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影响因子:0.95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33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Pж(AJ) 文摘杂志(俄),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文摘杂志,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房杂志   2015年18期文献
  • 泽兰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和开发泽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CNKI、Science Direct、Wiley、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就泽兰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泽兰中含有酚酸类、黄酮类、萜类等结构类型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泽兰主要具有抗凝血及降血脂、肝保护、抗氧化、改善免疫力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结论:目前泽兰的质量标准中仅有定性鉴别,缺乏定量分析,尚待升级。而其质量标准的完善也有利于更全面地揭示泽兰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作用机制及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任强;王红玲;周学刚;陈凯旋;张裕泽;王慧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初始剂量40 mg,qd,大剂量为80 mg,q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Scr、UAER和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DN相比单用替米沙坦片疗效更显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

    作者:叶建强;李顺斌;张国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某妇女儿童医院2012-2013年门诊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双流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2012-2013年该院门诊基本药物的种类、名称、剂型、销售金额及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排序,并评价用药频度(DDDs)排序列前10位的基本药物品种的可负担性。结果:该院门诊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比2013年相比2012年增加5.80%。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基本药物品种以抗微生物药、抗贫血药、中成药为主。康复新液相对于日薪的天数为2.12,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相对于日薪的天数为2.05,可负担性差,DDDs在2012年分别排第5、8位;小儿肠胃康颗粒相对于日薪的天数为2.28,醒脾养儿颗粒相对于日薪的天数为2.14,可负担性差,DDDs在2013年分别排第8、10位。结论:该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较好、呈增长趋势,但临床使用基本药物时仍应注意合理选用价格较低的同类基本药物。

    作者:张筱林;邵青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退热、营养支持、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肠溶片10 mg/kg,口服,每日1次;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 ml+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相当。

    作者:万华;李春华;赵年;欧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帕罗西汀单用及与阿普唑仑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单用及与阿普唑仑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服用帕罗西汀20 mg,qd,并服用阿普唑仑0.4 mg,tid;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帕罗西汀。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 h PG、HbA1c、皮质醇、ACTH水平及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用阿普唑仑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相比单用帕罗西汀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内分泌水平及不良情绪,且安全性相当。

    作者:金庞;程韬;陈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乌司他丁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同时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营养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氨基水杨酸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试验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注射,q12h。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病情活动指数(CAI)评分,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β、IL-8、CRP水平及MPO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1β水平和MPO活性、CAI评分及观察组IL-8、CRP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TNF-α、IL-8、CRP水平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种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缓解结肠炎症反应与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何小谷;方向明;汪勇;陈时;邓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镇静、强心、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100~150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注射用维生素C 250 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I)、CK-M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TnI、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的CK-MB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虞军勇;王子清;杨力群;卢一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为临床及时、准确地判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的药物热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临床药师收集的30例由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医师处理方式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多发生在连续用药7~14 d,单位累积用量多在1.3~2.7 g/kg之间;30例患者中,73.3%在滴注期间开始发热,体温以≥38.5℃高热为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细胞沉降速率(ESR)轻度升高可作为药物热的判断指标,但白细胞计数降低并不适合作为判断指标;停用该药或改用其他抗菌药物后,患者体温均在24~48 h内降至正常。结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与患者性别、年龄没有关联,也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但与用药时间、累积天数、单位累积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合一些血液学检查指标可作为判断药物热的依据。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及时停用可疑药物。

    作者:郑新;路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艾司洛尔复合异丙酚对行胆囊切除术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复合异丙酚对行胆囊切除术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6例拟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D0组)、艾司洛尔0.5 mg/kg组(D1组)、艾司洛尔1 mg/kg组(D2组)。各组患者均以异丙酚1.5 mg/kg为静脉麻醉诱导,D0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D1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0.5 mg/kg;D2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1 mg/kg。观察各组患者插管前及插管后1、3、5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插管前比较,D0组患者插管后1、3、5 min时SBP、DBP、HR均明显升高;D1组患者插管后1 min时SBP、DBP、HR均显著低于D0组,3、5 min时SBP、DBP、HR均显著低于同组插管前及D0组;D2组患者插管后1、3、5 min时SBP、DBP、HR均显著低于同组插管前及D0、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患者插管后1 min时NE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插管前,3、5 min时显著高于同组插管前,而1、3、5 min时E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插管前;D2组患者插管后1、3、5 min时NE、E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插管前,且1、3 min时E水平显著低于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艾司洛尔1 mg/kg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胆囊切除术麻醉,可有效缓解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唐优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麝香正骨酊联合活血止痛散治疗急性外伤肿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正骨酊联合活血止痛散治疗急性外伤肿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急性外伤肿痛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麝香正骨酊外用涂抹伤处,tid;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止痛散1.5 g,口服,tid。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7、14 d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缓解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肿胀缓解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两组显著低于同组治疗7 d后,且治疗7 d后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肿胀缓解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麝香正骨酊联合活血止痛散相比单用麝香正骨酊治疗急性外伤肿痛起效更快,可在更短时间内缓解疼痛、肿胀情况,且安全性相当。

    作者:孙小东;何秦;宋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药、氨茶碱、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浆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浆6-keto-PGF1α水平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红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肺癌术中胸腔喷洒甘露聚糖肽和5-氟尿嘧啶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辅助化疗基础上于肺癌术中胸腔喷洒甘露聚糖肽和5-氟尿嘧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肺癌根治术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术中喷洒甘露聚糖肽(40~80 mg)和5-氟尿嘧啶(500 mg);对照组患者未喷洒任何药物。两组Ⅱ期以上患者术后均常规行辅助化疗,21 d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引流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毒副反应,KPS评分及体质量变化,免疫功能指标,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引流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KPS评分改善总有效率、体质量好转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1年和2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年内复发率、复发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辅助化疗基础上于肺癌术中胸腔喷洒甘露聚糖肽和5-氟尿嘧啶能降低患者毒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推迟复发。

    作者:马征;李建军;任平;宫方超;崔有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阿昔洛韦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神经功能及细胞因子的作用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神经功能及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7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降低颅内压、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15 mg/kg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患儿给予阿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5 mg/kg静脉滴注,每日3次。两组患儿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及脑脊液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VEGF、MMP-9及脑脊液中IGF-Ⅱ、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昔洛韦较利巴韦林可更显著地改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神经功能及细胞因子,安全性相当。

    作者:肖平;罗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吸痰、补液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多索茶碱4 mg/kg加入1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缓慢滴注,qd;对照组患儿给予氨茶碱4 mg/kg加入1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缓慢滴注,bid。两组患儿均治疗7d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毛细支气管炎严重度评分、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72 h后,两组患儿毛细支气管炎严重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72 h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显著优于氨茶碱。

    作者:何旭露;汪洋;王章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生长抑素3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以0.25 mg/h的速度通过微量静脉泵持续静脉泵入,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较单用泮托拉唑钠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姜素伟;程子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解痉平喘、低流量氧疗、消炎、利尿强心、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50 ml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O2)、p(CO2)、SV、LVEF、LVEDD、LVSD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参附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相当。

    作者:姜龙军;吴建新;赵容军;张一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离心分配色谱法测定阿昔洛韦乳膏中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阿昔洛韦乳膏中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心分配色谱法。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腈-水(2∶1∶1, V/V/V),进样溶剂为5%吐温80水溶液,进样量为1.0 ml,流速为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阿昔洛韦质量浓度在0.0127~0.1267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4%,RSD为0.90%(n=9)。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测定阿昔洛韦乳膏中主成分的含量。

    作者:王书玉;王磊;窦佳;栾爽;钱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塑料输液瓶和输液器对地西泮的吸附性考察

    目的:考察塑料输液瓶和输液器对地西泮的吸附性。方法:以玻璃瓶装的5%葡萄糖注射液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地西泮加入塑料瓶装的5%葡萄糖注射液后放置不同时间的质量浓度变化;并连接一次性塑料输液器模拟静滴状态,于不同时间收集流出液体测定其中地西泮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玻璃瓶组地西泮质量浓度高于塑料瓶组,两组溶液经过输液器15~20 min时吸附性强,玻璃瓶组流出液体质量浓度约为初始浓度的80%,塑料瓶组约为67%;随着时间的延长,到60 min时吸附渐渐达到饱和状态,质量浓度回升;到80 min时玻璃瓶组流出液体质量浓度恢复到初始浓度的95%,塑料瓶组约为初始浓度的75%。结论:塑料输液瓶和输液器对地西泮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建议在使用塑料瓶装的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静脉滴注地西泮时,应增加25%~33%的用量。

    作者:夏清荣;梁俊;曹银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原料药及注射剂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建立测定替考拉宁原料药及注射剂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DB-624)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高纯氮气,恒定流速为1 ml/min,分流比为40∶1,进样量为1 ml。结果: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和三乙胺在各自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在0.9990~0.9993之间);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的RSD≤2.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6%、97.0%、103.2%、94.3%、98.2%(RSD在2.1%~4.9%之间,n=9);低检测限分别为2、2、2、0.7、0.3μg/ml。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替考拉宁原料药及注射剂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

    作者:耿文飞;吴军营;王春霞;任乐民;可爱兵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HPLC法测定消核糖浆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消核糖浆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2∶88,V/V),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0610~1.2208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7%(RSD=1.0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消核糖浆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周儒兵;杨帆;董晓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HPLC法同时测定蒙药复方肉豆蔻五味中2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蒙药复方肉豆蔻五味中2种木脂素类成分[去氢二异丁香油酚和2,3-二氢-7-甲氧基-2-(3,4-亚甲二氧基苯基)-3-甲基-5-(E)-丙烯基-苯并二氢呋喃(简称为:木脂素类成分2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lite C18,流动相为水-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去氢二异丁香油酚、木脂素类成分2号进样量分别在0.202~2.02、0.204~2.04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4%、99.43%,RSD分别为0.60%、1.09%(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蒙药复方肉豆蔻五味中去氢二异丁香油酚和木脂素类成分2号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小玲;董玉;孙国园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HPLC法测定降糖消脂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降糖消脂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0)(24∶76,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522~4.698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7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9%,RSD为2.0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适用于降糖消脂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任烨;徐辉;葛争艳;金龙;刘建勋;郭宇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瑶药马蹄蕨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马蹄蕨的化学成分提供参考。方法:对马蹄蕨中脂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与结论:共检出52个成分,并鉴定出了其中的43个成分,以有机酸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为主要物质。这43个成分均为首次在马蹄蕨中被鉴定出。

    作者:张赟赟;杨海船;李嘉;姜平川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板蓝根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板蓝根、亮氨酸和精氨酸,按颗粒剂制剂通则进行检查,测定浸出物,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S)-告依春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 C18,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7∶9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薄层色谱分离度好,斑点清晰;粒度、水分、溶化性、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浸出物应不少于25.0%;含量测定中,(R,S)-告依春质量浓度在1.5659~50.1098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1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5%(RSD=2.08%,n=9),并初步确定(R,S)-告依春的含量应不得少于0.35 mg/g。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增加了含量测定,控制项目更加全面、合理,可用于板蓝根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巩伟;孙旭;赵庆华;李兴东;赵梅;张琨;张欣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缩宫素注射液效价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建立缩宫素注射液效价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建立评定缩宫素注射液效价测定的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其测定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将由之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分析,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缩宫素注射液效价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20 u/ml,其效价可表示为(9.29±0.20)u/ml,包含因子K=2。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缩宫素注射液效价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李海芳;耿文宁;闫明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荧光定量RT-PCR滴度检测法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制造中的应用

    目的:为促进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滴度检测法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制造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滴度-ct值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分别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和荧光定量RT-PCR滴度检测法对10批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单次收获液及成品进行滴度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经配对t检验分析,P分别为0.743、0.868,差值均值分别在(-0.174,0.094)、(-0.113,0.15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等同。结论:荧光定量RT-PCR滴度检测法可用于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制造过程中的单次收获液及成品滴度检测,有望进一步升级为《中国药典》方法。

    作者:张敬武;刘先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第十二届珠三角地区医院药学沙龙在江门召开

    2015年6月5-7日,由广东省药学会主办、江门市药学会承办,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等联合协办的第十二届珠三角地区医院药学沙龙在江门隆重举行,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东省药学会理事长王宁生、江门市政协副主席赵士培、江门市科协、卫计局、药监局的领导和广东省药学会郑志华秘书长、陈民喜书记以及来自广东江门、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佛山、湛江、茂名、惠州、东莞、梅州、韶关等市及广西、海南的大中型医院药剂科主任及药学技术人员560多人参加会议。

    作者:戴卫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牛蒡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牛蒡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牛蒡子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蒡子配方颗粒中的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Dionex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薄层色谱图中牛蒡子配方颗粒在与牛蒡子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呈现相同颜色的斑点。牛蒡苷进样量在0.5~12.5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1%(RSD=0.81%,n=9)。结论:本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牛蒡子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甄兰敏;李军山;姜海;陈钟;李振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多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心宁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心宁片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芍药苷和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H3PO4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80 nm(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230 nm(芍药苷)、320 nm(阿魏酸)。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芍药苷、阿魏酸质量浓度分别在66.25~1060.00、5.55~88.86、187.20~2995.20、23.71~379.39、0.20~3.12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0.9999、0.9997、0.9999、0.999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5%、97.95%、99.18%、98.14%、97.16%,RSD分别为0.12%、0.19%、0.37%、0.25%、1.36%(n=6)。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测定心宁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张熙洁;吴江;姜晖;刘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芪术痹湿颗粒中黄芪检验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芪术痹湿颗粒中黄芪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ELSD参数中,漂移管温度为108℃,氮气流速为2.8 ml/min。结果:黄芪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4024~4.02μg范围内的自然对数值与其峰面积积分值的自然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为1.29%(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芪术痹湿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郄冰冰;陈军丽;刘红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HPLC法测定加味逍遥丸中芍药苷与甘草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加味逍遥丸中芍药苷与甘草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4∶86,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芍药苷、甘草苷质量浓度分别在16.12~80.6、6.08~30.4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6、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1%、98.08%,RSD分别为1.94%、1.2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用于测定加味逍遥丸中芍药苷与甘草苷的含量。

    作者:杜蓉;张孟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三维葡磷钙咀嚼片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三维葡磷钙咀嚼片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C18,流动相为含1%三乙胺的0.02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磷酸调pH至5.5)-甲醇(74∶26,V/V),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维生素B1、维生素B2质量浓度分别在0.22~1.10、0.22~1.09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0.999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6%、100.31%,RSD分别为0.96%、0.92%(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可用于三维葡磷钙咀嚼片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丹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9种无机阴离子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9种无机阴离子(氟离子、甲酸根、氯离子、亚硝酸根、溴离子、硝酸根、硫酸根、草酸根和磷酸根)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色谱柱为Ion Pac AS11-HC,流动相为氢氧化钾溶液,等度洗脱(洗脱浓度30 mmol/L,洗脱时间15 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5μl。结果:9种无机阴离子基本达到分离,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在0.9992~0.9999范围内;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5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在92.47%~103.51%范围内,RSD分别在0.42%~3.41%范围内(n=6)。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感冒清热颗粒中9种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作者:周伟娥;杨立佼;谢巍;蒋受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GC-MS法测定爱维心口服液中麝香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爱维心口服液中麝香酮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正丁醇萃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柱为BD-17MS,进样口温度为270℃,采用程序升温,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20∶1;采用EI离子源,电子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为230℃,四级杆温度为150℃,调谐方式为自动调谐,质量扫描方式为全扫描,扫描范围为30~600 aum,阈值为30。结果:麝香酮进样量在12.216~61.0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精密度试验的RSD<2%,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4%,RSD为1.58%(n=6)。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简单,可用于测定爱维心口服中麝香酮的含量。

    作者:周泽;李光;李宜航;何美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HPLC法测定银荞胶囊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银荞胶囊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流动相A为甲醇-水-乙酸(10∶88∶2,V/V/V),流动相B为甲醇-水-乙酸(88∶10∶2,V/V/V),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芦丁的进样量分别在0.0509~1.0180、0.0502~1.0040、0.0510~1.0200、0.0504~1.007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8、0.9995、0.9994、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9%、99.83%、100.51%、101.19%,RSD分别为0.93%、0.75%、1.17%、1.08%(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银荞胶囊质量的方法。

    作者:南海军;陈阿丽;王峰;梁生旺;谭玉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HPLC法测定痤疮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痤疮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氯霉素和水杨酸质量浓度分别在2.0~10.0μg/ml(r=0.9992)、5.0~25.0μg/ml(r=0.999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7%、99.29%,RSD分别为0.35%、0.48%(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痤疮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阿不都西克日·阿不都力米提;卡斯木·卡哈尔;滕亮;张全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氧氟沙星凝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氧氟沙星凝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锰、氯化钙、氯化镁破胶制备供试液,采用薄膜过滤法检查细菌数和控制菌,同时采用常规法检查霉菌和酵母菌数。结果:不以破胶剂处理制备供试液,经常规法检查,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70%;以5%硫酸锰、3%氯化钙、1%氯化镁处理制备的供试液,经薄膜过滤法检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均>70%;以破胶剂处理制备的供试液,经薄膜过滤法检查,能正常检出控制菌。结论:加入适当浓度的破胶剂能够有效消除氧氟沙星凝胶的抑菌性。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该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毛腾霄;熊雯;秦玉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比沙可啶原料药纯度及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建立测定比沙可啶原料药纯度及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比沙可啶原料药纯度进行测定,确定优检测条件;依据相关标准,对仪器校准铟标定焓变、测量重复性、称量过程、仪器温度偏差、系统软件偏差5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系统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置信概率P为0.95时,采用DSC法测定比沙可啶原料药纯度结果的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为(99.88±0.06)%。其中称量过程、仪器温度偏差和系统软件偏差对总不确定度影响较大。DSC法与HPLC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所建立的DSC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比沙可啶原料药纯度,为其纯度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DSC仪器的定期校准检定和称量过程的严格控制有利于提高DSC法测定的准确度。

    作者:郭永辉;吕丽娟;韩学静;闫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贝那普利对比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贝那普利对比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贝那普利(试验组)对比卡托普利(对照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合计4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收缩压[MD=-2.06,95%CI(-3.75,-0.38),P=0.02]、舒张压[MD=-3.10,95%CI(-5.19,-1.01),P=0.0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降压有效率[OR=1.63,95%CI (0.69,3.83),P=0.26]和不良反应发生率[OR=0.81,95%CI(0.461.41),P=0.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普利较卡托普利能更显著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限制,该结论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证实。

    作者:赵苏;杨婉花;陈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格列吡嗪对比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格列吡嗪对比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格列吡嗪(试验组)对比瑞格列奈(对照组)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合计10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MD=0.43,95%CI(0.20,0.65),P<0.001]、餐后2 h血糖水平[MD=0.49,95%CI(0.04,0.94),P=0.03]和低血糖发生率[OR=2.99,95%CI(1.83,4.88),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4,95%CI(-0.44,0.16),P=0.3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优于格列吡嗪。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格、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作者:李莎;王芳;房秀梅;唐亮;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辛伐他汀对比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辛伐他汀对比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辛伐他汀(试验组)对比普伐他汀(对照组)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合计10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MD=-0.34,95%CI (-0.52,-0.16),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D=-0.31,95%CI(-0.45,-0.17),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水平[MD=-0.06,95%CI(-0.18,0.05),P=0.2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D=0.00,95%CI(-0.04,0.04),P=0.85]、不良反应发生率[OR=0.70,95%CI(0.36,1.39),P=0.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调脂疗效优于普伐他汀,安全性相当。由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质量不高,该结论尚需更多设计合理、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一;张春燕;陈月;黄婧;冯婉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损伤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损伤(IGT)的疗效,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阿卡波糖(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治疗IGT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项RCT,合计22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WMD=-0.76,95%CI(-0.99,-0.53),P<0.001]、餐后2 h血糖水平[WMD=-1.58,95%CI(-1.82,-1.34),P<0.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WMD=-0.46,95%CI(-0.82,-0.11),P=0.01]、体质量指数[WMD=-1.10,95%CI(-1.77,-0.44),P=0.001]、总胆固醇水平[WMD=-0.35,95%CI(-0.59,-0.12),P=0.003]、甘油三酯水平[WMD=-0.30,95%CI(-0.44,-0.16),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WMD=-0.05,95%CI(-0.11,0.01),P=0.11]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WMD=-0.13,95%CI(-0.31,0.05),P=0.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治疗IGT疗效较好。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高,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柴丽青;阎爱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前列腺素E1联合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前列腺素E1(PGE1)联合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CIN)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Ovi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PGE1联合水化预防CI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数据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17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CIN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40,95%CI(0.30,0.53),P<0.001],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0.18,95%CI(1.37,75.67),P=0.02],而肾脏替代治疗需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4,95%CI(0.12,1.61),P=0.21]。结论:采用PGE1联合水化可以有效降低CIN发生率,但临床应注意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受纳入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蕾;魏艳红;马丽萍;沈司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比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药物经济学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比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经济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哮喘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EBM Reviews(HTA、NHSE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试验组)对比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照组)治疗哮喘的药物经济学研究,采用定性的系统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13项数据,合计6682例患者。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总成本较对照组低,直接成本不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以较低成本取得了较高的效果。结论:在未能有效控制的青少年及成人哮喘患者中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较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由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王海银;何江江;凌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比较丙戊酸钠、托吡酯和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经济性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托吡酯和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roQuest、PubMe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丙戊酸钠、托吡酯和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经济性研究,运用TreeAge Pro 2011.1.0.12.1软件构建马尔可夫(Markov)模型,通过计算成本-效果比(CER)对3种药物的经济性作出评价。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苯妥英钠的CER值为29.99,丙戊酸钠的CER值为2664.52,托吡酯的CER值为6657.25,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托吡酯。结论:单从经济学方面考虑,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经济、有效的药物。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偏少,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姜国云;高俊峰;李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公立精神专科医院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初探

    目的:为精神专科医院培养临床药师提供思路。方法:基于精神科患者、疾病及用药特点,从培训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培训课程等各相关环节进行探索,并对受训药师培训期需完成的工作予以量化规定。结果:精神科临床药师培养以综合素质高的青年药师作为对象,通过全院特色科室轮转,由医师药师带教团队联合培训。经过培训后,其能较好完成包括药历书写、用药教育等工作。结论:所建立的精神专科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符合公立精神专科医院特点,能更好地促进精神科临床药师开展工作。

    作者:刘珊珊;庄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用于临床药理学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实践

    目的:建立较为完善的以问题为基础(PBL)的临床药理学教学评价体系,为提高临床药理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建立PBL教学评价体系,将其应用于中国医科大学2013-2014年度270名学生的临床药理学教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BL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形成性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教师及自身课堂表现满意,认为PBL授课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等。结论:所建立的PBL教学评价体系全面、系统、客观,能有效地反馈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教学模式的优化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韩吉;梁宇;徐亚杰;姜明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从价值链的角度研究基本药物独立筹资的可行方案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独立筹资的可行方案。方法: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的全面性出发,基于整个基本药物的价值链,分析独立筹资对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和付费的可行性,终提出基本药物独立筹资的可行方案。结果与结论:将现有财政补助、个人缴费和医保基金结余充分利用,适当补充筹资,统一建立补偿基金。其用途一是对于短缺、稀少的基本药物采取定点生产供应的资金支持;二是对压低价格后的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进行利润补偿;三是对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的补偿奖励;四是对患者购买基本药物的“二次补偿”。实行“医药分开”后,应进一步对药品的筹资、供应、使用和付费进行独立完整的体系设计。

    作者:徐伟;李梦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于北京市2家“三甲”医院调查结果探讨基本药物优先使用的可行性

    目的:为促进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统计北京市2家综合性“三甲”医院2011-2013年度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同时检索基本药物政策和推广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卫生部北京医院2011-2013年度门急诊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分别为24.04%、23.10%和22.76%,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分别为16.56%、14.52%和12.04%;取消“药品加成”的医改试点医院北京友谊医院3个年度门急诊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分别为21.59%、19.85%和22.93%,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分别为17.70%、17.62%和15.89%。从2家医改背景不同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来看,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都未达到要求的25%~30%。结论: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基本药物目录种类及数量都未显著影响基本药物在综合性“三甲”医院的使用金额占比。建议通过医保总额预付制度、单病种付费制度或诊断相关分组预付制度和基本药物免费政策等,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推行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

    作者:刘治军;谭玲;余俊先;胡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现状调查及建议

    目的:为门诊药房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保证门诊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门诊药房咨询窗口提供的有关资料并参考有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于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出调查问卷4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17份,有效回收率为92.67%。受访患者关注的合理用药相关问题是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选择的人数高达254(60.91%)和251(60.19%);其次是功能与主治,选择的人数达234(56.12%);另外,药物疗效、服药时间和老人、儿童、孕产妇用药等也是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受访患者中,盲目用药的占20.75%,89.45%认为药师的指导对其用药有帮助,但还有21.35%得不到药师的用药指导。结论:调查显示门诊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较淡薄且药物知识缺乏,渴望获得药师的专业用药指导,但目前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开展有待改善。建议通过实行要点式用药交待、采用红色蓝色警示标签、提供全方位的用药咨询服务、开展合理用药宣教等措施积极推进药学服务工作。

    作者:陈美玲;尚丹婷;关焯梅;许惠英;朱红球;曾颖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000-2012年我国银杏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为深入开展银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12年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收录的银杏相关研究文献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12年间,有关银杏研究的文献总量为9234篇,年均文献量逐年上升,含期刊论文7844篇、学位论文568篇、会议论文429篇、重要报纸论文393篇;其中1375篇受到基金项目支持;涉及1341种期刊,包括核心区期刊60种、相关区期刊250种、离散区期刊1031种;关于银杏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文献占文献总量的75.96%,论文合著率为75.97%;地域方面以华东地区的论文发表量高。结论:2000-2012年间对于银杏研究的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以开发利用研究为主。建议能在扩大合作研究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以更深入地开展此领域研究。

    作者:潘淑琴;黄亚亚;张丽红;李焘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会见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士

    本刊讯2015年5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京会见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士(Barbara Woodward),双方就加强中英卫生合作交换了意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于CNKI高被引论文的近20年中药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近20年中药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中1994-2013年各年度“中药”主题引用频次居前1%的5000篇论文,以论文引用频次和下载频次等为主要指标,采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功能与CiteSpace软件引文分析功能,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药研究领域、主要品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发表刊物、发表人员与单位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20年CNKI收录的中药研究论文发表量呈指数增加趋势,此后可能进入平台期;15个主要研究领域、50种中药、60种活性较强且有开发前景的化学成分/部位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和引用;药理活性研究是中药研究核心和活跃的领域,且主要与重大疾病或中药优势病种相关;引用50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源刊共60种,贡献了58.8%的高被引论文;从各年度引用排前50位的论文中筛选出40名高被引作者及其单位,具有较广泛的学术影响。结论:基于CNKI高被引论文分析近20年中药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业界关注的焦点,进而为中药研究立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作者:任永申;吕宏宇;马艳芹;张蓉蓉;董旖;张萍;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