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影响因子:1.64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91
  • 全年订价:43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年8期文献
  • 有氧运动在预防兔膝骨关节炎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有氧运动对兔膝骨关节炎(OA)软骨中Ⅱ型胶原和糖胺聚糖(GAG)含量及软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对OA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四组,每组5只大白兔.入组后,A组笼内自由活动9周;B组笼内自由活动4周;C组接受有氧运动,训练速度为0.5 km/h,每周3次,每次20 min,训练4周;D组亦接受有氧运动,训练速度为1.5 km/h,每周5次,每次20 min,共4周.B、C、D3组均于活动或训练4周后,采用木瓜蛋白酶法建立OA模型,1周后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确认造模成功,然后笼内自由活动4周.入组9周后,将4组大白兔处死,采用Mankin评分比较各组间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并对软骨Ⅱ型胶原的表达、软骨GAG的含量以及软骨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 入组9周后,B、C、D3组大白兔的Mankin评分、Ⅱ型胶原和GAG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Mankin评分、Ⅱ型胶原和GAG含量亦显著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9周后,A组的软骨细胞凋亡率为(3.45±18)%,显著低于B、C、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2组的软骨细胞凋亡率亦显著低于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能通过抑制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中Ⅱ型胶原和GAG总量的减少预防兔膝关节软骨的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软骨细胞凋亡的减少有关.

    作者:兰纯娜;王如蜜;周罗治非;张长杰;师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刺足三里穴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海马P2X受体及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海马P2X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端粒酶基因敲除的早衰模型纯合子小鼠分为空白组、手针组及电针组,每组各6只小鼠.3组小鼠均正常饲养,期间空白组不给予任何特殊处理,手针组及电针组小鼠分别给予手针或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于治疗7d后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P2X受体及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间差异.结果 ①手针组及电针组海马区P2X4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7±0.05)和(0.70±0.13)]均较空白组(0.79±0.03)有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电针组及手针组海马区P2X7表达[分别为(1.00±0.04)和(1.07±0.02)]均较空白组(1.21±0.05)明显下降(P<0.05),但电针组与手针组海马区P2X7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电针组小鼠海马区CREB表达(0.67±0.07)较空白组(0.82±0.05)及手针组(0.86±0.03)明显下降(P<0.05).结论 电针可抑制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海马区P2X4受体及CREB表达,其相关信号通路在针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林丽莉;吴强;陈立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运动量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和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量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 50只SD入选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糖尿病小运动量组(LIE组)、糖尿病中等运动量组(MIE组)、糖尿病大运动量组(HIE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膳食,其余4组给予高脂高糖膳食并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LIE组、MIE组和HIE组分别采用40%、70%和100%的力竭时间进行游泳训练,每日1次,每周6d,共运动干预6周.由于感染和游泳溺水等原因,运动干预结束后大鼠共存活41只,其中对照组10只,DM组8只,LIE组8只,MIE组8只,HIE组7只.运动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体重、肝重和空腹血糖,采用RT-PCR技术测定肝脏TLR4和NF-kB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肝脏TLR4和NF-kB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干预6周后,糖尿病模型各组(DM组、LIE组、MIE组、HIE组)大鼠的体重[(265.00±21.00)、(274.00±22.00)、(286.00±14.00)和(271.00±21.00)g]和肝重[(12.64±1.03)、(12.84±0.85)、(12.65±0.98)和(12.11±0.67)g]显著低于对照组[(567.00±26.00)g体重和(18.04±2.25)肝重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模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29.51±3.48)、(23.64±2.39)、(15.45±1.36)和(25.54±2.48)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77±0.57)mmol/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糖尿病模型各运动组的体重和肝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运动组的血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IE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与HIE组和LIE组相比,降低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6周后,糖尿病模型各组大鼠的肝脏TLR4和NF-κB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DM组比较,各运动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HIE组和LIE组相比,MIE组降低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6周后,对照组肝组织内TLR4和NF-κB蛋白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而糖尿病各组大鼠肝脏中TLR4和NF-κB呈强阳性表达,且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M组比较,TLR4和NF-κB蛋白在各运动组中的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HIE组和LIE组相比,MIE组降低为显著(P<0.05).结论 有氧运动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减少肝脏TLR4和NF-kB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中等运动量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小运动量组和大运动量组.

    作者:王毅;毛容秋;陈青云;陈莹;刘鸿;陈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压氧联合Valpar职业评估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脑外伤患者不仅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而且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难点.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能明显降低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1-2];高压氧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3].本研究对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Valpar职业评估训练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及分组入选标准:①年龄18~ 60岁,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右利手;②初次发病,有明确脑外伤史,有颅脑影像学(CT或/和MRI)证据支持;③病程3个月以上;④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4]评分>9分,意识清楚,病情较为稳定,可以理解并有简单的交流能力;⑤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5]评分<24分;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作者:尹苗苗;王宏图;朱志中;于洋;程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儿面神经炎的神经电生理观察

    面神经炎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大部分面神经炎患儿发病前有着凉、发热、感染或外伤等明确诱因,少数无明显诱因,病情一般在7~10d内达到高峰.面神经炎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如急性期不能有效治疗将会延长病程,甚至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给患儿及家庭带来巨大生活、心理压力.本研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早期面神经炎患儿进行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及双侧面神经传导检查,并探讨上述电生理检查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

    作者:靳梅;刘静;陈芳;岳玲;郑华城;孙素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海绵垫上训练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平衡障碍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常合并平衡障碍,而平衡功能与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密切相关[1],进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脑卒中平衡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神经促通技术如运动再学习疗法、PNF技术,躯干核心肌群治疗技术,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利用器械治疗技术如平衡反馈治疗技术、虚拟现实治疗技术等.这些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平衡障碍都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效果,但是需要在医院或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或者价格比较贵,不能让患者在家庭中自主进行,而海绵垫上训练却可以让患者在家庭中自主进行.海绵垫上训练在耳鼻喉科治疗前庭疾病运用很普遍且效果良好,患者的前庭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3];但目前海绵垫上训练治疗脑卒中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平衡障碍却鲜见报道.本研究利用海绵垫训练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平衡障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启富;曹锡忠;吴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微波直肠腔内辐照治疗Ⅰ期和Ⅱ期内痔出血的临床研究

    痔病是临床为常见的肛管直肠良性疾病,在我国健康人群的发病率为46.26%[1],大多数痔病的发生以便血为主症,便血是痔病患者的主要就诊症状,多因压力递增可使痔血管团内压力骤增,而出现逼血外出之症,此种出血称压力性出血,为内痔便血的突出特点.长期反复出血或出血量过多可致严重性贫血.本院采用微波直肠内辐照治疗Ⅰ期和Ⅱ期内痔出血,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利;葛琼翔;林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我国发病率为30% ~ 50%[1],与国外发病率基本一致[2].王尊等[3]认为,年龄是脑卒中抑郁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发病率为60%左右,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的风险高于其他年龄,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拒绝进食、不主动参与康复治疗、肢体疼痛、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等,少数严重者具有自杀倾向.目前,药物疗法是治疗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主要手段,但长期使用会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存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加重抑郁的可能性[4].本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福迁;李贞兰;闫兆红;孔繁时;段好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移动医疗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神经康复中常用的物理疗法、作业治疗以及辅助工具等技术能有效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遗留肢体偏瘫、吞咽困难等多种功能障碍,还有助于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已被纳入多种疾病诊疗临床路径中.但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发现,依靠经验和手感的传统手法治疗可重复性较低,三级康复网络全面铺开也受到人力及资源短缺影响,至今国内仍有相当多患者未能充分享受到有效康复资源[1].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将穿戴式医疗设备与移动技术相结合,能将抽象的生命体征数字化、信息处理智能化,为神经康复医学的发展及推广带来新的方向[2].相关研究发现,在移动医疗辅助下神经康复干预能做到更安全、精准和高效,突破了医患沟通的地理限制和康复训练场地限制,同时也相应节省了成本,但在临床推广时受到医疗模式调整及数据安全等限制[3].本文就移动医疗发展以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作一简单综述,并归纳目前应用中面临的难题,为其在神经康复中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志威;沈丹彤;黄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牵伸训练治疗痉挛的研究进展

    痉挛可由于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以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组成部分,是神经系统损伤后患者重要的损害之一[1].痉挛限制了大多数患者的肢体活动,有的患者因肌张力的增高导致关节僵硬、强直,影响其运动功能,延迟了康复训练的进程.如不积极针对痉挛进行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的高肌张力、关节挛缩、僵硬和运动模式异常,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邓思宇;毕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管球囊扩张管留置治疗1例脑干卒中后食道上端开放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37% ~ 78%[1],患者表现为进食、饮水呛咳或进食、饮水后不能吞咽即刻呕吐,能显著增加患者误吸及肺炎风险,同时由于减少了经口进食量,容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增加卒中患者死亡率及不良预后风险[2-4].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常见神经功能缺损,其中环咽肌失弛缓占了较高比例,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常采用改良导尿管球囊术进行反复扩张,但治疗操作复杂且用时较长,患者需承受一定痛苦.本研究采用血管球囊扩张管留置治疗1例脑干卒中后食道上端开放不全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显著,且该疗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治疗时程短、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项洁;祖茂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6国际脑瘫及其它儿童残疾学术会议纪要

    国际脑瘫及其它儿童期残疾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rebral Palsy and other Childhood-onset Disabilities)暨第五届国际脑瘫会议(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erebral Palsy)、第二十八届欧洲残疾儿童学会年会(2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Childhood Disability)、第一届国际残疾儿童学会联盟会议(1st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Academies of Childhood Disability)于2016年6月1日~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际脑瘫协会(International Cerebral Palsy Society)、欧洲残疾儿童协会(European Academy of Childhood Disability)、国际残疾儿童学会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Academies of Childhood Disability)联合主办,大会主题是Challenge the Boundaries,旨在鼓励大家积极改变由文化、政策、经济、国界及身体功能和活动受限等因素造成的局限性.国际脑瘫及其它儿童期残疾学术会议是残疾儿童领域的国际性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7个国家及地区、超过千名的国际残疾儿童领域,包括医学、社会学、教育学领域的专家与同行参会,同时也为残疾儿童家庭开设了特殊专题,为家庭看护者提高康复理念提供的理论基础.

    作者:杜青;唐久来;魏国荣;李晓捷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