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668
  • 国内刊号:51-1501/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58
  • 周期:季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62-64
  • 全年订价:16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
  • 中药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胃消合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胃消合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学的影响,以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用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测定方法,观察胃消合剂对正常小鼠、新斯的明所致肠亢进模型小鼠和阿托品所致小肠抑制模型小鼠的胃排空和/或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胃消合剂低、中剂量可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0.01),而与多潘立酮相近(P>0.05);胃消合剂中剂量阿托品所致小肠抑制模型小鼠之小肠推进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并与多潘立酮相近(P>0.05);胃消合剂高、中、低剂量新斯的明肠亢进模型组动物之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动物相近(P>0.05).结论胃消合剂能促进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的运动;能一定程度上对抗阿托品对小肠运动的抑制;对新斯的明所致的小肠亢进,则无影响.胃消合剂的上述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高剂量除对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具有一定作用之外,未发现其对各实验组动物小肠运动的促进作用.

    作者:邓家斌;莫书蓉;封浩德;蒋仁发;江永苏;董光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柴胡汤对S180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S180荷瘤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柴胡汤不同剂量组与模型组间红细胞C3b花环结合率(ERC-C3b)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ERC-IC)来分析小柴胡汤在红细胞免疫方面的作用.结果小柴胡汤中、小剂量组抑瘤率高于模型组(P <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中,小剂量组ERC-C3b降低(P<0.01),而各剂量组ERC-IC都有升高趋势,但以中剂量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小柴胡汤有一定抑瘤作用,并对S180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也有抑制作用,说明小柴胡汤的抑瘤作用与红细胞免疫有关.

    作者:黄秀深;张丰华;茅敏;刘渊;苏先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衰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衰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组织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灌服腺嘌呤造模,分高、低剂量组及尿毒清组治疗,检测肾功能指标,观察肾脏病理及超微结构.结果高剂量组肾功能多项指标的改善与尿毒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显微镜检及电镜检查发现,同时能抑制CRF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改善病理状态,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结论肾衰胶囊能改善CRF大鼠肾功能衰竭的病理状态.

    作者:王少华;陈晶;刘侠;付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益气复智颗粒对多发性梗塞性痴呆大鼠脑功能和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复制多发性梗塞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复智颗粒24.84 g/kg、12.42 g/kg、6.21 g/kg灌胃对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和胆碱酯酶活性的改变.结果益气复智颗粒能提高多梗塞性痴呆大鼠电迷宫测试成绩,拮抗试验动物脑胆碱酯酶活性的升高.结论益气复智颗粒能通过抑制脑内胆碱酯酶合成、减少乙酰胆碱分解,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而发挥改善学习记忆等脑功能之作用.

    作者:周建英;姜海英;王明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丹参对兔重症急性胰腺炎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参对兔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36只日本大耳兔,建立兔SAP模型,随机分为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于术后2、6、12 h分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检测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aa3、细胞色素C、能荷和SOD水平.结果①术后2 h内,两组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aa3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 h、12 h生理盐水组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aa3水平均低于丹参组(P<0.05);②术后2、6、12 h生理盐水组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细胞素C水平、能荷和SOD活力较丹参组下降(P<0.05).结论丹参能显著提高细胞色素aa3、细胞色素C、能荷和SOD水平,改善兔SAP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功能及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作者:沙建平;祝彼得;关如洪;植柳梅;徐艳;赵燕;刘啸;刘舟;芦殿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几种植物多糖对链脲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调节作用及机理探讨

    目的确定并比较几种不同来源的植物多糖对链脲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的调节作用,为开发新的自然资源,研制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品提供理论支持和试验依据.方法对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65mg/kg.bw.d链脲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按体重和血糖平衡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A组(接骨木多糖组)、B组(麦冬多糖组)、C组(茶叶多糖组)、D组(阳性对照组)、E组(盐酸二甲双胍),另设F组(正常对照组),各组每天以100mg受试物/kg体重的剂量进行灌胃,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为期28天,动态测血糖并观察其它血液学指标和激素的调节作用.结果植物多糖对于糖尿病大鼠的摄食量有明显改善,但对饮水量、尿量、肝体比则效果不显著.A组和B组大鼠的血糖、尿糖和血清甘油三酯降低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结束后,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测定血脂,A组和B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物多糖可以降低链脲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尿糖和血清甘油三酯.特别是接骨木多糖和麦冬多糖的调节作用显著.接骨木多糖的降血糖功效为国内外首次发现.

    作者:王丹蕊;石阶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肿瘤化疗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方法以荷肝癌实体瘤、S180肉瘤小鼠为模型,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与环磷酰胺联用对肿瘤的抑制率;以艾氏腹水癌和肝癌腹水型小鼠为模型,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与环磷酰胺联用对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加味当归补血汤与环磷酰胺联用,对小鼠肝癌实体瘤及S180肉瘤的抑制有协同增效作用;对艾氏腹水癌和肝癌腹水型能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期.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能提高肿瘤化疗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廉南;刘一曼;刘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苓桂术甘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以喂饲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用苓桂术甘汤加味预防给药,观察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所建立的高脂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含量和apoA1/apoB100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出现异常.用该方预防性给药后,能有效改善高脂饲料引起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苓桂术甘汤具有良好改善血液流变状态的作用,为温阳化饮法调节血液流变状态提供了实验的依据.

    作者:张琦;江泳;陈建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四川内江产天冬与其他产地天冬的生药学比较研究

    目的配合四川内江地区天冬GAP的研究以及为制定天冬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将内江天冬与其余四个产地的天冬进行了较详细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显色反应.结果贵州习水和云南产天冬与四川内江产天冬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石细胞的有无、形状及分布情况,草酸钙针晶束的有无可作为不同产地天冬的显微鉴别特征区别,从显微特征来看,云南、云南大理宾川、贵州习水与四川内江产天冬有较大的区别,而广西玉林产天冬与四川内江产天冬几乎无区别.结论同一品种药材,在不同产地因其生长环境不同而使其组织构造有所区别.

    作者:李敏;王琦;费曜;方道硕;吴伯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附:62例病例分析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阳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同样采用休息、低盐和利尿强心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32例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并对照观察2组的疗效.同时,还观察了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血压的变化和治疗前后T3、T4 、皮质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总体疗效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身对照,其治疗前后血压和、T3、T4及皮质醇水平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较好地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其疗效优于多巴酚丁胺.此外参附注射液还具有升高患者血压,提高其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水平的作用.

    作者:潘敏娟;岳仁宋;梁超;朱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清开灵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附:80例病例报告

    清开灵口服液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研制的清开灵系列产品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高热等症.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症之一,为进一步确证该制剂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笔者近年来用清开灵口服液结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40例,并与西医常规处理4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运脾治疗对儿童血红蛋白作用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运脾治疗对儿童血红蛋白(Hb)的作用.方法临床以黄芪、当归、苍术、焦山楂等药组成运脾基本方,加工制作为糖浆制剂,45d为1个疗程,治疗诊断为营养性贫血的患者18例.同时以利血平建立大鼠脾虚模型,观察运脾方对脾虚大鼠主要消化吸收器官小肠粘膜结构的作用.结果临床研究显示,运脾治疗能提高Hb含量.所观察患者,治疗前Hb含量为(103.8±8.5)g/L,治疗后为(115.8±10.4)g/L,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01).动物实验表明,该方对脾虚大鼠小肠粘膜结构有恢复作用.结论运脾治疗可显著提高儿童血红蛋白含量,其机理与改善小肠粘膜结构有关.

    作者:孙远岭;顾菊美;周纬;范亚可;奚政君;祝明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其病死率,探讨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在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将18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根据入住我科时间和手术时间,分为早期入院组和晚期入院组,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观察各组及其使用柴芩承气汤治疗的疗效.结果早期入院组病死率(9.64%)低于晚期入院组病死率(47.83%),早期手术组病死率(45.45%)高于晚期手术组病死率(6.90%).结论早期入院,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阻止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首要条件;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通里攻下对降低病死率有一定疗效,同时也为部分手术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非常重要.

    作者:黄宗文;夏庆;陈光远;唐文富;谢守勇;赵健蕾;蒋俊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妇康口服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病例报告

    目的探讨妇康口服液对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分组.试验组124例(急性盆腔炎34例,慢性盆腔炎90例),予妇康口服液10ml tid,疗程分别为2周和4周;对照组64例(急性34例,慢性30例),分别予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 iv,每日1次,金鸡冲剂 1包 tid ,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指标包括疗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妇康口服液治疗急性盆腔炎显效率88.24%,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似(P>0.05);治疗慢性盆腔炎显效率73.33%,对照组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康口服液治疗盆腔炎疗效确切,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该药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该药使用安全.

    作者:陈清秀;杨家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温针加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附:200例病例报告

    目的观察总结用温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疗效.方法将符合颈椎病病诊断的20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观察组用温针加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对照组用单纯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00%,总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治愈率为64.00%,总有效率为86.0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疗程方面,观察组经1-2疗程治愈者,其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电针组,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的优点.

    作者:朱俊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黄帝内经》刺血络法之我见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关于刺血络法的论述,已初步形成了以脏腑经络气血学说为指导的理论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针灸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书中所述,据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法则进行分类整理,从刺血疗法的治疗机理、主治范围、处方原则、刺络部位、刺络方法以及刺络出血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作者:周章玲;刘丽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金匮要略》对半夏的运用

    <金匮要略>从第二篇至第二十二篇,共载仲景方205首,其中有半夏者计30首[1],约占<金匮>仲景方的14.6%,近年来笔者对<金匮>中所含半夏方进行了研习,试图探索其中的用药规律,本文试将笔者的研习结果整理陈述如下.

    作者:郑天富;杨维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魏品康治疗心绞痛验案3则

    魏品康教授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业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笔者有幸跟随导师出诊,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受益菲浅.现将其治疗心绞痛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王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女性不孕症辨证施治刍议

    结合笔者临床经验,总结了治疗不孕症的4种中医药治疗方法,并列举本人验案,加以说明.

    作者:刘盛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续)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近10年来五苓散的临床新用和药理研究概况

    根据文献研究结果,总结和介绍了我国在1995~2000年期间,中医药学术界临床运用五苓散治疗头晕、头痛、泄泻、泌尿系疾病、水肿、高血脂、高血压和其它疾病方面的新经验和对五苓散进行药理研究的新结果.认为这些新经验和新结果为提高临床运用五苓散的水平,促进五苓散基础研究的深入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指出,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小样本、无对照和不随机的回顾性经验总结水平,离循证医学的要求相差甚远,今后应努力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以促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作者:苑述刚;阮时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欧美各国草药注册法规的研究

    为扩大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通过对欧美几个代表性国家较完善的草药注册法规和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欧美草药注册法规的未来发展趋势,供我国同行制定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决策参考.

    作者:李思成;冯燕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