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456/R
  • 国内刊号:11-5456/R
  • 影响因子:1.29
  • 创刊:199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地方:山东
期刊标签:肿瘤学
国际刊号:11-5456/R
国内刊号:11-5456/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1994
发行周期:半月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简介

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栏目设置

临床流行病学/论著、实验研究/论著、临床基础研究/论著、临床应用研究/论著、荟萃分析/论著、综述与讲座、动态·简讯

杂志收录/荣誉

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ASPT来源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选题新颖,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层次清楚、文笔流畅、用字及标点准确规范。

  2.来稿请用word排版,1.5倍行距、小4号字。稿件内容排列顺序(论著类)依次为中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邮编;英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英译名、邮编;中、英文摘要及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同时,请在稿件后附页介绍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姓名、性别、籍贯(△△省△△市/县人)、最高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和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单位、住宅和传真等)及E-mail地址。

  3.我刊严禁一稿两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包括将以不同文种分别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该作者的稿件将被作退稿处理,同时通知所在单位严肃处理,并向材料领域兄弟期刊通报。我刊将拒绝发表联系作者作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4.稿件审查结果一般在2~3月之内通知作者,有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3个月后仍未接到审稿结果,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后自投他处.

  5.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协助做实验的人员可放入致谢中。作者人数请控制在6人以下,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联系人请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位等自然情况。

  6.论文如果是省部级以上任何一种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号,放入Acknowledgement栏目中。

  7.通过审查后需要修改和补充实验的稿件,最晚不超过1个月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3个月不返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8.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网的版权。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发文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脾门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率逐年增高.本研究探讨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脾门区淋巴结(No.10和No.11d)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制订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01 2011-12-30甘肃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17例经腹入路行胃癌D2或D2+根治术的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按有无脾门区淋巴结转移分为阴性组(99例)和阳性组(18例),分析该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全部患者脾门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5.4%(18/117);淋巴结转移度(阳性淋巴结数/清除的淋巴结总数)为12.0%(56/465),No.10和No.11d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9.4%(26/278)和16.0%(30/187).联合脾脏切除病例(38例)和未行联合脾脏切除病例(79例)脾门区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3.5%(26/192)和11.0%(30/273),平均每例患者淋巴结清除数量分别为5.1枚和3.5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o.4sa、4sb和9组淋巴结转移是脾门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阴性和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9.2%和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2,P<0.001.结论 对于肿瘤直径>5 cm、T1期、术中发现No.4sa、4sb和9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该彻底清除脾门区(No.10和No.11d)淋巴结,但不建议常规切除脾脏联合行脾门区淋巴结清除.

    作者:弥海宁;杨言苹;王涛;赵晓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疗效观察

    目的:根据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需要建立一套敏感、全面、简便的心理评定方法.方法:1999年2月23日-2001年12月31日收治483例癌症患者,心理障碍分4型:健康型、普通型、急变型、高危型,并根据不同型别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用心理分型及Zung编制的SDS、SAS评价疗效.结果:入院时普通型占63.8%,出院时健康型占70.6%,出院与入院比较SDS、S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 P<0.001.结论:提出国内癌症患者群体性心理评价和治疗的新方法,可供进一步研究使用.

    作者:邓燕明;卫光宇;袁惠慈;陈丽富;黄惠明;庞丹梅;董惠明;张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C-erbB-3/HER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C-erbB-3/HER 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23例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15例相应的交界区组织,10例肿瘤远端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半定量检测C-erbB-3/HER3的表达.结果:C-erbB-3/HER3在常肺组织中呈弱表达,交界区组织与腺癌组织相比,临床Ⅰ~ⅢA与ⅢB~Ⅳ相比,病理分化Ⅰ级与Ⅱ、Ⅲ级相比,其过表达率均呈增高趋势,过表达组生存期相对短于弱表达组.但统计学处理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准.结论:C-erbB-3/HER3可能参与了肺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该基因受体蛋白对估计肺腺癌预后可能有意义,但仍需积累更多的资料研究,以明确其生物学作用.

    作者:司品现;杨渝浩;董德琼;孙显明;郭瑞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tDNA HVR Ⅰ区序列变异研究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及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mtDNA非编码HVRⅠ区序列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一步法制备17例肺癌患者和14位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mtDNA,PCR产物直接测序,对比分析非编码HVRⅠ区序列变异情况.结果:肺癌组和健康成人组中,非编码HVRⅠ区共发现136个变异,碱基平均变异率分别为1.238 4%和1.336 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4 89.肺癌组中碱基平均变异率腺癌(0.994 2%)<鳞癌(1.202 1%)<小细胞癌(1.754 4%).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tDNA主要碱基变异发生在非编码HVRⅠ区,与健康成人相应区域变异率趋于一致,可能HVRⅠ区的高突变率并不是肿瘤的特异性变化,但小细胞肺癌组碱基平均变异率有增高趋势,可能是其预后差的相关因素.

    作者:孙玉兰;胡义德;孙恒文;刘丽红;钱海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晚期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方法

    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疼痛是主要的表现症状之一.有效的止痛治疗,对于晚期癌症病人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有800万,约有一半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病人出现疼痛的几乎占100%,而且从出现疼痛至死亡,一般需要3~6个月时间.因此为了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采取一些有效镇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医疗实践证明,止痛药物是治疗癌症疼痛的主要手段.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即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间隔)可使90%以上病人的疼痛得以缓解.

    作者:牛新光;白兴禄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绝经前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绝经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与患者血清雌激素(E2)水平的关系.方法: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84例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LH、FSH、PRL、E2、P和T)水平,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乳腺癌ER表达状态.据ER检测的结果,分为阳性及阴性两组,对其对应的雌激素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P临界值设定为0.05水平下,进行t检验,t=-1.599 12, P=0.113 64,两组样本中显现的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期前乳腺癌患者ER表达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无关.

    作者:杨超;刘志英;冬国友;韩宝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食管癌组织STAT3和p38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STAT3和p38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3和p38在89例食管癌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STAT3和p38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TAT3和p38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及位置无关(P>0.05),而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5和-0.389,P值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2和0.249,P值均<0.05.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29,P=0.002.结论:STAT3和p38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助于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孙莹;卢启明;郑丽娟;高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36例食管癌术后放疗分析

    对1993年6月~1996年6月共收治93例术后病理为Ⅰ~Ⅱ期的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对单纯手术组与手术加放疗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单纯手术患者57例,术后放疗36例,放疗剂量为45~55 Gy.术后随访≥5年,40例复发.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87.7%、70.1%、42.1%;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为88.9%、82.3%、75.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Ⅰ~Ⅱ期食管癌术后复发与TNM分期有关,区域淋巴结和食管瘤床失败与食管原发部位有显著关系,辅助放疗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

    作者:李大宏;张清法;刘民杰;吴希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四川北部地区肺癌患者GSTT1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北部地区汉族肺癌人群GSTT1基因多态性状况,与其他地区人群人种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该地区肺癌患者GSTT1基因缺失[GSTT1(-)]频率.结果:本地区肺癌患者GSTT1(-)频率为45%(45/100),其中纯和缺失率女性和男性分别为52.0%(13/25)和42.7%(32/75),x2=0.660,P=0.417;鳞癌38.1%(16/42),腺癌48.0%(12/25),x2=0.632,P=0.427;吸烟者44.4%(28/63),不吸烟者45.9%(17/37),x2=0.021,P=0.884.结论:本地区肺癌患者GSTT1基因缺失频率高于欧美,与亚洲多中心研究结果类似,缺失频率与性别、病理类型及是否吸烟无关.

    作者:马代远;杜国波;谭榜宪;柳弥;杨明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胆管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脾脏受照射剂量学关系研究

    目的 放射治疗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可能会导致抗肿瘤免疫抑制,本研究旨在探讨胆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程度与脾脏受照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01-01-2016-07-31山东省肿瘤医院(60例)和济宁肿瘤医院(10例)接受放疗的70例胆管癌患者病例资料.患者在开始放疗前和放疗中每周检查血常规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并计算出低值.脾脏剂量体积变量包括VxGy(Vx是脾脏接受≥x Gy放疗剂量的部分所占百分比)和脾脏平均剂量(mean spleen dose,MSD),两者数值从Pinancle计划系统计算.总结患者性别、年龄、分期、KPS评分、治疗方法、放疗剂量和放疗靶区体积等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影响情况,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脾脏的放射剂量体积变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的相关性.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在放疗期间会发生下降(P<0.001),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的低值与脾脏剂量学参数有关,但血液中其他血细胞与此无关.单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与脾脏的MSD(P=0.039)、V5(P=0.012)、V10(P=0.043)和V15(P=0.049)有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值降低只与脾脏V5有关(P=0.009),而与患者的KPS评分、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总剂量和肿瘤分期无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发现,Min ALC预测1年总生存的佳临界值为390个细胞/μL,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低值降低有关的脾脏MSD、V5、V10和V15的预测性临界值分别为5.28 Gy(P<0.001)、21.90%(P<0.001)、16.23%(P=0.012)和13.18%,P=0.026.结论 胆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与脾脏受高剂量照射有显著相关性.放疗期间大限度的减少脾脏受照射剂量可以更好地保护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免发生潜在的免疫抑制.

    作者:孙世昌;张云;赵倩倩;张爱平;刘波;岳金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