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影响因子:0.95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33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Pж(AJ) 文摘杂志(俄),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文摘杂志,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房杂志   2014年12期文献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目的:为临床更好地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提供参考.方法: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胰岛素抵”“激素调节”“诱导排卵”为关键词,查阅1986-2013年间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二甲双胍在PCOS及其并发症中的治疗作用和应用局限.结果与结论:二甲双胍对PCOS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激素水平的调节、排卵功能的促进及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变等PCOS并发症均具有较好的作用.但是,在众多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不同的研究结果,再加上二甲双胍本身具有的不良反应和其较长的起效时间,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个体化给药.

    作者:黄晓;吉柳;谢红梅;张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0.8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以1 mg/min的速度静脉推注后,再给予盐酸纳洛酮0.8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0.2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以1 mg/min的速度静脉推注后,再给予常规补液1 50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3h后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压变化,记录清醒时间、出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3h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和出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变化,且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崔益明;吴德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含雷贝拉唑与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的两种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含雷贝拉唑(RAZ)与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的两种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RAZ组和RBC组,分别给予RAZ/RBC+克拉霉素+甲硝唑的三联疗法治疗1周,之后两组患者均单服RAZ或RBC治疗3周,疗程共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并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RAZ组与RBC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7%、83.3%,Hp根除率分别为87.3%、93.1%,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5.9%、87.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不影响治疗,可自行好转.结论:含RAZ与RBC的两种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相当,且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李拓键;赵小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夏枯草口服液联合吲哚美辛治疗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夏枯草口服液联合吲哚美辛治疗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吲哚美辛胶囊50 mg,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夏枯草口服液10 ml,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hs-CRP和TGF-β1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GF-1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夏枯草口服液联合吲哚美辛治疗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章宪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联合叶酸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叶酸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次,qd,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0.4 mg,qd,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baPWV、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cy、baPWV、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叶酸可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患者Hcy及baPWV水平.

    作者:朱建峰;袁旻池;何纯;陈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单点注射组、两点注射组.对照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阴道内填塞碘仿纱布卷压迫止血;单点注射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时,在宫颈9点处给予垂体后叶素2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3ml中宫颈注射,术后阴道内填塞碘仿纱布卷压迫止血;两点注射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时,在宫颈3点和9点处分别给予垂体后叶素1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 ml中宫颈注射,术后阴道内填塞碘仿纱布卷压迫止血.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单点注射组、两点注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点注射组患者优于单点注射组患者,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用于宫颈冷刀锥切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陈妩;韩清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妊娠期妇女给予黄体酮40 mg,肌肉注射,bid;观察组妊娠期妇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间苯三酚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妊娠期妇女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妊娠期妇女的保胎成功率和治疗前、后血孕酮水平,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妊娠期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妇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妊娠期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妊娠期妇女血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孕酮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邵永红;王芸;阮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因型检测在氯吡格雷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基因型检测在氯吡格雷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两例患者因基因型差异导致联合使用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分别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的案例.结果:案例1患者基因型为CYP2C19*1/*17突变杂合型,而案例2患者为CYP2C19*2/*3突变杂合型、ABCB 1-3435C/T突变纯合型(TT),这可能是两例患者给予相同方案治疗后分别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的不同临床事件的原因.结论:氯吡格雷疗效存在高度变异性,且与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关联性.基因型检测有助于制订科学合理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俊;朱艳虹;栾家杰;汪魏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西酞普兰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一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西酞普兰;观察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观察三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西酞普兰和养血清脑颗粒.4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4、6周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一组、观察二组、观察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3.3%、93.3%,对照组为56.7%,观察三组高,对照组低,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观察三组治疗2、4、6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6周后观察三组的HAMD评分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勇;龙明;冉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2013年1-6月住院患者华法林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为提高华法林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3年1-6月我院住院患者服用华法林的情况,分析使用华法林的患者的疾病状态及合并用药对华法林作用的影响.结果:2013年1-6月,我院住院患者中共有179例服用华法林,分布于全院13个科室、24个病房;应用华法林的适应证共14项;本调查中涉及的可能与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的合并用药共56种.结论:华法林广泛应用于我院多个科室的住院病房,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多数病情复杂、合用多种药物.临床在应用华法林时需要综合患者疾病和用药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出、凝血情况,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华法林用药方案.

    作者:母光妍;向倩;周颖;崔一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百令胶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百令胶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百令胶囊治疗稳定期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6项RCT,共5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百令胶囊能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MD=0.14,95%CI(0.04,0.25),P=0.006]、动脉血氧分压[MD=3.59,95%CI(1.50,5.68),P=0.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MD=-2.38,95%CI(-4.12,-0.63),P=0.008]和6min步行距离[MD=49.59,95%CI(32.29,66.89),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令胶囊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运动耐量水平.因本文纳入研究较少,质量不高,此结论还需要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RCT证实.

    作者:孟海阳;陈杰;吴海燕;任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3种给药途径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3种给药途径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9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孕早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3例,分别于术前3h舌下含服、口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 mg,并采用异丙酚2~3 mg/kg麻醉,观察3组患者的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阴道流血和腹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3h舌下含服、口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 mg用于扩张宫颈的疗效相似.舌下含服用药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对于含药感不好的患者可口服用药,而阴道用药则更适合于妊娠反应重、胃肠功能差的患者.临床用药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给药途径.

    作者:李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FOLFOX4方案治疗胃肠道肿瘤致54例次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FOLFOX4方案治疗胃肠道肿瘤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FOLFOX4方案化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予FOLFOX4方案治疗胃癌、结直肠癌患者致54例次ADR的相关情况.结果:54例次ADR中,患者中位年龄53岁;ADR关联性评价为肯定的4例次、很可能的20例次、可能的30例次;以血液系统损害多见;一般ADR 33例次,严重ADR 21例次,其中严重ADR有:白细胞计数减少9例次,血小板计数减少5例次,过敏反应4例次,瘙痒症3例次;所有ADR经相应处理后均得以好转或恢复正常.结论:FOLFOX4方案治疗胃肠道肿瘤可能出现多种ADR,临床需要掌握相关ADR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少ADR导致的危害.

    作者:邓玉琴;陆超;何光照;张明珠;罗卓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防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防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6例有高危因素的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催产素20 IU静脉推注或臂部肌肉注射后,观察组产妇给予卡贝缩宫素100 μg单次静脉推注;对照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剖宫产产妇单次子宫体肌肉注射,阴道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经臀部肌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产前、产中给药前及给药30 min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产后2h内和2~24 h的出血例数和平均出血量,产后2h内子宫张力变化,产后24 h内是否需要额外干预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总有效率、产后2h内子宫张力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0 min后两组产妇SBP、DBP、HR均显著高于产前及产中给药前,两组产妇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同组2h内,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4 h内均无需要额外干预治疗的情况发生.结论: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卡贝缩宫素联合地塞米松的安全性更好.

    作者:许伟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为政府制定医疗保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南京、扬州、淮安的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医疗补贴在不同收入人群间的分布,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测算居民获得医疗补贴的影响因素.结果:南京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发挥相对好于扬州和淮安;年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对医保的了解程度和地区等因素会影响居民是否获得医疗补贴.结论:政府与市场协调,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补助;重视预防保健,提高医疗补贴的补偿效率;开展好门诊大病统筹;加大医保政策的宣传等,有利于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更好地发挥收入再分配效应.

    作者:曹阳;宋文;文秋香;宋亚红;李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山东省居民抗菌药物认知与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与使用现状,为促进居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好、中、差选取5个市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居民抗菌药物的认知与使用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 700份,回收问卷1 640份,回收率为96.47%,其中有效问卷1 518份,有效率为92.56%.调查结果显示,59.7%的被调查者不了解抗菌药物,57.5%的被调查者不了解抗菌药物滥用所产生的危害;44.5%的被调查者习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36.0%的被调查者家中常备抗菌药物;被调查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与使用密切相关(P<0.05);被调查者购买抗菌药物的主要途径为医院处方.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亟需改善.建议加强抗菌药物知识宣传,提高居民抗菌药物认知水平;医务人员应发挥优势,对居民进行及时教育和指导;国家应加强抗菌药物销售的监管,规范抗菌药物的销售途径.

    作者:马欣;尹文强;魏艳;胡金伟;胡式良;陈钟鸣;范海平;管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江西省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认知程度,为提高药品生产企业ADR监测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88家药品生产企业,利用经本课题组改良的德尔菲(Delphi)法设计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对ADR监测的认知度测评量表,对上述企业882名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882份,回收有效问卷88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药品生产企业人员的ADR监测认知总分为20.49~90.57分,平均为(53.37±11.31)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企业类型、企业开展过ADR监测培训、职称、企业员工数量、上报过ADR监测年度汇总表、接受过ADR监测培训等7个因素与受访者对ADR监测的认知程度存在线性关系.结论:江西省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对ADR监测的认知程度总体较低.增强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能力、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强化企业内部培训,可能有助于提高其认知程度.

    作者:余超;高菁;周鹃;徐瑾;钟长鸣;万凯化;袁兴东;邓小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压社区管理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完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合理建议和实证参考.方法:使用欧洲生命质量量表(EQ-5D)和调查问卷,对分别使用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方法从北京和杭州两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的1 00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入户调查,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高血压监测、控制状况和治疗状况,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用药情况和用药依从性等,数据录入后使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研究高血压社区管理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两地入户调查失访率均低于5%.杭州受访高血压患者EQ-5D生命质量得分为(0.85±0.13)分,显著高于北京受访高血压患者的(0.78±0.19)分(P<0.000);年龄、伴随慢性病数量、用药依从性、每周锻炼频率等对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有显著的影响;社会支持得分、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处方量的满意程度、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精神状态等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医保待遇、经济条件、文化程度不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完善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用药依从性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通过高血压社区管理重点干预的对象;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程度、加强健康宣教、提供令患者满意的处方量、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阳;董朝晖;孙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国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完善我国省级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机构建设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全国31个省级ADR监测机构进行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发放问卷31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为87.1%.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省级ADR监测机构在组织建设、人员队伍建设、硬软件资源配备、建设经费、报告数量和质量、信息平台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相关部门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可行措施,以改善省级ADR监测机构现状,确保其高质量地开展工作.

    作者:刘花;冯变玲;杨世民;张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评估我院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加强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部分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回收率为91.84%.结果显示,受访医务人员中有69.61%的医师、72.62%的护士和71.79%的药师明确高危药品的概念;对高危药品的品种能够准确辨别的医师仅为4.90%,护士为20.24%,药师为15.38%;约20%的受访医务人员对于科室建立的高危药品风险防范措施不清楚;用药差错报告的意愿率为88.44%;对高危药品知识的需求途径主要是专题讲座,占受访医务人员的88.00%;易发生风险的前5类高危药品分别为高渗电解质注射液、胰岛素制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抗凝血药、抗心律失常药.结论:我院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存在一定不足,对高危药品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建议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医务人员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程度和警惕性,使其牢记风险防范措施,减少或杜绝由此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赵文婷;杨丽杰;何晶波;张郝程;马满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DTDPA-PITC联合柱前衍生化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氨基酸注液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含有半胱氨酸或胱氨酸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18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二硫代二丙酸(DTDPA)和异硫氰酸苯酯(PITC)联合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A为0.1 mol/L醋酸盐缓冲液(pH 5.38)-乙腈(93∶7,V/V)、、B为乙腈-水(80∶20,V/V),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3 μ1,柱温为35℃.结果:18种氨基酸在各自测定浓度的20%~180%的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91%;平均回收率在95.7%~99.7%之间,RSD≤1.99%(n=9).结论:该方法准确、高效,实现了同时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半胱氨酸以及其他17种氨基酸的准确定量.

    作者:阚微娜;滕艳坤;杨宏伟;隗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清肺抑火丸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肺抑火丸中5种蒽醌类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毛细管柱为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运行缓冲液为25 mmol/L硼砂溶液+20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4 mmol/L磺丁基醚-β-环糊精+2%甲醇(pH 10.01),分离电压为18 kV,进样方式为重力进样10s(高度15 cm),检测波长为254 nm,温度为25℃,湿度为<70%.结果: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5.0~40.0、2.4~19.2、3.6~28.8、11.2~89.9、2.5~20.0μg/ml范围内同各自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0、0.997 1、0.996 9、0.998 5、0.998 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4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99.6%、99.2%、98.2%、98.6%,RSD分别为0.80%、1.32%、2.21%、1.63%、2.02%(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肺抑火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岑;王晓可;毋福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enusil ASB C18,流动相A、B分别为甲醇-0.077%醋酸铵溶液(20∶80,V/V,磷酸调节pH至4.5)和甲醇-乙腈(40∶60,V/V),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 μl.结果:曲安西龙、硝酸咪康唑以及3个单个未知杂质均能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的主成分完全分离;曲安西龙、硝酸咪康唑的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1.071~8.568、1.039~8.312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0.999 6),检测限分别为5.15、7.31 ng,定量限分别为15.69、21.97 ng.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旭光;郑子栋;郭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异丙托溴铵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异丙托溴铵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SEIDOC18,流动相为磷酸盐溶液(含0.1 mol/L磷酸二氢钠和0.01 mol/L四丙基氯化铵,pH 5.5)-甲醇(87∶13,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结果:异丙托溴铵和杂质B、C、D、E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6.24~62.4、4.25~53.1、4.59~57.4、10.35~129.4、4.00~50.01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0.999 0、0.999 8、0.999 7、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 10%;杂质B、C、D、E平均加样加收率分别为103.8%、104.3%、101.6%、104.4%,RSD分别为3.8%、2.2%、1.8%、3.5%(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异丙托溴铵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陈红;朱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的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评估,给出扩展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结果: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含量的扩展测量不确定度为12%,测量结果表示为(100.3±1.2)%,k=2.结论:明确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可为有效地控制该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秦立;肖英;范亚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UPLC法同时测定盐酸阿糖胞苷原料药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盐酸阿糖胞苷原料药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3C18,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尿嘧啶、尿苷、阿糖尿苷、盐酸阿糖胞苷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0.100 8~20.16、0.1~20.12、0.095 6~19.12、0.1~20.004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0.999 8、0.999 9、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79%;尿嘧啶、尿苷、阿糖尿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8%、102.2%、99.7%,RSD分别为2.44%、2.69%、3.16%(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盐酸阿糖胞苷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海丽萍;杨东菁;王志远;王雪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丹栀逍遥散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丹栀逍遥散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V/V),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栀子苷检测质量浓度在0.51~16.3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1.99%(n=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栀逍遥散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姜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维A酸乳膏中尿囊素、维A酸、异维A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维A酸乳膏中尿囊素、维A酸、异维A酸和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 Syncronis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0.5%冰醋酸(梯度洗脱,采用不同的流速和检测波长),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5℃.结果:尿囊素、维A酸、异维A酸、维生素E的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125~2 000、12.5~200、6.25~100、250~4 000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0.999 9、0.999 8、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8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97.6%、99.8%、99.0%,RSD分别为0.24%、0.97%、0.18%、0.7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同时测定复方维A酸乳膏中尿囊素、维A酸、异维A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

    作者:张志勤;李玫;朱昌辉;王栋;韩国柱;唐泽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目的:为提高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从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兴趣培养、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实验课教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措施,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幅提高,部分学生获得了国家奖项,且升学深造的学生数也明显增多.结论:我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利于制药工程专业创新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刘凤志;朱小东;张海娟;余天桃;冯尚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药学专业实习生带教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目的:为提高药学实习带教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院药械科2012年药学专业实习生带教工作经验,并对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考核与调查.结果与结论:我院通过严格挑选优秀的带教老师,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建立实习生的考核制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习生的考核优秀率达到87%,带教老师的整体满意度也达到90%以上,带教模式受到了实习生和所在学校的一致好评.

    作者:钱先中;金惠静;陈超;仵利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药理学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为提高临床药理学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在我校2009级临床老年医学专业的临床药理学课程中的《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教学中运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模式,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其教学效果.结果:共发放问卷141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调查问卷显示,通过PBL教学,提高了学生对PBL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改善;超过99.00%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满意.结论:在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国内许多高校还难以达到PBL教学的实施标准,缺乏相应的教材,且师资力量薄弱.应将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龙锐;张成志;朱深银;周远大;邱峰;陈庆宪;李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国儿童基本药物政策框架设计

    目的:为促进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四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母亲和儿童的重点药物目录》和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收录的儿童基本药物的情况,提出构建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的政策框架的设计思路.结果与结论:我国儿童基本药物和有儿童用药信息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都较少,现状堪忧.我国可借鉴WHO的经验,根据我国儿童疾病谱制定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和配套的标准处方集,并统一儿童基本药物的包装标志,落实配套政策,以推动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的发展.

    作者:钱丽萍;马亚娜;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回顾及探讨:基于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目的:为完善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描述性分析法梳理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脉络以及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轨迹.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基本药物供应和合理使用的保障,基本药物目录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发展的核心体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保障基本药物目录实施方面尚存在不足,如制度保障缺乏联动性、缺乏法律保障体系等.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机制、立法等方面更趋细化和规范,以更好地保障基本药物目录发挥指导用药的作用,提高公众药品可及性.

    作者:冯娟娟;贾金妍;张竞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