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4年北美20万以上的女性初诊发现乳腺癌[1],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2].尽管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24%[1,3].如何对乳腺癌疗效进行早期及有效的评估对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晓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显著提高EC的预后,MR是EC术前诊断及分期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尤其是多模态MRI技术,能综合各模态的优点,提高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认识[3].目前EC研究中常用的多模态MRI主要有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本文拟对以上5种多模态MR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毕秋;吕发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瘢痕部位的异位妊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创伤愈合后形成开口于宫颈管的局部凹陷性缺陷,再次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该缺陷处即可形成CSP.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及对CSP认识的深入,近年来CSP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超声检查简便、可重复操作,诊断结果可靠,是CSP的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韩吉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前列腺癌是美国新发病例多的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1].2015年,Qi等[2]对中国上海市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的报道表明,前列腺癌己成为严重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年间己从第17位分别增长至第4位和第6位.目前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基本方法有直肠指检、经直肠超声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测,但漏诊率较高,而CT、MRI[3]等普通影像学方法诊断前列腺癌缺乏特异性.
作者:韩雪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PAHCM)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的变化.资料与方法 选取26例PAHCM患者作为PAHCM组,同时选取26例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全容积显像方式采集RT-3DE图像,显示左心室17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获得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ESV)和节段射血分数(rEF).结果 PAHCM组的心尖水平4个节段以及心尖帽的rEDV、rESV和r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水平各节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rESV及rEF心尖水平各节段、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AHCM组rESV及rEF心尖水平各节段、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可反映PAHCM患者左心室各个节段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评估以及尽早干预治疗提供了一种检测手段.
作者:宋光;李方方;任卫东;吴丹;乔伟;张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连续20例行PET/CT检查发现有心脏或心包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PET/CT诊断结果与终临床诊断对照,评价其对心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PET/CT共检出心脏单发病变6例,其中4例为良性;心脏病变伴全身多发病变14例,其中13例为恶性病变.心脏良性病变的SUVmax为0.5~7.6,平均3.4±3.0;恶性病变的SUVmax为2.0~21.9,平均7.5±5.6.PET/CT对心脏良、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95.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病变FDG摄取与全身分布情况及临床资料结合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高平;王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程度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SD)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探讨左、右心室收缩功能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资料与方法 选取91例LVSD患者(LVSD组)和65名健康者(对照组),测量左心室大小和射血分数(LVEF),同时检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平面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PSv)、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IVCv).根据LVEF减退程度将LVSD组分为轻-中度LVSD组和重度LVSD组,比较各组右心室收缩功能和LVSD组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进一步将相同LVSD水平者据PASP分为伴肺动脉高压和不伴肺动脉高压2个亚组,并比较组间右心室收缩功能.分析LVEF、PASP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轻-中度LVSD组及重度LVSD组的TAPSE、RVFAC、PSv、IVCv依次减低(P<0.01);在轻-中度LVSD组中,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RVFAC、PSv较不伴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减低(P<0.05);在重度LVSD组中,伴肺动脉高压组的TAPSE、RVFAC、IVCv也较不伴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减低(P<0.05);轻-中度、重度LVSD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分别为26.1% (12/46)和42.2% (19/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LVEF、PASP与TAPSE、RVFAC、PSV、IVCv呈轻到中度相关(r=0.311、0.307、0.359、0.324,P<0.05;r=-0.458、-0.541、-0.537、-0.482,P<0.01);回归分析示:LVEF与TAPSE、RVFAC、PSv、ICVv复合模型拟合优(R2=0.353、0.301、0.215、0.198,P<0.01);PASP与TAPSE、RVFAC、PSv、ICVv 3次模型拟合优(R2=0.396、0.557、0.294、0.155,P<0.05),拟合模型显著.结论LVS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右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程度与LVSD的程度有关,并且与是否存在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以及肺动脉高压的程度有关.
作者:张梅青;李越;王秋霜;翟亚楠;黄党生;王淑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能谱CT佳虚拟单能量成像(VMS)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技术在双期胸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60例行能谱CT双期胸部增强扫描的患者.其中研究组30例行80~140 kVp能谱CT扫描,对照组30例采用120 kVp常规CT扫描,分别使用滤波反投影(FBP)技术和ASIR对图像进行重建,得到VMS-FBP (A组)、VMS-ASIR (B组)、120 kVp-FBP(C组)、120 kVp-ASIR(D组)重建图像.比较4组重建后图像在双期不同层面降主动脉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对4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效辐射剂量下降了3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00,P<0.001).A~D组图像的CT值、CNR、SNR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120 kVp常规CT扫描模式相比,VMS联合ASIR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周悦;董军强;高剑波;侯平;王明月;许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肺结核瘤是造成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假阳性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拟分析13例肺单发结核瘤(SPT)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SPT的18F-FDG PET/CT表现,统计不同预设标准诊断SPT的准确性.结果 13例SPT早期SUVmax平均值为4.3±2.8,其中10例行延迟显像,延迟SUVmax平均值为4.3±2.6,滞留指数(RJ)平均值为(14±23)%,7例均显示延迟SUVmax进一步上升.无纵隔淋巴结摄取、双侧对称和病变同侧的纵隔淋巴结摄取分别为6例、3例和4例.CT示6例无分叶,5例浅分叶,中分叶及深分叶各1例;9例无毛刺,3例长毛刺,1例短毛刺;4例有卫星灶,9例无卫星灶;4例有钙化,9例无钙化.预设SPT的PDG摄取低于纵隔血池、早期显像SUVmax<2.5、RI<10%、良性钙化或卫星灶为良性诊断标准,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23%、40%和62%.结论 18F-FDG PET对SPT的诊断价值有限,不及CT的诊断效能,此时需仔细观察CT形态学特征.
作者:李文婵;陈敏;姚稚明;刘秀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通过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预测游离气胸肺压缩百分比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游离气胸CT扫描数据,分左肺及右肺,用VR容积测量法测量气胸量及胸腔体积并计算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在轴位图像气管隆突层面测量胸廓大垂直距离D1及该线上气胸脏层胸膜至胸廓的垂直距离d1,并计算垂直距离比值X1;同理测量胸廓水平距离D2及气胸边缘至胸廓的水平距离d2,并计算水平距离比值X2;将Y与X1及X2进行回归分析,挑选出系数显著且解释度大的回归方程,并验证方程准确性.结果 所有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侧气胸佳方程:Y=0.0758+2.8623X1-2.8049X12,R2=0.7460;右侧气胸佳方程:Y=0.0708+2.5960X1-2.1178X12,R2=0.8575.方程预测左侧气胸肺压缩百分比误差范围为(0.01±9.68)%,右侧为(0.12±8.02)%.结论 通过气管隆突层面轴位图像测量垂直距离压缩比X1及水平距离压缩比X2均对预测游离气胸肺压缩百分比有意义,尤其是X1更能反映气胸的压缩百分比.
作者:陈永权;陈莉;吕发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1 病例简介男,59岁.CT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孤立结节影(图1A~C),PET/CT示结节糖代谢增高,同时显示自环状软骨下,气管、左右主支气管扩张,但是段以下支气管管径正常,双肺气肿伴双肺多发肺大泡.考虑左肺上叶周围型肺癌.体格检查:双侧胸廓无畸形,未见杵状指(趾),双肺叩诊及听诊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血沉、C反应蛋白无异常,结核抗体阴性,痰培养未发现致病菌生长.免疫组化:CK5/6、P63、CK7、TF-1、K-i67、P53均呈(+);CK20、CgA、Syn、CK56均呈(-).镜下显示鳞癌与腺癌成分并存,瘤内可见坏死组织(图1D).病理诊断:左肺上叶腺鳞癌.
作者:陈熹;唐光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消失肺综合征(vanishing lung syndrome,VLS)又称为特发性肺大疱综合征、巨疱性肺气肿,是一种少见的肺部疾病,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1-2].为提高对VLS的认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探讨本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童永秀;张玮;余庆华;杜瑞宾;马明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此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2例PLC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其中4例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结果 5例患者胸部CT仅出现囊泡,1例仅见多发结节,4例结节及囊泡合并出现,1例仅表现为两肺上叶散在分布的絮状模糊影,1例表现为右肺上叶内实变影.9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改变.病变分布多较为弥漫或广泛对称分布,部分病例以两侧中上肺显著.4例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其中1例肺内病灶代谢不高;3例肺部病灶均见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有肺外病灶,主要为骨、淋巴结、脾脏等.结论 PLCH胸部CT的典型表现为两中上肺混合出现的结节以及囊泡,肺内外病灶在18F-FDG PET/CT图像中多表现为放射性浓聚灶,PLCH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检查.
作者:许秦风;郭万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急性肝性脑病(acute hepatic encephalopathy,AHE)是由肝功能衰竭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异常综合病症[1-5].AHE的发病机制复杂,具有高血氨症、受损大脑自动调整、大脑中γ-氨基丁酸受体的调整和低钠血症等学说[1-2].血氨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分数已经用作为AHE患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指标[3-4].早期AHE患者无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现象,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体检时有记忆力和智力减退、嗜睡、痴呆、表情淡漠等精神异常.
作者:黄松涛;赵嘉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颅二维及三维超声VOCAL技术观察新生儿海马结构形态特征及其与矫正胎龄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出生的183例新生儿矫正胎龄32-43周单胎新生儿海马结构的形态特征,经颅脑前囟矢状面扫描至旁矢状面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面,并测量其长径、宽径、面积、周长,运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其体积.采用相关分析评价各测量参数与矫正胎龄间的相关性.结果 新生儿的海马结构显示率为100%,形态呈“如意棒”形,矫正胎龄与海马各测量参数均呈正相关(长径:r=0.475,P<0.01;宽径:r=0.234,P<0.01;周长:r=0.540,P<0.01;面积:r=.428,P<0.01;体积:r=0.537,P<0.01).结论 经颅脑超声可作为观察测量新生儿海马的有效技术手段,且海马径线与矫正胎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晓康;吕国荣;陈泽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SPECT局部脑血流量(rCBF)显像在不同发作时段的影像特征及定位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临床确诊为原发难治性癫痫患者57例,分别进行发作间期、诱发试验(发作期)rCBF显像,并对29例患者再次进行诱发试验后(发作72 h内)rCBF显像,通过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不同发作时段的脑血流rCBF显像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致痫灶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发作间期、诱发试验及诱发试验后SPECT显像的阳性率分别为70.1%(40/57)、91.2%(52/57)和93.1% (27/29).诱发试验及诱发试验后显像阳性检出率高于发作间期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试验及诱发试验后SPECT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发试验及诱发试验后72 h内rCBF显像阳性检出率均可达90%以上,对癫痫灶定位有效率高于发作间期rCBF影像.诱发试验后72 h内延迟影像与诱发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结合发作间期rCBF影像结果可作为癫痫灶定位较实用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正江;陈雪红;柳江燕;王晓慧;鲁秀娟;冯建中;李继承;刘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技术研究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脑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变情况,初步探讨电休克治疗重性抑郁症的脑神经机制.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重性抑郁症的患者24例,并分别于电休克治疗前后进行rfMRI扫描及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24)测试.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法分别筛选出电休克治疗前后静息态默认网络成分,并分析组间差异.分别提取治疗前后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值,并与前后2次HDRS24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后HDRS24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75,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默认网络中左侧角回功能连接增强(P<0.01,clusters>10),左侧颞中回、右侧后扣带回及左侧前额叶内侧功能连接减低(P<0.01,clusters> 10);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及治疗后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与前后2次的HDRS24评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患者经电休克治疗后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发生部分逆转,推测为电休克治疗重性抑郁症的重要脑神经机制.
作者:史丹丹;陈莉;罗天友;马超豪;刘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烟雾病影像学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远端及Willis环主要分支,如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近端进行性对称性狭窄或闭塞,继发颅底烟雾状血管形成为特征.本病病因不明,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由于血管代偿比较充分,患者早期无临床症状,后期可有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表现.本文回顾性总结86例烟雾病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以期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王东;刘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研究肾动脉解剖变异类别、部位及数目,为肾脏手术术前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3月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因腹部不适行肾动脉增强及全腹部CT增强扫描的107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肾血管CTA,统计肾动脉变异即肾动脉提前分支和副肾动脉的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与不同侧发生率之间的差别.结果 肾动脉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53.4%和45.1%,其中提前分支变异率为38.9%,副肾动脉变异率为33.4%.变异肾动脉从肾门入肾常见,占67.1%;变异数目以1支型多见,占66.3%.单侧、双侧变异率分别为38.4%、14.9%.男性变异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93,P<0.01).右侧肾动脉变异发生率显著高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0,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肾动脉的解剖变异,能够作为肾脏手术术前检查的重要方法.
作者:聂思;彭德昌;李海军;龚洪翰;陈立婷;叶成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1 病例简介男,66岁,半年前发现阴囊肿大,近2个月明显增大并伴胀痛,体温:36.5℃,脉搏:8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5/64 mmHg.查体左侧阴囊明显增大,呈囊实性感,大小约130 mm×80 mm,左侧睾丸触诊不清.实验室各项检查均为阴性.超声示左侧阴囊内混合回声肿块,性质待查.CT诊断左侧阴囊占位合并出血,多考虑良性肿瘤.影像图见图1A~E.手术见肿块与精索血管相连,游离左侧精索,将精索两端结扎后断裂,沿精索向下钝性分离至阴囊,将阴囊内包块沿肿块表面完全剥离后拉出,肉眼呈暗红色,切开瘤内呈网格状结构,见大量淤血及血凝块,未见实性成分,组织送病检.病理镜下显示由扩张的大血管组成,管壁为扁平的内皮细胞,腔内充满血液,扩张的血管被细胞稀少的粗大纤维性间隔分隔(图1F).病理诊断:左侧精索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李文智;罗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1 病例简介男,33岁.主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尿痛.肛门直肠检查:前列腺增大Ⅱ度,中央沟变浅,表面光滑,无结节.临床诊断:前列腺周囊肿.实验室检查:尿蛋白(+),白细胞定量62/μl,红细胞定量201/μl,肿瘤标志物阴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3.09 μg/L.影像学表现见图1A~C.患者行腹腔镜下切除前列腺肿块,术中见肿块与右侧精囊、盆壁组织、直肠前壁粘连伴侵犯神经,尿道残端切缘、双侧精囊腺及输精管段端未见瘤组织;肿块切面呈多囊性,囊内含清亮液体.
作者:王显龙;王燕钰;章绪辉;梁波;林波淼;喻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在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及动态磁共振增强(DCE-MR)表现中存在部分重叠,多参数MR的联合应用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本研究拟探讨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参数优选.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9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且符合研究标准的59例患者.后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分别纳入前列腺癌组(29例)和非癌组(30例).以3.0T MR行前列腺DWI、1H-MRS及DCE-MRI扫描.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1H-MRS的CC/C、DCE-MRI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及初始曲线下面积(iAU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参数ROC曲线分析显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由高到低依次为ADC (AUC=0.97)、Ktrans (AUC=0.95)、iAUC (AUC=0.93)、CC/C (AUC=0.90)、Kep (AUC=0.88)和Ve(AUC=0.79).经Fisher判别分析,ADC、Ktrans及CC/C被引入判别方程,经回顾性误判分析,其诊断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100%.结论 DWI、1H-MRS及DCE-MR中以ADC诊断效能高,Ktrans次之.ADC、Ktrans及CC/C多参数联合应用时诊断效能显著提高,以特异度尤为明显.
作者:赵莲萍;高鹏;张文文;黄刚;周星;王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