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影响因子:1.64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91
  • 全年订价:43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年12期文献
  • 远红外热像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定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远红外热像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评定及疗效评定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行远红外热像图检查,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同时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红外热像图特点. 结果康复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疗效优良率为83.3%,疼痛明显减轻(P<0.05).患者的远红外热像图表现为:腰骶部出现异常热区,呈菱形或梭形,可呈现为片状均匀红色,多以L4~5及L5~S1部位较突出,热区范围扩大;异常热区中心温度多超过34℃,与周边温度差多超过3~4℃.治疗后远红外热像图改善主要表现为:热区范围减小和异常热区中心温度降低. 结论远红外热像图能直观反映腰椎间盘突出症异常热区的分布范围,可作为腰间盘突出症诊断及疗效评定的功能性指标.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彭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对废用性肌萎缩及其康复过程中肝细胞雄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废用性肌萎缩及其康复过程中大鼠肝细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阳性率的变化,探讨AR在肝细胞中的定位及运动对肝组织AR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刻处死组、自然康复组、跑台训练组及游泳训练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行石膏固定.固定结束后,各组给予相应的康复措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测定肝细胞中AR的定位及阳性率. 结果 AR阳性细胞主要为核着色,即刻处死组的AR阳性率显著下降,其它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AR主要是一种核受体,通过核机制发挥作用,运动对肝组织AR表达的影响不大,而制动可减少肝组织中AR的含量,推测雄激素对肝组织的AR具有正相调节作用.

    作者:刘颖;华桂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电磁辐射诱导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目的以体外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为对象,研究电磁脉冲(场强为6×104 V/m)辐射后早期神经细胞死亡和凋亡的变化情况,并探讨电磁脉冲的可能致伤机制. 方法于照射后1 h、6 h、12 h、24 h和48 h分别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活力和凋亡细胞的比例,用HE染色及TUNEL检测细胞凋亡并分别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萤光显微镜进行凋亡观察. 结果电磁脉冲辐射后,神经细胞不仅发生快速的坏死,而且还发生细胞凋亡,于辐射作用后12 h达到高峰. 结论电磁脉冲辐射后早期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和坏死,此改变可能与电磁脉冲致细胞DNA损伤有关.

    作者:赵梅兰;曹晓哲;王德文;刘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应用数学模型对癌症患者非器质性的性康复状况进行预测

    目的建立判别函数,对癌症患者非器质性的性康复状况进行预测. 方法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9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寻找可能影响癌症患者性康复的因素,进一步进行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 结果患者体力状态、病前经济收入及其占家庭总收入比例、社会地位、担心家人及子女、认为本病能控制或治愈、接受患病事实、病后过性生活、适度的性生活对身体康复的影响、获取有关知识的途径、焦虑及担心将癌症传给配偶等12项指标可能与患者非器质性的性康复障碍有关.据此建立的判别函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判别准确率分别高达96.2%、100.0%和97.4%. 结论根据可能影响患者性康复的因素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性高,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杰文;谢德荣;陈岱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紫外线照射对小鼠创面TGF β1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不同次数对小鼠烫伤皮肤TGF β1基因表达及其蛋白含量的影响. 方法 36只昆明种小鼠(18~20 g),随机分为6组: ①正常皮肤组(NS组);②烫伤后1d对照组(B1C组);③烫伤后7d对照组(B7C组);④紫外线照射1次组(UV1组);⑤紫外线照射3次组(UV3组);⑥紫外线照射5次组( UV5 组).致B1C、B7C、UV1 、UV3 、UV5组小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然后用紫外线以不同次数照射UV1 、UV3 、UV5组小鼠烫伤创面,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GF β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UV1、UV3、UV5组TGF β1 mRNA及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图象分析表明:NS组、B1C组均与UV1、UV3、UV5组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 .UV3、UV5组较UV1组的TGF β1蛋白表达水平高(P<0.05),但UV3与UV5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 结论紫外线可促进小鼠创面TGF β1表达,TGF β1的表达和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创面愈合有关.

    作者:吕志宏;郑绘霞;肖虹;李润鱼;魏凤翔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兔腰神经根慢性炎性压迫后的行为学改变及超短波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测模拟腰椎间盘突出动物模型的神经行为学改变,探讨超短波治疗对神经源性疼痛的疗效. 方法从椎间外孔塞入带髓核的有孔硅胶管,建立兔腰神经根慢性炎性压迫模型,测定动物的运动功能、热辐射刺激缩腿反应的潜伏期及电刺激痛阈值,观察空白对照组、损伤模型组和超短波治疗组在损伤后不同时间(10 d、30 d和90 d)时的动物神经行为改变情况. 结果损伤模型组动物患肢的热痛阈和电痛阈发生改变,出现明显痛觉过敏的现象;超短波治疗组动物在损伤后10 d时患肢亦出现痛觉过敏的现象,但在损伤后30 d时已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兔腰神经根受到慢性压迫和自体髓核刺激后可引起痛觉过敏,而超短波治疗对兔腰神经根慢性炎性压迫后产生的神经源性疼痛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缨;岳寿伟;钱会利;张伟;王丹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康复训练、溶栓和神经保护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溶栓和神经保护剂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闭塞动脉内直接注入50~100万 u尿激酶并同时分别加用神经保护剂(硫酸镁、GM1和21-氨基酸类固醇)和常规治疗,应用神经保护剂的各组均接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3个月进行运动功能评价.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BI)、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显著提高(分别P<0.01),且疗效高低顺次为GM1组>21-氨基酸类固醇组>硫酸镁组.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保护剂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学兵;秦开蓉;孙圣刚;梅元武;朱晓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海水浴体疗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左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的疗养康复期中,海水浴体疗操对其左室功能的影响. 方法 33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的老年冠心病疗养员,其中,15例采用海水浴体疗操4个疗程(体疗组),18例按常规疗养1个月(对照组).疗养前、后应用超声心动房室平面位移法AVPD记录二尖瓣环各位点均值AVPDmean和左房射血所致各位点均值(AVPDa),改良Sinpsan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疗养前、后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疗养前两组各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疗组疗养后各值较疗养前、对照组疗养后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海水浴体疗操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的左室功能.

    作者:戴蓉;王俊;林龙;郑文华;李秀增;黄景仁;韩峭青;刘秀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GABA能递质系统对P3a波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扣带回及额叶等脑区GABA-A受体(GABAAR)在P3a波产生中的作用及其相应机制. 方法记录和分析正常状态(Normal)下以及分别在扣带前回前区(Acg I)、扣带前回后区(Acg II)、扣带后回(Pcg)及背外侧额叶F3(F4)依次微量注入生理盐水、不同浓度GABAAR拮抗剂Bicuculline及GABA后的ERPs. 结果 Bicuculline在Acg I、Acg II、Pcg及F3(F4)等区对P3a波具有显著不同的作用.但只在Acg I区Bicuculline除使P3a波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降低外(P<0.01),甚至可使P3a波消失,外源性GABA使P3a波复现. 结论 Acg I区GABAAR的活动与P3a波的产生直接相关.GABAAR介导的IPSP可能是产生P3a波神经化学机制之一.Acg I区GABAAR的活动参与形成P3a波偶极子电穴和/或电源.

    作者:吴文;邓圣君;吴宗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电针对脑局部缺血再灌流大鼠分泌型磷脂酶A2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在脑损伤时对脑细胞凋亡和分泌型磷脂酶A2(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sPLA2)及其相关介质的影响. 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 reperfusion,MCA-IR)模型,用HE染色和TUNEL法观察脑细胞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PLA2在脑细胞中的表达,用[3H]标记大肠杆菌为底物以及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sPLA2活性和TNF-α、PGE2水平. 结果在大鼠MCA-IR脑损伤时,电针能明显降低脑细胞凋亡与坏死,同时也可显著降低血清中sPLA2、TNF-α、PGE2水平及sPLA2在脑细胞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电针对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在于抑制sPLA2的活性、蛋白表达及相关介质水平.

    作者:张树三;武凡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探讨运动试验中单纯恢复期ST段压低的意义

    目的探讨受试者在心电图运动试验中其单纯恢复期ST段压低的意义. 方法对经运动试验诱发ST段压低者214例进行分析,其中仅在运动停止后的恢复期出现ST段压低者共34例(Ⅰ组),在运动期出现ST段压低者(包括运动中ST段压低并持续到恢复期者)共180例(Ⅱ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运动试验参数. 结果Ⅰ组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Ⅱ组(67.64% vs 23.89%,P<0.05);运动试验中,Ⅰ组的ST段压低程度明显小于Ⅱ组,Ⅰ组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也明显低于Ⅱ组(P<0.05). 结论与运动期出现ST段压低者比较,单纯恢复期ST段压低多见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出这些患者大血管病变程度较轻.

    作者:孙冰;何建桂;梁崎;王礼春;李怡;郑振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不同灭菌法对组织工程支架降解性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灭菌方法对组织工程聚合物支架的灭菌效果以及灭菌处理对聚合物支架降解性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聚合物支架PGA编织网和PLGA纤维,经环氧乙烷、紫外线、75%酒精浸泡和γ射线照射4种方法灭菌后,用细菌培养检测灭菌效果;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粘度,以观察聚合物的降解性;用拉伸实验测定聚合物支架的力学特性. 结果经4种方法灭菌后,聚合物支架PGA编织网细菌检测均为阴性,都可达到灭菌目的.辐射剂量为15kGy的γ射线照射和紫外线照射灭菌都可导致PLGA粘度下降,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这两种灭菌方法使PLGA的降解明显;相反,75%酒精和环氧乙烷灭菌对PLGA粘度下降的影响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即降解不明显.各种灭菌方法处理后支架的断裂伸长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15kGy的γ射线照射和紫外线灭菌后,支架的大载荷、断裂能量及抗拉强度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环氧乙烷和酒精浸泡灭菌方法处理的支架其大载荷、断裂能量、抗拉强度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环氧乙烷和酒精浸泡灭菌对支架降解性和力学特性影响均较小,是可降解聚合物支架较理想的灭菌方法.

    作者:秦廷武;杨志明;张姝江;李秀群;刘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药物、针灸及神经电刺激综合治疗去皮质综合征52例

    去皮质综合征是由两侧大脑皮质的广泛损害或白质的弥漫性变性所致[1]的一种特殊昏迷状态.临床上,它可能是一部分患者由深昏迷到清醒的一个过渡时期.当前,交通事故、暴力、工伤、脑血管病等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随着神经外科的普及与发展,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也使去皮质综合征患者明显增多.我们选取符合去皮质综合征诊断标准且持续1个月以上的患者 52例,经药物、针灸、神经电刺激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唐勇;付鹏;李健;薛耐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微波热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输卵管阻塞是目前非绝育术因素中引起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8年收治输卵管阻塞患者123例,报道如下.

    作者:顾宪安;桑红蓉;李玉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脂肪乳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下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是因为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根,造成局部炎症和水肿,从而进一步加重神经根压迫症状.前列腺素E1(PGE1)通过诱导血管前括约肌松弛扩张小血管,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前列地尔脂肪乳注射液(Lipo PGE1)通过脂质微球包裹PGE1,使其具有靶向性,更有利于病变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Lipo PGE1,寻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途径.

    作者:高晓阳;黄澎;许光旭;周士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硬膜外腔液压疗法加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科自1998年1月~2002年5月,采用硬膜外腔药物液压疗法加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月娥;张为;张安仁;余华;郑闵琴;孙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用髌腱中1/3作移植物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及其康复

    膝关节韧带的运动损伤较为常见,主要见于球类、摔跤运动,其次是滑雪运动.受力不同往往会出现不同类型损伤,如韧带部分或全部断裂、韧带损伤伴半月板损伤,严重的会产生胫骨内、外踝骨折,形成复杂的联合损伤.本文旨在讨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手术重建方法和康复治疗程序.

    作者:李建华;印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神经促通技术对中风后肩痛治疗效果的研究

    为了探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我们将26例中风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珊珊;尚翠侠;侯海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不同稀释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对照研究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表现为颈部肌肉阵发性或持续性的不自主痉挛性抽搐,引起头颈不同方向扭转或阵发性地倾斜,导致特殊的头颈肩部的畸形.ST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上的痛苦,同时也使患者遭受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一般的药物或物理治疗疗效欠佳.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局部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可使80%左右症状基本缓解[1].由于颈部肌肉较脸面部明显粗大,为了探讨增加稀释度或减少药物剂量是否有利于BTX-A在肌肉内的弥散以至于提高疗效,我们采用每安瓿100 U BTX-A分别稀释成4 ml和6 ml,随机对照治疗ST患者126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兴越;邵宇权;吕文;蒋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一般倾向用正规的非手术治疗.现将1995~1999年间我科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硬膜外封闭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2例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夏新蜀;余和平;胡渝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超短波和药物治疗老年肺感染

    近年来,我们发现对老年肺感染如单纯应用药物治疗会使病程明显延长,而配合应用超短波治疗却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振华;苏文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低频电脉冲刺激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症125例

    观察病例来源于2000年1月~2001年1月的门诊患者,共245例,且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1987年制定的标准[1].临床上有乳房肿块,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状,连续3个月不能缓解.检查可触及大小不等、边界不清、质地韧而不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的结节,且有触痛.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乳房胀痛、青春期乳痛及仅有疼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

    作者:林莉;刘晓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臂丛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治疗126例肩周炎患者的体会

    我院自1992~1996年期间对12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景萍;胡洁;茹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牵引并颈背部加热和颈部运动综合治疗33例颈椎病患者

    我科从2001年10月~2002年4月治疗63例颈椎病患者,其中33例在牵引同时采用颈背部加热治疗以及在症状缓解后进行颈部运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梁国伟;齐雨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皮肤针加拔罐配合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带状疱疹是脊髓后根神经节潜伏的病毒复活所致,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但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出现继发感染或后遗神经痛.有时疱疹完全愈合,剧烈的疼痛历经数年难愈.近年来笔者对200例带状疱疹患者,用皮肤针加拔罐配合红光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利民;赵淑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手术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术后愈合期会造成神经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再压迫,同时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造成腰背肌废用性萎缩,远期出现下背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并不少见.我们将术后早期体位康复训练作为一种治疗措施,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建国;张学会;张庆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高能聚焦超声定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文献报道[1]首选药物治疗,但远期疗效不理想.我院通过高能聚焦超声定位治疗功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力强;孙晓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Rasch分析在康复医学科研中的应用(一)

    编者按:近年来,Rasch分析在医学上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为使康复医学工作者对这个分析方法有基本认识,我们特约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医学统计学专家卢成皆教授等人撰文介绍它的概念及如何应用,并且在讨论及说明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数学公式,以方便读者了解.

    作者:卢成皆;许涛;黄铭聪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