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国际刊号:1008-5572
  • 国内刊号:14-1223/R
  • 影响因子:1.23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74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 外科学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2期文献
  • 踝关节结核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踝关节结核早期尤其是以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而又有踝关节扭伤史的患者,易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收集1987年~1998年经手术、病理及晚期X线片证实为踝关节结核27例.就其早期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徐金武;谢宝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自1998年3月~2001年3月我们在C型臂电视X线监视下,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岭;高大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术前评估

    目的:探讨术前评估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意义.方法:总结了46例典型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资料,分析其产生症状的原因.结果:全部病人术前判断的脊髓、神经根受压因素均得到了术中减压,术后症状消除彻底,疗效满意.结论:合理的术前评估对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赵雪峰;王凤山;王宏智;刘彬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髌骨纵行骨折的治疗

    髌骨纵行骨折是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少见,其受伤原因及机制有其特殊性,治疗方法也不同.外力直接作用于髌骨上,常见髌骨粉碎性骨折,但也会出现纵行骨折.本文对8例髌骨纵行骨折进行分析,总结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家智;徐君友;姜保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诊治

    半月板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活动的增加,该类损伤有增多的趋势.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可表现为疼痛、绞锁、膝关节不稳、无力等,后期可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作者:张志强;卫小春;纪斌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

    目的:支持钢板治疗胫骨腓骨下段骨折.方法:胫骨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持钢板置于胫骨内侧固定,同时固定腓骨.结果: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无一感染、骨不连等,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胫腓骨下段骨折采用支持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AO要求,有很好的疗效,是手术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者:谌勇;李祥志;魏大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制骑缝钉加钢丝捆扎治疗锁骨骨折

    1986年3月~2000年2月,我们采用克氏针折弯成门形骑缝钉加钢丝捆扎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培刚;王乃集;刘仲;王亮;戈兵;吴昊;朱冬承;庞施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肌腱移位术治疗爪形手畸形

    目的:为治疗尺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爪形手畸形提供几种治疗方法.方法:10例采用腱固定的方法,15例采用动力肌腱移位法.结果:随访0.5~3年,平均15个月,23例矫形成功,2例失败.结论:爪形手畸形可用腱固定和动力肌腱移位的方法.Fowler's试验阳性的,可用掌长肌翻转移位;而Fowler's试验阴性的,可用动力肌腱移位法,有Zan-colli、Omer术和Bunnell's法,疗效比较满意.

    作者:张庆天;陈德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治疗原则.方法:依据踝关节内翻应力X线片,对153例不同程度踝外侧韧带损伤分度及不同方法治疗,观察其后期出现踝关节不稳、疼痛等后遗证.结果:四黄散外敷组治愈率:Ⅰ°损伤100%:Ⅱ°损伤60.6%;Ⅲ°损伤0%.单纯石膏固定组治愈率:Ⅱ°损伤94.1%,Ⅲ°损伤25%.手术治疗组治愈率:Ⅱ°损伤100%;Ⅲ°损伤90.9%.结论:踝关节外侧韧带Ⅰ°损伤采用四黄散外敷即可:Ⅱ°损伤采用踝关节石膏固定3w:Ⅲ°损伤行手术修补为佳.按照上述原则治疗会大大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郑金荣;郭中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成人肱骨远端复杂型骨折的治疗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尤其是涉及关节面且有明显移位的复杂骨折,一直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闭合复位困难,常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常常发现复位后,不易稳定固定而造成畸形愈合,影响肘关节功能.

    作者:夏伊明;夏卫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200例治疗体会

    我科自1990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200例,经过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邱崇慧;谢赣平;连育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尺骨鹰嘴骨折张力带固定219例分析

    目的:观察219例尺骨鹰嘴骨折张力带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19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结果:随访6月~2年8月,平均1年7月.本组骨折全部愈合.按Wolfgang等的后期疗效标准:良好172例,较好45例,差2例(合并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结论: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

    作者:陆晓文;陈步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全身各处骨折总量的1 3.7%[1],治疗方法较多,我们自1997年元月以来,运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6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苏振炎;刘红超;马守战;赵金廷;贾思明;张培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各种内科疾病,加之该类骨折本身特点,若处理不当,轻者给患者增加痛苦,重者甚可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孙立春;路永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临床上,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并不少见,如防治不当,则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8例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振鸿;张光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股膝外侧切口治疗膝关节僵直

    膝关节僵直是下肢骨折,膝关节损伤等术后固定常见的并发症,是目前治疗中的难题.有关临床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松解股四头肌和广泛粘连软组织且不影响伸膝功能[1~3],我们自1994年采用股膝外侧切口实行伸膝装置系统松解成形术治疗11例外伤性膝关节僵直,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淑玲;黄西松;刘培林;王礼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不剥离骨膜的持骨爪

    1994年2月以来,我们在内固定治疗骨折时,为了尽量不剥离骨膜,减少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制作了一种不用剥离骨膜的持骨爪,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君礼;史振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两种固定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和MAXON线环扎+网状张力带两种固定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1998年4月到2000年12月,26例闭合性粉碎性骨折根据骨折粉碎情况随机10例做改良AO钢丝张力带固定,16例用MAXON线做髌骨缘环扎和多根MAXON张力线做髌骨张力面网状张力带固定.结果:两种方法平均骨愈合时间12w.改良AO张力带固定患者,小骨块再骨折畸形愈合2例,骨折端呈台阶样改变1例,骨折断端分离、延迟愈合1例,无骨折不愈,克氏针尾摩擦痛6例.MAXON线环扎+网状张力带缝合固定患者,无MAXON线断裂、骨块移位、再骨折和骨折不愈情况.结论:改良AO张力带;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MAXON线环扎+网状张力带,MAXON线可吸收,生物相容性好,免去二次手术,易操作,能固定所有小骨块,无针尾磨擦痛,能早期功能锻炼,患者更能接受.

    作者:沈卫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AO钢板不同形式固定股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AO动力加压钢板三种不同形式固定股骨骨折中的一些问题.方法:对36例股骨骨折,分别按横型、短斜形骨折用AO钢板动力加压式固定,楔型骨折用拉力螺钉复位、AO钢板保护式固定,粉碎型骨折用AO钢板桥接式固定,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动力加压式固定16例,15例解剖复位,保护式固定11例,9例解剖复位,桥接式固定9例,对线均良好.骨折固定牢固,骨折病减少.结论:遵循AO固定原则,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固定方式.可使骨折解剖复位,牢固固定,保证早期无痛活动患肢,从而大程度减少骨折病.

    作者:朱金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2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四肢损伤后软组织缺损、骨髓炎、骨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皮瓣游离移破植,修复22例四肢软组织缺损骨髓炎骨外露者.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浅表坏死,失败1例,创面一期愈合16例,延期愈合5例.随访6个月~7年,修复创面的皮瓣质地柔软,无感染复发.结论:背阔肌皮瓣具有解剖位置恒定,血管蒂长,口经粗,血运丰富等特点,适宜进行移植.皮瓣移植时应注意对受区创面及血管的处理,同时要求术者熟悉局部解剖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

    作者:梁定顺;穆广态;康志学;李峰;张成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髋臼骨折并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髋臼骨折特别是移位性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者,如果复位不良,终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永久性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使青壮年患者丧失劳动力,中老年患者降低生活质量.我院1998年~2000年对移位明显的髋臼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及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11例,经1~4年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柳光元;王志强;关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骨感染、骨不连显微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感染、骨不连,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吻合血管的骨移植、带血管蒂骨移植、带血管蒂肌皮瓣移植等,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高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下腰段脊神经根封闭加鞘膜减压术的疗效分析

    1998年1月~2000年8月对28例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腰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管减压,同时行神经根鞘膜切开减压封闭神经根治疗,与同期单纯髓核摘除术的20例病人对照,经随访结果显示手术切开鞘膜加神经根封闭病人在肢体麻木,肌力恢复上均比对照组恢复的时间快.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汉岐;高恩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皮7.3mm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我院自1999年7月~2001年3月收治股骨颈骨折32例,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7.3mm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景凌;吴金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骨样骨瘤7例报告

    目的:分析7例骨样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病变位于长骨干者4例,跟骨、髋臼、胫骨下端者各1例.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局灶切除及病理检查.结果:术后7例症状均消失.长骨干4例术前诊断与病理报告相符,其余3例术前均未得到正确诊断.结论:松质骨骨样骨瘤其X线表现不典型是诊断困难的重要原因,X片骨硬化和病人疼痛症状应为诊断的重要线索,必要时拍断层照片或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曾湘穗;冯宗权;陈显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对突入胸腰椎管内骨折块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突入椎管内骨折块的手术处理.方法:胸腰椎骨折伴脊髓和/或神经根损伤者64例,针对突入椎管内骨折块的两种手术处理,分摘除骨折块组和复位骨折块组.评价依临床疗效、X片的后凸矫正度数及CT的椎管狭窄率矫正数.结果:两组的临床、后凸矫正度数的两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的椎管狭窄率矫正数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摘除组的椎管狭窄率矫正数明显优于复位组.结论:摘除组直接去除突入椎管内骨折块能明显矫正椎管狭窄率.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提示,减压治疗不能明显改善已存在的脊髓和/或神经根损伤的预后.

    作者:王宵光;王淙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本文对123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对112例病人进行了0.5~5年的随访(平均3.5年).结果:手术优良率达93.7%.结论:MRI有利于腰椎间盘游离型突出的诊断,并可与腰椎管占位性病变相鉴别.主张早期实施手术治疗,并防止神经结构医源性损伤.

    作者:王培增;尹相军;苏炜;郭少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多段骨折

    目的: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本组27例胫骨多段骨折,采用单侧型Hoffmann外固定架固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骨折愈合率为88.9%,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优良率为88.89%.结论:外固定架对各种胫骨多段骨折均适用,尤其是开放性骨折.

    作者:刘锦波;杨炎;杨惠林;许立;唐天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外固定架撑开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不同分型的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选择股骨头钻孔减压术;血管束植入术;带血管骨块或骨膜瓣移植术.术后采用单侧外固定架将患髋关节撑开、固定,使关节间隙稍大于正常间隙,避免患侧股骨头在术后继续受压.结果:所有病例经半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塌陷的股骨头骺均呈不同程度地抬起、变园;患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本术式术后能降低关节内压力,有利于局部血循环重建,缩短病程,使患儿早期下地、站立及行走,避免了以往手术后长期石膏固定的诸多不便和并发症.

    作者:任健;王一民;潘定康;雍江涛;施鹏程;徐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APOFIX内固定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

    目的:探讨颈后路植骨Apofix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1年5月共11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均作了颈后路Apofix固定手术.结果:经4个月~3年(平均1.6年)随访,所有患者均在3~6个月获骨性融合.局部症状缓解率91%(10/11).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优8例(占73%),良2例(占18%),中1例(占9%).结论;寰枢椎脱位颈后路Apofix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临床效果良好等优点,对减轻颈髓损害以及提高预后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熊建义;李振宇;肖建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刀法治疗跟痛症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跟痛症发病机理及针刀法治疗疗效.方法:用针刀在跟骨刺基底部,将跖长韧带自附着处切断,并于足弓处切断跖腱膜.结果:22例经针刀法治疗一次后跟痛症状消失,随访半至一年,总有效率95.46%.结论:跟骨刺不是引起跟痛症的主要原因,而是由于附着于跟骨结节上的跖长韧带及跖腱膜的反复受伤,造成粘连、水肿、筋膜挛缩及无菌性炎症所致.经针刀彻底切断、松解跖长韧带及跖腱膜,可消除跟痛症.

    作者:李子金;李国泰;赵雄;张继源;杨利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治疗成人脑瘫手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成人脑瘫手部畸形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痉挛性脑瘫提供一种选择方法.方法:本组总结成人脑瘫6例,男3例,女3例.年龄19~29岁,平均24岁.采用电刺激测定,高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降低上肢肌张力,同时应用肌腱转移术矫正手部畸形.结果:SPN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切口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治疗脑瘫,效果安全、可靠,可达到SPR术同样的效果.

    作者:贾湘谦;陈艺新;赵滨;栾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颈椎管狭窄症双开门椎管成形并神经根管扩大术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索一种颈椎管成形同时扩大神经根管的术式.方法:78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施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双开门成形并神经根管扩大术者42例为A组,施术方法为:用微气钻在关节突内1/3处向前外斜挖骨槽,折断椎弓双开门成形后,神经根管后壁后移,从而扩大神经根管;单纯椎板双开门成形术36例为B组,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78例获18个月~4年10个月,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优良率分别为:A组88.1%,B组63.9%.统计学处理: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双开门椎管成形并神经根管扩大术式,减压有效,克服了单纯椎板成形术后脊髓、神经根后移,根管后壁对神经根造成的压迫或刺激.

    作者:郭庆功;刘志刚;李瑞君;李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9例椎体骨巨细胞瘤的诊治体会

    目的:了解椎体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8~1998年间经病理证实的椎体骨巨细胞瘤病例共9例.采用广泛手术切除,局部灭活和辅以放疗等治疗措施.结果:绝大多数病人(8/9)术后症状明显消失.术后随访2~8年,平均3.5年,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椎体骨巨细胞瘤诊断困难,广泛的手术切除辅以局部灭活和放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迟大明;白希壮;范广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骨性纤维发育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骨性纤维发育异常(Osteofibruts dysplasia,OD)是从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dysplasia,FD)中划分出来的单一病种,曾被称为长骨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张显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胸椎体包虫囊肿1例

    包虫囊肿好发生的部位是肝脏和肺脏,发生于椎体的比较少见,我科治疗一例,介绍如下:

    作者:王江波;包悦年;刘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29例疗效分析

    我院1998年7月~2000年10月应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2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聪林;徐恒旭;王健龙;张雄文;莫炳宏;赵辉;陈爱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双螺栓石膏管型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常见,治疗方法较多,但总因并发症多显得治疗效果差.我院自1998年以来试用双螺栓经皮固定配合石膏管型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权;秦增华;郑益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局麻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治疗方法多样,髓核摘除术是对反复发作,保守治疗难以奏效而采用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我院近年来采用局麻下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多例,现将资料完整的84例总结如下.

    作者:张译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的常见骨折,治疗的重点在于预防缺血性肌挛缩及肘内翻等并发症.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尺骨鹰咀牵引加手法整复治疗小儿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汉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14例治疗分析

    1971年~1999年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152例,其中合并有桡神经损伤14例,对14例患者均采用开放复位桡神经探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宏;张健恩;田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松质骨加压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治疗时要求达到解剖复位,采用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有利于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使骨折愈合后能符合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要求.

    作者:黄藏惠;魏少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上臂后侧入路治疗肱骨干下2/3骨折17例报告

    肱骨干中下部骨折手术内固定,传统手术入路多采用上臂外侧、前外侧切口,因过度牵拉造成桡神经麻痹、损伤,内固定不牢靠造成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临床并不少见,自1998年~2000年3年间,我们采用上臂后侧入路(Henry1966)治疗肱骨干下2/3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四肢骨折的康复治疗体会

    大多数四肢骨折经过内或外固定治疗后都能得到满意的复位,但骨折的早期整复治疗只是骨折治疗的第一步,而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则被认为与骨折治疗同等重要.许多二次骨折,内固定物松动、折断、骨不连,均与功能锻炼密切相关.

    作者:王有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们从1998年5月~2000年12月采用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缪荣明;郭玉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补肾、健脾及脾肾双补对地塞米松诱发之骨质疏松大鼠PTH、CT、T、E2及BGP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及补肾合健脾三种中药防治由地塞米松诱发之大鼠骨质疏松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及进一步有效筛选中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2月龄的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给予地塞米松造模.于中药治疗后6w和13w测定骨密度、血清降钙素、骨钙素、性激素及甲状旁腺素.结果:三种方药均可有效地改善骨质疏松症状.补肾中药以增高性激素浓度尤其是血清睾酮为主,健脾则通过降低甲状旁腺素(PTH)来抑制骨的吸收,而补肾和健脾则可协同提高血清降钙素(CT)的浓度.结论:补肾、健脾及补肾合健脾在不同环节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防治骨质疏松.

    作者:陈东煜;沈培芝;徐宇;石印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闭合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168例临床分析

    胫腓骨骨折是常见的损伤,往往开放性骨折较其它部位多,软组织损伤重,处理较困难,各家治疗方法很多.我们从1983年12月~2000年12月间采用闭合髓内针治疗各类型胫腓骨骨折16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建业;高有才;郑彩平;吴建华;谭志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骨膜修补内外固定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30例

    我院从1995年7月~1999年8月,采用骨膜修补简单固定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的疗法,治疗新鲜闭合性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30例,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卫军;王德义;程仙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抓髌器外固定治疗新鲜髌骨骨折30例体会

    我科自1994年10月~1999年10月在电视X光线机监测下应用抓髌器外固定治疗新鲜髌骨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绍全;周志刚;王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Gamma钉与Richards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高龄患者[1],而过去那种让患者长期卧床的方法已被公认是一种不理想的治疗方法[2],早期手术治疗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它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而且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而内固定方法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不相同,为此,我们就我院应用国产Gamma钉与Richards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比较.

    作者:杨腾衡;阙甲超;黄宁;朱弘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腓浅动脉岛状皮瓣逆转修复小腿足部软组织缺损

    小腿下段及足跟部因其皮下软组织少,容积变化小,伤后易造成皮肤缺损,形成不稳定疤痕,或骨外露,或骨感染而影响功能.

    作者:李先云;左德功;龙贵华;吴缨;宋文军;王予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我科自1998年4月~2001年1月采用多间隙椎板间开窗治疗老年腰准管狭窄症1 8例,疗效满意,现就临床特征及治疗等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贾金忠;康旭阳;贾利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治疗16例肢体大面积皮肤脱套伤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交通事故、工伤中屡见肢体大面积皮肤脱套伤,因此种损伤暴力大,污染重,合并伤多,给治疗带来较多困难,若处理不妥,肢体常留有残疾.

    作者:裴国栋;张佳月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80岁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我科近两年收治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例,均打破过去的保守治疗原则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注重围手术期的护理,制订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效果满意,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英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外伤致残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

    我科自1995年至2000年共收治22例不同程度外伤致残病人,均为男性.

    作者:赵粉变;焦士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改良式移动多功能手术车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手外伤清创是手术室常见的急诊之一.传统的手术台上清创,术者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且容易污染手术室环境.2000年5月,我们在许岩等[1]设计的移动式多功能手术车(以下简称原车)的基础上,制作出结构更为合理、使用范围更广的改良式移动多功能手术车(以下简称改良车),经180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果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护理

    老年人粗隆间骨折较为常见,无论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均需较长时间卧床.长期卧床制动不仅能引起肌肉、骨骼的废用性改变,而且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至关重要.

    作者:吴新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无放射学改变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

    目的:分析6例脊柱转移瘤早期MRI表现,探讨其转移途径,生长方式和MRI诊断价值.方法:6例均行脊柱活体组织学检查,并找原发肿瘤.结果:6例共检出有椎体转移者11椎,其中11椎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10椎在T2加权像为高信号,1椎在T2加权像为低信号.结论:MRI成像是脊柱转移瘤敏感而可靠的诊断方法.

    作者:曾述强;葛青;葛宝丰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