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2560
  • 国内刊号:11-4706/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2008年10期文献
  • 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

    目的 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并连接上质粒,研究壳聚糖纳米粒的特性及其对DNA的结合及保护能力.方法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并用喷金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了解粒径的分布与形态;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连接上pGenesil-1质粒(报告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壳聚糖纳米载体与质粒DNA的结合能力,及不同pH值的壳聚糖纳米粒对质粒DNA的结合能力;并通过Dnase Ⅰ消化壳聚糖纳米一质粒结合物以观察壳聚糖纳米载体对质粒的保护作用.结果 喷金扫描电镜检测证实壳聚糖纳米粒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平均直径为5 nm;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结合载体pGenesil-1质粒;不同pH值的壳聚糖纳米粒对质粒的保护作用不同.当pH值<7时壳聚糖纳米载体能100%结合质粒;Dnase Ⅰ消化试验证实壳聚糖纳米载体对质粒DNA有保护作用.结论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出粒径较小、均匀的壳聚糖纳米粒,并且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连接上质粒并对其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惠萍;马瑜;边云飞;高奋;何军华;肖传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应用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RCCS)在构建组织工程细胞,载体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附着在三维载体壳聚糖上.分为传统的静置培养组和微重力旋转培养组,经过体外成软骨诱导作用后.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考察不同时间点、不同培养体系中细胞增殖情况、成软骨表达情况以及对兔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相对于常规的静置培养组,RCCS组细胞增殖能力、成软骨表达均得到增强,对兔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更为有效.结论 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可以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进而应用临床软骨缺损的修复.

    作者:霍建忠;蒋淳;陈峥嵘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多因子降维法和Logistic回归交互效应分析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多因子降维法(MDR)和Logistic回归在分析交互作用时的优劣,探讨MDR和Logis-tic回归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情况.方法 用MDR和Logistic回归实现不同条件下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MDR可用以发现高阶交互作用,但不能发现主效应;Logistic回归能很好地分析主效应,且在发现低阶交互作用(二阶交互作用)方面的能力比MDR更强大,但在分析高阶交互作用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结论 MDR和Logistic回归在分析交互作用时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点,遇有交互作用分析要求时,二者的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骆常好;刘桂芬;张爱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塞来昔布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 选用22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60只,经随机抽取10只测出全身骨密度,与随机抽取的10只12月龄雄性SD大鼠的骨密度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数值降低(P<0.05),确立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老年大鼠制成左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elecoxib组,Celecoxib组于术后给予Celecoxib 3 mg·kg-1·d1灌胃,对照组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共10 d.术后在不同阶段处死,取骨痂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结果 HE染色:塞来昔布组软骨生成及软骨内成骨过程较对照组延迟;TGF-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组TGF-β1表达的定位无差别,经图像分析,塞来昔布组在各个时间段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IA)值均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塞来昔布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延缓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作者:段圆慧;尹芸生;庞润明;薛晓峰;杜玉勇;李增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细胞凋亡基因P5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不包括子宫肌层),在卵巢内分泌影响下,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呈周期性改变.引起所在部位的一系列病变[1].

    作者:关坤萍;贾克丽;郭慧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温通巴布膏对腹泻模型鼠血清前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温通巴布膏主要由丁香、肉桂、小茴香等药制成,其全方及各味药均具有抗炎、抗腹泻作用.本试验通过建立小鼠腹泻模型,研究其对腹泻模型鼠的血清前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为温通巴布膏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资料.

    作者:隋忠国;毕晓林;张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139例情绪障碍及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是一种心身疾病,为多病因所致,多项研究证实心理社会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血糖水平的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山西省的4个地区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特征.

    作者:田峰;薛云珍;卢莉;侯玉英;刘霞;张悦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山西省部分医院感染常见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点

    抗生素广泛应用至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已成为预防、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障碍.随着一些新型抗生素的不断诞生和进入临床使用,一些曾普遍被人们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却在短短的几年内便出现了耐药菌株,且随着时间推移,抗生索的频繁使用,临床分离的致病菌耐药株越来越多.

    作者:马斌国;李梅;范惠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007年山西省疾病监测系统农村监测点死因分析

    死因监测是反映居民人群健康水平及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对2007年我省疾病监测系统农村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何玉玲;薛子东;宋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社会人群慢性疲劳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现实环境中针对不同的生活事件表现出来的处理模式,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调查社会人群的应对方式,旨在探讨应对方式对慢性疲劳的影响.为医学工作者进行慢性疲劳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于雁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为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时机、医院感染构成比以及防控措施.笔者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66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斗;刘鹿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珍珠暗疮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珍珠暗疮片处方中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1仪器与试药

    作者:刘如良;马秀红;郝丽晓;高天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过量服用甲氨蝶呤致严重骨髓抑制一例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副作用如黏膜炎、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我科收住1例因MTX过量服用发生严重全血细胞减少,报告如下.

    作者:来晓炜;杨林花;侯丽虹;冯建军;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乙酰肝素酶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fateproteoglcans,HSPGs)的β-D-葡萄糖醛酸内切酶.HSPGs是细胞表面、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中重要的多聚糖成分.主要由一个核心蛋白和数个与之共价连接的线性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侧链组成.HS通过特殊的位点与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中的Ⅳ型胶原、纤粘连蛋白以及层粘连蛋白结合并相互作用.

    作者:王锐;李继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细胞瞬时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瞬时感受器阳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是一种跨膜蛋白质.被激活时允许包括钙离子在内的阳离子进行跨膜运输.TRP通道蛋白初是作为视觉调节因子在果蝇中发现的,携带TRP基因突变的果蝇光感受器.对持续性光刺激产生了一个瞬时而非持续性的感受器电位,此通道蛋白因此被命名.

    作者:游云;杨洪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山茶属植物药用研究的新进展

    山茶属(Camillia Linn.)植物属于山茶科(Theaceae),是山茶科中大的一个属.有28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25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集中分布于岭南地区<'[1]>.药用收载的有山茶(C.japonica L.)的花(山茶花),油茶(C.oleifera Abel)的种子(茶子心),油茶种子的脂肪油(茶油),油茶榨去脂肪油的残渣(茶子饼),茶(C.sinensis O.Ktze)的嫩叶(茶叶),果实(茶子)和根(茶树根),普洱茶(C.sinensis O.Ktze.Var.as-samica Kitamura)的叶(普洱茶)及皋芦(C.sinensis OKtze Var.macrophylla sieb.)的叶(皋芦).其中茶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2].

    作者:王永奇;林红景;陆敏珠;唐前;李红冰;吴小娟;唐玲;冯宝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交通事故致颌面外伤的临床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在各种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对人类社会安全造成的威胁虽大,颌面外伤的发生率可以达到60%[1].由于颌面部软组织脆弱.可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分析12年间3443例交通事故所致颌面外伤,报告如下.

    作者:白庆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使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的建议:美国风湿病学会白皮书(待续)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不良反应:此外,心血管风险性使许多患者停用NSAIDs,也导致选择性NSAIDs罗非昔布(rofecox-ib)和伐地昔布(valdecoxib)撤出了美国市场.目前,塞来西布(celecoxib)是唯一仍然在美国市场获准使用的选择性NSAIDs类药物.

    作者:臧长海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