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口服茶碱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对轻至中度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轻至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激素组和加用茶碱组.单用激素组25例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BDP)250μg吸入,bid.加用茶碱组27例给予BDP 250μg吸入,qd;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缓释茶碱(舒氟美)0.1 g,bid,早晚各1次.疗程均为12周.结果:单用激素组治疗前后的呼气峰流速值(PEF)分别为323±121 L·min-1和453±163 L·min-1;变异率分别为26%±7%和9%±2%.加用茶碱组治疗前后的PEF分别为267±62 L·min-1和497±123 L·min-1;变异率分别为26%±6%和9%±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察的12周内夜间使用B2兴奋剂的次数单用激素组为3.7±1.2次,加用茶碱组为1.3±0.9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小剂量茶碱配合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具有与双倍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相同疗效.
作者:刘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并有心电图ST-T改变的UAP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8.3%,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心肌缺血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1.6%和48.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UAP疗效好,且患者无不良反应.
作者:马向媛;彭龙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尺骨鹰嘴骨牵引复位固定、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法.各种方法均有优劣,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
作者:姜维成;余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破入胆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笔者服务医院1985~2006年收治的肝包虫囊肿破入胆管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诊断在当今先进影像学设备的支持下不太困难,及时的手术介入及手术要点的掌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喜岷;黄智;吴俊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应用利多卡因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盐酸倍他司汀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33例,应用盐酸倍他司汀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滴,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显效时间及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陈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抗生素静滴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病毒唑、地塞米松、a-糜蛋白酶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何梅玲;文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洗胃对羊水Ⅲ.粪染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干预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羊水Ⅲ°粪染新生儿按入院日期(奇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保温、控制感染、输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于生理盐水洗胃.观察两组新生儿呕吐、腹胀、大便隐血等指标.结果:两组呕吐、腹胀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洗胃可减少胎粪刺激胃黏膜,预防呕吐、腹胀,其方法简单、便捷、安全.
作者:代永清;周平英;张素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牙和牙槽骨损伤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利用固定正畸技术对32例儿童恒前牙外伤脱位和牙槽骨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结果:24例脱位牙和8例牙槽骨骨折复位固定有效率为100%.结论:对于儿童牙外伤脱位和牙槽骨骨折,利用固定正畸技术对其进行复位固定是一种可靠的方法,本方法取材简单,成本低,值得推广.
作者:郭洪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生理盐水、碘氧液、口泰(复方氯己定)液杀灭智齿冠周炎盲袋内厌氧菌的效果.方法:将90名患者90颗患牙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碘氧液组和口泰液组,每组各30颗患牙,冲洗前后分别取样,进行厌氧菌培养.结果:碘氧液组与口泰液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P<0.01),碘氧液组与口泰液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泰液可有效杀灭盲袋内厌氧菌,抗菌作用与碘氧液近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冠周冲洗液.
作者:古贝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反复发作的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16例.结果:1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术治疗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效果好,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朱伟红;陈碧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用于判别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性质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0例心房颤动并宽QRS波群心电图.结果:120例患者中66例为心房颤动并心室内差异传导,54例为心房颤动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其中30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结论:宽QRS波群无人区心电轴可以确定为心房颤动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而不是心房颤动并心室内差异传导.
作者:苏陶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多的症状、诊断、治疗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羊水过多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中1例双胎;2例胎儿畸形;早产2例,引产1例,剖宫产8例,阴道分娩9例;女婴14例中存活11例,男婴7例中存活6例.结论:羊水过多诊断难度不大,但需根据胎儿有无畸形、羊水过多程度、孕周等决定治疗方案及生产方式.
作者:田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依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在抗感染、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每次0.2~0.3 mg·kg-1静滴,每日1次,疗程3~5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和7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王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肾结石的发病率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现代经皮.肾镜取石术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开放手术,成为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尹勇;朱正万;杨俊平;陈权;宋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短基牙冠固定修复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骀龈径<4 mm的磨牙应用髓腔固位的嵌体冠修复,临床随访2~3年.结果:40例修复体均固位良好.无修复体脱落.结论:利用髓腔固位的嵌体冠修复短基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了短基牙冠固位困难的问题.
作者:孔敏;魏焱;吕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晚近观点认为,高血压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并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进行性改变.
作者:邹颖琦;袁志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的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均并发其他系统疾病,并原发肺部疾病54例,神经系统疾病30例,心血管疾病39例,慢性肾病15例,恶性肿瘤5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感染的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血液.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占真菌感染的75%.氟康唑为首选治疗药物.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常见,与高龄、长期住院、卧床、并发多种基础疾病、多种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血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及联合抗真菌药物的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张敏;李小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对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再手术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36例(36眼)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再手术后的转归.结果:36例(36眼)患者通过再手术随访观察半年至三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通过合理设计手术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复发率.
作者:袁苓;谯承德;杨秀玲;罗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第二产程会阴侧切时间与会阴切口出血量、水肿的发生、伤17愈合以及病人满意度的关系.方法:2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第二产程于先露着冠初实施会阴侧切,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会阴侧切.对两组产妇会阴伤口出血量、伤17水肿发生率、伤口I期愈合率及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伤17出血量、伤17:7水肿发生率、伤口I期愈合率及产妇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第二产程适时侧切会阴能减少伤口出血量,有效避免伤口水肿,利于伤口愈合,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来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能否引起大肠癌细胞的凋亡和对大肠癌组织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大肠癌手术病人68例,分别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ek end labeling,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对68例患者大肠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poptotis index,AI)和P5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的AI均数为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9%(P<0.01).新辅助化疗组P53阳性表达率为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0%(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降低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表达.
作者:任峰;周建平;刘栋才;舒国顺;袁联文;周家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强调初次复发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方案,进一步降低治疗成本,增加病人的依从性.方法:将初次复发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初次治疗方案与耐多药复治方案,同期观察治疗6个月的效果,包括胸片病灶吸收情况、痰菌阴转情况、病人的依从性、肝损害情况,分析治疗成本.结果:初次复发肺结核病人采用初次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明显,病人依从性好,治疗费用低,肝损害发生率低.结论:对初次复发肺结核病人采用初次治疗方案,与复治方案对比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病人的依从性、肝损害情况、治疗成本指标优于对照组.
作者:何钟宓;李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d 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幅度在输卵管妊娠介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监测70例接受介入放射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依术后d 3、d 6血B-HCG变化情况,追踪观察其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并加以分析.结果:70例接受介入放射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中有40例一次性治疗成功,其d 3血β-HCG下降幅度均>10%,9例下降幅度<10%的又发展成持续性异位妊娠,统计学比较发现两者d 3血β-HCG下降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21例持续上升,其中18例再次MTX加强治疗后成功治愈,3例上升后自行下降.结论:介入术后d 3血β-HCG下降幅度能很好地预测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曾伟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干预性早产的构成因素以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所致的胎儿窘迫是干预性早产的首位因素,其次是重度子痫前期.孕周>34周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孕周<34周的早产儿(P<0.05).定期的产前检查、终止妊娠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结论:定期产前检查、适时选择干预性早产对提高围生儿存活率、改善妊娠结局有益处.
作者:刘毅;李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动脉取血的佳部位.方法:将我科2004年8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50例进行血气分析的患儿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和股动脉穿刺组,比较两组动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穿刺组一次成功率比股动脉穿刺组高(P<0.01),穿刺后血肿形成率、误穿静脉发生率桡动脉穿刺组较股动脉穿刺组低(P<0.01).结论:桡动脉穿刺取血方法优于股动脉穿刺取血,应作为儿科动脉取血部位首选.
作者:涂国芳;范晓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相关影响.方法:对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帕罗西汀20 mg·d-1治疗8周,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MSGAN),对患者分别进行抑郁状态和营养不良的评估,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评估,同时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等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AMD评分22.14±7.23和14.25.4±6.51,营养不良评分(MS)18.74±6.58和13.26±5.33,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早饱和餐后饱胀不适症状改善,血清Alb、Hb、SF、BUN水平较治疗前提高(P<0.01,P<0.05),而SCr、Ca、P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均可耐受.结论:帕罗西汀能有效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抑郁状态,同时改善患者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和营养不良.
作者:刘圣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止嗽散配合刮痧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口服中药汤剂止嗽散联合刮痧治疗;对照组34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和复方甘草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嗽散汤剂联合刮痧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波;贺小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细针吸取细胞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09例手术后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术前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结果,并与其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9例乳腺癌手术前的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符合率91.7%,假阴性率8.3%.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一些不甚典型的病变诊断仍比较困难.
作者:张翊;何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与学龄期儿童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分析8年间住院的结核病儿童病历资料,探索其临床特点.结果:学龄前组与学龄期组在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结核全身中毒症状、肺部粟粒样阴影x线表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学龄前组较学龄期组Hb<110 g·L-1比例高,而痰菌阳性率低(P<0.05).卡介苗接种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全部患儿未接种组与接种组相比,重症结核患病几率明显增加.结论:学龄前结核病儿童临床症状重;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对预防控制重症结核病仍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呼吸控制方式在周围型肺癌精确放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5例周围型肺癌进行放疗定位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控制呼吸的方法,获得的图像经电脑计划系统制定放疗计划.结果:两种方法在肺组织的受照射体积和剂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BC扫描技术实时控制呼吸,可以有效地减小肿瘤周围正常肺组织的受照射体积和剂量,从而减小肺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林伟;许持卫;王若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238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74.79%(大肠埃希菌占54.62%),表皮葡萄球菌占8.82%,肠球菌7.98%,肺炎克雷伯菌占4.62%,真菌占3.78%.130例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6%、5.3%、6.1%,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高.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为目前住院的复杂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性高,且常呈多重耐药,临床治疗应尽量根据药敏实验调整抗生素.
作者:李雪梅;毛元英;尉冬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老年尖锐湿疣的现状并探讨其防治.方法:对近3年我院门诊的50例老年尖锐湿疣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社会心理等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3岁,40例为离退休人员,现均未参加任何社会活动;非婚性接触感染占66%(33/50);采用综合疗法及健康教育,微波治疗一次治愈率为70%(35/50),复发的15例经第二次微波治疗均痊愈,治愈率100%.结论:应以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措施防治老年尖锐湿疣及其它性传播疾病.
作者:谢雪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序贯应用于12~15周中孕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5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分别予以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序贯应用.结果:完全流产115例(92.0%),不全流产9例(7.2%),失败1例(0.8%).无感染、羊水栓塞、大出血和软产道损伤病例.结论: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序贯应用于12~15周中孕引产孕妇,宫颈软化充分、子宫规律收缩佳,有利于孕产物的排出,清宫时无需扩宫,痛苦小,对初产妇和高危妊娠妇女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王敏;李雪芹;刘富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手术过程及术后治疗应重视的问题.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视力≤0.2的86例(89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切除,79眼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发现47眼前后囊膜混浊,其中35眼作后极部撕囊术;虹膜后粘连45眼,瞳孔膜闭5眼;4眼炎症持续两月以上;黄斑部水肿13眼;后发障25眼.术后3月除4眼视力无提高外,<0.2者17眼,0.2~0.4者28眼,≥10.5者40眼;手术治疗后视力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只要术前仔细检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技巧,有效地控制术后葡萄膜炎症,可以使大部分患者获得更好的视力.
作者:李斌;马龙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部位和面积的关系,以指导治疗,评价预后.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连续住院的480例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继发性癫痫的42例患者,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头颅CT情况进行x2检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多见于脑皮质卒中患者,皮质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下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 cm的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4 cm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性卒中组和缺血性卒中组癫痫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无关,与脑卒中发生部位和面积有关.
作者:朱燚;张强;陈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胆红素对神经细胞的毒性机理,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制作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组织学改变,检测脑组织胆红素浓度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并探讨其间相关性.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时,海马区神经细胞出现凋亡的组织学改变,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与脑组织胆红素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胆红素通过诱导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介导其神经毒性的产生.
作者:游戏;杨光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关节镜术是目前国内诊治各种膝关节疾病先进的方法.它可以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以直观、微创、高效、痛苦小、康复快的优点而深受广大患者认同.
作者:蔡敏;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阴道修补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佳护理程序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96例患者的护理记录资料.结果:9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阴道及肠道的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和外阴、阴道护理,细致观察阴道黏膜情况,保持尿管的通畅,是手术成功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对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术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应用和术前术后的观察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进行ERCP术的60例病人的临床经验和手术前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ERCP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SOD(胆管型)6例.胆总管肿瘤2例,胰腺分裂1例,胆总管良性狭窄5例,胰头癌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合并胰胆管汇流异常2例,与主胰管相同的胰腺假性囊肿1例,胆管蛔虫1例.胆管括约肌切开56例,胰管括约肌切开3例.主要并发症为高淀粉酶血症5例,急性胰腺炎1例,出血2例,无急性胆管炎和穿孔.结论:诊断及治疗性ERCP术是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有效手段,是部分胆系及胰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治疗技术也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接受.其手术前后的护理关系到手术成败.
作者:毛金荣;龚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选择一种临床实用的鼻饲管固定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实验组30例采用棉线固定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胶布固定方法.结果:两组胃管滑出率相比,实验组的滑出率小于对照组的滑出率,两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舒适度相比,实验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棉线固定胃管鼻饲的方法更为安全、可靠、便捷、舒适.
作者:黄雪梅;黄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应用钬激光腔内碎石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在泌尿外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对尿路结石特别是体外碎石(ESWL)失败、结石并息肉包裹及结石近端腔道狭窄的患者有很高的优越性[J].
作者:彭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行为状况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对2006年1~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80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自评得分分别为93.06±16.23分和116.56±22.45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呈正相关(均为P<0.01).结论: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时,应重视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使其采取健康行为,进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晓梅;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早期再灌注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重要的方法,其目的不仅仅是恢复心外膜大血管的血流.而且要完全并持久地恢复心肌水平的灌注.准确及时地评价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对于临床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心肌灌注的评价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韩蓓蓓;魏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肠道内的出血[1],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出血,以及痔和肛裂出血.有文献报道,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平均年龄为63-77岁,其死亡率约为2%-4%[2],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下消化道出血较上消化道出血相对少见,其病因也相对较复杂,本文就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现状及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袁德强;史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患者1,女,47岁.摔倒后感右前胸部疼痛,胸片检查无阳性发现.2 d后作高频超声检查发现右胸第三肋软骨连续性中断.患者2,男,24岁,被打后出现右胸部疼痛并局部明显压痛.
作者:郭蓉;李琛;罗永芬;谢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患者,女,43岁.因左侧上颌后牙咀嚼不适2±月来院就诊.口腔检查:面部对称,开口型、开口度正常,6近远中向隐裂,叩齿(-),牙松动(-),冷刺激(±),牙龈正常,无牙周袋,X线示牙周膜、根尖部正常.
作者:李文全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