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近年来对吞咽障碍患者分别采用酸梅粉刺激疗法(糖尿病患者禁用)、冷刺激配合空吞咽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对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的病例作了详细分析,发现酸梅粉治疗组胃出血的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洁;陈伟;魏冬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脑卒中是引起吞咽障碍常见的原因,约占全部吞咽障碍的25%~([1]),而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1%~([2]).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我们采用电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以及摄食训练治疗20例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初燕;冯珍;于国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迁延难愈,持续超过72 h.由于呃声频繁,妨碍患者止常谈话、咀嚼、呼吸和睡眠,使患者生活质明显下降.近几年来,我们存临床康复治疗中观察到电针配合泡服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疗效,且使用方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柯志钢;黄杰;裴生平;韩肖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听神经瘤是原发于第Ⅷ对颅神经鞘膜部位的肿瘤,病灶位于后颅窝腩桥小脑角,因位置较深、解剖关系复杂,故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其中以面神经损伤所致面瘫、颅神经损伤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尤为棘手.本研究对听神经瘤术后颅神经受损并发面瘫及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发现临床疗效满意,有助于患者尽早拔除鼻饲管、恢复经口进食、提高机体营养供给及改善面部容貌.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雪贤;石坚;李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进食和吞咽是个体生存的本能.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称之为乔咽障碍.吞咽障碍的出现,不仅损害健康,甚至可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因大食团噎呛致死等严重后果.
作者:卫小梅;窦祖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吞咽障碍(dysphagia,swallowing disorders)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导致进食困难,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以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1]).由于不能正常吞咽,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若食物误入气管,则可引起反复肺部感染,误吸性肺炎,因喂食不当引起的窒息死亡也不鲜见.
作者:窦祖林;郭铁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吞咽障碍泛指食物经口到达胃的过程中发生困难~([1]).生物回馈是以电子(electronic)或机电(electro-mechanical)设备为工具,对来自患者神经、肌肉及自主神经的活动信息加以正确地评估、处理,并通过声音或视觉回馈等外显信息告知患者,从而使患者通过控制外显信息,进而调控其内在的生理、心理反应~([2]).治疗吞咽障碍的生物反馈工具主要为表面肌电图仪、压力传感器、加速量测仪等,其中以表面肌电图仪被广为应用.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提供给吞咽障碍者另一个选择和机会.
作者:李志明;黄茂雄;李建廷;陈家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吞咽障碍主要是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和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延髓性麻痹和/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性麻痹引起~([1]).好发吞咽障碍的疾病主要有脑卒中、老年痴呆、口腔-颌面部肿瘤或手术后、昏迷、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但其中以神经系统受损,如脑卒中、颅脑外伤和老年痴呆等疾病尤为常见.
作者:朱翠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台大医院)复健部病房成立于1963年,至今46年;吞咽障碍小组成立于1991年,至今18年.对吞咽障碍患者的照顾,由早期个人化主观的判断及治疗至目前较系统化的客观评估及团队治疗,其发展的过程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作者:王亭贵;连倚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前言食道测压技术一直是食管动力学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有典型吞咽困难的患者食管压力正常;而一些食管压力异常的患者却没有吞咽困难.Tutuian 和Castell~([1])在9个月期间对350例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125例虽然有吞咽困难,但是食管压力正常;而在71例诊断为无效食管动力的患者中,有51%食团传输正常;在33例诊断为远端食管痉挛的患者中,有55%食团传输正常.
作者:丁文京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