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国家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2560
  • 国内刊号:11-4706/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最新资讯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出版地方:山西
期刊标签:临床医学
国际刊号:1671-2560
国内刊号:11-4706/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01
发行周期:月刊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特点是药物密切联系临床。吴阶平副委员长任荣誉总编辑,2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本刊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创刊,双月刊,大16开,64页。2003年起页码增至80页。本刊以报道药物研究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以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为已任,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导向。读者对象主要为各医师、药师、药医教学及科研人员,药品研制、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人员。                

栏目设置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消息、论著、作者·编者·读者、调查研究、综述、 临床研究、中医中药、临床药学、实用技术、医学检验、医院管理、医院感染、临床护理、医学编辑

杂志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社征稿要求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发文量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谈中成药说明书的不良反应相关项目缺失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给患者带来意外痛苦或有害的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作为药物固有的作用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要使用药品,就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其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多年来,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管理部门的大力宣传和指导下,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但对于中药的不良反应,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8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公布的37种重点监测药品中,中药制剂13种占到35%,其中有涉及肝损害、肾损害、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随着龙胆泻肝丸、排毒养颜胶囊、牛黄解毒片[1]等中成药造成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人们逐渐开始重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了.药品说明书所提供的有关不良反应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是科学、合理用药的重要信息来源.笔者通过收集、分析中药说明书中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提出对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的看法.

    作者:董改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动脉扩张性血管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 典型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睡眠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塌陷、阻塞,导致不同程度低通气(和)或呼吸中断,从而引起慢性间歇低氧血症(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并通过胸腔内压力波动、促进血压增高及动脉粥样硬化(AS)等多种途径对机体造成损害.这些机制均可能导致动脉扩张性血管瘤的发生或加速其进展. 现就OSAHS与动脉扩张性血管瘤的潜在关系、机制及治疗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雅琼;高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痰定量及定性细菌培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

    研究表明,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1,2],所以治疗的关键是根据痰病原学检查结果,恰当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广泛应用的采集下呼吸道痰标本的方法仍为经口痰培养.但由于口咽常住菌的污染,往往影响口痰定性培养的结果判断,而定量培养虽较繁琐,但可明确是致病菌抑或是污染菌及定植菌.

    作者:李筱妍;许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

    近年研究发现,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2].但冠心病不同亚组患者中PAPP-A和hs-CRP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肌损伤生化指标、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尚不一致.本研究对冠心病各组患者血清中PAPP-A、hs-CRP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与肌钙蛋白(cTnI)、年龄、血脂、血糖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平;石晋军;边云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84消毒液中毒三例

    例1:男性,70岁.因口服84消毒液10 min,于2003年4月24日入院.患者10 min前误服84消毒液约20 ml,随即自行催吐,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体检:体温363℃,脉搏70次/min,血压145/80 mmHg,呼吸20次/min.急性病容,唇无发绀,口腔黏膜发红,双侧扁桃体Ⅰ度增大.心肺体检未见异常,腹平软,全腹未触及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均正常.给予牛奶1000ml口服催吐,双八面体蒙脱石(商品名思密达,smecta)3 g冲服,后以青霉素320万U静脉滴注,2.5%碳酸氢钠液漱口,思密达3 g冲服,每日1次,治疗4d痊愈.

    作者:周挺;吕莹康;魏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制备

    目的建立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进行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并探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方法7 d龄有色大鼠(Brown Norway rat)在浓度为75%的高氧环境中生活5 d,然后回到正常氧环境中.通过相对分子质量高的荧光素造影视网膜铺片和视网膜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反映视网膜血管的增生;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结果给氧组新生有色大鼠视网膜大血管显著扩张,大片无灌注区,大量新生血管芽形成;大量新生血管突破视网膜内界膜长入玻璃体腔;视网膜VEGF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新生有色大鼠可以作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实验用鼠.

    作者:张东昌;马建兴;高国全;陈显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化后形成的中间代谢产物,正常机体存在少量,主要参与甲基化过程和转硫过程,与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已有研究表明血清Hcy水平的高低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2]。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导致动脉血管壁内皮片状脱落,同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血管损伤,出现类似动脉粥样硬化性病理改变。近年来发现慢性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并且在这些患者中血管疾病发生率也普遍升高,因而Hcy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通过测定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Hcy水平,以探讨Hcy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复方芪灵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抗炎镇痛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芪灵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利用硅胶片模拟椎间盘突出,通过压迫腰5神经根,建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研究复方芪灵片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功能不良评分升高(P<0.01);压迫区神经根组织内磷脂酶(PL)A2、前列腺素(PG)E2、血栓素(TX)B2含量增高(P<0.01),TXB2/6-K-PGFIα比例失衡性增高(P<0.01).复方芪灵片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左下肢运动功能分级和站立姿势与跛行步态明显改善(P<0.01).神经根压迫区炎性介质PLA2、PGE2、TXB2的含量降低(P<0.01),TXB2/6-K-PGFIα比例下降(P<0.01).结论 单纯的机械性卡压可以刺激压迫区神经根组织内产生大量的致炎因子PLA2、PGE2、TXB2,6-K-PGFIα活性降低.复方芪灵片可以有效减少神经根压迫区炎性介质PLA2、PGE2和TXB2的含量,维持TXB2/6-K-Piα的平衡,调节两者的比例,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李晨光;周泉;唐占英;施杞;王拥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喹诺酮类药物与碳青霉烯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性和泛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由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诱导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之间的交义耐药,以及与庆大霉素(CN)、头孢哌酮/舒巴坦(SCF)之间的交叉耐药情况.方法 用左氧氟沙星(LEV)和亚胺培南(IPM)分别诱导3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1株为标准菌株,2株为野生菌株),使之耐药,通过检测LEV、IPM、CN、SCF对该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与未耐药菌株的MIC进行对比,观察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情况.并通过对2005-2008年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的分析,进一步观察上述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情况.结果 LEV、IPM、CN、SCF对由LEV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的MIC值分别为32、16、16、32 μg/ml,野生菌株的MIC值分别为16、8、8、64 μg/ml和8、16、16、32 μg/ml;LEV、IPM、CN、SCF对由LEV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的MIC值分别为16、16、128、64 μg/ml,野生菌株的MIC值分别为8、8、8、64 μg/ml;和4、16、8、64 μg/ml.结论 由LEV、IPM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LEV、IPM、CN、SCF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提示喹诺酮类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滥用都可能导致广泛的细菌交叉耐药.

    作者:何志强;段金菊;赵生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2002-2004年某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微生物药物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临床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逐渐产生,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断产生变化,给临床医生有针对性地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带来困难,影响医疗质量.如何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已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某院抗微生物药物的用药频度和消耗金额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该院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鹏;牟燕;林琳;孟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baiqian** 的反馈: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小鲸** 的反馈: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