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5-5185
  • 国内刊号:11-3154/R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12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10期文献
  • 超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

    目的 探讨超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7年12月于大庆市第四医院就诊的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共128个甲状腺结节,在未经任何处置前分别行普通高频超声检查、超高频超声检查以及弹性成像检查,根据普通高频超声及超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参考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级标准,1~3级为良性,4~5级为恶性.参照5分评分法对肿块进行弹性评分,同时测量应变率比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独应用普通高频超声、超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普通高频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应用、超高频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比较这5种方法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纳入病例中,良性结节占65.6% (84/128),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常见(68个),占良性结节的81.0%,其次为甲状腺腺瘤(14.3%,12/84)、结节腺瘤样变(2.4%,2/84)和增生结节(2.4%,2/84);恶性结节34.4% (44/128),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常见(43个),占恶性结节的97.7%,其次为髑样癌(2.3%,1/44).普通高频超声、超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普通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超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合并桥本病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5.0%、95.4%、77.3%、90.9%和97.7%,特异度分别为88.1%、96.4%、83.3%、97.6%和98.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959、0.803、0.943和0.983.其中超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合并桥本病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结论 超高频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诊断效能优于普通高频超声.超声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在桥本病背景下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能力.

    作者:任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儿童甲状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1 病例简介女,12岁,主诉:左侧下颌肿物半年、逐渐肿大,质硬,无压痛;行抗炎治疗无明显缩小.体格检查:颜面部不对称,肿块位于左侧下颌,质硬,无压痛,境界清楚,大小约30 mm×20 mm;甲状腺左叶及右叶均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30 mm×10 mm,质韧,表面欠光滑,境界欠清,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无明显压痛;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素0.95 ng/ml,游离四碘甲状腺素9.0 μg/ml,促甲状腺素3.28 mU/L.

    作者:姚彩;郭良云;刘燕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输入动脉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颅脑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ICA)不同程度狭窄的慢性脑缺血患者选择不同输入动脉对颅脑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慢性脑缺血,完成颅脑CT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且为单侧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颅内段狭窄的40例患者.CTA证实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各10例.分别选择左侧、右侧大脑中动脉(MCA) M1段及基底动脉(BA)共3组输入动脉,均选择上矢状窦为输出静脉,生成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及延迟时间(DT)参数.比较3种输入动脉组间(BA组、健侧MCA组、患侧MCA组)两侧CBF、CBV、MTT、TTP、DT的差异.结果 20例ICA轻、中度狭窄患者,3组不同输入动脉获取的各灌注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ICA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健侧MCA及BA组所得到的灌注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MCA组16例患者的CBF、MTr及DT与另外两组输入动脉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3例重度狭窄及1例闭塞患者3组获取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血流灌注图像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进行全脑CT灌注成像的后处理中,ICA轻、中度狭窄患者可以选择脑内任意较大的动脉作为输入动脉,而在ICA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中要尽量选择健侧的MCA及BA作为输入动脉.

    作者:叶国伟;钟根龙;陈旭高;邹建勋;鲍丽娟;王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

    目的 桥本甲状腺炎(HT)及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本研究探讨合并HT的PTC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特征,为从HT中筛查出甲状腺恶性结节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从298例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中筛选出48例合并HT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70例单纯PT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①与单纯PTC相比,合并HT的PTC女性及微小癌比例更高,两组年龄、肿瘤大小、多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PTC的结构、内部回声、形态、边缘、钙化、晕圈等超声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合并HT的PTC内部多无血流,单纯PTC内部多有血流.内部无血流多见于肿瘤直径≤10mm的PTC,内部有血流多见于肿瘤直径>10mm的PTC.结论 合并HT的PTC以女性更多见,多为微小癌;具有PTC典型的灰阶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显示内部无血流,PTC的内部血流不仅与PTC的大小有关,可能还与是否合并HT有关.

    作者:王欣;郑凯;黄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实验室及MRI特征,为提高诊断准确性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79例细菌性脑膜炎和7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MRI特点.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易出现反应差与前囟膨隆;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易出现头痛.其他临床症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较病毒性脑膜炎组明显升高,诊断阈值分别为0.9 g/L、19.6 mg/L、430个/mm3;脑脊液糖/血糖比值及脑脊液糖低于病毒性脑膜炎组,诊断阈值分别为0.355和1.8 mmol/L;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性脑膜炎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4,P<0.01).MRI显示细菌性脑膜炎组常见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积脓、脑梗死、脑积水/积脓;病毒性脑膜炎组易累及脑实质而形成脑膜脑炎.结论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联合实验室检查及MRI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赵莹莹;李艳;叶平;张家伟;刘岭岭;陈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颞叶内侧癫痫和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儿童癫痫的海马功能连接比较

    目的 观察癫痫患者海马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变化,比较不同类型癫痫的脑网络改变差异,探讨其可能的神经病理机制.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4年8月-2016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17例颞叶内侧癫痫(mTLE)、12例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儿童癫痫(BECT)以及社区招募的1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行结构和功能MRI扫描.以海马头部为感兴趣区,采用REST 1.8软件对3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海马与全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海马头部功能连接脑区存在正、负2种相关性表现,正相关连接脑区主要位于杏仁核、海马旁回、颞叶外侧皮层、岛叶、丘脑、基底节区等;负相关连接脑区主要位于双侧额叶、顶叶、枕叶等皮层.海马功能连接强度(FCS)比较显示,mTLE组较对照组及BECT组均表现为多个脑区FC减低,主要位于海马和海马旁回、颞叶、楔前叶等脑区(P<0.05);而BECT组则表现为FC强度增加,运动区较为明显(P<0.05).结论 不同类型的癫痫脑网络改变模式可完全不同,可能与其所表现的不同临床症状、病程及预后的病理机制相关.

    作者:安阳;刘娜;毓青;杨卫东;尹建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轻度脑外伤患者丘脑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轻度脑外伤(mTBI)后患者丘脑的代谢变化特点,分析其与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2014年9月-2017年3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31例mTBI患者(mTBI组)和3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双侧丘脑行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并检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浓度,比较两组双侧丘脑NAA/Cr、Cho/Cr比值的差异,并分析mTBI组双侧丘脑NAA/Cr、Cho/Cr比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及各子项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1例mTBI患者中,27例(87.09%)存在空间与执行能力障碍,24例(77.41%)存在记忆损害,22例(70.96%)存在注意力损害;mTBI组MoCA总评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TBI组双侧丘脑NAA/Cr比值也低于对照组(左侧:2.29±0.11比2.43±0.16,t=2.11,P=0.01;右侧:2.17±0.15比2.31±0.32,t=2.33,P=0.03),两组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TBI组双侧丘脑NAA/Cr比值与MoCA总评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评分均有相关性(r左侧=0.89、0.61、0.63、0.44、0.56,r右侧=0.77、0.44、0.56、0.51、0.44,P均<0.05);Cho/Cr比值与上述各临床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 1H-MRS可以敏感地检测出mTBI患者丘脑异常代谢变化,这种代谢异常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作者:沈祥春;汪丽娜;周仪;肖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静息态局部一致性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研究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静息状态下局部自发脑活动及两半球相同脑区之间功能连接的改变.资料与方法 纳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AD的24例患者,同时招募24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受试者行3.0T磁共振静息态BOLD扫描.对所有受试者扫描图像资料行局部一致性(ReHo)和镜像对侧同伦连接(VMHC)分析,通过统计分析ReHo异常功能脑区域及运用VMHC分析该异常区域半球间功能连接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D组双侧额内侧上回、眶额中下回、眶额内侧回、前中扣带回、尾状核、右侧海马、右侧岛回、右侧杏仁核、右侧额中回及左侧颞上、下回ReHo值增高,双侧枕中回、枕上回、距状皮层、楔前叶、后扣带回、中央前后回、角回、额下回岛盖、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中回、左侧辅助运动区及右侧额上回ReHo值减低(Voxel水平,P<0.05,TFCE校正);AD组双侧嗅回、额内侧上回、眶额中上回、眶额内侧回、前扣带回、尾状核及岛回的VMHC值增高;双侧距状皮层、颞中回、枕中回VMHC值减低(Voxel水平,P<0.05,TFCE校正).结论 AD患者较对照组ReHo及VMHC明显异常脑区主要集中于默认网络核心脑区,两半球等位体素之间功能连接的异常可能与局部脑功能活动有关.

    作者:厍映霞;王帅文;马文玲;魏柯香;郭顺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正中弓状韧带压迫腹腔动脉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正中弓状韧带(MAL)压迫腹腔动脉的多层螺旋CT (MS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并进行对比研究.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临床诊断为MAL压迫腹腔动脉,并行腹部CT增强扫描或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26例患者,7例同时行DSA检查.MSCT观察腹腔动脉根部有无狭窄,紧邻狭窄腹腔动脉根部左、右两侧是否有横行带状影(如有则判定为MAL),在重建图像上观察MAL与腹腔动脉根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MAL压迫腹腔动脉根部致其狭窄,若有狭窄则在矢状面MPR图像上观察是否呈“V字形”结构,并计算腹腔动脉狭窄率;在DSA上观察腹腔动脉根部有无狭窄、侧支循环和并发症.比较腹腔动脉根部狭窄在MSCT横轴面上与MSCT重建图像上的出现率.结果 MSCT横轴面上19例表现为腹腔动脉起始部狭窄,紧邻狭窄腹腔动脉根部左、右两侧15例可见横行带状影,横轴面上腹腔动脉起始部狭窄出现率为73.1% (19/26),横行带状影出现率为57.7% (15/26).重建图像上均表现为腹腔动脉起始部受MAL影覆盖受压伴不同程度的狭窄,出现率为100.0% (26/26),典型者(17/26,65.4%)呈“V字形”结构.腹腔动脉根部狭窄在MSCT横轴面上的出现率与MSCT重建图像上的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89,P<0.05).26例中,重度狭窄10例,中度狭窄10例,轻度狭窄4例,轻微狭窄2例.14例可见侧支循环形成,出现率为53.8%(14/26).7例行DSA的患者行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时均表现为腹腔动脉起始部狭窄及侧支循环形成,出现率为100.0%,2例发现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瘤.侧支循环出现率在MSCT和DS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7,P<0.05).结论 MAL压迫腹腔动脉在MSCT及DSA上具有特征性的表现,MSCT对MAL压迫腹腔动脉的诊断具有意义,而DSA可以作为MSCT重要的补充诊断方法.

    作者:何杰;牛忠锋;胡红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单个心动周期CT冠状动脉成像在自由呼吸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

    目的 比较自由呼吸及屏气呼吸两种状态下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探讨320排CT对自由呼吸患者单个心动周期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连续收集心率≤65次/min的1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扫描时自由呼吸)和B组(严格进行屏气训练),每组70例.应用320排CT以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于单个心动周期行冠状动脉CT成像.对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并比较两种扫描条件下的辐射剂量.结果 1791个冠状动脉节段中,96.1% (1722/1791)能够满足诊断的图像质量要求.A、B两组图像质量可诊断率分别为95.3%(856/898)、97.0% (866/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2.1±0.9)mSv、(1.9±0.7)m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在低心率患者自由呼吸时单个心动周期内完成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具有可行性,能以较低的辐射剂量获得诊断所需图像.

    作者:莫绪凯;林铭霞;刘伊勇;张冬;梁建业;史长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全模型的新型迭代重建技术显示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作用

    目的 探讨基于全模型的新型迭代重建技术(IMR)显示冠状动脉非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12月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显示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或非钙化为主的硬化斑块的图像,并进行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和IMR重建,测量图像噪声、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和前降支中段、回旋支近段、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及斑块周围脂肪组织的CT值,比较两种重建技术的图像噪声、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信噪比,以及各感兴趣区与周围脂肪组织的对比噪声比.结果 纳入47例成年患者,共55个非钙化或非钙化为主的粥样硬化斑块.IMR组的图像噪声低于iDose组(10±2比12±2,t=-8.5,P<0.01),而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和前降支中段、回旋支近段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信噪比,以及各感兴趣区与周围脂肪组织的对比噪声比均高于iDos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与iDose相比,IMR重建算法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更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非钙化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唐田;李涛;杨立;李雪萍;罗春材;黄自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CT诊断

    输尿管良性纤维性息肉又称为纤维上皮性息肉,临床少见[1].CT检查的密度分辨率高,可以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CT泌尿系造影(CTU)等,能够清楚地显示病变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本研究对4例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赵会军;赵国芳;湛东伟;郭学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右肾透明细胞癌合并肾门淋巴结结核18F-FDG PET/CT显像1例

    1 病例简介男,40岁,主诉:发热后体检发现右肾占位2d.现病史: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多于午后发热,体温高39℃,无明显盗汗及体重下降,无咳嗽、咳痰、头晕、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及血尿.发病前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腹部超声提示右肾实性包块.

    作者:杨晖;范军振;王瑞民;徐白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及动态增强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DWI)及动态增强MRI (DCE-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前列腺癌患者及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IVIM-DWI及DCE-MRI检查,经后处理得到IVIM-DWI参数真实的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DCE-MRI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管空间容积分数(Vp).比较各参数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根据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结果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前列腺癌组Ktrans、Kep、Vp、D*值较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增大,Ve、D、f值较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的诊断效能以f值、D值较高.前列腺癌不同GS评分组间D、D*、f、Ke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Gleason评分升高,D值减小、D*值增大,f值、Kep值先增大后减小.结论 IVIM-DWI及DCE-MRI各参数可有效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其中IVIM-DWI更具优势.IVIM-DWI参数中D值减小、D*值增大及f值先增大后减小可提示高级别前列腺癌.

    作者:徐曦;张冬;黄家喜;马孟杰;罗良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在儿童输尿管息肉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儿童输尿管息肉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漏、误诊原因,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证实的39例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评估超声对儿童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价值.结果 39例患儿共43枚息肉,超声正确诊断26例28枚,诊断正确率为65.1%.其中息肉长径<5mm、5~9 mm、>9 mm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0.0%、69.6%、80.0%,超声诊断正确率随息肉长径增加而提高;超声漏诊率为30.2% (13/43),其中11例漏诊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2例左侧输尿管多发2枚息肉漏诊1枚;误诊率为4.7% (2/43),1例误诊为炎性沉积,1例误诊为结石.结论 超声对儿童输尿管息肉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对于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花立春;周昕;陈俊;朱善良;边传振;唐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加速成像方法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态增强MRI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加速成像方法在血管壁粥样硬化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针对血管壁的DCE-MRI行数字仿真模型和在体图像仿真,应用keyhole、ktGRAPPA、ktPCA、ktSLR等加速成像方法获得加速后的DCE-MRI图像,并采用Patlak模型分析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在数字仿真中,在不同的参数设定条件下,将所得结果与真实设定值进行对比.于在体图像仿真中,在不同加速倍数下,与原始图像对比图像质量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估各方法的效果.结果 在测试的4种加速方法中,ktGRAPPA和ktSLR方法所得的终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真实值更接近,大部分情况下优于不加速的原始方法.于在体图像仿真中,ktGRAPPA和ktSLR加速后的图像质量不差于原始图像,加速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未加速时的结果变化趋势与数字模拟中的关系一致,表明其精度优于原始方法.结论 ktGRAPPA与ktSLR加速成像能够提升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精度,在动脉粥样硬化动态增强MRI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娴;蔡小英;齐海坤;吴婷婷;陈慧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图像序列差分正则项的实时心脏磁共振重构

    目的 使用压缩感知(CS)加快心脏磁共振(CMR)图像的扫描速度的可行性和价值.材料与方法 提出基于图像序列差分正则项的实时CMR图像重构算法,以第1帧图像作为参考图像,从K空间数据重构出第1帧图像后,利用图像序列差分正则化使得后续帧的重构均以第1帧图像为参考,从而同时利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稀疏性.采用改进的NESTA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高算法的实时性.以峰值信噪比(PSNR)、相对误差(RLNE)、均方根误差(RMSE)为定量评价指标,对比本研究算法与ktFOCUSS、基于运动补偿的ktFOCUSS、ktSLR、DTV等主流算法的性能差异.结果 与上述其他主流算法相比,本研究算法可以获得佳定量评价指标,表现在PSNR高0.46~4.86 dB,RLNE低0.002~0.080,RMSE低0.0004~0.0050;同时,本研究算法在人眼视觉感受、局部区域放大和沿时间轴展开等定性分析中也取得佳效果.结论 本研究算法在客观指标定量评价上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同时在人眼视觉感受等主观定性评价上也取得佳效果.

    作者:衡阳;徐剑峰;陈峰;汤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