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不同频率的低强度脉冲电磁场(LIPEMF)对皮肤表皮干细胞(ESC)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取人包皮皮片体外分离培养的第2代ESC,分为对照组与LIPEMF组,LIPEMF组又根据不同刺激频率分为1,10和50 Hz组.对各组细胞进行细胞克隆计数,计算克隆形成率(CFE),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不同频率LIPEMF的刺激均能促进ESC增殖,频率不同,促增殖效应不一,50 Hz组作用效果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生长曲线明显上移.ESC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染色结果呈阳性.不同频率的LIPEMF组ESC的CF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0 Hz组的细胞CFE明显高于1 Hz组和10 Hz组(P<0.01).结论 LIPEMF能明显促进ESC增殖,频率是影响ESC增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张鸣生;何斌;朱洪翔;吴博;庞文君;李东风;林秋雄;刘旋安;徐达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磁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5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磁场对照组、AMI组、药物治疗组和磁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造模后每日肌肉注射心得安,剂量为5 mg/kg体重,磁场治疗组造模后将0.09 T的磁片埋于心前区皮下.于实验第6天测定大鼠血清Mg2+、血浆MDA、cAMP、cGMP、心肌ATP含量以及心肌梗死范围等.结果 磁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AMI组(P<0.05);AMI组ST段偏移幅度明显大于药物治疗组和磁场治疗组(P<0.05),T波倒置出现率也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和磁场治疗组(P<0.05);磁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血清Mg2+含量、心肌ATP水平均明显高于AMI组(P<0.05或0.01);AMI组血浆MDA、cAMP和cGMP含量均明显高于磁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P<0.01).结论 磁场作用可减小AM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ST段偏移幅度,降低T波倒置出现率,使其血浆MDA、cAMP和cGMP的含量下降,血清Mg2+含量及心肌ATP水平上升,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为磁场用于临床AMI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赵锐;赵不非;易绍林;初秋;赵福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含量、ET受体分型及受体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进行跑台运动训练,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心肌ET-1含量,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受体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ETAR及ETBR的变化情况.结果 大鼠经运动训练后,其心肌细胞膜的ET-1含量下降(P<0.01),心肌细胞膜ETAR大结合量降低(P<0.05),解离常数Kd值无显著改变;ETBR的大结合容量升高(P<0.01),解离常数Kd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运动训练主要通过调节ET不同亚型受体的比例、亲和力及结合容量,从而对ET-1的生成、清除及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产生影响,使ET的作用效力发生改变,从而增强心脏的调节功能.
作者:孙泊;庄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红光激光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分泌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红光激光分别照射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10 min、20 min和30 min后,分别于照射后15 min、30 min、1 h、3 h和6 h检测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内皮细胞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2 mW红光激光分别照射10 min、20 min、30 min可使内皮细胞内eNOS表达增强,分泌NO水平上升,并于1 h后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照射30 min组作用明显;红光激光照射对内皮细胞内iNOS的表达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光激光可通过增强内皮细胞内eNOS的表达来促进NO的分泌;红光激光对内皮细胞内iNOS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文健;王亚男;郭云良;石秉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旋转磁场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致病环节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理.方法 制备新西兰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予旋转磁场(由铋铁硼永磁体为磁源的恒定磁场以8 Hz频率旋转、在其上方20 cm形成直径60 cm的半球形磁场、表面强度在0.32~0.60 T之间)处理4周(处理1个月组)和8周(处理2个月组),通过X线片和组织切片观察股骨头内部结构变化,检测其血液黏稠度、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髋关节腔压力等指标的变化,和相应的假处理1个月组、假处理2个月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经旋转磁场处理后,动物模型的股骨头X线片和组织切片均显示其骨小梁形态结构显著改善,同时血液黏稠度、胆固醇、甘油三脂和髋关节腔压力下降均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旋转磁场可以针对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环节,如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关节腔压力增高等多方面发挥调节作用,有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作者:潘晓华;肖德明;张小云;张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亚低温干预对犬心脏骤停后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16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将其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8)和对照组(n=8),采用诱发室颤的方法导致上述2组动物心跳、呼吸骤停,随后施行脑复苏程序;亚低温组动物在心跳骤停期间给予亚低温干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各组动物血清S100B蛋白含量,同时观察其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亚低温组动物经亚低温干预后,发现其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组织含水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实验动物脑标本经病理学检测后发现,亚低温组动物脑组织缺氧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亚低温干预能减轻心跳骤停实验犬的脑水肿程度,改善其血脑屏障功能,从而发挥脑保护效应.
作者:黄兴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以中老年较多,年龄越大,疼痛越重.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是缩短病程、减轻后遗疼痛的关键[1].本科于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对70例带状疱疹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洪英;吴亚妮;赵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疾病,非手术治疗对大多数本病患者疗效确切.我科随机选择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用腰椎旁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玉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腹腔内脏周围粘连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该症多由于患者腹部手术止血不佳、腹膜面缺损过多、肠浆膜暴露时间过久或操作不慎、腹部感染、引流管放置不当等原因所致,其病程迁延、久治难愈,严重者容易发生机械性肠梗阻,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影响很大.临床上对该症患者的治疗比较棘手,多采用二次手术剥离其易发生再次粘连的组织,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为探寻临床佳非手术治疗方法,我科于1998年10月至2004年9月间采用综合疗法(超短波+中频药物导入+手法)治疗该症患者共计5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雁;赵枫林;吴会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颢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累及颞下颌关节与咀嚼肌,主要表现为疼痛、弹响及张口困难等.据统计,约有20%~40%的人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1].此综合征的病因至今未明确,治疗比较困难.我们采用超短波配合消炎痛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30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岩;杨学颖;赵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癌性腹水及癌性腹膜炎,治疗比较棘手.我科于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采用射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31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伟;吕晓萍;张艳;李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自从Dubowitz等[1]于1988年首先报道,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可提高肌力和运动能力以来,电刺激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日益增多.本文拟对这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徐开寿;麦坚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脊髓含有控制阴茎勃起的中枢神经网络,该网络接受来自外周和脊髓以上的信息而激活.人们已经认识到:阴茎勃起是一系列神经特别是植物神经血管机制的结果.那么,脊髓作为反射中枢和重要的中枢通路,在阴茎勃起调控中的具体机制如何?本文对脊髓损伤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探讨阴茎勃起的神经机制提供线索.
作者:马绣林;何世铭;郭铁成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癌症康复进行研究探索,提高了癌症治疗和康复的效果.一些著作反映了这个领域内的可喜成绩,也反映了今后需要加强的方向[1-17].本期刊登了6篇有关癌症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以及康复评定和治疗方面的论文,使我们能由此举一反三,促进癌症康复的发展.
作者:谭维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吞咽障碍是脑损伤患者的常见问题,近年来有关脑损伤患者进食、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在国内以护理杂志和康复专业杂志居多[1-6].归纳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改善食物的物理性状(如糊状等)以利于吞咽;(2)面部及咽部肌肉的功能康复训练,包括感觉刺激、口面部肌力训练、呼吸训练、吞咽肌运动协调训练、吞咽技巧训练等;(3)咽部肌肉的电刺激和黏膜的冷、热刺激;(4)进食体位的调整;(5)中西药物治疗[7-11];(6)针灸治疗[12,13];(7)心理治疗;(8)手术治疗[14].国外许多医院及机构有独立的吞咽医学中心,采用系统化整体治疗模式处理此类障碍.但在国内,此项工作大多由护士和康复科专业人员(作业治疗师或物理治疗师)完成.鉴于此,本文就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及其研究进展作一介绍,供康复界同仁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作者:窦祖林;兰月;万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