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1756
  • 国内刊号:11-4979/R
  • 影响因子:2.54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1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2011年3期文献
  • Delphi法在建立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方法:运用两轮Delphi法,由41名相关领域专家对拟定的138个备选指标进行函询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同收率分别为89.2%和97.3%,大部分专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平均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专家权威系数均在0.8以上,后筛选出104个指标,分别评价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认知和环境;专家协调系数为0.333(P<0.0001),专家对健康自我管理相关概念的界定达成了共识.结论:本研究应用Delphi法构建的测评指标体系既可为临床或社区护士评估、确定高危人群或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下一步的量表开发奠定基础.

    作者:黄菲菲;赵秋利;韩垣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奥马哈系统在我国社区护理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索奥马哈系统在我国社区护理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交叉映射法,考察奥马哈系统与访视护理记录两者之间概念的吻合程度,每个条目分为完全吻合、部分吻合和不吻合3个等级.结果:访视护理记录中共提取1502条描述患者症状、体征及护理干预措施的记录,其中1268条(84.40%)与奥马哈系统之间概念完全吻合,222条(14.8%)部分吻合,12条(0.8%)不吻合.结论:奥马哈系统可以描述访视患者存在的大部分症状和体征及访视护士采取的干预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其适合作为我国社区访视护理的标准化语言.

    作者:谭晓青;刘雪琴;温清霞;朱金萍;潘桂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PICC置管后不同敷贴固定对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3M、IV3000、水胶体敷贴3种常用敷贴在PICC置管术后固定导管时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及其成本-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3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组:3M敷贴组(A组)、IV3000组(B组)、水胶体敷贴组(C组),进行对照研究.成本只计算材料成本,效果以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为评价标准.结果:3种敷贴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率高(P<0.05),B组与C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低,B组次之,C组高.结论:3种敷贴(3M、IV3000和水胶体敷贴)中,经成本-效果分析,在不超过预算成本的基础上推荐优先选择水胶体或IV3000敷贴.

    作者:王敬;高玉芳;陈伟芬;魏丽丽;张宏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责任小组制护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探讨实施责任小组制护理模式的效果.在试点病房划分责任小组与区域,改变分工方式与排班形式,责任小组承包一定数量的病床,小组成员共同对所管患者实施整体的连续护理服务.同时加强管理与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及监督检查机制.实施责任小组制护理后,促进了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降低了护理缺陷、患者投诉的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密切了护患、医护关系,实现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的同步提升.

    作者:张东华;彭英;肖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案例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总结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应用中的作用、效果,探讨案例教学法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护理与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建议.方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并用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其效果.结果:案例教学法以其任务指向明确、突出护生主体性、抽象知识具体化,教学互动、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等诸多优势,得到护生一致认可,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难以涵盖护理与法的所有教学内容,设计费时,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等制约因素.结论:案例教学法注重护生的能力培养,但有局限性,需与其他教学法联合应用,才能取得佳教学效果.

    作者:邵广宇;张朝慧;焦金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应用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强化操作训练的实践

    目的:探讨护生实习前在操作训练中增加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的应用.方法:以该校2007级三年制护理专业的16个班为研究对象.在实习前的操作训练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情境模拟进行操作练习,实验组采用情境模拟加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进行操作练习.结果:实验组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生实习前在操作训练中增加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认识能力,现场反应能力、知识掌握能力等,充分体现以护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涂丽霞;鲁慧;陈冬英;纪忠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实施激励措施稳定合同制护士队伍

    目的:探讨稳定合同制护士的激励机制.方法:提高生活福利待遇,进行护理职业发展设计,实施各种形式奖励,强调医院护理文化的激励作用.结果:保持了较低的人员离职率,形成了一支积极进取的合同制护士队伍.结论:管理人员要及时掌握政策并注重与各部门的沟通,制订各项管理措施时充分考虑医院和护士双方的需求以及营造关爱和谐、尊重平等的人际氛围是制订激励措施与确保落实的关键.

    作者:冯志英;皮红英;张黎明;王建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转化研究在护理学科中的应用与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护理研究的进展,尤其是前瞻性研究和循证护理研究的增多,护理学科的新知识不断增加和发展,摒弃了学科上很多旧观念、旧做法,同时带动了护理实践的革新.这些研究的进展增加了患者的安全,节约了医疗成本,促进了患者的康复[1].然而,从总体上而言,大量的研究成果仍旧没有运用于临床实践,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作者:谢博钦;徐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压疮危险评估相关国外实践指南比较

    压疮的防治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及早发现并正确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和已发压疮情况,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加强监控管理、防范压疮发生和促进压疮痊愈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彩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验收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许多可重复使用的高,精、尖器械应用于临床,需要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集中处理,使得CSSD的服务范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作用越来越大.在卫生部颁布卫生行业标准后,国内各医院纷纷对CSSD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以改进其内部流程,该省在2004年11月下发<江苏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验收标准(试行)>后,成立了由二,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感染管理科专家、CSSD护士长组成的专家库,分别对全省13个市的医院CSSD建设提供指导和验收评审.5年来,通过对全省38家三级医院,104家二级医院的审核验收,发现有些医院虽然加大了对CSSD建设的投入,但仍与标准要求有差距,验收评审结果不尽人意.为能使各医院更好地执行卫生部颁布的行业标准要求,减少在CSSD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文章总结了该省验收评审过程中医院CSSD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了医院进行质量改进的相关措施.

    作者:宋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工作环境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工作环境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对长沙市9家综合性医院的85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表各维度的条目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医护合作(2.988分)、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2.957分)、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能力(2.915分),护士参与医院事务(2.650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2.430分).结论:人力和物力资源的缺乏仍然是护理领域主要的问题,其次护士较少有参与医院事务决策的机会也需引起相关管理者的重视.

    作者:王丽;李乐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照顾负荷量表(C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8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荷总得分为(49.13±4.41)分,前三位分别是时间依赖性负荷(17.14±1.76)、发展受限性负荷(11.32±1.79)和身体性负荷(8.64±1.07).社会支持总分为(27.53±3.7)分,低于全国常模.照顾者照顾负荷总得分与社会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荷与社会支持状况,通过健康促进、护理支持,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减轻照顾负荷,提高患者与照顾者双方生活质量.

    作者:高士辉;肖玉洪;马燕燕;岳春娥;李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43名护士单人心肺复苏操作精确性研究

    目的:探讨护士单人心肺复苏操作的精确性.方法:对43名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记录每个循环的时间和操作的精确性.结果:90%以上的护士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人工呼吸合格率为31.63%,胸外按压合格率为39.07%,胸外按压平均速率为127.37次/分钟,两次胸外按压间隔时间为13.65秒.结论:护士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但操作精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重视胸外按压的速率和每个循环按压的间隔时间.

    作者:应菊素;郑小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42名男性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男性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42名男性护理本科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索以及相关知识调查.结果:①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学校、年级、职业价值规等对男性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影响;②男性护理本科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多;③男性护理本科生对专业的认识不佳.结论:男性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节薄弱,护理管理者与教育者应给予重视,使男性护理本科生尽快适应护士角色并提高其专业稳定性.

    作者:宋秋香;马玉萍;韩春玲;康建芳;康海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与指导需求调查

    目的:深入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1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进行调查.结果:110例患者中有89例患者选择在家进行康复锻炼,7例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18例患者在康复专业机构接受康复治疗,9例患者得到过专业人员上门指导,6例患者进行过家庭环境的改造.9例患者有日常生活辅助器具并了解其使用方法.患者对专业人员上门指导的需求排在首位.结论:目前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地点以家庭为主,应进一步加强脑卒中康复专业队伍建设,根据患者需求丰富康复指导内容,增加社区入户指导上作的力度.

    作者:江华;刘变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PICC置管对肿瘤患者舒适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患者、护士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舒适度的认知状况,分析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医院的62名护士和56名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患者自评PICC置管后舒适得分为(4.27±1.33)分,属于轻度不舒适;②护士评价患者PICC置管后舒适得分为(4.39±1.63)分,与患者自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0.432,P=0.666);③患者认为影响PICC置管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护士则认为是生理因素,在生理因素得分方面,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2,P<0.001).结论:护士应正确把握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晓燕;么莉;尚少梅;李艳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河南省1790例护理管理者继续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河南省护理管理者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继续教育的需求状况,为今后继续教育的开展及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便利抽取河南省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1790人进行调查.结果:选择继续教育的动因:60.0%的人为了掌握更多知识和个人价值的实现,37.2%的人是因为学分压力及晋升职称的需要,2.8%的人是因为医院的强制要求;不同职称的护理管理者需求前5位均选择有专科疾病知识与进展,专科特殊护理操作等作为需求程度较高的教育内容,同时需求后5位均选择有统计学知识、公共及专业英语、人文学科知识、评判性思维作为需求程度较低的教育内容.结论:护理管理者对接受继续教育持有积极的态度,能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还处于较基础的内容,提示在以后的继续教育中除了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外,更应重视护理科研、人文学科等知识的灌输,以提高护理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作者:陈长英;李晓丹;孙巧枝;田丽;曹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护士护理伦理认知及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知识水平及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的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上海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3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部分护士缺乏护理伦理知识和伦理意识.未能认识到护理伦理对护理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关分析表明,护士的教育背景与护士的伦理知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护士的职称与护士对护理伦理教育意义的认同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医院应充分重视临床护士的护理伦理学教育,促进临床护士伦理素质的提高;成立护理伦理委员会,为临床护士提供伦理方面的帮助.

    作者:伍永慧;段霞;施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消毒工作不严而导致医院感染的事件时有发生,国内连续发生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净化中心等部位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均与消毒工作有关.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目前存在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对消毒工作不重视、法律意识淡薄、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与国家标准相差较大、清洗去污不彻底、个人防护不重视等问题.本文就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顾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现场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增加其服务内涵,创建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该院从2010年3月开始将现场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方法:成立现场管理小组,对临床现有的排班模式,工作流程进行跟班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流程重组,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全方位进行现场管理.结果:经过6个月的临床实践,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患关系和谐,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0%,红灯呼叫率下降45.9%,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3.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21.5%.结论:现场管理优化了护理模式,落实了护理职责,提高了管理效果,深化了专业内涵,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汤新辉;刘翔宇;谌永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细则的制定及应用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细则的制定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和分析以往基础护理在执行落实中的缺陷,以<住院患者基础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为指南,结合2007-2009年医院基础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及医院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细则;用定量评价法综合判断基础护理落实情况.结果:2009-2010年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率从92.61%提高至97.0%.结论: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细则制定和应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孙爱玲;彭淑华;付晓丽;彭英;徐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的初步研制

    目的:探索研制适合我国现阶段综合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方法:在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经小样本调查结合专家咨询形成正式量表,选取2所综合医院的700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量表回收率为98.71%.Cronbach's α系数为0.881,证实性因子分析显示,5个因素与问卷设计的5个维度完全吻合,效标关联效度检验r=0.826.结论:所研制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护理服务质量改进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韩俊林;王润兰;李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质量可追溯管理的实践

    护理质量管理是体现护理成效,达成医疗目的,提高、改善病人诊疗拿程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持久且超越个人喜好的概念,其代表的是护理品质及服务的内部优异程度及达到既定需求的程度.

    作者:叶志弘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