⅱ提高GDx Ecc检查准确性的可能性.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49眼),15例其他检查正常仅GDx Ecc检查异常者.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视野、眼压、眼底立体照相、GDx Ecc与HRT Ⅱ检查.采用线性回归对GDx Ecc与HRTⅡ的参量参数进行分析.采用配对x2检验对GDx Ecc、HRTⅡ出现异常的部位是否存在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GDx Ecc测量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HRT测量的视盘形态参数.结果 (1)HRTⅡ与GDx Ecc的测量参数间在POAG患者中存在相关性,以盘沿面积与神经纤维指数(NFI)值相关性高(r=-0.68,P=0.000).两者在上方及下方象限也存在相关性,下方象限的相关性强于上方象限,颞侧与鼻侧象限的相关性偏低.两者出现异常的部位在空间上也存在对应关系(P=0.38).(2)单纯GDx Ecc检查异常者HRTⅡ与GDx Ecc参数问也存在相关桂,以盘沿面积与NFI值相关性高(r=-0.79,P=0.001).但与POAG患者不同,两者出现异常的部位在空问上不存在对应关系(P=0.000).结论 POAG患者GDx Ecc与HRT Ⅱ出现异常的部位在空间上存在对应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单纯GDx Ecc检查异常者中并不存在,利用这种关系联合HRT Ⅱ进行诊断可提高GDx Ecc检查的准确性.
作者:甄毅;王宁利;梁远波;陈燕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对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检测的意义.方法: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将BRVO分为缺血型(hemorrhagic retinopathy,HR)与非缺血型(venous stasis retinopathy,VSR).ERG检查测a、b波峰时、振幅,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各子波峰时和振幅及各子波总振幅.VEP检查测P100波潜时和振幅.结果:BRVO缺血型a、b波峰时延迟,b波振幅降低,OPs总振幅亦降低,VEP P100波潜时延迟振幅降低,并且与BRVO非缺血型、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RG、OPs、VEP多项检查更有助于对BRVO分型,上述峰时延迟振幅降低可作为HR型BRVO的参考指标.
作者:滕克禹;戴军;赵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女性,59岁.因左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半年于2012年5月14日就诊.左眼矫正视力0.2,眼压18.4 mm Hg.左眼外眼及前段正常.眼底改变见图A.入院局麻下行左眼玻璃体切除及黄斑前膜剥除术.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继续医学教育贯穿于医者的终身职业生涯,是医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关键.然而,目前眼科继续医学教育仍面临对象多样性、内容复杂性、形式化突出、知识技术更新快、多学科交叉及青年医生手术培养困局等难题.正面与反面教育结合、人文与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国内与国外教育结合、听课与授课教育结合、公益与商业模式结合、科室与小组模式结合、传统与新兴模式结合、医生与医技护理结合,是我们在眼科继续医学教育中进行的初步探索.
作者:魏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生物视膜对结膜纤维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新西兰大白兔39只.方法 39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丝裂霉素C(MMC)组、实验组,每组13只.用8mm环钻和维纳斯剪制备右眼球结膜缺损的结膜损伤模型,左眼均不做处理.生理盐水组伤口处放置10 mm的生理盐水棉片2分钟;MMC组伤口处放置10 mm的浓度为0.4 mg/ml的MMC棉片2分钟.实验组将直径10 mm、厚度2mm的生物视膜放置在术区后复水,用无损伤10-0缝合线,将材料和伤口周围的球结膜间断缝合8针.术后7、14、28天观察评估穹窿收缩率、伤口愈合率;术后7、14、28天取眼球做切片,应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浸润细胞种类和胶原纤维的疏密程度与排列.主要指标 穹窿收缩率、伤口愈合率、浸润细胞种类和胶原纤维的疏密程度与排列.结果 28天时生理盐水组、MMC组、实验组的穹窿收缩率分别为45.1%±1.2%、25.5%±2.7%、23.6%±2.0%,实验组的穹窿收缩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O.001),实验组和MM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天时,实验组伤口愈合率为100%±0.0%,MMC组伤口愈合率为41.8%±2.O%,生理盐水组为100%±0.0%,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术后28天时,生理盐水组有少量成纤维细胞,细胞周围亦可见致密排列的胶原纤维,实验组则与正常结膜组织相似,MMC组浸润细胞数亦减少.MASSON染色:术后28天时,生理盐水组胶原纤维致密排列,实验组胶原纤维疏松未排列,MMC组胶原纤维疏松未排列.结论 生物视膜对结膜纤维组织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可防止结膜下瘢痕形成,抑制穹窿收缩,并能促进伤口正常愈合,促使正常结膜下基质形成.
作者:贾闪闪;马科;赵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罗伯特·谢弗(Robert N.Shaffer)系美国当代著名眼科医生.1912年1月18日生于宾夕法尼亚的米德维尔,2007年7月13日于旧金山逝世.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方法很多,如眼球摘除术、睫状体冷凝(电凝)、球后注射酒精(氯丙嗪)等,但多为破坏性手术[1].我院采用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TSCPC)治疗绝对期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经临床长期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峰;李学喜;潘栋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去瓣机械法上皮下准分子屈光手术( Epi-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短期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邢台市眼科医院连续行Epi-LASIK手术的中高度近视患者213例,其中术中去除角膜上皮瓣者(去瓣组)110例,保留角膜上皮瓣者(传统组)103例.方法 回顾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屈光状态以及术后疼痛程度、Haze发生率、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随访6个月.主要指标 术后疼痛程度、Haze发生率、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结果 术前等效球镜度去瓣组与传统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t=1.62,P=0.11).术后去瓣组上皮愈合时间(3.51±0.48天)比传统组(4.91±0.68天)快(t=17.25,P=0.0000).去瓣组术后第3天和第5天疼痛程度比传统组轻(Z=11.89,P=0.000;Z=10.34,P=0.000).术后6个月等效球镜两组无差别(t=17.25,P=0.21).术后6个月去瓣组Haze发生率(2.0%)低于传统组(9.6%)(Z=2.06,P=0.04);两组高阶像差均较术前增加(t=-8.05,P=0.00; t=-8.92,P=0.00).术后6个月眩光对比敏感度在高频区(18cpd)去瓣组(1.21±0.13)优于传统组(1.15±0.12)(t=2.18,P=0.03).结论 去除角膜上皮瓣可以加快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的恢复,缩短疼痛时间,减少Haze 形成,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眼科,2012,21:65-68)
作者:董坤峰;张印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尊敬的眼科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昨天联系了眼科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你好,请问眼科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眼科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请问眼科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