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672-7061
  • 国内刊号:31-1927/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4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分析69例SAH患者的临床、血清钠及DSA资料.结果 本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69.6%,低钠血症开始发生时间为(5.6±3.8)天,低钠血症发生严重的时间为(8.6±3.5)天.SAH并发低钠血症者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率高于不伴低钠血症的SAH患者(P<0.05),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所致的SAH患者更易发生低钠血症(P<0.001),治疗方法选择与发生低钠血症无明确关系(P>0.05).结论 临床应对SAH患者并发低钠血症予以重视.

    作者:张小龙;詹青;姜嘟嘟;王星;顾勤;王勤鹰;余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孤独症患儿失匹配负波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失匹配负波(MMN)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37例孤独症和3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MMN检测.结果 与正常儿童组相比,孤独症患儿MMN潜伏期后移,正常儿童组:(178.7±21.7)ms,孤独症组(197.1±19.1)ms,t=3.64,P<0.01;波幅降低,正常儿童组(4.9±1.5)μV,孤独症组(3.3±1.8)μV,t=3.84, P<0.01.结论 MMN对临床辅助诊断孤独症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刘漪;杜亚松;赵志民;陈兴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强迫症患者的失匹配负波研究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失匹配负波(MMN)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27例强迫症患者和33名正常成人进行了MMN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强迫症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正常组:(191±23)ms,强迫症组(208±25)ms,t=2.793,P<0.01),同时波幅降低(正常组(8.9±1.7)μV,强迫症组(5.4±1.9)μV,t=6.24, P<0.01).结论 被动事件相关电位MMN可反映强迫症患者自动加工过程.失匹配负波在评价强迫症脑功能失常上可能是有用的指标.

    作者:楼翡璎;陈兴时;张明岛;王红星;梁建华;陈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46例正常成人事件相关脑电位N400实验研究

    目的 取得本实验室正常成人事件相关脑电位(ERP)N 400实验方法及正常值.方法 应用中国广州润杰WJ-1型ERP仪,对46名20~54岁右利手正常成人受试者,进行汉语成语正常结尾(匹配)与成语结尾歧义词(不匹配)的研究.结果 (1)分析了N 400基本波型,正常成人N 400波形较稳定.(2)建立了Cz、Fz和Pz区域N 400指标平均值.(3)波形分析所见,不匹配结尾词的N 400较匹配的N 400潜伏期较长,波幅高.N 400分布于Fz、Cz和Pz各区.结论 正常成人N 400是可靠的,可作为有临床价值的ERP用于精神科伴有语言障碍疾病的评估.

    作者:陈兴时;张明岛;陈冲;楼翡璎;梁建华;唐云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发病率的相关关系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CVD)患者的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及其与CVD危险因素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对160例CVD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的狭窄率、狭窄程度、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VD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65%,高危因素中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分布于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P<0.05), 而吸烟和高脂血症多分布于颅外动脉狭窄患者中(P<0.05);中重度血管狭窄组的脑梗死和TIA发病率高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易导致颅内外动脉狭窄,而后者是CVD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狭窄程度的增加CVD的发病率升高.

    作者:刘春梅;史宝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59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加他汀类口服.跟踪二年.结果 治疗组脑梗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尚未达显著水平(P=0.25).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冬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视觉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观察

    目的 研究脑诱发电位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37例焦虑症组(AD)、32例抑郁症组(CD)及36名正常成人对照组(NC),应用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以及光、声刺激,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s)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检查.结果 AD组、CD组和NC组在潜伏期P 2(Fz脑区),波幅N 1(Cz脑区)上有差异显著性(P<0.01).与NC相比,AD组潜伏期P 2前移(Fz脑区),波幅P 2下降(Cz脑区).与AD组比较,CD 组潜伏期延长.CD组潜伏期变化方向与AD组相反.结论 AD组和CD组改变与欧美报道相似.AD和CD诱发电位的特点,值得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蒲金玉;路英智;任清涛;宗文斌;陈兴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起病5天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17/30),对照组显效(12/36),两组疗效比较P=0.053;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

    作者:储新娟;朱文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功能锻炼配合辨证施护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功能锻炼配合辨证施护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 通过类实验性研究对52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给予功能锻炼配合辨证施护.结果 功能锻炼配合辨证施护改善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心理抑郁水平.结论 科学的功能锻炼配合辨证施护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是可行和必要的.

    作者:吴继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作者:陈黎佶;苗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难治性癫(癎)的研究进展

    癫(癎)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估计我国约有癫(癎)患者900万,其中的75%通过抗癫(癎)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约25%为难治性癫(癎)(intractable epilepsy或refractory epilepsy),全国的难治性癫(癎)患者至少有250万人以上.

    作者:张玲;陆钦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抗凝治疗的应用及评价

    血液中存在一套相互拮抗的凝血和抗凝系统,正常情况下通过复杂而精细的调节维持着平衡.若凝血和抗凝过程中出现调节障碍或凝血系统被不适当地激活,从而造成血栓形成.抗凝治疗是抗栓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将抗凝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成亚琴;柯开富;曹茂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OD1基因突变引起的家族性ALS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中为常见的类型,表现为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元以及大脑皮质锥体细胞的渐进性变性,从而引起上、下运动神经元均受损.

    作者:唐泉;乐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 VP)由Critchley(1929)[1]首先报道.主要由脑部基底节多发性血管损伤如腔隙性梗死所引起.VP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肌强直、面具脸、运动减少和步态障碍等,而静止性震颤少见,常见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和其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郭明光;钱可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延髓外侧综合征患者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和护理(附20例报告)

    近10余年来,我们共收治椎基动脉系统血栓所致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20例,除了表现眩晕、声音嘶哑、交叉性感觉障碍等之外,均并发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呛食及顽固性呃逆等,联合应用氟哌啶醇与东莨菪碱肌注治疗,并加强对吞咽困难、呛食、呃逆等的护理,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美珠;陆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低血糖脑病的MRI表现: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低血糖是指血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所引起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葡萄糖是脑细胞的主要供能物质,而糖在脑内的储备又非常少,故低血糖很容易导致脑的能量耗竭,出现脑功能障碍.

    作者:高枚春;林智;李焰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D大鼠小脑共济失调检测仪的研制及行为学研究

    目的 自制大鼠小脑共济失调检测仪,研究检测方法并评价其有效性、科学性.方法 自制大鼠共济失调检测仪;采用鼠脑立体定位仪,微量注射海人藻酸(KA)损毁SD大鼠小脑各部.观察大鼠共济失调及行为学变化,病理学证实小脑各损害部位.结果 行为学表现为小脑受损后肢体行动困难、笨拙,行走不稳,躯体向左右侧倾倒或打转,自己难以翻正,反应迟钝,胆小,紧张等表现; 病理学证实:KA注射位点准确,注射部位的神经元已大部分坏死、脱失;SD大鼠各部位损害有不同的共济失调表现及行为学表现;自制大鼠小脑共济失调检测仪能定性定量地反映SD大鼠的共济运动及小脑受损后的共济失调.结论 自制共济失调检测仪可用于SD大鼠小脑共济失调的定性和定量检测,SD大鼠左、右小脑和蚓部损害后有不同的共济失调表现及行为学异常.

    作者:刘诗翔;张苏明;李强;胡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Wister大鼠乳鼠雪旺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目的 通过用不同方法分离和培养雪旺细胞的研究,寻找一种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的方法.方法 通过常规的热酶消化法、组织块法以及冷酶消化对雪旺细胞进行分离;雪旺细胞培养通过双差速贴壁和有丝分裂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去除或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通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使雪旺细胞得到进一步增殖.结果 冷酶联合消化法在8h内能分离106以上的雪旺细胞,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结论 冷酶联合消化法从分离时间、纯度、浓度和细胞活性,均达到从自体组织快速分离和培养雪旺细胞的要求.

    作者:梅玉峰;闫玉华;李世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精神障碍的感觉门控P 50研究进展

    感觉门控(sensorimotor gating, SG)是大脑的一种正常功能,是指大脑对感觉刺激反应的调节能力[1].而听觉诱发电位P 50(以下简称P 50)是常被用来检测SG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方法[2].

    作者:王勇;方贻儒;陈兴时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