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的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注重循证,为提高儿科医生的临床和科研水平服务。《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以儿科医疗、科研和管理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刊载体现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儿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主的学术技术类期刊,同时也适当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学。
1本刊首选推荐通过本刊网站“在线投稿系统”投稿,也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投稿。不收受纸张投稿
2在投稿时须附投稿注册表可于本刊网站作者栏中下载,填写完毕后,并加盖单位公章,寄至编辑部。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稿件回执一般在来稿登记次日发出,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进一步处理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切勿一稿两投;本刊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一旦发现一稿两用,将责成作者做出书面检查,并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
4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5本刊不收取稿件处理费,稿件确认刊载后请按编辑部通知的数额支付版面费,版面费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1999)8号文件《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酌致稿酬,所付稿酬中已含电子期刊及光盘版稿酬。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赠当期杂志2册。
6来稿一经接受刊登,需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知情同意书”可于本刊网站作者栏中下载,专有使用权归复旦大学所有。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和光盘等其他方式出版已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不得转载他处。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Epi)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大鼠炎症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4 mL·kg-1·h-1;LPS组:静脉注射LPS 6 mg·kg-1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4 mL·kg-1·h-1;低、中和高剂量Epi组:静脉注射LPS 6 mg·kg-1后,分别静脉滴注Epi 0.12、0.3和0.6μg·kg-1·min-1.在LPS注射前、注射后2和6 h 3个时点取血,检测血清ALT、AST、TNF-α、IL-1β和IL-10水平,并在6 h时点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LPS组注射LPS后2、6 h血清AST和AL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同时血清TNFα、IL-1β和IL-10水平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病理检查结果 示:LPS组肝窦扩张、充血,局灶性肝细胞坏死.高剂量Epi可显著降低血清AsT和ALT水平,减轻肝脏病理损伤,并显著可降低TNF-α水平和升高IL-10水平(vs LPS组,P均<0.05),但对IL-1β水平无影响.中、低剂量Epi对LPS致炎症性肝损害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 Epi可通过抗炎作用减轻LPS诱导的炎症性肝损害.
作者:杨文敏;曾其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作者: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GRADE工作组中国中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丁宗一教授: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关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和危重新生儿(简称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营养-喂养问题.这是国际儿科学界当前的一个前沿课题,既是基础儿科学在生长发育研究的新动向,也是儿科临床在ICU抢救过程中应当掌握的营养支持的技术.
作者:丁宗一;Vikki La;王丹华;陈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基于严格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直接比较(direct comparison)或称为头对头比较(head to head comparison)的系统评价,已被公认为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高级别证据,称之为传统系统评价.但是,如果想进行一个系统评价,目的是比较两种干预措施A vs B的效果,但目前的RCTs没有两者的直接比较研究,却都有同干预措施C的比较(即A vs C和B vs C),此时,可以将C作为公共比较组,借助间接比较方法得出A vs B的效果,或者虽然有直接比较研究证据,但这些研究数量较少或质量较低,此时也可以用间接比较证据进行补充.
作者:胡晶;杨智荣;詹思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3日龄大鼠脑缺血模型,采用基因芯片分析新生大鼠未成熟脑缺血损伤后脑室下区(SVZ)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同窝3日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于不同时点取SVZ组织,采用Affymetrix Rat230 2.0基因表达谱芯片观察SVZ基因表达变化,芯片数据分别用3种不同方法分析,并用实时PCR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①通过差异基因筛选,发现3日龄大鼠脑缺血损伤后SVZ有17个基因发生表达变化,其中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7个,这些基因参与多种功能的调节.②基于基因功能的表达趋势分析显示,在所有参与增殖、凋亡功能的基因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3日龄大鼠脑缺血损伤后SVZ微环境基因表达变化中起枢纽作用.实时PCR验证结果显示,TGF-β1及Smad2于缺血后1、4和7 d表达均上升,7 d达高峰.③在参与Wnt、TGF、B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所有基因组成的基因功能相似性网络中,有13个基因在网络中起核心调控作用,构成信号通路串话节点.结论 新生大鼠在脑缺血损伤后SVZ微环境中,参与神经新生的BMP、TGF、VEGF和Wnt通路间的串话可发生于信号转导通路中多个水平,TGF-β1对神经新生的调控起重要作用.
作者:高燕燕;孙金峤;沙彬;杨毅;姚明珠;邵肖梅;周文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重要桥梁[1],也是科学界具争议的领域之一[2].动物实验的基本目的是初步验证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结果是决定新干预措施能否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和为进一步制定临床试验提供直接证据,以保护Ⅰ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1].
作者:刘雅莉;张鹏;贺万斌;张昊昱;杨克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第一部分 指南制定背景我国新生儿营养支持已开展20余年.但至今尚无统一的新生儿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肠外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 484例KD患儿进入分析,其中不完全KD 262例(17.6%),典型KD 1 222例;<1岁患儿中不完全KD占24.9%.不完全KD和典型KD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分别为(7.8±5.0)和(6.7±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四肢改变、多形皮疹、眼结膜充血、口唇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肛周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典型KD;卡疤改变、扁桃体肿大、阴囊或外阴改变、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与典型K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RP、ESR、Hb、WBC、PLT、ALT、AST、CK-MB和LDH等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与典型KD患儿对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 vs 17.5%);不完全KD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4.1%和1.9%,典型KD患儿分别为31.5%、5.9% 和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完全KD较典型KD发热时间长,且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但实验室指标差别不大.
作者:付培培;杜忠东;潘岳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儿童慢性腹泻病的病因复杂,其中肿瘤性疾病所占比例极少,为少见病因.且由肿瘤性疾病所引起的腹泻缺乏特异性,临床极易漏诊.了解此类腹泻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及时诊断原发病而早期治疗,改善患儿症状,甚至可挽救生命.本文将2例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肿瘤性疾病作一报道.
作者:王玉环;黄瑛;陈莲;邵彩虹;吕志葆;李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综合征患儿的睡眠结构,睡眠中痫性放电及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的情况;比较ADHD各亚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方法 利用多导睡眠监护仪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科门诊就诊的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58例ADHD患儿及30名正常儿童进行整夜睡眠结构监测.结果 ADHD组58例,其中4例睡眠监测未完成,实际完成54例.ADHD组中混合型(ADHD-c)31例(57.4%,31/54),注意缺陷型(ADHD-I)15例(27.8%,15/54),多动/冲动型(ADHD-H)8例(14.8%,8/54).①与对照组比较,ADHD组快速动眼期(REM)潜伏期短、睡眠潜伏期延长和睡眠效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DHD.C患儿睡眠Ⅱ期百分比较ADHD-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DHD组PLMS发生率为37.O%(20/54),对照组PLMS发生率为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DHD组和对照组EEG未见癎性放电.结论 ①ADHD患儿存在REM睡眠结构的改变、入睡困难及睡眠效率降低;②睡眠Ⅱ期百分比的增多可使ADHD-C较ADHD-I有更多和更重的症状;③ADHD患儿睡眠过程中PLMS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LMS也是导致ADHD患儿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作者:冯军坛;朱彦丽;王立文;吕凌云;崔雯;李尔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请问一下,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急急,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请问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9月中旬在投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