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病例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蒙脱石散、腹泻奶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6月~1岁,每次6μg,每天1次,>1岁~2岁,每次10μg,每天1次,连续3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d.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经72 h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5,P<0.05);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1.47±0.46)d,平均止泻时间(3.14±0.68)d,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2.74±1.16)d,平均止泻时间(4.12±1.2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91,t=4.537,P均<0.01).结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孙培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儿童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并肝衰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诊疗经验.方法:对青岛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2011年至2012年诊治的2例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并肝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均继发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肝衰竭为突出临床表现,经环孢素、大剂量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后,病情缓解,随访超过6个月无复发.结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并肝衰竭患儿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环孢素、大剂量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崔广梅;李华南;王岩艳;刘华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两组其他辅助治疗相同,疗程均为6周.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尿常规,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肝功能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4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小剂量红霉素对重症肺炎患儿胃食管反流(GER)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儿25例,于鼻饲前1h和餐后3h连续进行食管pH监测,再给予3~5 mg/kg红霉素持续静脉滴注,同样于鼻饲前1h和餐后3h进行食管pH监测,比较红霉素用药前后各项反流指标的差异.结果:滴注红霉素前,重症肺炎儿童GER发生率为60.0%(15/25),滴注红霉素后,GER发生率为32.0%(8/25),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P<0.05).滴注红霉素前后各项反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GER发病率高,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可明显减少GER的发生.
作者:罗燕军;周晓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脾氨肽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ROU患几分为脾氨肽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的碘甘油局部外涂治疗,脾氨肽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脾氨肽冻干粉每次2 mg,隔日1次,凉开水溶解,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CD4+水平和CD4+/CD8+较前均有上升(P<0.05),脾氨肽组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D8+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脾氨肽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63,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脾氨肽治疗儿童ROU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可能与其纠正ROU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触发和增强儿童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吴士群;陈旗;胡央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0~1岁,每次3.5 mL,每日3次;>1岁~3岁,每次5 mL,每日3次;>3岁~5岁,每次10 mL,每日2次;5岁以上,每次10 mL,每日3次,疗程为一周.结果:治疗组咽痛消失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手足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发热消失时间治疗组(1.92±0.65)d,优于对照组的(2.79-0.47)d,总病程治疗组(5.58±0.67)d,短于对照组的(7.07±0.7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在临床可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苟洪波;文亚娜;王兴勇;袁梅芳;兰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PS)的疗效,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1年6月采用PBPV治疗的75例PS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扩张前后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变化以及球囊的选择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75例PS患儿术前右心室收缩压为(70.24±23.54)mm Hg,术后即刻心导管检测降为(34.75±9.12)mm Hg(P<0.01);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P)术前为(49.41±22.57) mm Hg,术后即刻心导管检测降为(11.33±7.25)mm Hg(P<0.01),术后即刻心导管检测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25 mm Hg达94.67%,术后24 h经超声测定△P为(23.04±9.80) mm Hg;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及术后1年超声测定△P均较术后24 h明显下降;右心室造影肺动脉瓣环直径为(13.76±3.18)mm,所选球囊大小为(16.70±3.68)mm;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PBPV治疗儿童PS安全有效.结合术前超声和右室造影判断肺动脉瓣环大小,选择合适大小球囊是介入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银;易岂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估鼻用激素(糠酸莫米松)治疗单纯腺样体肥大的短期疗效,观察鼻用激素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就诊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用糠酸莫米松喷鼻,对照组41例用生理盐水喷鼻,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两个月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OSA-18评分和内镜下腺样体大小.结果:实验组鼻用激素治疗2个月后无1例患儿出现并发症,与治疗前相比OSA-18评分总分明显降低(P<0.05);内镜下观察腺样体较治疗前缩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腺样体鼻堵塞程度改善更显著.结论:鼻用激素治疗腺样体肥大短期内能缩小腺样体,改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陶佳;罗仁忠;温瑞金;周丽枫;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吲哚美辛对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疗效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36例我院住院确诊为PDA并应用吲哚美辛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分析临床相关因素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给予吲哚美辛治疗后,患儿的PDA关闭28例,关闭率为77.78%,未成功关闭8例,占22.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出生体重、首次用药时间对于PDA关闭率有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首次用药时间对PDA关闭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吲哚美辛对早产儿PDA关闭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为出生体重及首次用药时间.
作者:刘新晖;高喜容;黄维清;杨慧;周勇;庄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区内洁净情况,探讨更有效的保护洁净区内环境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区内沉降菌和微粒进行检查,经细菌学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洁净区内的空气净化程度与紫外灯照射时间、消毒剂的使用、设备的维护、操作前准备、操作中的人员控制、洁净区内废物的分类处理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严格的操作前灭菌、净化设备的合理养护、严格执行配置过程中操作规程以及对洁净区内废物分类及时处理能有效保证洁净区内空气洁净度.
作者:朱星光;薛进;张先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的变化.方法:对我院儿科2011年及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使用的药物的数量、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并对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使用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1月的88.32%降至2012年12月的58.07%;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1月的100%降至2012年12月的88.02%.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由2011年10月的66.48 DDDs降至2012年12月份的39.39 DDDs.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崇静;罗放灵;李翠红;夏洪颖;王珩;李仲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注射用葛根素粉针低温配制空瓶结晶的原因,探讨注射用葛根素粉针输液的正确配制方法.方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药师在复核成品输液的过程中发现低温配制注射用葛根素粉针(规格0.2g)空瓶瓶壁上附着大量结晶状物质,通过深入临床了解情况和进一步验证性实验分析其原因.结果:注射用葛根素粉针低温配制空瓶结晶的原因主要为溶媒量不足;在操作规范、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足量(>5 mL)、适当振摇的情况下,注射用葛根素粉针能快速溶解,其输液配制效果佳.结论:PIVAS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实践分析,解决了注射用葛根素粉针输液低温配制过程中溶媒量不足引起的空瓶结晶问题,体现了药师在PIVAS中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积极作用.
作者:罗利雄;曾祥平;陈丽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大连市儿童医院开展用药咨询服务的案例,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大连市儿童医院1 760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从咨询内容和咨询药物种类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咨询内容以药物的用法用量多(47.4%);咨询药物以抗感染药物比例高(34.7%),其次是中成药(14.0%).结论:开展药物咨询服务有利于医生、护士、患者和药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是体现药师职责转变的具体措施.
作者:赵新波;侍晓萍;任乃杰;李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以提高中成药合理使用水平,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1年该院儿科门诊处方48 076张,对其中的3 164张中成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占儿科门诊处方的6.58%,儿科门诊中成药销售金额占儿科门诊销售金额的4.73%,所占比例均较低;儿科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辨证不足(44.07%)、用法用量不当(20.69%).结论:该院儿科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辨证不足、用法用量不当现象,应加强中医的辨证施治,规范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阮贤妹;聂道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OSAS)是以上呼吸道长时间部分阻塞和/或间歇性完全阻塞为特征的睡眠呼吸性疾病,影响儿童正常的睡眠换气和睡眠结构.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儿童中OSAS发病率约为2%[1,2],好发年龄为2~7岁,且男性多于女性[3].刘玺诚等[4]对北京地区3131例2~6岁儿童睡眠状况的调查显示睡眠中频繁打鼾的发生率为5.53%,OSAS患儿占0.19%.
作者:乔静;孙书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的严重并发症,不同国家其致盲率不同.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随着新生儿护理及NICU医疗水平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逐渐升高,ROP发病率也随之升高[1].许多发达国家已建立了ROP筛查标准,并对ROP患儿予以及时治疗(20世纪80年代的冷冻治疗,20世纪90年代后的激光光凝术).冷冻治疗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操作复杂,并发症多(如新生儿心动过缓、呼吸暂停、术后疼痛、眼睑水肿、结膜破裂出血、玻璃体出血等).与冷冻治疗相比,激光治疗并发症相对较少,为20世纪90年代后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激光治疗设备费用高,技术人员培训要求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治疗成本成为限制因素,因此不易推广应用.另外,激光治疗可能导致角膜、虹膜、晶状体烧伤,前房、视网膜出血及脉络膜破裂等并发症[2].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更新、更安全、更有效、更简便的方法治疗ROP.近年来,对ROP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对调节血管生成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为有针对性地治疗ROP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总结了ROP发病机制中涉及分子介质、细胞因子的新信息,以从分子水平上寻求防治ROP的方法.
作者:唐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障碍症状,即有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早饱、暖气、厌食、泛酸、恶心、呕吐等,并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2006年新修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诊断标准[1]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必须包括:(1)以下1条或多条: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烧灼感;(2)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又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必须包括以下各项[2]:(1)持续或反复上腹痛或不适;(2)排便不缓解,大便次数、形状无改变;(3)不能以炎症、解剖、代谢或肿瘤解释患儿症状.症状每周至少1次,2个月以上才能作出诊断.
作者:孙燕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等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的用以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的技术性资料[1].超说明书用药(Off-label use)指在药品的使用过程中,其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超出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2].临床实践中常出现超出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用法用量,甚至禁忌证等规定使用药物的现象,即超说明书用药.在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基于医学伦理学方面的考虑,试验对象大多数是成年人,儿童很少参与临床试验,因此,儿童用药信息相对匮乏是导致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原因与危害,并探讨了规范超说明书用药的一些注意事项.
作者:姜德春;元华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考察穿心莲内酯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为穿心莲内酯的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热板法和扭体法作为镇痛实验模型以及分别用二甲苯和新鲜鸡蛋清致炎的小鼠炎症模型,观察穿心莲内酯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穿心莲内酯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热板致痛反应时间,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鸡蛋清引起的小鼠足掌肿胀也有抑制作用.结论:穿心莲内酯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夏东利;徐志立;张莹;代严;邹丽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期武当玉兰中木兰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HC-C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35∶1∶64),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为278 nm,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生长期武当玉兰药材中木兰脂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10~ 15年的含量高.结论:武当玉兰的佳采收树龄为10~ 15年.
作者:高申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确定厚朴花药材佳蒸制时间,为优化厚朴花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15∶65∶30),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94 nm,考察不同蒸制时间厚朴花中厚朴酚的含量.结果:不同蒸制时间厚朴花药材中厚朴酚含量存在差异,以蒸制8 min,40℃低温于燥的厚朴花中厚朴酚含量高.结论:厚朴花的佳炮制工艺为蒸制8 min后40℃低温干燥.
作者:胡艳红;李志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制备金茵清热口服液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金茵清热口服液中大黄、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金银花、茵陈、栀子、丹参的主要成分绿原酸、栀子苷、丹酚酸B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TLC中特征斑点清晰.HPLC法中绿原酸、栀子苷、丹酚酸B分离度好,绿原酸在6.32~ 306.6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1.30%;栀子苷在12.04~602.00 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0.80%;丹酚酸B在2.668~ 133.400 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08%,RSD为1.98%.金茵清热口服液质量稳定,性状、相对密度、pH值等检验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本文建立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用于金茵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江萍;庹芹;杜士明;黄良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CN1A IVS5N+5 G>A对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及门诊应用拉莫三嗪治疗的癫痫患儿10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癫痫患儿及健康儿童SCN1A IVS5N+5基因型,监测癫痫患儿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分析不同基因型间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情况和拉莫三嗪治疗有效及无效患儿的SCN1A IVS5N+5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癫痫患儿中SCN1A IVS5N+5 G>A突变率为65.5%,高于健康儿童对照组的22.5%;拉莫三嗪治疗有效的患儿中AA突变频率为35.62%,远低于治疗无效患儿的5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莫三嗪治疗有效的患儿中,AA基因型患儿血药浓度及维持剂量均高于GG型及GA型,GG型患儿血药浓度及维持剂量低.结论:SCN1A IVS5N+5 G>A基因多态性与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有关.
作者:赵昕;何周康;张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在药物临床试验中起重要作用,其目的在于保证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我院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建立了“三方面质量控制”体系,即专业科室质量控制体系、机构办公室质量控制体系、配合申办方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目前已对10项注册类和20项非注册类药物临床试验进行了质量核查,保证我院所承接的试验项目数据真实、资料完整.
作者:张艳菊;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