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501
  • 国内刊号:31-1969/R
  • 影响因子:0.94
  • 创刊:200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儿科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新型免疫调节剂FTY720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型免疫调节剂FTY720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FTY720治疗组(UUO+FTY720)(每组n=15).FTY720治疗组于术前3 d给予FTY7200.5 mg·kg-1·d-1,灌胃,每日1次,直至处死动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同法处理.3组分别于术后7、14和21 d平行处死5只大鼠,并收集血清和24 h尿液,观察肾功能和24 h尿蛋白变化.取梗阻侧肾脏行组织学检查,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Ⅲ型(COL-Ⅲ)的表达水平.结果 24 h尿蛋白定量:术后14 d模型组为(15.5±1.5)mg·d-1,FTY720治疗组为(9.7±1.7)mg·d-1,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7、14和21 d,模型组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别为(123.0±15.8)tμmol·L-1、(65.9±6.1)μmol·L-1和(51.4±6.9)μmol·L-1,FTY720治疗组SCr分别为(41.8±4.5)μmol·L-1、(39.5±7.9)μmol·L-1和(38.5±4.5)μmol·L-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FTY720治疗组与假手术组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和14 d,模型组BUN分别为(16.1±3.2)mmol·L-1和(10.7±1.7)mmol·L-1,FTY720治疗组BUN分别为(8.1±1.0)mmol·L-1和(7.0±0.8)mmol·L-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FTY720治疗组肾间质浸润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A表达在假手术组中仅限于血管,而在FTY720治疗组和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多,可见于肾小管和间质细胞,但FTY720治疗组中表达要弱于模型组.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肾间质中可见少量COL-Ⅲ表达,模型组手术后7、14和21 d COL-Ⅲ表达明显增强,主要集中于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区域,FTY720治疗组表达则明显减少.结论 FTY720可以明显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减少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敏;周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学发育结局信度和预测效度的研究

    目的 以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结局的信度和预测效度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出院后分别在新生儿科和康复科进行随访的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记录GMs.在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至少记录1次GMs,在不安运动阶段至少记录1次GMs.随访至1周岁以上明确神经学发育结局,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确定是否有运动发育迟缓.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通过30名评估者对12例研究对象进行GMs评估,用来检测评分者间信度.由6名评估者在第1次测试间隔2个月后,对12例研究对象进行第2次测试,用来测定重测信度.结果 纳入58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4例,早产儿42(72%)例,孕周为27~36周,平均(31.4±2.0)周,出生体重为830~2 900g,平均(1 642±408)g;足月儿16(28%)例,孕周为37~41周,平均(38.6±1.1)周,出生体重为2 650~4 150 g,平均(3 401±365)g;随访年龄小为12个月,大为40个月.在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GMs记录115次,人均记录(2.0±0.8)次;在不安运动阶段GMs记录89次,人均记录(1.5±0.6)次.随访结局:7例(12%)诊断为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5例(9%)评定为运动发育迟缓,46例(79%)评定为运动发育正常.评估者间信度ICC值为0.97~0.99,重测信度ICC值为0.69.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预测效度:敏感度83%、特异度78%、阳性预测值为50%和阴性预测值为95%;不安运动阶段GMs评估预测效度:敏感度75%、特异度98%、阳性预测值为90%和阴性预测值为94%.结论 在高危新生儿出生后4~5月龄内应用GMs质量评估可以就后期神经发育结局作出准确有效的预测,对脑瘫的预测更为准确.GMs质量评估在不同评估者间的稳定性高,在初学者中具有中等程度的重测信度.GMs质量评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手段,操作简便,经济投入少,适于在我国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红;史惟;邵肖梅;王艺;曹云;王素娟;徐秀娟;张旭东;廖元贵;李惠;朱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0至2006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4种常见细菌分离率及耐药趋势

    目的 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0至2006年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的分离率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29 41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4种致病菌分离率及耐药趋势回顾,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常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 化脓性链球菌年分离率为10.7%~25.4%,占咽拭子致病菌首位,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及卡他莫拉菌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中年分离率分别为1.7%~8.9%、1.1%~5.9%和0.7%~4.7%,3种致病菌分离率变化不明显(P>0.05),其中流感嗜血杆菌年分离率明显高于卡他莫拉菌(P=0.026).痰液标本中未分离到化脓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5.0%~30.0%,上升趋势不显著(P=0.4),对头孢克罗耐药率为2.5%~11.2%,增加趋势明显(P=0.005).青霉素高度耐药肺炎链球菌为4.2%~27.3%,低度耐药株为35.0%~61.2%,两者增加趋势显著(P<0.05).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仍高度敏感,红霉素耐药率高达85%以上.卡他莫菌β-内酰胺类阳性率在95%左右.结论 化脓性链球菌是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首要致病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已对红霉素耐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标本中分离率变化不明显,其中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克罗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明显增加趋势.

    作者:王传清;王艺;王晓红;王爱敏;何磊燕;宋建明;薛建昌;沈叙庄;杨永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总结国内、外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结果,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探讨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Ovid、Springer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获得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文献.使用国际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4.22软件对满足纳入标准的有关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的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选取颅内压(ICP)和预后作为观察指标,得出合并后ICP的加权均数差(WMD)、疗效的优势比(OR)及两者95%置信区间(CI)进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结果 共检索出1 0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11篇RCT研究进入Meta分析,纳入研究均未采用盲法,漏斗图检验未发现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24 h亚低温组(n=741)ICP显著低于对照组(n=743),7项RCT研究,ICP 21.32 mmHg vs 25.60 mmHg,WMD=-4.57,95%CI:-4.96~-4.18,P<0.000 01(1 mmHg=0.133 kPa);治疗后72 h亚低温组(n=677)ICP显著低于对照组(n=671),6项RCT研究,ICP 18.51 mmHg vs 24.24 mmHg,WMD=-5.04,95%CI:-5.36~-4.72,P<0.000 01;治疗后7 d亚低温组(n=677)ICP显著低于对照组(n=671),6项RCT研究,ICP 14.16 mmHg vs 21.05 mmHg,WMD=-6.99,95%CI:-7.32~-6.67,P<0.000 01;有11项研究报道了亚低温组(n=903)和对照组(n=908)患者的预后情况,8项研究随访3个月至6年,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后患者的预后优于对照组(58.1%vs 37.7%,OR=2.40,95%CI:1.97~2.92,P<0.000 01),剔除没有明确随访时间的RCT研究,进行敏感度分析,发现结果不变(53.9%vs 35.4%,OR=2.18,95%CI:1.75~2.71,P<0.000 01).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辅助治疗可减轻患者颅内高压,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孙金峤;杨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北京地区3~12岁920名儿童心率变异性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 测定920名3~12岁儿童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值范围;明确HRV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研究无症状期前收缩和QT延长儿童HRV的变化.方法 920名3~12岁儿童分为学龄前期组(3~6岁,274名)、学龄期组(~10岁,365名)、青春前期组(~12岁,281名),行24 h HRV时域分析;进行各年龄组、性别HRV的方差分析;室性期前收缩按照Lown分级法分成4组,QT延长以QTc>450 ms为界分成正常和延长2组,分别进行组间HRV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HRV各时域指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各年龄组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按性别分组比较HRV 5项时域指标值,男性高于女性,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和标准差均值(SDNNINX)3项指标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和青春前期组SDNN、SDANN均数的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无期前收缩组与无症状偶发期前收缩组、频发期前收缩组和病理性期前收缩组HRV时域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QT间期正常组和延长组HRV时域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儿童HRV存在年龄差异.HRV的时域指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提示儿童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随年龄的增长发育渐趋完善和平衡.②学龄前期至青春前期,HRV男性高于女性.提示心脏自主神经总张力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心交感神经张力较女性相对增高;而心迷走神经张力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心脏迷走神经功能发育可能较一致.青春期前,男、女间HRV的差异为显著.可能提示此年龄段男、女间心脏自主神经发育的不一致性.③无症状期前收缩及QT间期延长儿童的HRV与其他儿童HRV相比无明显变化.

    作者:马丽娟;吴铁吉;石琳;李尔珍;李路萍;赵地;郑彤;王增慧;李华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病原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n)的病原学情况.方法 定期选择首都儿科研究所儿内科门诊临床拟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行咽拭子MP、CPn的nPCR检测.共纳入314例患儿,其中男183例,女131例,年龄2个月至14岁.结果 314例患儿中MP和CPn阳性50例,总阳性率15.9%(50/314).其中MP感染46例,阳性率14.6%(46/314);CPn感染4例,阳性率1.3%(4/314).男女感染比例1.3∶1.感染患儿年龄为4个月至12岁.MP感染并发呼吸道病毒感染占MP感染的21.7%(10/46);其中90.0%(9/10)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本组MP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和流涕为主,个别有头痛、肌痛及胃肠道症状;有8例(17.4%,8/46)患儿仅以发热、扁桃体红肿为体征就诊.4例CPn感染患儿均有发热,伴有咳嗽和流涕.所观察的MP、CPn感染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80.0%(40/50).MP感染以冬、春季节发病较高,并存在混合感染.CPn感染为9、10和12月份散发.结论 MP和CPn感染也是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重要病原之一.发病年龄有小年龄化趋势.MP、CPn感染与其他病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并无特殊之处.采用nPCR的方法,可以提供早期病原学诊断的依据.

    作者:廖斌;曹玲;赵汉青;孙红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患儿运动障碍的系统康复管理(一)

    脑性瘫痪(脑瘫)是导致儿童残障的主要疾病,近10年来脑瘫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有:①发育神经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发现了0~3个月婴儿的自发性全身运动规律,实现了在超早期阶段诊断脑瘫[1,2];②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为代表的脑瘫标准化评估量表的诞生,为脑瘫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功能研究工具[3,4];③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功能性MRI可以提供更为直接的脑部功能性证据[5,6];④肉毒毒素注射可以缓解脑瘫患儿的肌肉痉挛,早期控制由于痉挛所导致的二次损害[7,8];⑤证实了肌力训练的有效性[9,10];⑥认知训练正在不断地推广,但仍需更多的疗效证据[11];⑦在新型运动发育理论[12]的指导下,使得对脑瘫的管理更为科学合理.以这些研究成果为背景,对脑瘫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2005年国际脑瘫新定义[13]认为脑瘫是指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的症候群,这种导致活动受限的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

    作者:史惟;杨红;王素娟;廖元贵;王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离断1例

    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并发多系统的畸形,在新生儿中发生率约为1/10 000,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约占1%[1].我们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血管造影诊断IAA 1例,并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喜红;黄国英;帕米尔;李国平;吴琳;崇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肾病为主要表现的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1例

    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asphyxiating thoracic dystrophy,ATD),又称Jeune综合征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表现为特征性骨发育异常,常伴有肺、肝、肾、胰腺或视网膜等多系统的发育与功能异常[1].大多数患儿因胸廓发育不良导致呼吸困难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生后数周内死亡.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病例多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以肾病为首要表现的病例在国内尚未见报道.由于国内儿科对该病仍缺乏认识,误诊及漏诊率较高.我院收治了以肾病为主要表现的Jeune综合征患儿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江红;刘小荣;沈颖;刘小梅;陈植;闫洁;曾津津;孙国强;杨永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团结、和谐、高效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风湿病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肾脏病专科病房早成立于1954年,1972年开设了肾脏专科门诊,1976年正式成立肾脏专业组.在郭怡清教授、方利君教授、盛芳芸教授和沈公印教授等老一辈儿科专家的辛勤耕耘和言传身教下,学科建设不断发展.1979年即开展儿童肾脏活检,为早开展这一技术的单位之一,1982年开始应用腹膜透析技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1999年在肾脏专业学科带头人徐虹教授的领导下,学科建设逐步拓展和完善,2005年肾脏专业组更名为肾脏风湿病科,成为国内从事儿童肾脏和风湿性疾病临床、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基地之一.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侵袭性真菌感染及治疗策略

    近年来,全球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发病明显增加,儿童IFI亦呈增加趋势,而且在医院内感染中居重要位置.由于IFI常发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儿,其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变化与其他许多疾病很相似,使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病死率很高.所以,IFI的诊治已成为儿科当前的重要问题.

    作者:黄敬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小儿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小儿肝病和感染学组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协办的第八次全国小儿肝病学术会议于2006年7月26~29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94名代表及特邀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翁心华主任委员、缪晓辉常务委员兼秘书亲自到会指导并致贺词.会议收到论文和报告近90篇,个别论文因时间问题未能收入论文汇编.经专家评审,专题报告9篇,大会发言论文10篇.本次会议收到的优秀论文很多,有的是在截稿期后收到,已经审稿,因会议时间有限,仅能根据涵盖主题范围等选出其中部分发言,大部分仅能书面交流.

    作者: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小儿肝病和感染学组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