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宪忠
目的:为促进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四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母亲和儿童的重点药物目录》和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收录的儿童基本药物的情况,提出构建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的政策框架的设计思路.结果与结论:我国儿童基本药物和有儿童用药信息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都较少,现状堪忧.我国可借鉴WHO的经验,根据我国儿童疾病谱制定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和配套的标准处方集,并统一儿童基本药物的包装标志,落实配套政策,以推动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的发展.
作者:钱丽萍;马亚娜;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为政府制定医疗保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南京、扬州、淮安的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医疗补贴在不同收入人群间的分布,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测算居民获得医疗补贴的影响因素.结果:南京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发挥相对好于扬州和淮安;年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对医保的了解程度和地区等因素会影响居民是否获得医疗补贴.结论:政府与市场协调,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补助;重视预防保健,提高医疗补贴的补偿效率;开展好门诊大病统筹;加大医保政策的宣传等,有利于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更好地发挥收入再分配效应.
作者:曹阳;宋文;文秋香;宋亚红;李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提高药学实习带教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院药械科2012年药学专业实习生带教工作经验,并对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考核与调查.结果与结论:我院通过严格挑选优秀的带教老师,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建立实习生的考核制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习生的考核优秀率达到87%,带教老师的整体满意度也达到90%以上,带教模式受到了实习生和所在学校的一致好评.
作者:钱先中;金惠静;陈超;仵利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夏枯草口服液联合吲哚美辛治疗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吲哚美辛胶囊50 mg,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夏枯草口服液10 ml,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hs-CRP和TGF-β1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GF-1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夏枯草口服液联合吲哚美辛治疗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章宪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盐酸阿糖胞苷原料药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3C18,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尿嘧啶、尿苷、阿糖尿苷、盐酸阿糖胞苷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0.100 8~20.16、0.1~20.12、0.095 6~19.12、0.1~20.004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0.999 8、0.999 9、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79%;尿嘧啶、尿苷、阿糖尿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8%、102.2%、99.7%,RSD分别为2.44%、2.69%、3.16%(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盐酸阿糖胞苷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海丽萍;杨东菁;王志远;王雪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叶酸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次,qd,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0.4 mg,qd,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baPWV、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cy、baPWV、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叶酸可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患者Hcy及baPWV水平.
作者:朱建峰;袁旻池;何纯;陈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完善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描述性分析法梳理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脉络以及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轨迹.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基本药物供应和合理使用的保障,基本药物目录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发展的核心体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保障基本药物目录实施方面尚存在不足,如制度保障缺乏联动性、缺乏法律保障体系等.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机制、立法等方面更趋细化和规范,以更好地保障基本药物目录发挥指导用药的作用,提高公众药品可及性.
作者:冯娟娟;贾金妍;张竞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提高华法林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3年1-6月我院住院患者服用华法林的情况,分析使用华法林的患者的疾病状态及合并用药对华法林作用的影响.结果:2013年1-6月,我院住院患者中共有179例服用华法林,分布于全院13个科室、24个病房;应用华法林的适应证共14项;本调查中涉及的可能与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的合并用药共56种.结论:华法林广泛应用于我院多个科室的住院病房,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多数病情复杂、合用多种药物.临床在应用华法林时需要综合患者疾病和用药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出、凝血情况,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华法林用药方案.
作者:母光妍;向倩;周颖;崔一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维A酸乳膏中尿囊素、维A酸、异维A酸和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 Syncronis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0.5%冰醋酸(梯度洗脱,采用不同的流速和检测波长),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5℃.结果:尿囊素、维A酸、异维A酸、维生素E的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125~2 000、12.5~200、6.25~100、250~4 000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0.999 9、0.999 8、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8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97.6%、99.8%、99.0%,RSD分别为0.24%、0.97%、0.18%、0.7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同时测定复方维A酸乳膏中尿囊素、维A酸、异维A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
作者:张志勤;李玫;朱昌辉;王栋;韩国柱;唐泽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含有半胱氨酸或胱氨酸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18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二硫代二丙酸(DTDPA)和异硫氰酸苯酯(PITC)联合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A为0.1 mol/L醋酸盐缓冲液(pH 5.38)-乙腈(93∶7,V/V)、、B为乙腈-水(80∶20,V/V),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3 μ1,柱温为35℃.结果:18种氨基酸在各自测定浓度的20%~180%的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91%;平均回收率在95.7%~99.7%之间,RSD≤1.99%(n=9).结论:该方法准确、高效,实现了同时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半胱氨酸以及其他17种氨基酸的准确定量.
作者:阚微娜;滕艳坤;杨宏伟;隗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丹栀逍遥散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V/V),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栀子苷检测质量浓度在0.51~16.3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1.99%(n=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栀逍遥散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姜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妊娠期妇女给予黄体酮40 mg,肌肉注射,bid;观察组妊娠期妇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间苯三酚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妊娠期妇女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妊娠期妇女的保胎成功率和治疗前、后血孕酮水平,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妊娠期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妇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妊娠期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妊娠期妇女血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孕酮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邵永红;王芸;阮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异丙托溴铵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SEIDOC18,流动相为磷酸盐溶液(含0.1 mol/L磷酸二氢钠和0.01 mol/L四丙基氯化铵,pH 5.5)-甲醇(87∶13,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结果:异丙托溴铵和杂质B、C、D、E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6.24~62.4、4.25~53.1、4.59~57.4、10.35~129.4、4.00~50.01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0.999 0、0.999 8、0.999 7、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 10%;杂质B、C、D、E平均加样加收率分别为103.8%、104.3%、101.6%、104.4%,RSD分别为3.8%、2.2%、1.8%、3.5%(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异丙托溴铵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陈红;朱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因型检测在氯吡格雷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两例患者因基因型差异导致联合使用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分别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的案例.结果:案例1患者基因型为CYP2C19*1/*17突变杂合型,而案例2患者为CYP2C19*2/*3突变杂合型、ABCB 1-3435C/T突变纯合型(TT),这可能是两例患者给予相同方案治疗后分别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的不同临床事件的原因.结论:氯吡格雷疗效存在高度变异性,且与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关联性.基因型检测有助于制订科学合理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俊;朱艳虹;栾家杰;汪魏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3种给药途径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9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孕早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3例,分别于术前3h舌下含服、口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 mg,并采用异丙酚2~3 mg/kg麻醉,观察3组患者的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阴道流血和腹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3h舌下含服、口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 mg用于扩张宫颈的疗效相似.舌下含服用药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对于含药感不好的患者可口服用药,而阴道用药则更适合于妊娠反应重、胃肠功能差的患者.临床用药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给药途径.
作者:李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FOLFOX4方案治疗胃肠道肿瘤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FOLFOX4方案化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予FOLFOX4方案治疗胃癌、结直肠癌患者致54例次ADR的相关情况.结果:54例次ADR中,患者中位年龄53岁;ADR关联性评价为肯定的4例次、很可能的20例次、可能的30例次;以血液系统损害多见;一般ADR 33例次,严重ADR 21例次,其中严重ADR有:白细胞计数减少9例次,血小板计数减少5例次,过敏反应4例次,瘙痒症3例次;所有ADR经相应处理后均得以好转或恢复正常.结论:FOLFOX4方案治疗胃肠道肿瘤可能出现多种ADR,临床需要掌握相关ADR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少ADR导致的危害.
作者:邓玉琴;陆超;何光照;张明珠;罗卓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的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评估,给出扩展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结果: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含量的扩展测量不确定度为12%,测量结果表示为(100.3±1.2)%,k=2.结论:明确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可为有效地控制该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秦立;肖英;范亚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enusil ASB C18,流动相A、B分别为甲醇-0.077%醋酸铵溶液(20∶80,V/V,磷酸调节pH至4.5)和甲醇-乙腈(40∶60,V/V),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 μl.结果:曲安西龙、硝酸咪康唑以及3个单个未知杂质均能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的主成分完全分离;曲安西龙、硝酸咪康唑的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1.071~8.568、1.039~8.312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0.999 6),检测限分别为5.15、7.31 ng,定量限分别为15.69、21.97 ng.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旭光;郑子栋;郭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提高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从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兴趣培养、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实验课教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措施,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幅提高,部分学生获得了国家奖项,且升学深造的学生数也明显增多.结论:我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利于制药工程专业创新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刘凤志;朱小东;张海娟;余天桃;冯尚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认知程度,为提高药品生产企业ADR监测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88家药品生产企业,利用经本课题组改良的德尔菲(Delphi)法设计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对ADR监测的认知度测评量表,对上述企业882名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882份,回收有效问卷88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药品生产企业人员的ADR监测认知总分为20.49~90.57分,平均为(53.37±11.31)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企业类型、企业开展过ADR监测培训、职称、企业员工数量、上报过ADR监测年度汇总表、接受过ADR监测培训等7个因素与受访者对ADR监测的认知程度存在线性关系.结论:江西省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对ADR监测的认知程度总体较低.增强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能力、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强化企业内部培训,可能有助于提高其认知程度.
作者:余超;高菁;周鹃;徐瑾;钟长鸣;万凯化;袁兴东;邓小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