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影响因子:0.95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33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地方:重庆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1001-0408
国内刊号:50-1055/R
邮发代号:78-33
创刊时间:1990
发行周期:半月刊

中国药房杂志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栏目设置

药事管理、药学研究、药物与临床、循证药学、药师与药学服务、“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专栏、综述

杂志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Pж(AJ) 文摘杂志(俄),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文摘杂志,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中国药房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药房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杂志简介和征稿内容

  2 投稿注意事项

  2.1 文稿应具科学性、前瞻性、逻辑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2.2 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精练,引用资料请附参考文献。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和图、表及参考文献)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字。

  2.3 文稿请另附15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8个关键词。英文摘要内容必须与中文摘要一致;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全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作者单位用英文全称(按正式名称书写),后加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县)名和邮政编码。

  2.4 文稿请用Word排版。文稿中的外文字母和符号的大小写、斜体、上下角标等均请用红色注明。文中出现的数据、结构式、公式、符号、参考文献等请仔细核对,避免出错。

  2.5 投稿须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作者单位负责审查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并确保未一稿多投。若属基金资助,或国家攻关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者,请注明并附上有关证明材料(复印件或传真件等)。

  2.6 投稿内容务必真实,请勿一稿多投或抄袭别人稿件,或私自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投稿人及其所在单位负责。

  2.7 凡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请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回,如无特殊原因说明,超过时限,则按新稿处理。

  2.8 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请作者考虑。

  2.9 投稿时务请附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资料,包括姓名、职称、最高学历、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包括区号、办公电话、住宅电话、移动电话)、邮政编码、E-mail等,以便编辑部联系和作者资料存档。

  3 文稿的撰写要求

  3.1 文题:应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不用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尽量不用代号或人们不太熟悉的缩写等。

  3.2 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作者应是参与研究工作并能解答文中问题、对文稿内容负责者,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的次序应按其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名后加用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作者单位,要用全称,并注明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县)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如有1个单位以上,则在第一作者名字的右上角标注1,其他单位作者顺序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标注2或3等,并分别将单位名称按数字顺序排列,且在各单位名称前加注相应数字(参见本刊2012年各期实例)。3.3 摘要及关键词:论文需另附中、英文摘要及中、英文关键词,约150字左右(综述文章可不用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要求按结构式撰写,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参见本刊2012年各期实例)。关键词3~8个,应从文题、摘要、正文中选取与本文研究或讨论的中心问题有关的和必要的词,尽可能用医学词表上的规范词。

  3.4 正文:应尽量减少层次,一般不宜超过3层。层次的数字序号后不用黑点,但要空1个字。

  3.5 前言:一般勿超过300字,概述主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明确提出本文之目的。

  3.6 药物、试剂、动物、植物、主要仪器及其他材料:应说明来源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药名采用“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nonproprietarynames,INN),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办公室)为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的药名。其他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为准。少用代号,尽量不用商品名。药名写在剂量前面。不常见的药名或首次出现的药名,宜注上英文名。

  3.7 方法:凡文献已有报道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系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别人重复。

  3.8 计量单位及符号: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书写可参阅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等书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例如,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m(质量),t(时间),V(体积),n(物质的量),d(相对密度),Ar(相对原子质量),Mr(相对分子质量)等。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以加逗号的方式表示。如“λ,nm”即表示以nm为法定单位的波长。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以mol/L、mmol/L、μmol/L、nmol/L等表示。在单位或者组合单位内一般使用斜线间隔,不宜将斜线、负指数幂或汉字混用表示,且最多只能有1条斜线;当分母中有多个单位时,加括号表示。如常用法定单位“mg/(kg·d)”,不应表示为“mg/kg/d”、“mg·kg-1·d-1”、“mg·kg-1/d”、“每日mg/kg”或“每千克mg/d”;又如“IC50,mol·L-1”应表示为“IC50,mol/L”;再如“AUC0-∞,mg·h·L-1”应表示为“AUC0-∞,mg·h/L”等。原mL、μL等均统一以ml、μl等表示,仅L(升)维持大写。另外,表示范围的浪纹线(~)前后两数值中的%、‰等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如3%~5%(不能写成3~5%)等;英文中不宜使用波纹线,表示范围时以连字符“-”代替。

  3.9 国际代号与缩写: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

  3.10 放射性核素或元素:元素符号均用正体且首字母大写,核子数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元素、离子或基团的化合价应标在右上角,且应数字在前,表示正负化合价或阴阳离子的“+”或“-”在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为准。每个标点符号占1格,破折号“——”占2格,连接号“-”占1/4格,半字线“-”占半格,浪纹“~”占1格;比号“﹕”居中写在格内,冒号“:”靠近字的下端,写在下一格1/4格内。

  3.12 数字:文中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与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3.13 图和表:图表应少而精,不可与文字重复。照片(仅限黑白)应清晰,对比度适宜。图应有图序和中、英文图题,图题居中排在图的下方。如有2个以上的插图,图序应连续编号;如只有1个插图,则编号为图1。图题应简短准确,末尾不加句号。图序与图题间应空1格(如有图注,也应附上英文翻译,并置于中文图注下方)。坐标图的纵、横坐标的量和单位符号应尽量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的外侧,一般居中排列。横坐标标目的著录自左而右,纵坐标标目的著录自下而上(纵坐标右侧著录与左侧同)。表应写明表序及中、英文表题,表题居中排在表的上方。如有2个以上的表格,表序应连续编号;如只有1个表格,则编号为表1。表题应简明,末尾不加句号,表序与表题之间空1格。表的结构应简洁,具有自明性。表格须用Word绘制,采用三线式,两端开口。表中参量应标注单位。表内数字尽量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字或内容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或其他类似用词或符号表示,而应一一标注。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表内的数据应书写清楚,并需反复核对,确保无误。表中所需说明的事项,可用简练的文字附注于底线下方,且一并附上英文表注。表应放在文中的相应位置,不要集中于文后。

  3.14 讨论:要突出作者自己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说明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不要作文献综述,或重复前言的内容。应避免推想太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避免本文资料不足以得出的结论。如理由充足时,可以提出设想和建议,但须恰如其分。

  3.15 致谢:仅对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中有实质性贡献者致谢,如参加研究的工作者,资料及技术的协作者,经费的提供者等。作者应负责征得被致谢者的书面同意。致谢者一般放在正文末,并加用圆括号。

  3.1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以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内文献为主,并应对照原文核实。“内部资料”、“待发表”及“会议资料”等文献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入。参考文献在文中采用顺序编码体系,其序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用方括号括上,并置于右上角。文末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中引用顺序以阿拉伯数字排列,序号亦加方括号,其后空1格,不加任何标点。每一则参考文献均请在其文题后用英文大写字母标注文献类型并用方括号括上(如: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参见本刊2012年各期实例)。参考文献作者在3人以内(包括3人)时应列出全部作者;超过3人时,后加“,等”(中文,楷体)、“,etal”(西文,斜体)或“,他”(日文)。各种文种书写的姓名均姓在前、名在后;汉语人名拼音姓和名分写,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复姓连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外文人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缩写点。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单名如“张三”,中间不必再空格。外文文题第1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日文汉字请勿与我国汉字混淆。

  4 收稿、退修和不录用稿的处理及联系

  4.1 收稿:本刊只接受通过“中国药房网”的在线投稿。作者在点击该网页的“在线投稿”或直接输入在线“投稿及稿件处理系统”网址进行注册后完成投稿。由于日后须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该系统来了解稿件处理进程和提交修改文章,故请作者务必记住注册时的用户名及密码。

  4.2 退修:需修改的稿件仍由“投稿及稿件处理系统”上传给作者,作者按修改意见逐一修改后,一份仍通过该系统提交;另一份打印稿连同单位介绍信和作者签署的“文章(著作)使用权授权书”一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挂号信寄回编辑部。

  4.3 不录用稿:本刊稿件采用“五审”制,每一审稿程序完毕后均可能产生不录用稿,所有不录用稿均由“投稿及稿件处理系统”退稿。已修回稿,如6个月内作者未收到刊用信息,可自行处理。

  4.4 稿酬:本刊不收稿件处理费,酌收版面费。来稿经刊登后按本刊标准付予稿酬(包括上网稿酬),并赠第一作者当期杂志2册。鉴于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CNKI)”、“中国药房网”等,故凡被本刊录用的文章均纳入以上网络,其著作权使用将包含在稿酬中一次性付予。若有不同意者,请投稿时注明。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药房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药房杂志发文量
中国药房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对我院2012年门诊降压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随机抽查的处方中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占67.14%;使用降压药品种30个,处方频率排前3位的降压药分别为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ARB);降压药用药频度排前3位的分别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和厄贝沙坦片;治疗以CCB+ARB联用为主.结论:我院降压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联合治疗策略值得推广.

    作者:宋碧辉;罗雪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硝酸益康唑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硝酸益康唑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甘油、75%乙醇为混合溶媒进行配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康唑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考察、刺激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硝酸益康唑线性范围为200~60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6%,RSD=0.82%(n=5).硝酸益康唑滴耳液对标准和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的MIC为2μg/ml和4μg/ml.结论:该滴耳液抗真菌作用强,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刺激性小,质控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刘韵琪;罗凤琴;赵春景;黄朝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武汉市部分城区药店分布与人口分布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了解武汉市部分城区药店分布与人口和地域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药店分布与人口分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零售药店分布与人口分布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性,但在局部区域零售药店的分布表现出相对不足与过饱和.结论:由于多种因素作用,导致武汉市部分城区零售药店分布的合理性仍然欠佳,药监部门应规范审批标准,零售药店自身也需要合理统筹规划.

    作者:唐文韬;杨科;姜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王培安副主任出席重庆市综合医改试点启动暨2016年医改工作会议

    本刊讯2016年5月30日,重庆市召开综合医改试点启动暨2016年医改工作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综合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市长黄奇帆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翁杰明主持会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连续肾替代治疗加用不同剂量血必净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加用不同剂量血必净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院ICU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小、中、大剂量组和对照组,各26例.4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NS) 100 mL中,ivgtt,bid;中剂量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加入NS 100 mL中,ivgtt,bid;大剂量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加入NS 100 mL中,ivgtt,qid.4组患者均治疗1周.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ysC)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rib)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系统(Marshall)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脱落9例后,本研究终纳入统计的合格病例数95例,小、中、大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24、25、23例.治疗前,4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PT、APTT水平和APACEⅡ及Marshall评分均明显降低/缩短,血清BUN、SCr、CysC、Fib水平均明显升高,小、中、大剂量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小、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加用大剂量血必净可显著抑制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姜启栋;张雪梅;伍长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藏药翼首草的药理作用及其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目的:为翼首草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翼首草的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评价3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翼首草主要成分包括三萜皂苷类、环烯醚萜苷类、生物碱及多糖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等功效,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等作用;比色法、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红外光谱法等已应用于翼首草的质量评价研究.结论:需对翼首草的化学成分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作者:张雪梅;杨丰庆;夏之宁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特点与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特点及联合用药.方法:分析老年人药动学特点和机体内环境等因素.结果:平稳降压、重视血压底线、采用时辰药理学给药成为治疗关键.结论:必须注意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适合老年人群的药学服务.

    作者:赵艳;韩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蒙药圆柏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蒙药圆柏的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内蒙古地区的圆柏药材,共9批.观察圆柏样品的性状并对其枝叶横切面和粉末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圆柏样品进行定性分析;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圆柏样品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圆柏样品中槲皮苷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结果:圆柏小枝呈圆柱形或四菱形,刺叶长短不等,呈深绿色或黄绿色;显微观察发现,鳞叶表皮细胞排列整齐、鳞叶中部有较大空腔、海绵组织细胞较大,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气孔较多,保卫细胞较大;TLC结果显示,在对照品(槲皮苷和芦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9批样品中水分含量为3.2%~5.6%,总灰分含量为3.4%~5.8%,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均不超过0.8%,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8.0%~33.8%,槲皮苷含量为0.11%~0.28%,穗花杉双黄酮含量为0.15%~0.25%.结论:初步拟定圆柏中水分含量不得超过8.0%、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7.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4.0%、槲皮苷含量不得低于0.11%、穗花杉双黄酮含量不得低于0.15%,制订的标准可用于圆柏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珍;杨洋;孟美英;肖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杨酸血药浓度及其应用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杨酸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将其用于阿司匹林复方制剂中水杨酸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采用 Waters2690高效液相色谱仪,以 Diamonsil C18为色谱柱( 4.6mm× 250mm, 5μ m),以甲醇-乙腈- 0.2%磷酸( 18∶ 32∶ 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37nm,流速为 1.0ml/min.结果:水杨酸的浓度在 0.40~ 101.00μ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 99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适用于水杨酸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丽;何林;余继英;吴正中;孙世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柴苓护肝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柴苓护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柴胡、白术、甘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并对制剂的水分、溶化性、粒度进行检查.结果:柴胡、白术、甘草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芦丁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0~0.300 mg/mL(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为97.89%~100.01%(RSD=0.68%,n=9);样品含量为1.920~2.018 mg/g.3批样品的水分含量分别为1.54%、1.62%、1.57%,均在5 min内溶化,不能通过一号筛且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分别为2.13%、2.51%、2.38%,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的规定.结论:初步拟定柴苓护肝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应不得低于1.57 mg/g(以芦丁计);所建质量标准的相关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柴苓护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莫国栋;杨瑾;林丽;谭芳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国药房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小鲸** 的反馈:

中国药房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药房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国药房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国药房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