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杂志

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4469
  • 国内刊号:11-3025/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578
  • 全年订价:22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 1998年获河南省科技期刊三等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眼科杂志   2004年3期文献
  • 视觉超分辨能力在评价视性错觉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视觉超分辨能力和几何图形错觉的定量检查方法,了解它们在飞行人员中的分布特点,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视性飞行错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计算机编程建立了六种视觉超分辨能力(游标错开、有干扰的游标错开、弯曲、平分、横向倾斜、竖向倾斜)和六种几何图形错觉(Ponzo面积错觉、Ponzo错觉、Ebbinghaus错觉、Mueller-Lyer错觉、水平-垂直错觉、Poggendorf错觉)的定量检查方法.对82名视力正常的飞行人员进行了检查,并分析了它们的相关性.结果:①视觉超分辨能力可分为两类,一类的视觉超分辨阈值小于20弧秒,像游标错开、有干扰的游标错开、弯曲、平分、它们在检查中均有参考目标紧相邻.另一类的视觉超分辨阈值大于34弧秒,如横向倾斜和竖向倾斜这两种形式,它们在检查中没有紧相邻的参考目标.②几何图形错觉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错觉量较小,均值在16~34弧秒之间,如Ponzo面积错觉、Ponzo错觉、Ebbinghaus错觉及Mueller-Lyer错觉,它们均有诱导因素存在.另一类是错觉量均值大于60弧秒的,如水平-垂直错觉、Poggendorf错觉,它们均无诱导因素.③从相关性分析中可看出每种视觉超分辨能力都与一种以上几何图形错觉相关显著.结论:成功建立了多种视觉超分辨能力与几何图形错觉的错觉量的定量检查方法,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无紧相邻参考目标的视觉超分辨能力和没有诱导因素的一类错觉密切相关,对它们的研究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它们与某些飞行视性错觉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广莉;吴家龙;贾宏博;蒿东献;郑学文;赵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蓝/黄运动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正常值特征

    目的:设计蓝/黄运动觉检测方法和研究正常人运动觉特性.方法:设计等亮度随机点蓝/黄运动觉测试软件,由微机控制,测定21~64岁正常人43例(86只眼)运动觉的阈值.结果:正常人运动觉功能与性别及眼别无相关关系,而与年龄具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建立了多位点蓝/黄运动觉检测方法和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作者:顾宝文;梁炯基;严厉;吴德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患者13例18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为7个月~4年,平均23个月.18只眼视网膜均在位,16只眼(88.9%)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0.3者11只眼(71%),好视力为1.0.术后玻璃体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结合术中及术后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玻璃体再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卫红;毕宏生;王兴荣;张建华;刘致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青光眼手术后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应用何氏钩的手术技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28例(30只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应用何氏钩采取拦截劈核法以及非切开瞳孔牵拉法扩大瞳孔进行白内障手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变化、角膜内皮细胞情况以及并发症.随访时间3~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升高;术后角膜内皮丢失率平均为8%;全部患者保持功能滤过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何氏钩以及采用我院的手术技巧可成功实施抗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手术,保持功能滤过泡,获得良好视力.

    作者:何伟;胡守龙;徐玲;邓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光动力疗法治疗后中心视野光敏感度改变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性疾病患眼早期中心视野光敏感度的改变.方法:对23例(23只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证实患有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患者进行PDT治疗,其中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16例(16只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5例(5只眼),高度近视2例(2只眼).在PDT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7天、1个月及3个月,分别采用瑞士Interzeag公司Octopus101型全自动静态视野仪M2黄斑阈值测试程序和32阈值测试程序,对各患眼中心10°及30°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及平均缺损(meandefect,MD)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PDT治疗后3个月,2只眼(8.70%)视力提高≥2行,其余各眼视力无改变.与PDT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天、7天、1个月及3个月黄斑区10°MS、MD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7天、1个月及3个月中心30°视野MS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MD明显下降(P<0.05).结论:PDT治疗CNV性疾病早期可有效改善黄斑区外的视网膜光敏感性.

    作者:姜利斌;金陈进;吴乐正;文峰;黄时洲;吴德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首诊为视神经炎的急性视力下降81例病因分析

    目的:了解初诊为视神经炎的急性视力下降患者的病因.方法:收集临床初诊为视神经炎的急性视力下降患者81例,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以及相应的实验室、电生理学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病例重新诊断.结果:81例初诊为视神经炎的急性视力下降患者中,49例(60.5%)符合视神经炎临床诊断;其中23例符合炎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9例患者的视神经炎以鼻窦炎为可能病因;少数病例为结核性、病毒性或梅毒性视神经炎;13例视神经炎患者病因不明,其中5例临床疑诊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者3例进行线粒体DNA(mt-DNA)11778位点突变检查,2例阳性.81例患者中有32例不符合视神经炎的诊断,其中以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心因性视力下降和颅内肿瘤等疾病造成的视神经压迫和/或视乳头水肿较常见.结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很多疾病易与视神经炎混淆,正确诊断视神经炎需要严格和详细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对于病因不明的视神经炎患者,进行与LHON相关的mt-DNA突变的筛查,可能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张晓君;魏文斌;周兵;王景昭;余华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内源性眼内炎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和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1年10月内源性眼内炎患者15例(18只眼),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5例中,大手术后败血症患者3例,糖尿病患者2例,肝脓肿患者2例,臀部脓肿患者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4例,不明原因者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红痛和视力损害,伴或不伴全身症状.早期被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或葡萄膜炎者共11例(73.3%).15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4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大多数患者保存了有用视力.另3只眼来诊时即已眼球萎缩,未作处理.结论:大手术后败血症、糖尿病、深部脓肿,不明原因发热可能为内源性眼内炎的易感因素.早期玻璃体液或房水培养以及血培养相当重要.玻璃体手术联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是治疗内源性眼内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沈玺;徐格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

    目的:探讨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以下简称超乳)+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方法,并总结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超乳+IOL植入手术治疗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7例(97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手术方法、术后矫正视力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低视力原因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占81.44%,其中1.0以上者占51.55%,小于0.3者占6.18%,视力好坏与糖尿病病程有一定的关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有效地控制血糖,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稳定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既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亦能提高术后视力.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艳萍;施玉英;张舰;洪涛;郭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同型胱氨酸尿症伴晶状体脱位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11岁,父母为表兄妹近亲结婚,患儿出生时为足月难产,智力发育迟缓,既往有摔伤史,左上关节脱臼.

    作者:秦毅;吕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联手术治疗剥脱综合征继发青光眼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6岁,10年前诊为双眼老年性白内障,2年前随诊时发现瞳孔缘及晶状体前囊有灰白色头皮屑样物质沉积,房角镜检查房角亦有类似物质沉积,房角为宽角.视力右眼0.1,左眼0.15,显然验光视力不提高.眼压右眼31mmHg,左眼36mmHg,晶状体核黄色混浊,视盘双眼C/D0.4.视野:右眼正常,左眼可见旁中心暗点.诊断:双眼剥脱综合征,继发青光眼;双眼老年性核性白内障.0.5%噻吗酰胺眼液每日2次,0.25%可乐定眼液点眼每日2次,眼压不能控制正常,波动在25~30mmHg范围,即决定手术治疗.分别行右、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术.

    作者:牛改玲;张薇;高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翼状胬肉恶变鳞状细胞癌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7岁.因右眼内侧增生物11年,其头部快速生长一周,于2003年1月12日来本院就诊.患者先天性聋哑.11年前家人发现右眼内侧有一三角形增生物,生长缓慢,偶有红肿,局部滴药后缓解,经多次检查,诊断为翼状胬肉(右).

    作者:刘国义;吕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葡萄膜炎,迄今发病机制不清,相关因素有房水动力学改变、炎症或房水中前列腺素升高等.临床表现为单眼复发性睫状体炎伴眼压升高,视力正常或出现轻度视物模糊,多数不出现视野和视盘改变.糖皮质激素和非甾族抗炎剂可有效控制炎症;首选药物控制眼压,严重者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如果眼压持续升高或出现青光眼改变时,可考虑手术治疗.该病预后不一,反复发作者可导致视野改变或视力障碍.

    作者:翟文娟;郑曰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Monovision矫正方法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MV矫正(monovision)常用于老视和老视前期患者,即一眼矫正看远、另一眼矫正看近,可分为常规MV和交叉性MV两种类型,其机制是双眼间的模糊抑制.MV可应用于屈光手术(PRK、LASIK、人工晶状体植入)中.本文回顾有关文献,探讨MV矫正的视力效果、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和影响矫正成功的因素.

    作者:郭晓枚;徐国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继发大泡性角膜病变原因及防治

    现代白内障手术从囊内摘除到囊外摘除,再到超声乳化,显微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手术方法也日臻成熟、人工晶状体设计更接近人的生理特点,使白内障手术发展成为目前眼科手术中安全、成熟、疗效好的手术,其并发症也大大减少.然而手术后并发大泡性角膜病变作为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并发症却呈日渐增多的趋势.我们对1996年以来627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继发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唐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羊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羊膜移植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眼表疾病,但羊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报道不多见,我院于1998年到2002年对9例(11只眼)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羊膜移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权;李庆林;邓小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1例临床分析

    葡萄膜炎患者常并发白内障,随着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广泛开展,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已不再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90年代以来,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开展又大大减少了传统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1],我们总结了1998年10月至2002年6月41例(45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并对手术技巧进行探讨.

    作者:王秀梅;毛泉报;刘金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金秀英眼科基金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NF-κB诱导TNF-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PDTC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其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PDTC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6、12、24、48、72小时组,每组5只,以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在6小时开始检测到NF-κB和TNF-α的表达,在24小时表达强,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再灌注+PDTC组在再灌注6小时未能检测到NF-κB和TNF-α的表达,在第12小时有NF-κB和TNF-α的表达,24小时表达强,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6小时后各期ERG波幅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PDTC组(P<0.05).结论:NF-κB及其诱导的TNF-α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游志鹏;姜德咏;李国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DNA含量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标本中的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探讨影响Rb增殖和分化的因素.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20例Rb标本的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定量分析其增殖指数,并将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正常视网膜组织细胞与不同分化类型Rb的DNA组方图明显不同.Rb的DNA指数(DI)及S期细胞百分比(SPF)在不同的Rb视神经侵犯程度、分化类型中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Rb累及视神经筛板后的Rb组的DI和SPF值均高于未累及筛板组(P<0.05);分化型Rb的DI明显低于未分化型组(P<0.01),而SPF明显高于未分化组(P<0.01).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DNA含量的研究有助于认识Rb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应用前景.

    作者:任若瑾;李彬;孙宪丽;李辽青;王研;王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双目间接检眼镜因其具有视野宽、立体感好、照明强、便于周边眼底检查及可直视下手术等优点,越来越成为现代视网膜外科医师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我科于1998年引进该项技术并应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帅彤;杨君;郝更生;叶宏权;曾利;陈彬;刘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北京市城乡限定人群白内障手术负荷量及术后视力评价

    目的:探讨北京限定区域城市及农村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低视力及手术负荷量,分析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及术后视力情况.方法:晶状体图像资料完整的40岁以上受试者4 364人(农村1 909人,城市2 455人),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眼部检查包括裸眼及矫正视力、电脑验光、眼压、散瞳后裂隙灯检查,数码照相采集晶状体图象及眼底照相.白内障手术负荷量入选标准:(1)符合白内障诊断;(2)除外角膜病、青光眼、眼底病、严重沙眼性角膜混浊等影响视力的疾病;(3)标准一:单眼矫正视力≤0.3;标准二:双眼矫正视力≤0.3.结果:本次调查白内障患病率为16.3%,其中双眼矫正视力≤0.3者14例,手术负荷量为0.32%(农村0.52%,城市0.16%);单眼矫正视力≤0.3者67例,手术负荷量为1.54%(农村1.89%,城市1.26%).对白内障手术需求女性大于男性,随年龄增加,需求上升,农村高龄女性需求大.已行白内障手术者共55例(72只眼),总的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为7.03%,其中农村为4.71%,城市为9.03%,女性6.69%,男性为7.33%,农村女性的手术覆盖率低,为3.77%.白内障手术后矫正视力≤0.3者占18.06%.术后视力不佳的原因为后发性白内障、眼底病变及其它手术并发症等.结论:白内障手术需求农村高于城市,农村高龄女性需求大;白内障手术后总体视力提高欠佳;白内障手术需求远远超过现有的手术能力.

    作者:张莉;徐亮;李建军;崔彤彤;马科;孙葆忱;郑远远;张士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近视的关系

    目的:在人群为基础的眼病调查中评价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与近视的关系.方法:调查北京市南部3个自然村及4个城区社区40岁以上居民4 451例.进行问卷及视力、屈光、倍频视野检查、非接触眼压测量、裂隙灯眼前节数码照相、晶状体后照明数码照相、散瞳眼底照相等检查.采用电脑验光结合插片法确定屈光状态.近视的定义为等效球镜度≤一1.0D.近视又分为轻度近视及中、高度近视.根据存在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神经与视野改变、前房角开放诊断POAG.结果:近视者与无近视者的POAG患病率分别为3.31%、1.43%(校正性别与年龄的OR=2.16,P=0.001).轻度近视者与中高度近视者POAG患病率分别为2.46%、4.49%(OR=0.509,P=0.074).与无近视者相比,轻度近视者POAG患病率校正性别、年龄因素的OR值为1.52(P=0.188);中高度近视者POAG患病率校正OR值为3.17(P=0.000).40~59岁组有、无近视者POAG患病率分别为1.39%、0.56%(OR=2.56,P=0.05);>60岁组有、无近视者POAG患病率分别为5.72%、2.77%(OR=2.04,P=0.008).近视者的平均眼压较无近视者高0.53mmHg(P=0.002).结论:近视是POAG的重要危险因素.近视程度越高,年龄越大,POAG患病率越高.近视者的平均眼压高于无近视者或许是近视者POAG患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建军;徐亮;张蓉秀;杨桦;孙秀英;邹洋;马英楠;陈英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