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核因子kappa B(NF-kB)与细胞凋亡及肢体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选取48只雌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2组大鼠均采用手术切除椎板,对照组术中未进行脊髓压迫处理,实验组大鼠术中采用压迫法制作脊髓中度损伤模型.2组均于术后第4 h、8 h、1 d、3 d、7 d及14 d时各随机选取4只大鼠,参照BBB评分标准对其后肢功能进行评定,待评分结束后处死大鼠并提取脊髓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标本内NF-κB、Bcl-2及Bax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大鼠受损脊髓神经细胞中有NF-κB、Bcl-2及Bax表达,且表达水平随术后时间延长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过程;大鼠肢体功能BBB评分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实验组大鼠NF-κB表达量与Bcl-2表达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Bax表达量有正相关性(P<0.05),与Bcl-2/Bax比值及BBB评分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ASCI大鼠NF-κB表达与Bcl-2/Bax比值及肢体运动功能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
作者:马利杰;张军军;吴昊天;张英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Diekkopf-1(Dkk-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分假手术组、假手术+亚低温组、模型组及模型+亚低温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缺血侧皮质Dkk-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假手术+亚低温组Dkk-1 mRNA及蛋白有少量表达.脑缺血2 h再灌注3 h,Dkk-1 mRNA和蛋白表达开始增加,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至再灌注24 h达高峰,然后明显减少,再灌注72 h时仍高于假手术组的水平.每一相同再灌注时间点,模型+亚低温组Dkk-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Dkk-1可能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亚低温可通过抑制Dkk-1的表达而发挥一定程度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刘建丰;苏志强;孙伟;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局部湿热联合微波消融对肿瘤生长和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荷瘤未处理组、微波消融组、局部湿热组、微波消融+局部湿热组,每组12只.先建立小鼠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14 d后进行微波消融处理,再过7 d后进行局部湿热处理,每周1次,共2次.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生存情况和肺转移情况,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FN-γ、IL-12的变化.结果 微波消融+局部湿热组的肿瘤牛长大小和肺转移指数明显低于微波消融组和局部湿热组(P<0.05),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血清IFN-γ和IL-12的浓度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 局部湿热联合微波消融可以较单一热疗方法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这可能与其免疫反应的明显增强有关.
作者:周涯;徐林;任社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运动训练对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所致远期认知损伤及海马Zn~(2+)转运体3(ZnT-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出生21 d的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单纯惊厥组及惊厥运动组,每组10只.采用青霉素腹腔注射方法诱发单纯惊厥组及惊厥运动组大鼠反复惊厥,空白对照组及运动对照组大鼠则同期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运动对照组和惊厥运动组于出生后48~53 d期间进行踏转轮训练.各组大鼠分别于出生后39~44 d及61~65 d期间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于出生后66 d时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ZnT-3在海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搜寻策略比较:各组大鼠边缘式搜寻比例均呈逐渐减少趋势,而趋向式及直线式搜寻比例均呈逐渐增加趋势.第1阶段Morris水迷宫测试发现两对照组成绩在第1天及第4天时均明显优于两惊厥组(均P<0.05);第2阶段Morris水迷宫测试发现运动对照组及惊厥运动组搜寻策略成绩在第2天以后.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惊厥组(P<0.05).②记忆功能比较:存前、后2阶段Morris水迷宫测试中,两惊厥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所在区域的次数均明显少于两对照组(均P<0.05),且单纯惊厥组与惊厥运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时定量RT-PCR结果比较:惊厥运动组大鼠海马ZnT-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及单纯惊厥组(均P<0.05).结论 青霉素诱发反复长程惊厥能导致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远期损伤,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受损学习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ZnT-3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倪宏;李超;王浙东;金美芳;陶陆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在小型猪可控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上,观察短暂缺血阈强度运动促进缺血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的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32头,钝缘支装上水囊缩窄器制作可控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4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模型建立成功.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和运动组.单纯缺血组通过缩窄器注水加压制造心肌缺血,每日2次,每次2 min,每周5 d,共8周;运动组除制造静息状态心肌缺血外,每天还进行平板训练30 min,其中包括2次缺血阈强度运动,每次2 min,每周训练5 d,共8周.假手术组不作任何干预.采用微球测定训练前、后缺血区相对心肌血流量(RMBF);采用Western-blot及Real-time RT-PCR法测定缺血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Flk-1)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含量以确定训练的安全性;应用电镜观察心肌细胞损伤情况.结果 运动组RMBF显著高于单纯缺血组及假手术组(均P<0.01);单纯缺血组RMBF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运动组VEGF及Flk-1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单纯缺血组及假手术组(P<0.05,P<0.01).单纯缺血组的VEGF及Flk-1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单纯缺血组及运动组训练后,血清肌钙蛋白与训练前相比无显著增加(均P>0.05).光镜及电镜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 小型猪可控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给予适宜短暂缺血阈强度运动,可通过缺血心肌局部VEGF及其受体Flk-1的上调安全有效地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
作者:陆晓;励建安;吴涛;黄澎;邱峰;孟祥博;高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乳腺炎多因乳导管堵塞,乳汁瘀积后继发感染而引起.发病早期表现为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内出现界限小明显的硬块,有触痛、压痛、表面皮肤颜色不变或略带红色,硬结为乳汁郁积及淋巴和静脉同流不畅所造成,部分患者有发热、寒战,为瘀乳期;若处理不当,炎症继续发展,局部疼痛和压痛加重,红肿明显,白细胞增高,高热不退,部分患者有腋下淋巴结肿大,为浸润期;如不及时合理治疗,将进一步发展为脓肿期.
作者:黄玲华;宋希里;彭薇萍;李绍军;彭凤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我科采用红光照射治疗多种病因所致的顽固性皮肤溃疡,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日常门诊及住院病例,经多种传统治疗方法无效.凡自行中断治疗者、未完成疗程的未愈者或每周治疗少于4次者均未计入统计.
作者:赵葆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年来,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大为降低,生存下来的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推拿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李加斌;徐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神经痛为其特征之一,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年老体弱者易发生后遗神经痛.本病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我们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更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4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冬云;魏国;史永俭;张春敏;马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期发病率约为41%,可导致患者脱水、饥饿、吸入性肺炎、气道梗阻性窒息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还会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因此如何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1].我科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及冰刺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永红;吴宁渤;李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肌纤维织炎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患部疼痛难忍等特点,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患者,病变部位多位于颈、肩及腰部,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肌肉纤维组织疼痛、肿胀、肌紧张、活动功能障碍等.我科于2004年至2006年期间联合采用电兴奋疗法及超短波治疗颈、肩、背部肌纤维织炎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红;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认知过程包括个体识别和获取信息,然后理解、保留并在合适的情况下运用相关信息.认知损害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效率下降,不能适应新的、复杂的情况[1].脑卒中患者早期常伴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在康复治疗之前,如能够正确地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为患者作好早期康复计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补偿策略,告知家属配合,将对随后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凯;吴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磁刺激是利用时变电流流入线圈,产生时变磁场,在组织内出现感应电流,使某组织产生兴奋的无创性诊断和治疗技术.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快速发展,磁刺激作为一种可施加于人体的外来物理因子,对其热及非热牛物效应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工程学界的研究热点[1,2].
作者:李哲;方征宇;黄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国际著名康复专家、香港复康会创办人、康复国际前主席方心让教授因病于2009年8月24日安然辞世,享年87岁.
作者:《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全科医师骨干培训中运用问题式学习模式进行社区康复教学的效果.方法 60位学员按单双学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估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学员的满意度及后结业综合测试理论和技能来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员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康复理论和康复技能操作得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相比传统教学法,运用PBL教学法进行社区康复教学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旭红;肖容;范自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