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国际刊号:1672-108X
  • 国内刊号:50-1156/R
  • 影响因子:1.03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3
  • 全年订价:24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
  • 儿科学
儿科药学杂志   2009年4期文献
  • 极低出生体重儿转归因素分析及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转归的相关因素及肺表面活性剂(P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305例VLBWI分别按出生体重和住院年份分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住院惠儿均有一种及以上的并发症,常见的为病理性黄疸(53.4%)、酸中毒(43.3%)、呼吸暂停(33.3%)、新生儿硬肿症(32.1%).本组总体院内病死率为3.0%,其中出生体重≤1 000 g组、~1 250 g组及~1 500 g组分别为12.0%、3.3%和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三年后四年两个时间段比较.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VLBWI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6.6%):使用PS组治疗NRDS治愈率显著高于未使用PS组(61.5%比21.7%,P<0.05).结论:体重、严重新生儿并发症是影响VLBWI转归的重要因素;NRDS是致VLBWI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用PS可以明显提高临床NRDS的治愈率.

    作者:王建辉;余加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咪达唑仑在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应用咪达唑仑与苯巴比妥钠的疗效.方法:72例惊厥持续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咪达唑仑负荷量0.1~0.3 mg/(kg·次)静脉推注,再予静脉维持量1.0μg(kg·min)维持,如果惊厥不能控制,则每15 min增加维持剂量1.0μg/(kg·min)直到惊厥停止.对照组予苯巴比妥钠10 mg/(kg·次),如果惊厥不能控制,30 min可以再予10 mg/(kg·次).注入药物1 h内惊厥停止为有效,1 h后惊厥未停止为无效,对比观察两组控制惊厥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0%,对照组有效率为67.0%;治疗组用药控制时间(22±15.2)min,对照组用药控制时间(31±16.3)min,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是治疗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快速、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雪梅;林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维生素A水平分析

    目的:研究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维生素A(VA)的变化规律.方法:(1)比较173名2岁以下急性期肺炎患儿和182名正常同龄儿血浆VA水平;(2)随访患儿家长同意并在恢复期抽血的30名VA缺乏肺炎患儿恢复期VA水平,比较患儿急性期、恢复期VA水平.结果:(1)肺炎患儿血浆VA低于正常健康小儿[(0.99±0.60)vs(1.17±0.3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期惠儿血浆VA水平较急性期明显升高[(0.77±0.33)vs(0.48±0.1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正常健康小儿水平.结论:肺炎惠儿血浆VA水平较同龄正常健康小儿明显下降,雏生素A缺乏肺炎患儿恢复期血浆VA水平较急性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仍低于正常水平.

    作者:耿刚;符州;罗征秀;刘恩梅;罗健;瞿平;Shiv Kumar Yadav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重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单独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单独大剂量地塞米松三种方法治疗急重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对入院时PLT≤25×109/L、出血倾向明显的66例ITP患儿分成三组,每组22例.联合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5 d,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 mg/(kg·d),连用5 d,于治疗第6 d起口服泼尼松2 mg/(kg·d);丙种球蛋白组仅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地塞米松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 mg/(kg·d),连用5 d,于治疗第6 d起口服泼尼松2 mg/(kg·d).结果:联合组、丙种球蛋白组、地塞米松组使PLT升至50×109/L以上的时间分别为(2.1±0.6)d、(3.1±0.6)d、(4.0±0.8)d,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100×109/L以上的时间分别为(4.4±1.0)d、(5.6±1.3)d、(7.1±1.1)d,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达峰值的时间分别为(10.1±1.2)d、(11.2±1.3)d、(13.5±1.9)d,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的峰值分别为(267±85)×109/L、(253±74)×109/L、(223±72)×109/L,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急重型儿童ITP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一种药物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更迅速.

    作者:刘俊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生儿心肌炎70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心肌炎临床表现和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心肌炎70例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诊治经过.结果:本组患儿临床表现多样,早期以非特异性表现为主;心电图表现多种形式异常,以房室传导阻滞(AVB)多见(64例,占91.4%),胸片示心影增大有53例(占75.7%),70例惠儿50.0%有心肌酶谱异常,血清病毒抗体(IgM)检测阳性46例(占65.7%).经积极抢救和综合治疗,44例(62.8%)痊愈出院,17例(24.3%)好转,7例10.0%死亡.结论:新生儿心肌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其病因以病毒感染多见,早期诊断和积极合理治疗,大部分新生儿心肌炎预后艮好.

    作者:唐慧;蔡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全静脉营养对危重新生儿体重增长的作用

    目的:观察全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中促进体重增长的作用.方法:实验组57例采用全静脉营养混合液支持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一般支持疗法,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体重下降持续时间、累积体重增加及每日体重增加对照组分别为(6.05±1.64)d、(118.32±34.26)g、(7.94±8.92)g,治疗组分别为(3.42±1.98)d、(184.12±62.14)g、(16.32±9.74)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0、2.556、2.299,P均<0.05).结论:全静脉营养能更好地促进患儿体重的增长,加快疾病的康复.

    作者:曹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贴片佐治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贴片经皮给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中药贴片经皮给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西医综合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剂口服、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有脱水症状者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贴片并使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1次/d,3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高于对照组(76.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9,P<0.01).结论:中药贴片经皮给药佐治病毒性肠炎使用方便,依从性好,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王燕;刘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2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目的:提高对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8年经粪便培养证实为鼠伤寒菌感染患儿42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药敏及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病以婴幼儿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全部病例均有痢疾样腹泻及发热表现,部分于住院3~8 d发生高热;第1次粪便培养出鼠伤寒菌的30例,其余经2~3次培养出鼠伤寒菌;22例疑为院内交叉感染;药敏试验头孢曲松、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53%、21.05%、31.06%),经该3种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粪便培养是确诊鼠伤寒肠炎的重要方法,结合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叶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佐治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儿童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三组均给予相同的哮喘基础治疗.治疗1组加用BCG-PSN注射液0.5 mg/次,肌肉注射,3次/周,疗程3个月;治疗2组加用BCG-PSN注射液0.5 mg/次,肌肉注射,3次/周,疗程6个月.结果:疗程结束后0~6个月内,治疗1组总有效率93.9%,治疗2组总有效率9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9%(P<0.05,P<0.01).疗程结束后7~12个月,治疗1组总有效率69.7%,治疗2组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总有效率56.2%,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BCG-PSN治疗儿童哮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远期疗效与疗程有关.

    作者:周太光;卢昌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07份药品说明书内容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药品说明书记栽项目和内容的完整性,为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我院各药房药品说明书507份,其中包括中药、天然药物药品说明书56份,并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颁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其他参考资料对说明书的各项内容进行调查,并分析每份说明书所应记载项目和内容的完整性.结果:507份药品说明书中,国内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厂家生产的365种药品的说明书中儿童用药、老年用药和药物过量的标注率分别为62.7%、64.7%、60.5%;国内中药厂家生产的56种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其中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的标注率分别为19.6%、16.1%、25.0%、66.1%、23.2%,均未完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结论:药品说明书仍需要不断完善.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目缺项严重,应当引起重视,加强管理.

    作者:彭翠英;何周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处方评价模式探讨及不合格处方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处方评价模式,提高处方质量.方法:实施新的处方检查模式,每天随机抽取30%处方,总结分析处方的不合理项目及因素.结果:新工作模式的开展提高了处方质量,不合格处方逐月下降,检出处方不合格率由1月份4.11%降至4月份3.18%,处方规范化书写加强,但是用药的合理性有待继续提高.结论:医院医师与药师应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从而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发生,使用药更合理.

    作者:韩宗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人血浆中单硝酸异山梨酯及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研究两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以硝酸甘油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经Dikma-17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后以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1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方式分别单剂量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试验制剂和参比制荆40 mg后研究二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血浆中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内源性杂质分离完全,在2.9~731.5μ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比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6174X+0.2403(r2=0.998),低定量限为2.9μg/L;单硝酸异山梨酯绝对回收率为85.5%~112.9%(n=20),内标绝对回收率为85.5%~92.1%(n=20),方法回收率为90.1%~107.8%(n=15),日内精密度(RSD)小于11.4%(n=15),日阐精密度(RSD)小于11.7%(n=15).单次服用40 mg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试验制剂(T)或参比制剂(R)后的AUC0→24分别为(3 642.5±731.4)和(3 658.8±832.8)μg·h·L-1;Cmax分别为(477.5±65.0)和(474.2±77.6)μg/L;Tmax分别为(1.3±0.4)和(1.1±0.3)h.与R相比,T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8 ±12.1)%.结论:该法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方差分析表明两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为生物等效制剂.

    作者:王勇;周彦彬;田娟;冉黎灵;左英;丁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药物警戒表述的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关于药物警戒的表述,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中有关药物警戒项目对我院中药注射荆说明书中关于药物警戒的表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28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4项标注良好,标注率89.3%~100%,其他项目缺项较多.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药物警戒的表述存在内容简单、项目不全的情况,需要规范及完善.

    作者:王飞;封国峥;王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维生素A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生成中的作用

    维生素A(VA)是早被认识并应用于临床的维生素,VA有维持上皮完整性、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的作用,常应用于防治小儿呼吸道及消化道等感染性疾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广泛存在于呼吸道及消化道等外分泌液中,是人体粘膜免疫的主要抗体,许多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SIgA结构、含量及活性的改变有关.研究表明VA缺乏时,SIgA水平下降,粘膜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高.

    作者:冯小燕;陈贻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手段.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减少,而许多围手术期因素成为影响肝移植成败的关键.虽然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围手术期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肝移植的成功率明显增加,但是肝功能慢性衰竭的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肝源性和肠源性营养不良,而且营养不良患者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增加和延长.

    作者:王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与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性反应症候群,以免疫系统活化和血管内皮系统广泛炎性损害为特征,未经治疗的KD患儿15%~25%可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梗塞、猝死和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即使起病10 d内使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WIG),至少5%KD患儿有暂时的冠脉扩张,1%患儿发展为巨大冠状动脉瘤,因此促使研究者们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

    作者:李小琳;邹峥;邹大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乙拉西坦预防动物热性惊厥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预防动物热性惊厥发作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60只对热惊厥敏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分别按100、200、300mg/(k·d)的剂量灌服左乙拉西坦,对照组予生理盐水,5 d后观察其热性惊厥敏感性改变情况和毒副反应.结果:Wistar大鼠用药后,在热水浴中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分别从(243.8±35.2)s、(231.3±43.9)s、(223.4+48.2)s延长到(262.2±32.8)s、(301.8±56.9)s、(303.8±55.3)s;惊厥持续时间分别从(151.2±1.9)s、(131.3±58.1)s、(146.4±51.6)s缩短到(120.8±46.8)s、(77.7±53.2)s、(55.2±28.7)s;热惊厥发生程度也明显减轻,除低剂量组外,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18.5,P<0.05或P<0.01).不良反应表现轻微,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结论:左乙拉西坦具有预防动物热性惊厥的作用.

    作者:程敏;黄志;李思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对胎兔组织器官重量及体重的影响

    目的:了解产前使用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对胎兔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及体重和各器官重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只雌兔分为地塞米松组、盐酸氨溴索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10只.地塞米松组、盐酸氨溴索组于兔妊娠第24 d开始分别给予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耳缘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耳缘静脉注射,连续3 d,妊娠第27 d取出胎兔,检测胎兔肺的磷脂水平;称量胎兔体重及胎肺、胎肝、胎肠及胎盘的湿重.结果:地塞米松组、盐酸氨溴索组及对照组胎兔肺磷脂含量分别为(0.70±0.45)mmoL/g、(0.69±0.41)mmol/g、(0.35±0.13)mmol/g.地塞米松组、盐酸氨溴索组与对照组胎肺的磷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地塞米松组妊娠胎兔的总体重(128.05±34.34)g,低于盐酸氨溴索组(154.90±61.74)g及对照组(159.55+50.0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妊娠胎兔的平均体重(19.10±5.74)g,低于盐酸氨溴索组(23.47±6.26)g及对照组(23.81±6.0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妊娠胎盘的总重量和平均体重低于盐酸氨溴索组及对照组,而胎肝、胎肠、胎肺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能促进胎兔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且与地塞米松作用效果相似;地塞米松可降低胎兔体重和胎盘重量,盐酸氨溴索组则对胎兔体重影响不明显.

    作者:卢春冬;林安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 mg/kg建立肾病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给予辛伐他汀(3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灌胃11周,于注射阿霉素后第12周末结束实验.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生化学指标,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统计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辛伐他汀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硬化指数(P<0.01).治疗组和模型组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可以不依赖于其降血脂的效应,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王莉佳;张伟;何轶;张高福;刘琳砚;李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视儿科的药物临床试验

    儿童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在这个具动力学成长特点的复杂群体里,药物治疗的太多未知参数等待进一步科学探索.

    作者:李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国儿科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macology)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过程的学科,是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新药开发研究与临床医疗实践结合,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与药物治疗学水平以及推动医学与药学发展为目的的桥梁学科.主要包括:临床药理学研究、医疗与会诊、教学与培训以及技术咨询与社会服务.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成人的临床药理学研究.相比较成人而言,儿科领域的临床药理学发展明显滞后.

    作者:吴晔;王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鳔补肾丸中松果菊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鳔补肾丸中松果菊苷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6 mm × 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27:73),流速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34nm.结果:松果菊苷在进样量0.01017~0.0508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76220X-2600.8(r=0.999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9%,RSD为1.75%.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寸时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本刊特别欢迎各类基金课题产生的论文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