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影响因子:1.64
  • 创刊:1979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91
  • 全年订价:43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年3期文献
  • 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运动组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运动组在继续高糖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加以每周游泳5 d,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定期检测其体重、血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较正常组增高70.20%(P<0.01),游泳训练6周后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较模型组减少27.24%(P<0.01),较正常组增高23.83%(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细胞GSK-3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丹;毕会民;毕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亚低温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法建立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分别于脑缺血3 h再灌注6 h、12 h、24 h、48 h、72 h后断头取脑,假手术组则于再灌注24 h断头取脑,测定MPO的活性和免疫组化法观察ICAM-1、Mac-1的表达,同时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在再灌注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比较.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6 h后,脑缺血灶ICAM-1和Mac-1表达逐渐出现增高趋势,脑组织MPO活性也逐步增高,再灌注48 h达高峰,它们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缺血早期进行亚低温干预,能明显抑制ICAM-1、Mac-1的表达和MPO活性(P<0.05,P<0.01).(3)亚低温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是造成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亚低温干预能明显抑制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这可能是亚低温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作者:叶心国;余绍祖;李承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NGF与CNTF促进周围神经电生理功能恢复的协同作用研究

    目的利用新型神经再生小室模型探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促进周围神经电生理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6只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根据梭形管的两支管内注入的药物不同将动物随机分为A组(两支管内均注入几丁糖凝胶)、B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NGF,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NGF+CNTF)和C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CNTF,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NGF+CNTF).于术后8,12周对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并对术后12周的再生神经行皮质感觉诱发电位(CSE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及神经传导速度(CV)测定.结果A组两支管内再生神经纤维组织形态学及电生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注入NGF+CNTF侧再生纤维粗细均匀,排列整齐,明显优于对照侧,CSEP、CMAP的潜伏期短、振幅高、传导速度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与CNTF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功能的恢复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李强;伍亚民;李民;陈恒胜;曾琳;杨恒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中白介素10含量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中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将36只SD大鼠制作成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动物模型,并于48 h后将其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大鼠每天给予平衡、抓握、旋转、行走等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则置于普通笼内饲养,期间可自由活动、进食.2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3,7及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断头取脑组织制成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脑组织中IL-10的水平.结果康复组大鼠MCAO后7 d时和14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康复组大鼠MCAO后7 d时和14 d时脑组织中IL-10浓度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刺激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IL-10生成,这可能是运动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杜厚伟;刘楠;陈荣华;韩英;郑安;黄华品;张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短波辐射对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短波辐射对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分泌白介素-12(IL-12)及T淋巴细胞分泌IL-10、IFN-γ的影响,从而探讨短波辐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相关机制.方法选取HBV转基因小鼠20只,将其随机分为短波组和空白对照组,另取10只健康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短波组小鼠给予短波辐射.各组小鼠分别于实验进行10 d后取其脾脏分离树突状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DC分泌IL-12以及在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T淋巴细胞分泌IL-10、IFN-γ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短波组DC分泌IL-12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短波辐射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分泌IL-10(P<0.01),并同时提高IFN-γ水平(P<0.01).结论短波辐射能显著上调HBV转基因小鼠DC功能,对HBV所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侯安继;杨占秋;高春华;蒋涵;黄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45例脑卒中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5例,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证实,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为主.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综合康复组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为55~75岁,平均(65.2±9.8)岁;脑出血10例,脑梗死35例;病程为(8.5±3.6)d.对照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53~73岁,平均(63.5±9.8)岁;脑出血11例,脑梗死29例;病程为(7.3±3.6)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性质、病情和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仲锦;才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时机选择

    对70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的时机进行分组分析,发现早期HBO治疗组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 Scale,GOS)评定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HBO治疗组.

    作者:陈敖忠;范孟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itis,OA)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加重.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采用电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推拿及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OA,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湘鄂;陈四海;韩东;聂章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声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常用的治疗动脉内血栓栓塞的方法包括溶栓药物、球囊介入血管成型术或外科手术.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如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相对狭窄、治疗时间窗较短及严重出血性并发症;而手术则伴有血管内膜损伤、再狭窄以及相对昂贵的费用要求等.因此,研究人员不断寻找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超声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就是一种不断发展并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体外超声联合溶栓药物治疗;二是利用导管的介入手术,用低频高能超声直接在动脉血管内消融血栓病变.我们从这两个研究领域综述超声波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童嘉毅;A.G.Mrochek;Stelmashok V.I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国外音乐运动疗法的研究现状

    音乐运动疗法(musicokinetic therapy)是一种在运动治疗的同时通过聆听音乐使患者的行为、感情及生理活动产生一定变化的治疗技术,它综合应用了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与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两种治疗手段,具有良好的心理及生理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音乐运动疗法已经得到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并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肥胖症、偏瘫、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s disease)、痴呆、冠心病、脑动脉硬化、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人从Pubmed,Springerlink,Science Online等国外著名网站的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集到1995年以来有关音乐运动疗法的研究论文共15篇,其中2000至2004年11篇.现根据这些文献,加上从其他途径所获资料,对音乐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及其特点作一综述.

    作者:李靖;王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例股神经前皮支卡压患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久坐后左股前区麻痛10 d就诊.患者10 d前开始出现左腹股沟处酸痛,2 d后出现左股前区持续性疼痛,屈髋、步行时加重.疼痛范围从腹股沟至膝上,以股前侧为主,疼痛加重时,股内侧也有麻痛.无小腿及足疼痛,无腰痛.患者于发病后即刻卧床休息,但不见好转,来我院就诊.发病期间未作任何治疗.患者4年前因腰和小腿酸痛就诊,经CT检查发现腰椎间盘(L4/5)突出,经休息和药物治疗症状消失,至今无发作.体检:患者精神紧张,表情痛苦;左股部肌肉无压痛,两侧股部皮肤疼痛觉正常,皮肤无皮疹;左腹股沟中点外侧处压痛明显,叩击该点时疼痛向股前侧放射;左腹股沟处未触及肿块;股四头肌肌力正常;左右膝反射正常.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为左股神经前皮支卡压.

    作者:马燕红;陈新颖;邱立云;俞红;江澜;张旻;白跃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德艺双馨的李晶主任

    2006年2月23日清晨,尊敬的李晶主任安静地走了.我们为失去一位德艺双馨的前辈而悲痛.李主任从医40余年,担任科主任15年.作为康复医学的前辈,她在物理治疗、老年康复医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物理治疗机理,颈椎病的发病机理、鉴别诊断、预防与康复治疗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编写或参与编写了11本著作,曾获北京医院科技成果奖并拥有一项医疗仪器发明专利--微片机控制的函数中频电疗仪.作为管理者,她为北京医院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专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北京医院康复科在行业内外享有美名.

    作者:北京医院康复医学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沉痛悼念李晶主任

    我国著名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家、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副总编辑、北京医院康复科前主任李晶主任医师因病于2006年2月23日不幸逝世,享年70岁.

    作者:《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孕晚期应用高压氧对孕兔及胎兔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将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用于治疗分娩期急性缺氧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后,人们发现HBO在改善胎盘血流及促进细胞水平氧扩散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孕期应用HBO能明显改善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的脐动脉血流波形及血液黏稠度,增加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1],可见HBO治疗为临床产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有关妊娠期应用HBO对母儿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的报道甚少.Hink等[2]提出,为更全面的探讨HBO的临床治疗潜能,研究过氧化作用与HBO治疗机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利用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动物实验,以探讨妊娠晚期应用HBO对母兔及胎兔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肖小敏;叶志海;龙颖;陈莎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