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骨科杂志》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本刊创刊于1994年10月,创刊后立即得到全国广大骨科工作者的青睐,1998年底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宗旨是以实用和普及为主,兼顾提高。
《实用骨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山西省优秀期刊,是广大骨科医生的良师益友
本刊大16开版,96页,铜版纸印刷,每册10.00元,全年12册,共120.00元。现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国内大型数据库收录。
(一)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资料真实、简练,文字通顺,用语规范,段落分明[文章段落号按1 1.1 1.1.1……排列顺序]。欢迎Email投稿,将稿件以Word附件形式发送至sygkzz@163.com,主题为“新投稿”。也接收 打印稿,但两种投稿方式不可重复。所有投稿都要求附第一作者单位正式介绍信。论著、综述、实验研究等一般不超过5 000字。
(二)文题要求简明,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且不用缩略语,尽量不加附标题。论文如属国家或军队、省、部级科研基金或攻关项目,请在首页下方注明“基金项目:×××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如获专利,请注明专利号。
(三)来稿应有封面,封面上有文章题目,文题下各行依次排出作者顺序并有亲笔签名,后面标出作者单位、所在地及邮编号码,在封面下方以“*”标出文章第一作者的出生年份、性别、职称、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正文中不再列出作者及其通讯方式。Email投稿者请另将封面邮寄至编辑部。
(四)论著与实验研究须附内容相符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300个实词左右。内容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四部分。摘要中不能用缩略语。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号码及国名。中英文摘要之后均须标出关键词3~5个。
(五)医学词汇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简化汉字按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汉字表》为准。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应在首次出现处先写出其全称。计量单位按国务院命令,统一实行法定单位及其符号。
(六)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可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8年不应简作“98”。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10%~45%不能写成10~45%。凡表示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法书写:8 cm×6 cm×6 cm,而不能写成“8×6×6 cm3”。
(七)统计学符号: a)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 );b)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c)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d)t检验用英文小写t;e)F 检验用英文大写F;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 g)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h)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i )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八)图片以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片均应注明序号并冠以完整图题,注释资料应置于图片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片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小以9cm×6cm为宜。电子照片以JPG格式为宜,像素不低于300DPI,单张图片应不小于500kb。X线图缩放比例要一致,左右不能拍反,肢体照片需包括一端关节。图中需说明部分请用箭头标出,箭头等符号请在Word文档中以插入文本框的形式标注。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片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片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片的书面材料。
(九)表格以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个表格均应注明序号并冠以表头,注释资料应置于表格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表格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采用三横线法(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
(十)参考文献务以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为限,并经书刊、光盘或网上查对核实过。内部资料及未发表的文章不能列为参考文献,尽量不引用教科书。以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并在文内相应处以右上角码注明。参考文献中的1~3名作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前3名,后加“等”。其格式举例如下:
杂志 [1]张民,卫小春.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介绍[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1):37-38.
书籍 [2]王满宜,杨庆铭,曾炳芳,等.骨折治疗的AO原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35-140.
书籍中的析出文献 [3]Renner N,Kirsch E.骨盆[M].王怀星,译//Steinbrinch W.骨折与脱位图解——诊断分型与治疗.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4-155.
(十一)、来稿同时请寄审稿费和稿件处理费共40元,否则不能纳入审稿流程。经审阅的稿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a)直接录用;b)修稿;c)退稿。对拟录用稿件,本刊将通知作者本人按规定时间交纳发表费至编辑部。文章发表后如有获奖情况,请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回编辑部。
(十二)、本刊对优秀稿件开通审稿绿色通道,凡是符合本刊办刊宗旨的论著论文、基金资助项目论文、经证实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需领先发表的前瞻性或创新性论文、院士及首席科学家项目课题论文、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论文、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心及其实验室课题论文、专利技术项目论文,均可纳入本刊审稿绿色通道。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肌腱筋膜复合皮瓣修复跟腱区复杂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3例跟腱区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1~41岁,平均1 9岁:皮瓣面枳11 cm×8 cm~18 cm×10cm、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肌腱筋膜复合皮瓣一期覆盖创面并修复跟腱缺损.结果 随访2个月~2年、13例皮瓣术后均全部成活,2例皮瓣蒂部浅层坏死,4例皮瓣远端边缘散在浅层坏死,均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患踝及小腿外形满意,提踵有力,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负重及行走不痛,无跛行,AOFAS评分88分,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肌腱筋膜复合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能够在修复创面的同时修复重建跟腱的连续性和功能,是修复跟腱区复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夏青;江海良;王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双带襻钢板与锁骨钩钢板置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18例应用双带襻钢板技术治疗,20例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及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evaluation form, ASES)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锁骨钩钢板组与带襻钢板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治疗费用少,但后者术后在肩关节活动时疼痛感、肩关节功能上明显好于前者,且后者无需取出内固定材料。在是否发生骨折、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带襻钢板组有1例发生骨折端再移位。锁骨钩钢板取出后,两组患者在疼痛、肩关节功能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双带襻钢板技术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近期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品;吕建军;程文丹;刘兴国;江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疾病的一种较安全成功、有效的手术方法[1].它可以矫正关节畸形,恢复行走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康复锻炼是决定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2].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我院对68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沈菊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估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拓宽儿童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思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经验。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4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单足跟骨关节内骨折18例,为微创组;同期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单足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为切开复位组。30例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9.2个月,记录两组病例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 B?hler 角、术后足部功能评分(按照 AOFAS 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以及创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微创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 B?hler 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术后 B?hler 角及足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创口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切开复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创口问题少等优点。
作者:赵欢欢;袁珑杰;张蜀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一期手术治疗I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1年8月至2007年3月,对15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患儿采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崮定并神经探查术.结果 本组随访12~18个月,所有患儿桡神经功能均完伞恢复.骨折于8~12周全部愈合,2例屈曲受限20°~30°,1例轻度肘内翻(小于5.).结论 采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并神经探查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神经离断或嵌压能得到及时处理,神经功能恢复好.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克氏针的牢固固定,可有效地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作者:石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包括Gallie钢丝法7例,Brooks钢丝法7例,Apofix椎板夹内固定法4例.结果:术后16例寰枢椎脱位完全复位,2例大部分复位(复位不满意才另行枕颈融合,不在此列).经0.5~10年(平均4.5年)随访,除1例术后6个月死亡外,其余17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钢丝断裂而植骨已融合1例,寰椎后弓钢丝切割断裂移位后融合1例;所有患者颈痛全部消失;8例有脊髓病症状者中,1例无改善(术前JOA评分分别为5分),其余7例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3~17分.结论: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均有其适用性,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Apofix椎板夹为寰枢椎后路融合术的首选内固定方式;术前牵引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彦博;池永龙;徐华梓;林焱;黄其杉;毛方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第1、2跖骨头间捆绑术治疗成人轻中度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第1、2跖骨头间捆绑术治疗的成人轻中度足母外翻病例18例30足,手术前后均摄 X片,通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54个月,平均32个月。根据 AOFAS 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16例28足,良2例2足,优良率为100%。并发足母趾内侧麻木1例,为皮神经损伤所致。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跖骨头坏死。结论第1、2跖骨头间捆绑术是治疗轻中度足母外翻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跃江;包洪卫;程彦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近年来正逐年上升,上胸椎结核是脊柱结核治疗中的难点.以往常采用后外侧经胸膜外入路,但此手术入路存在病灶显露不充分、椎管减压不彻底、操作受限制等缺点.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7年12月对12例上胸椎结核合并瘫痪的患者,采用经胸腔前路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效果满意.
作者:季明华;许刚;郭树章;张鹏;王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34例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分析,讨论全厚筛状皮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4例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用全厚筛状皮片修复及术后随访进行分析.结果:32例全部存活,2例部分坏死,随访6个月至4年,除2例因软组织床损伤严重,造成部分功能丧失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全厚筛状皮片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雪生;管国华;朱建华;周国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分析肘管综合征再手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改进和提高肘管综合征手术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我科2006年5月至2016年10月,因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后需再手术治疗患者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45~61岁,平均51岁.均为单侧尺神经受累,右侧7例,左侧14例.21例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尺神经彻底松解,对进行再手术的肘管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再次手术的临床因素.结果 导致首次尺神经前置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有:a)术中尺神经及其通道未能彻底松解减压,松解范围含各个卡压点及周围瘢痕.b)对尺神经的解剖及血供特点不熟悉.c)首次手术中对显微外科操作技术的运用不重视,甚至术中不使用手术显微镜.d)肘管内侧形成关节囊肿,关节液渗入尺神经外模内.e)尺神经前置术后固定欠妥当致尺神经脱位回移再次卡压形成.f)大部分基层医院无术中肌电图辅助,不能客观判断神经松解程度.本组21例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再次手术松解,疗效满意.结论 肘管综合征手术治疗重要的是术中使用显微镜,并对尺神经及其通路的彻底松解减压及尺神经干支分离后进行尺神经前置.术中肌电图辅助可提高手术疗效.术中重视显微外科操作技术,保护尺神经的血供和组织床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阿不来提·阿不拉;依力哈木江·吾斯曼;艾尔肯·热合木吐拉;买买提明·赛依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实用骨科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昨天联系了实用骨科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实用骨科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实用骨科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实用骨科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