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并呈年轻化趋势[1],对乳腺癌的早期预防、精确诊疗和预后分析能力迫切需要提高.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分型、预防警示及预后判断奠定了基础.初,乳腺癌按照基因表达谱差异分为 4 类分子亚型,但这种分型方式受到基因分析的成本、设备和技术要求等的限制,很难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分类[2].因此,临床上通常借助免疫组化法替代基因分析,但免疫组化法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鲁棒性较差,且其分类结果与基因分析结果的一致性也较差[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以实现乳腺癌的精准分类[4].
作者:明文龙;袁少勋;谢建明;刘宏德;顾万君;孙啸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absent pulmonary valve syndrome,APVS)是以肺动脉瓣缺如或发育不良为特征的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常伴有肺动脉反流及肺动脉分支不同程度扩张.病情较重的婴儿由于扩张的肺动脉压迫支气管导致严重的呼吸窘迫,在新生儿早期即发生夭折.APVS 表现不同,预后不同,故胎儿期超声心动图评价十分重要.
作者:赵雷生;张颖;王彧;孙雪;雷文嘉;马佳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居常见肿瘤发病率第 9 位,病死率居第 13 位[1],根据浸润深度,70%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原位癌、Ta、T1 期膀胱癌;30%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 T2~4 期膀胱癌[2-3].尽管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不易发生远处转移,但 90%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后仍会复发,且 25%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会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故仍需要密切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超声分子影像学是目前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能够无创、实时、早期诊断、动态观察病灶变化等,可以用于早期诊断、评估病情和特异性治疗等.超声分子影像的发展对膀胱癌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敏薇;徐盼;周爱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1998 年,Shields 等[1]首次提出利用 18F-氟代胸苷(18F-fluorothymidine,18F-FLT)PET 成像作为非侵入性评估肿瘤细胞增殖的工具,这种新型 PET 显像剂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于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18F-FLT 是胸腺嘧啶类似物,主要通过被动扩散和 Na+ 依 赖 的 转 运 体 进 入 细 胞 内 . 胸 苷 激 酶 -1 (thymidine kinase 1,TK1)是 DNA 合成补救途径的关键酶,催化胸苷磷酸化为胸苷-磷酸.18F-FLT 因与胸苷结构类似,可被 TK1 在细胞质内磷酸化形成 18F-FLT-单磷酸.由于 3'端被 18F 替代,18F-FLT-单磷酸不能继续参与 DNA 合成而蓄积于细胞内.TK1 仅在DNA 合成期表达,其活性在静止的非增殖细胞内很低,但在增殖细胞 G1 后期和 S 期会增加到 10 倍以上[2].因此 18F-FLT 可通过反映 TK1 的活性间接反映细胞增殖[3].
作者:全震;王瑞峰;孙夕林;申宝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漏的高分辨CT(HRCT)及MR水成像特征与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脑脊液漏修补手术,术前均行HRCT及MR水成像检查的26例CSF漏患者.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6例CSF漏患者的手术和影像学检查共发现29个漏口,其中HRCT发现23个,MR水成像发现26个;HRCT诊断CSF漏漏口的敏感度为79.3%(23/29),MR水成像敏感度为89.7%(26/29),HRCT结合MR水成像敏感度为100.0%(29/29);HRCT和MR水成像术前CSF漏漏口定位与手术漏口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HRCT与MR水成像结合可准确定位CSF漏的漏口位置.
作者:宁殿秀;孙美玉;管秀科;苗延巍;吴春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1 病例简介女,66 岁,主诉:右下肺腺癌.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身高 154 cm,体重 50 kg,颈部体检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开放上肢外周静脉通路,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并测压.常规麻醉诱导后,经口顺利插入 35F 双腔气管导管,插入深度 28 cm,行双肺控制通气,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深度.随后行右侧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操作.
作者:许巧巧;张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12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8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126枚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消融前后均进行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检查,观察术后1、3、6、12个月结节大小的变化,测量结节大径、体积、体积减少率;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用于评估消融区域,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8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RFA,其中5例1个月后行二次消融,一次消融率为94.32%(83/88).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10例治疗中疼痛不适,均顺利恢复.消融后1、3、6、12个月结节大径分别为(2.06±1.04)cm、(1.63±0.90)cm、(1.33±0.81)cm、(1.14±0.60)cm.消融后1d及1、3、6、12个月结节体积分别为(8.02±10.54)ml、(3.84±5.81)ml、(2.12±3.36)ml、(1.28±2.29)ml、(0.54±0.76)ml;消融后体积减少率分别(1.27±19.48)%、(31.12±33.27)%、(63.06±21.27)%、(81.66±14.72)%、(88.08±9.33)%.37个结节(29.37%)治疗后12个月完全消失,113枚结节(89.68%)治疗后体积缩小率达50%以上.结论 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思媛;洪运虎;劳海燕;王桂林;俸瑞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纤连蛋白(F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及与病灶剪切波弹性模量值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行乳腺切除术或真空辅助旋切活检,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或乳腺良性肿瘤,且在活检前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的120例患者,其中恶性组及良性组各60例.患者均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量并记录病灶弹性模量值的大值(Emax)、小值(Emin)、平均值(Emean)和周围组织弹性模量比值(Ratio).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N(阴性或阳性).比较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组织间FN染色结果及两组病灶间弹性模量值的差异,分析FN的表达与各弹性模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良性病变中以纤维腺瘤为主(41例),恶性病变中以浸润导管癌为主(52例).恶性组60例在细胞外基质中FN均呈阳性,而良性组病灶细胞外基质中27例呈阴性,两组在细胞外基质中F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细胞中F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Emax、Emean与Ratio均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E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外基质中FN的表达与各弹性模量值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FN在良、恶性乳腺肿瘤细胞外基质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良、恶性肿瘤的弹性模量值不同,但肿瘤的硬度与细胞外基质中FN的表达不存在相关性.
作者:李亚帅;王知力;李晔;何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对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9例乳腺疾病患者的X线及临床资料,共计230枚直径<2 cm的乳腺结节,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使用FireVoxel纹理分析软件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纹理参数.分析各纹理参数对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效能.结果 良性组和恶性组均值、偏度和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偏差、不均匀度和熵可有效区分良、恶性乳腺小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者诊断恶性肿块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1、0.645和0.681(P<0.001),以熵的鉴别效能佳.多种纹理参数联合可以提高单一参数的鉴别效能;乳腺X线联合纹理特征可将单一乳腺X线诊断小乳癌的敏感度从75.2%提升至82.2%,准确度从82.6%提升至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熵可成为乳腺X线纹理分析鉴别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佳单一纹理指标.乳腺X线联合纹理特征可以提高单一X线诊断小乳癌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作者:彭文静;徐凯;刘正立;桂熙雯;张孝庚;路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MRI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3日-2018年1月30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保乳手术并完成随访的10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行乳腺MRI检查者52例(研究组),未行乳腺MRI检查者5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经常规检查均适合行保乳术.比较两组患者切缘阳性率、再手术率及手术变更率之间的差异;测量研究组患者的肿瘤/乳腺体积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比15.8%,P>0.05).研究组2例保乳患者于术后次月分别行改良根治术及单纯乳房切除术;对照组无再手术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变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比12.3%,P>0.05).肿瘤/乳腺体积比在手术切缘阴性及切缘阳性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保乳手术前行MRI检查不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切缘阳性率、再手术率及手术变更率,但MRI检查测量的肿瘤/乳腺体积比是切缘阳性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玲玲;钱银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儿童后颅窝常见肿瘤中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的MRI图像进行基于Gabor滤波的纹理分析,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 选取22例室管膜瘤和23例髓母细胞瘤图像的肿瘤部分为感兴趣区(ROI),对ROI进行5个尺度8个方向的Gabor滤波,观察滤波后图像提取均值、对比度、熵、角度方向二阶矩4组共160个纹理特征,分析160个纹理特征在不同肿瘤之间的差异.利用SVM对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纹理特征进行训练并分类.结果 Gabor滤波后提取的160个纹理特征中,114个特征在2种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SVM,室管膜瘤与髓母细胞瘤分类准确率达(87.03±4.22)%.结论 基于Gabor滤波的纹理特征分析能够有效实现儿童后颅窝肿瘤中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的分类,可以作为一种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
作者:张涵笑;赵书俊;董洁;张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提出一种针对乳腺专用诊断系统PEMi计数特点的定量标定方法,为临床标准化摄取值(SUV)的计算提供可靠保证.资料与方法 实验模型为柱状热灶,核素自然衰变,分21次扫描,扫描时间均为5 min.在不同计数率情况下对像素值与放射性浓度进行定量标定,建立标定系数与计数率之间的关系.纳入2012年8月-2014年8月天津肿瘤医院共788例行PEMi检查的乳腺数据,每例数据均统计其计数率,其中36例实心单病灶数据用于计算SUV值.采用Bland-Atman差异分析图及组内相关系数对标定结果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PEMi临床数据的定量分析.结果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EMi系统的定量标定方法,该方法计算出的放射性浓度与其真实值之间的平均差值为-0.1046±0.1078,组内相关系数为0.999.计算36例临床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SUV,其中33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SUVmax为5.452±2.204,1例单纯囊肿伴慢性炎症患者的SUVmax为2.335,1例囊状乳头状癌伴灶性浸润患者的SUVmax为4.801,1例髓样癌患者的SUVmax为3.901.结论 该算法计算出的放射性浓度与真实值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可达0.999,因此本算法可获取准确的标定系数,并为临床SUV的计算提供良好的基础.
作者:赵然然;赵书俊;贠明凯;李琳;高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新生血管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9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49例,根据有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n=101)和无症状组(n=48),分析SMI等级与增强强度(EI)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比较SMI与EI诊断脑卒中的效能.结果 斑块SMI等级与EI呈显著正相关(rs=0.80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1)、超敏C-反应蛋白(OR=1.232)、高血压史(OR=3.058)、EI(OR=2.209)、SMI等级(OR=2.606)均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显示,SMI等级、EI诊断斑块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869,两者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95,P=0.6203).结论 SMI技术能够方便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有助于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及风险分层,可为早期诊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
作者:杨德斌;姚晓华;王静;孟盈;王迎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检测高尿酸患者尿酸盐结晶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风湿免疫科行DECT检查的住院患者67例,并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痛风组53例与非痛风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双能量影像特征及血尿酸值,分析DECT检测尿酸结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尿酸值、CT容积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CT检测尿酸盐结晶石的敏感度为86.8%、特异度为92.9%、阳性预测值为97.9%、阴性预测值为65.0%.痛风组尿酸盐结晶阳性率高于非痛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P<0.001).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 0.80~0.99).结论 DECT可清晰显示结晶沉积及范围、骨质破坏情况,对高尿酸患者的尿酸盐结晶检测、诊断及鉴别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靠性,对于痛风病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佳杰;张亚斌;李博;雷学斌;崔光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0~24 h、1~3 d、3~7 d、7~15 d、15~28 d日龄段、临床诊断为HIE患儿各40例;选取各日龄段正常新生儿各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新生儿均行常规MR和3D-ASL灌注扫描,其中0~24 h、1~3 d组3D-ASL脑血流灌注扫描中标记后延迟时间(PLD)预设为1025 ms,其余组PLD预设为1525 ms.比较各日龄段临床诊断为HIE患儿与相应日龄段正常新生儿3D-ASL灌注脑血流量,总结各日龄段HIE患儿3D-ASL灌注脑血流量特点.结果 1~3 d组患儿3D-ASL灌注脑血流量除额叶区外均高于相应日龄段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4 h、3~7 d组患儿3D-ASL灌注脑血流量低于相应日龄段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5 d、15~28 d组患儿3D-ASL灌注脑血流量与相应日龄段正常新生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ASL可以反映脑血流灌注情况,与MR平扫序列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HIE的病理过程,有助于早期诊断HIE.
作者:唐世龙;何玲;刘波;刘先凡;钦斌;冯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中不同扫描层厚的选择对脑白质纤维束各扩散定量评估指标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采用不同扫描层厚(分别为3 mm、5 mm、7 mm)对30名健康志愿者在3.0T MR仪上行DTI以及3D T1WI扫描,获得胼胝体压部区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AD)、横向扩散(RD)以及右侧海马区域纤维束数目(FN)、小纤维束长度(FLmin)、大纤维束长度(FLmax)等扩散定量评估指标.比较不同扫描层厚下(3 mm组、5 mm组和7 mm组)各扩散定量评估指标,分析扫描层厚与各扩散定量评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FA、MD、RD、FN、FLmin在各组间、AD在3 mm组与7 mm组以及5 mm组与7 m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Lmax各组间以及AD在3 mm组与5 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AD、FN与扫描层厚呈负相关(r=-0.887、-0.316、-0.560,P<0.05),MD、RD、FLmin与扫描层厚呈正相关(r=0.606、0.767、0.501,P<0.05).FLmax与扫描层厚无相关性(r=0.008,P>0.05).结论 不同扫描层厚对DTI部分扩散定量评估指标有明显影响,数据获取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吕亮;吕发金;黄显龙;刘筱霜;魏淼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