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一、投稿内容
本刊欢迎物理医学与康复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病例报告、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继续教育、书评(或书讯)、学术争鸣、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二、投稿途径
本刊只接受经由本刊网上投稿系统投送的稿件,请通过本刊网站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上传稿件。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待注册成功后再进入作者用户区进行投稿或查询稿件处理进程。
三、投稿要求
1.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务求文字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2.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3. 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文章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最高学历、职称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信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信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和E-mail地址。
4.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以中英文双语形式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Fund program: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 Program)(2013CB53200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271269)”,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5.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100元。
四、审稿及稿件处理时限
1. 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则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应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否则将视为一稿多投,作退稿处理。
3. 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时间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的创新性书面说明、查新报告和2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个月内出版。
五、有关著作权事项
1.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2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2.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该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3. 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送当期杂志1册。
六、稿件相关信息联系方式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430030);E-mail:cjpmr@tjh.tjmu.edu.cn。
七、撰稿要求
1. 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 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题名页左下方。作者应具有以下要素: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当作者为2位或2位以上时,请指定通信作者并补充相应联系方式。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
3. 摘要:基础研究和部分临床研究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摘要结果部分须包含重要指标的具体数值。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第一作者单位名称(含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作者全部依次列出;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4. 关键词:附有中、英文摘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章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惯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5. 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属于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6.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u-QL)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在设计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设计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7.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X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要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8.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参数(如:t=3.45,X2=4.68,F=6.79等),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9.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10. 图表:图、表随文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在正文中标注图、表序号,图表紧随文后。每幅图、表应有言简意赅的注解。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请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一致,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表格内不应留无数据的空格。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识,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11.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12. 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3. 缩略语: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英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4. 参考文献: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如参考文献类型为杂志,请于参考文献末尾标注DOI号。中文期刊用全名。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痴呆的常见原因,脑梗死后痴呆致残率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0年1月以来采用高压氧疗法对脑梗死后痴呆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现有血管在某些因子影响下的增殖和重建,从而形成新的血管网络.它包括生理性血管生成和病理性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治疗(anti-angiogenesis therapy)策略早由Folkman [1]于1971年提出.随后,相继发现许多相关研究[2~4],抗血管生成(anti-angiogenesis)在治疗许多疾病的环节中起着积极作用.随着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PDT在抗血管生成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拟就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以及PDT在抗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等方面做一综述和探讨.
作者:谭勇;虞乐华;许川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对废用性骨质疏松(DOP)大鼠的骨代谢以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ALN组)和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胫骨-尾部固定法固定大鼠右后肢建立DOP模型,终每组20只大鼠纳入实验研究.模型建立后,ALN组用阿仑膦酸钠[1 mg/(kg·d)]灌胃治疗,PEMF组予以PEMF(3.82 mT,10 Hz)照射40 min/d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则每日放入磁场装置中40 min,但不打开磁场电源,以模拟治疗环境.分别于治疗后第2、4、8和12周,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取右后肢股骨骨骼,测定骨密度后,应用万能电子试验机检测和记录各组大鼠右股骨的结构力学指标(大负荷、大位移、断裂能量)和材料力学指标(大应力、大应变和模量);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右胫骨组织中的TNF-α和BMP-2蛋白表达.结果 ①干预2周时,ALN组大鼠股骨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4周和8周时,ALN组大鼠和PEMF组大鼠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第12周时,PEMF组大鼠骨密度值明显高于ALN组和模型组(P<0.05).②干预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右股骨的大负荷、大位移、断裂能量、大应力、大应变及模量均下降(P<0.05);干预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股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指标均下降(P<0.05);ALN组右股骨的大位移和大负荷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干预8周时,ALN组右股骨的大负荷、大位移、断裂能量、大应力均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而PEMF组与模型组比较,PEMF组结构力学指标增高(P<0.05),大应变有所改善(P<0.01),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时,ALN组与模型组比较,只有大应力及大应变明显改善(P<0.05),而PEMF组的所有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从干预第2周开始,ALN组和PEMF组的TNF-α均逐步下调;PEMF组和ALN组分别干预第2周开始BMP-2蛋白的表达均升高(P<0.05),但其升高并不同步,干预第8周后,PEMF组BMP-2蛋白的升高开始显著高于ALN组(P<0.01).结论 PEMF与阿仑膦酸钠均可以抑制骨量的丢失,但PEMF的作用较为温和持久.
作者:毕佳琦;张莹;杨琪;成勇;李宝林;孟庆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十分痛苦,我们采用磁珠特定耳穴贴压治疗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17~25岁25例,25~43岁20例,50岁以上6例。病程:15~30 d 18例,30 d~3个月12例,3个月~1年10例,1年以上11例。主要症状:疼痛30例,弹响杂音5例,张口受限11例,运动异常5例。本组51例均经专科确诊。采用钕铁硼永磁体,圆形磁珠直径2 mm,磁场强度300 mT,取穴:下颌,皮质下,神门,每次以耳穴探测仪在相应部位寻找敏感点,用75%酒精消毒耳廓,将贴有磁珠的方形小胶布块对准穴位紧贴,并稍加力按摩片刻,按摩时手法要适中,使患者感到胀、微痛。嘱患者每日按摩6~10次。贴压双侧耳穴,5 d换1次,3次为1疗程。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关节运动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弹响消失,张口正常,颞颌关节周围肌群压痛消失。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张口趋于正常,仍有轻微弹响及张大口时不适。有效:自觉症状缓解,但未能完全消失。无效:自觉症状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本组51例,痊愈44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治疗2次35例,治疗1次16例。
作者:李邦雷;黄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tlciate ligament,ACL)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的前移,ACL一旦损伤可引起胫骨半脱位,使膝关节产生异常运动,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生比例,并导致膝关节功能减退、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和关节软骨损伤[1-2].目前,临床对ACL的重建手术已经很成熟,对其重建术后的功能锻炼也越来越重视.我院物理医学康复科配合运动医学科,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ACL重建术后患者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琳;陆廷仁;高丽洁;覃鼎文;冯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瘫肢体痉挛,表现为上、下肢肌肌张力增高,动作缓慢,协调异常,甚至不能运动.尽早打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对其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从1999至2004年运用低频电穴位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结果显示低频电穴位刺激能较好地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勇刚;魏晖;徐福;张海峰;莫晓枫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不完全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及神经功能自然恢复情况,为SCI后运动训练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共选取45只成年SD大鼠,分为实验组(40只)和假手术组(5只).实验组手术切除T10椎板暴露脊髓,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致SCI;假手术组仅手术切除T10椎板暴露脊髓.实验组分别于损伤前及损伤后1,3,5,7,14 d,21 d和28 d,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7 d时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脊髓诱发电位评定神经功能.实验组于上述各时间点分别取5只大鼠处死,假手术组于术后7 d时处死,取2组大鼠T10节段脊髓进行形态学检测.结果 ①实验组大鼠在损伤后1~3 d斜板角度、改良Tarlov评分和BBB评分均较损伤前显著降低,自损伤后5 d时开始增加,至14 d时达到平台期,显著高于术后1,3,5 d及7 d时水平(P<0.05),与21,28 d时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低于损伤前水平(P<0.05).假手术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大鼠在损伤后1 d时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CEP)潜伏期较损伤前明显延长(P<0.05);随时间进展该潜伏期呈逐渐缩短趋势,至术后21 d时达到平台期,但仍显著长于损伤前水平(P>0.05);波幅在损伤后1 d时明显降低.随时间进展呈逐渐增加趋势;假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潜伏期和波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大鼠术前脊髓结构完整,实验组术后1~3 d脊髓灰白质可见片状出血、细胞肿胀及变性;术后5~7 d炎性细胞减少,可见细胞内嗜碱性颗粒沉积、胶质细胞及少量神经纤维增生等;术后14~28 d可见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增生明显,细胞内有空泡结构形成;假手术组大鼠脊髓形态学方面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SCI大鼠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脊髓病理形态学变化均与损伤时程密切相关,其运动功能改善一般于损伤后14 d时达到平台期,而神经功能改善一般于损伤后21 d时达到平台期.
作者:王红星;徐冬晨;姚莉;雷晓婷;刘兴波;丁新生;王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黎氏区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我科自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采用微波凝固治疗黎氏区鼻出血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纲;黎万荣;欧小毅;杨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成年大鼠睾丸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分别测定经微波辐射后3,6,24,72 h及对照组大鼠的血清睾酮含量,同时运用RT-PCR方法测定睾丸组织中P450scc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辐射组大鼠在微波辐射后3 h,其血清睾酮含量及P450scc 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较对照组降低83.1%和53.6%,且均 P <0.01),6 h后略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较对照组降低52.6%和29.2%,且均 P <0.01),于24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在72 h时再次出现显著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57.6%和53.5%,且均 P < 0.01). 结论微波辐射能在转录水平影响睾丸间质细胞P450scc 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睾酮的含量.
作者:周文;杨进清;王虚步;刘勇;张广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资料和方法自1993年8月至1999年10月,我们采用氦氖激光照射至阴穴矫正胎位257例,结果转成头位167例,现报告如下.应诊患者257例,其中初产妇242例,经产妇15例;臀位251例,横位6例;孕期28~30周80例,31~32周92例,>32周85例;治疗前大部分均经膝胸卧位矫正无效,才来我院治疗.采用成都产CW-12型氦氖激光治疗仪.输出功率2.0~6 mV,输出电流2~9mA.光束垂直照射至阴穴,距离30~40cm,每日1次,每次10 min,5次为1个疗程.每次照射前检查胎位,若己转成头位则停止治疗.
作者:顾正芳;马桂萍;王惠玲;刘晓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急急,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请问一下,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9月中旬在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