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2560
  • 国内刊号:11-4706/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2007年9期文献
  • 丁螺环酮合并小剂量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对照研究

    为了探讨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本研究选用国产丁螺环酮(一舒)合并泰国大西洋制药厂的劳拉西泮(罗拉)与丁螺环酮作对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灯盏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 采用荧光、紫外光谱法研究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灯盏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将灯盏乙素对牛血清白蛋白进行荧光淬灭滴定,利用Scatchard模型和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出灯盏乙素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参数.结果 灯盏乙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1.240×106,结合距离r=2.94 nm,相互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结论 阐明了灯盏乙素和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建立了灯盏乙素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模型.

    作者:王丽;张爱平;杨锦艳;杨斌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吗啡胸段硬膜外给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吗啡胸段硬膜外给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缺血区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单纯冠状动脉结扎组(CAO组)、冠状动脉结扎+吗啡硬膜外干预组(M组),各组在手术后计时3 h取心脏.对缺血区心肌组织β1AR的表达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结果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3 h缺血区心肌组织β1AR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吗啡胸段硬膜外给药后其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但明显低于冠状动脉结扎组(P<0.05).结论 吗啡胸段硬膜外给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β1AR的过度表达.

    作者:岳维;王晋平;郭政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柱后衍生化法测定青蒿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青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衍生化-紫外检测法,流动相为乙腈-甲醇-醋酸盐缓冲液(pH4.0)(60:20:20),流速0.5 ml/min;衍生试剂为1 mol/L氢氧化钾(KOH)的90%乙醇溶液,流速0.3 ml/min;反应温度:70℃,柱温:30℃,检测波长:289 nm.结果 青蒿素在50~2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以峰面积对青蒿素浓度进行线性回归,方程为A=91.3C-818.9,r=0.9998;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差(RSD)均<2%;平均回收率98%~102%.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青蒿素及其制剂或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申薇薇;王锐利;胡爽;李慧;贾佳;张淑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对牙周膜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并传代,通过形态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功传代,5代后细胞生长旺盛,表现为长梭形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抗波形丝蛋白阳性,抗角蛋白阴性,为中胚层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结论 组织块法培养出的细胞符合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及免疫学特征,生长状态良好,可作为体外的细胞模型为研究细胞因子对其功能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作者:任娟;李霞;孙克勤;程珏;王翔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胆红素在大鼠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

    目的 探讨胆红素对实验性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凋亡作用.方法 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C)组,缺血再灌注(IR)组,胆红素干预(B)组.每组分别于夹闭缺血的45 min,再灌注后30、60、120 min 4个时点处死大鼠,取血浆和右肺中叶,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测定肺组织干重/湿重(D/W),TUNEL法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①肺组织D/W:经缺血和再灌注后,IR组和B组的肺组织D/W都呈进行性下降(P<0.01);B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IR组(P<0.05);②肺组织细胞AI的变化:与IR组相比,B组相同时点的肺组织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③肺组织病理变化:缺血再灌注后IR组肺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B组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较IR组减轻.结论 胆红素对于实验性大鼠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赵卉;井军虎;李建强;刘卓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兔眼前房注射利多卡因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改变

    前房内麻醉只麻醉睫状长和睫状短神经在角膜、睫状体和虹膜上的末梢而达到镇痛效果,与常规麻醉比较,避免了球周或球后麻醉可能导致的球后出血、眼球穿通、眼-心反射等不良后果的发生,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青光眼手术等内眼手术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研究表明,在1%利多卡因前房内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1],表面麻醉联合0.5%利多卡因前房麻醉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麻醉效果也得到肯定[2].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对不同浓度不含防腐剂的利多卡因前房内注射后兔眼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进行观察,探讨其应用于前房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王晓晖;何敏;王万辉;秦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药物代谢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即使有些不同也是轻微的,不具有临床重要性[1].目前新型抗精神病药不断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案也随之增多,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国学;谢明华;于海梅;周红志;夏淑慧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肠球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研究

    肠球菌引起医院感染已受到临床高度重视,由于有固有耐药又出现对万古霉素中介并多重耐药,成为临床治疗棘手的问题.为了解本院肠球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本院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佟茹;张润梅;王辉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评价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各种慢性并发症也逐渐增多,糖尿病足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动脉病变导致缺血在糖尿病足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超声检查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重点观察其管壁、管腔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旨在探讨下肢动脉是否有病变,病变的好发部位以及严重程度.

    作者:王光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近年有关血小板在心脑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动脉血栓和微血管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常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

    作者:郭晖;刘媛;胡玉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再灌注早期给予5-N,N二甲基氨氯吡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再灌注早期给予20 μmol/L 5-N,N二甲基氨氯吡咪(DMA)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法建立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全心缺血45 min后,再灌注30 min,在再灌注初始5 min期间给予药物干预[空白对照;20 μmol/L DMA组;低浓度(0.5 mmol/L)氨氯吡咪组;高浓度(2.0 mmol/L)氨氯吡咪组],其中20 μmol/L DMA可以抑制Na+/H+交换,激动Na+/Ca2+交换;低浓度氨氯吡咪主要抑制Na+/H+交换;高浓度氨氯吡咪同时抑制Na+/H+交换和Na+/Ca2+交换.观察不同的药物对离体灌流心脏再灌注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LVDP,+dp/dtmax,-dp/dtmax)的影响,同时观察再灌注期间冠状动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的活性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3个药物干预组对再灌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恢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出液中CK的活性较对照组也明显下降.但是再灌注30 min后3个给药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流出液中CK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 μmol/L DMA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Na+/H+交换来发挥其作用,与它对Na+/Ca2+交换的激动作用关系不大.

    作者:白晓洁;郝峻涛;吴博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不同方法构建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研究

    目的 建立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为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牙周炎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0~250 g Wistar大鼠,丝线或正畸结扎丝结扎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分别于2、4、6周取材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正畸结扎丝组大鼠在临床及病理组织学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的牙周炎表现;丝线结扎组观察期内丝线大部分脱落,未诱导出牙周炎表现.结论 正畸结扎丝法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能模拟临床牙周炎的自然发生过程,可以研究牙周病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作者:程珏;李霞;孙克勤;任娟;王翔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东方痔疮膏的质量标准

    东方痔疮膏是经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医院制剂,由冰片、滑石粉、川贝、朱砂、煅龙骨等制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等,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冰片为该制剂中主药,性辛、苦、微寒.为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制剂中冰片的含量.

    作者:王连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鱼金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探讨

    鱼金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是从鲜鱼腥草中提取挥发油、从金银花中乙醇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注射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二者均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的双重作用,还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退热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等感染性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该种注射液的质量标准规定用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1]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实验设计,对以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家兔法检测鱼金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任广军;王营信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口服阿奇霉素引起浮肿一例

    患者男,25岁,因排尿不适10 d,于2007年1月21日到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体检无阳性体征,经实验室检查示: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1.0 g/次,1 次/d.3 d后,患者复诊,自述服阿奇霉素分散片1 d后,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感腹胀.自行停服阿奇霉素分散片,上述症状有所消退,于第3天再次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上述症状加重来我院复诊.查体:血压115/75 mm Hg,颜面浮肿,心肺均正常,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心电图检查正常,血常规、肝和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考虑浮肿可能为药物所致,改服芦氟沙星胶囊0.4 g/次,1次/d.3 d后上述症状消退,因此诊断患者浮肿是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所致.

    作者:仁欠;安琴花;司法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药理作用是经生物转化生成水化衍生物与DNA形成链内及链间交接,从而抑制DNA合成,产生细胞毒性和抗肿瘤作用.与顺铂和卡铂相比,具有抗癌作用明确、毒性低、对大肠癌细胞株及顺铂耐药的细胞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等特点,与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联合应用于治疗结肠癌、胃癌、卵巢癌等,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罗柳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原发性痛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肾脏损害.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先天遗传因素所致尿酸生成增加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痛风,称为原发性痛风.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发性痛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已逐渐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

    作者:李文根;庄俊汉;叶志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缝扎前列腺血管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156例分析

    1997-2006年,本研究对156例前列腺摘除术患者施行前列腺血管缝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学;令狐雪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应用多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00例临床观察

    再生障碍性贫血(AA)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发病率为0.74/10万,呈散发性,严重地损害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观察、分析小分子多肽在治疗AA过程中的临床不同阶段的血象变化.主要检测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变化.本文观察总结了小分子多肽在治疗AA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玉明;刘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