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及生殖系肿瘤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肿瘤性疾病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将国内外新近出现的肿瘤治疗及手术方法、操作器械等新动态介绍给国内的专家学者。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回顾改良式经直肠前列腺8点穿刺术(常规底部+中部+外侧中部+尖部+超声可疑点)在临床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优化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方法 对2007年12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就医的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96例患者行改良式经直肠前列腺8点穿刺活检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统计前列腺癌的阳性率及各穿刺点癌细胞的阳性率.结果 96例患者中,有37例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占38.54%,21例诊断为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PIN),9例为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 伴慢性炎症,29例为BPH.超声可疑点对前列腺癌判断的敏感度为40.68%.穿刺阳性点多集中在中部、中外侧部或尖部.结论 对于初次活检的患者选择改良式前列腺8点穿刺方案是较为合理的.
作者:谢群;褚靖;朱文燕;杨信;曹明奎;陈世清;张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前列腺癌(PCa)是目前国际上为广泛关注的男性恶性肿瘤,尽管我国目前仍属于PCa低发地区,但是由于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变化,发病率在迅速增高.在我国,晚期PCa占有较高的比例,但是由于我国泌尿外科医师的努力,积极开展PSA检测,以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使早期局限性PCa的检出率有明显增加,从而推动了国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开展[1].国际上广泛开展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主要方式有开放性手术、单纯腹腔镜手术以及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3种,后两种手术被统称为微创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radical prostatectomy, MIRP).
作者:徐勇;张志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具有对放化疗不敏感及预后较差等特点,其治疗一直是肿瘤学界和泌尿外科学界的难题.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近几年来肾细胞癌领域表观遗传学研究,着重对DNA甲基化与肾细胞癌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抑癌基因甲基化在肾癌中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肾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复发监测提供新思路.
作者:陈小龙;肖跃海;孙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主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 N )介导的人膀胱癌细胞(T24)对化疗药物丝裂霉素(MMC)的耐药现象,并阐明其发生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T24细胞与FN黏附后予以MMC处理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分别检测其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分别采用比色法、免疫荧光、蛋白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Caspase‐8、Caspase‐9、凋亡诱导因子(AIF)3种凋亡通路的激活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G1/S期转换的关键分子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 FN与 T24细胞黏附后显著抑制了MMC诱发的细胞凋亡,且这种作用是通过抑制Caspase‐9及AIF两种凋亡通路而非Caspase‐8凋亡通路实现的。同时,FN通过失活GSK‐3β而稳定了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从而拮抗了MMC诱导的 T24细胞G1/S期停滞。FN介导的对 T24细胞的保护作用是 PI3‐K/Akt依赖的,可以被LY294002阻断。
作者:潘春武;王伟明;刘建河;康健;刘海龙;齐隽;沈周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65例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33例)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32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冲洗液量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值亦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术后复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大尿流率明显高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结论 对于巨大前列腺增生,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优势更明显,能更完全地切除腺体,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志;黄裕清;余自强;邹火生;张河元;冯凌松;邓利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多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方法 和疗效. 方法 对21例高危多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 结果 19例一次手术将肿瘤完全切除.2例由于肿瘤数目多分两次切除.术后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4年.2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余19例均无瘤存活.6例复发.复发率为28.6%.膀胱挛缩2例(膀胱容量小于150 m1),膀胱壁增厚4例. 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多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且没有增加肿瘤复发率.
作者:程跃;蒋军辉;李和明;王国耀;沈志久;谢国海;严泽军;冷江涌;胡晓泉;潘辉;郑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前列腺癌为老年男性疾病,是欧美国家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仅次于肺癌导致男性死亡的第二大疾病[1].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社会老年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诊断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直肠指诊、经直肠超声和前列腺穿刺活检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3].
作者:马志方;王东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并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 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和国外文献报道的14例前列腺LCNEC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特征和治疗预后等.结果 15例中,12例(80.0%)为混合性(伴腺癌),其中3例为新发;3例(20.0%)为新发单纯性.免疫组化大部分表达神经内分泌指标:CgA阳性12例(80.0%),其中(++)4例(33.3%)、(+)6例(50.0%)、局灶(+)2例(16.7%);CgA(-)3例(20.0%).Syn阳性11例(73.3%),其中(++)5例(45.4%)、(+)3例(27.3%)、局灶(+)3例(27.3%);Syn(-)4例(26.7%).CD56/NCAM,除外未做2例,余13例中阳性10例(76.9%),其中(++)7例(53.8%)、(+)3例(23.1%);(-)3例(23.1%).而PSA,除外未做2例,余13例中(-)8例(61.5%)、(+)2例(15.4%)、局灶(+)3例(23.1%).采用全身化疗7例;放疗1例;内分泌治疗3例(比卡鲁胺+戈舍瑞林2例,手术去势1例);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1例(我院收治的病例);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例.我院收治的病例现已存活6个月,另14例中1例随访3个月后失访,2例生存分别超过15和30个月,11例终均因转移死亡,生存时间从3周到19个月不等.总体预后差,平均生存时间<1年(1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约8个月.结论 原发性前列腺LCNEC临床非常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治疗效果不理想,以手术、化疗等为主的综合疗法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作者:李曾;廖洪;毛顿;谭政;吴毅;肖英明;杨盛柯;钟磊;陈勇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比术后即刻膀胱灌注与短期膀胱灌注辅助化疗对中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膀胱电切术(TURBT)后复发风险的影响.该试验于 2010 年 9 月经由京都府立大学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06 例中低危 NMIBC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采取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0 mg,B 组采取 THP30 mg每周膀胱灌注,连续 8 周.患者 TURBT术后每 3 个月行膀胱镜检和尿路细胞学检查以监测膀胱癌复发情况.结果显示 A、B 组患者 2 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65.3%和87.2%(P= 0.038).在此期间无患者发生进展,A、B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 和 24.4%,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 级以上).综合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中低危 NIMBC 患者,THP 30 mg每周膀胱灌注,连续 8 周的方案可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并且无严重毒副反应出现.可应用于中低危NIMBC患者电切术后的辅助化疗.
作者:Yoshio Naya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在第9位[1].虽然膀胱癌的发病率在4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但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儿童也可能发生[2].对于未侵犯尿道和发生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3].新膀胱在功能和容量上接近正常膀胱,充盈时顺应性好,且无返流,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新膀胱没有排尿感觉和自主收缩功能[4],因此,术后新膀胱的功能训练及并发症的处理和精心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年轻女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后出现贫血、怀孕期双肾积水等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该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秦云静;翟力蕊;李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尊敬的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