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牙髓腔内径改变对牙及牙周组织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方法 建立6种不同髓腔内径的上颌第二双尖牙模型进行比较.分别是①髓腔钙化,无髓腔;②髓腔大部钙化,正常牙髓腔向内缩减0.5 mm;③髓腔小部钙化,正常牙髓腔向内缩减0.25 mm;④正常牙髓腔;⑤髓腔小部吸收,正常牙髓腔向外扩展0.25 mm;⑥髓腔大部吸收,正常牙髓腔向外扩展0.5 mm.分别加载垂直和斜向力160 N,计算牙和牙周的应力分布及牙的位移.结果 在牙齿中央窝垂直加载与斜向加载的情况下,从没有髓腔到髓腔逐渐增大,牙周应力分布与牙齿大初始位移均增大.结论 髓腔内径的改变对上颌第二双尖牙牙周应力分布及位移的改变有明显影响,随着髓腔内径的扩大其牙体牙周组织应力及位移均相应增大.
作者:邱俊贤;赵曦;陈新民;张晓南;门庆林;徐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检测Wnt-1诱导分泌蛋白-1 (Wnt-1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WIS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定量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WI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ISP-1 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分期、组织学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有关(P<0.05),与年龄和雌、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WISP-1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HER-2表达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和雌、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WISP-1表达明显升高, 在乳腺癌的浸润与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锐;田超;孟文建;张剑辉;李卉;张蒲容;龙启明;陶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中国近交系版纳微型猪(BMI)α1,3-半乳糖苷基转移酶基因(α1,3-GT)和α-半乳糖基(Gala1-3Galb1-4GlcNAc-R,α-gal)的人肺癌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人体血清经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杀伤表达异种移植抗原的肿瘤细胞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将含有版纳微型猪α1,3-GT基因的pEGFP-CMV-GT质粒经脂质体法体外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并扩增,命名为A549-GT.用RT-PCR检测A549-GT中α1,3-GT基因的mRNA表达,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α1,3-GT在细胞膜表面合成α-gal表位的能力以及A549-GT与人血清中IgM和补体C3结合情况.检测转染细胞形态学、生长增殖能力以及裸鼠成瘤性等生物学特征.结果 经G418反复筛选获得了稳定转染α1,3-GT基因的A549-GT的细胞系,该细胞中检测到α1,3-GT mRNA和α-gal表达.A549-GT传代至今已2年,α-gal表达的阳性细胞达80.1%±3.2%.A549-GT细胞能与人血清中的IgM结合并有补体C3沉积.其生物学特性与亲代A549细胞相比未发生变化.结论 成功获得持续稳定表达猪α1,3-GT和α-gal的细胞系A549-GT,为该基因在后续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提供有用的细胞研究模型.
作者:秦凤;朱圣明;郑鸿;王竹;王宇;左莹;陈娟;孙蔚亮;王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牙周膜宽度和纤维含量对牙周膜强度的影响.方法 取有完整牙列的牛新鲜离体下颌骨制备成5 mm×2 mm×10 mm的牙-牙周膜-牙槽骨复合体试件,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牙周膜宽度,并在万能测试机上加载拉应力至试件断裂,记录应力-应变曲线,断端用天狼星染色,分析断面纤维含量,记录数据.结果 得到牙周膜宽度与其大应力的关系Y=9.786e~(-3.6693x),牙周膜宽度与其生理极限应力的关系Y=e~(2.188(-3.953)x),纤维百分比与其牙周膜的大应力关系Y=20.788-0.755x+0.007x~2,纤维百分比与其生理极限应力的关系Y=1.39e~(-14)·x~(7.666),初始生理应力为0.28 N/mm~2.结论 随着牙周膜宽度的减少和纤维含量的增加牙周膜的强度增加.
作者:门庆林;陈新民;徐超;任世鹏;彭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气管内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信号来源,并观察影响信号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杂种犬麻醉后经口腔插入前端贴附一次性儿童氧饱和度探头的气管导管.开胸直视下,让气管内氧饱和度探头发射的红光对准单侧气管旁大动脉,暂时阻断气管旁大动脉,观察阻断前后经气管脉搏血氧饱和度(SptO_2)的脉搏光容积描记(PPG)波形和读数变化.用照片采集SptO_2的佳信号,调节气管导管套囊内压力,观察不同套囊压力下机械通气与否对信号波形和读数的影响,并与来自犬尾的脉搏氧饱和度(SpO_2)做比较.结果 当气管内氧饱和度探头所对准的气管旁大动脉被阻断时,SptO_2的信号消失.机械通气和套囊压力均可使SptO_2信号产生变化(P<0.001).套囊压力为0、10 cm H_2O时SptO_2信号与套囊压力为20~60 cm H_2O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机械通气下的SptO_2波形与无机械通气时不同(P<0.01),且与SpO_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ptO_2的信号主要来自于气管周围的大动脉而非气管壁本身,气管套囊压力与机械通气对SptO_2信号的读数均有影响,套囊压力在20~60 cm H_2O时比10 cm H_2O的SptO_2信号更好,机械通气主要影响信号的波形.
作者:范晓华;魏蔚;王健;牟玲;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无糖尿病史的老年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及其对心血管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119例无糖尿病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1例无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的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吸烟史、体重指数(BMI)、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高血压病人群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DM)组,比较3组的BMI、血糖、血脂、血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I )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①高血压组的吸烟史、BMI、IRI、ISI、糖负荷后2 h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糖负荷后2 h胰岛素(PIN)、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P<0.05);且IRI分别与BMI、SBP、DBP、TG、HDL存在相关关系;②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DM患病率为24.4%,IGR患病率为38.6%,总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63%.③IGR组、DM组的空腹血糖(FPG)、PPG、PIN、IRI、ISI、BMI、TG、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SBP分别与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GR组、DM组的斑块发生率和LVEF均高于NGT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耐量异常,有必要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OGTT,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张燕;张新军;张俊琦;钟梁;曾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以赖型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A(OmpA)膜蛋白基因Loa22去信号肽基因片段构建重组卡介苗并对其免疫蛋白进行表达分析.方法 以赖型钩端螺旋体56601株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Loa22成熟肽基因片段,与大肠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穿梭整合质粒pMV361一起分别经过双酶切,连接,转化.筛选鉴定出阳性重组质粒rpMV361-loa22,电转化入BCG,经筛选鉴定后,热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表达产物.分别用BCG、rBCG-pMV361、rBCG-loa22、Loa22蛋白、灭活全钩体免疫小鼠两次后,脱臼处死小鼠分离脾淋巴细胞,XTT比色法检测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PCR扩增获得516 bp的片段,成功构建重组穿梭质粒rpMV361-loa22,经电转化构建重组卡介苗成功,热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19×10~3特异条带.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证实rBCG-loa22可引起细胞反应,其增殖活性与BCG组和rBCG-pMV361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赖型钩端螺旋体重组卡介苗rBCG-loa22并高效表达具有免疫学活性的外膜蛋白Loa22,为新一代钩端螺旋体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李道坤;鲍朗;张英;孙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产前诊断中确诊的染色体异常并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畸形患儿相关资料,总结心脏畸形不同分类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比率,为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病因、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确诊的染色体异常并伴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例资料,综合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畸形分类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比率.结果 49例染色体异常伴先天性心脏畸形患儿中,21-三体11例,18-三体6例,13-三体6例,14-三体1例,16-三体3例,8-三体1例,22-三体1例,46,XY/XX,5p- 2例,易位型部分三体8例,性染色体异常8例,三倍体2例.相同的染色体异常可伴有不同的心脏畸形及心外畸形,同样的心脏畸形可存在不同的染色体异常.结论 染色体异常可伴有众多基因的增加或减少,可同时伴有多种心脏或心外畸形,不同染色体异常伴发心脏畸形的类型及比率也各不同.超声提示胎儿心脏畸形者,应进一步行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以排除染色体异常,避免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患儿出生.
作者:张璘;张晓红;任梅宏;宋桂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首发未用药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患儿基底节及丘脑结构的完整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13例TS患者,以及10例正常对照.DTI扫描采用具有15个弥散梯度方向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经DTIStudio软件计算出每个受试者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和分量各向异性参数(FA)图,然后采用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的方法,用ROIEditor软件在平均弥散加权(aDWI)图像上画出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和丘脑,提取上述区域的FA值和平均ADC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儿童相比,TS患儿左侧苍白球和双侧丘脑FA值降低(P<0.05);双侧尾状核、双侧壳核和双侧丘脑的ADC值增高(P<0.05);左侧丘脑的FA值降低与症状评分相关(r=0.77,P<0.05).结论 运用DTI技术发现TS患者基底节和丘脑组织微观结构异常,尤其是左侧丘脑的异常,提示丘脑在TS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秀丽;孙锦华;李飞;黄明金;李茜茜;吴杞柱;张体江;郭兰婷;龚启勇;黄晓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蛋白组学方法研究丙烯醛雾化吸入致大鼠慢性支气管肺炎模型中依那普利干预后肺组织蛋白组的表达变化,探讨依那普利干预慢性支气管肺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找出丙烯醛雾化吸入组和依那普利干预组的差异蛋白质.结果 在两组凝胶图谱中平均检测到545个蛋白点.依那普利干预组与丙烯醛吸入组比较,发现3个明显差异蛋白.经质谱鉴定, 3个差异蛋白分别是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T-激肽原-1-前体,二氢嘧啶酶-2.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依那普利干预导致肺组织中二氢嘧啶酶-2上调,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下调,而T-激肽原-1-前体消失.结论 依那普利对大鼠慢性支气管肺炎的干预作用可能与肺组织中这3种蛋白表达变化有关.
作者:张云辉;赵珊;王盛兰;袁斌;王昭君;张丽;黄云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国人先天性裂手/裂足畸形(SHFM)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络获得SHFM研究资料,把病例分为单发(仅有SHFM或者伴发其他肢体畸形)和综合征(SHFM伴发其他非肢体畸形)两类,分别按围产儿性别、居住地(城/乡)计算其发生率.并分析患儿的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围产期转归和畸形发生部位.结果 在4489692例围产儿中诊断出SHFM病例736例,总发生率为1.64/10~4,单发和综合征SHFM的发生率分别为0.64/10~4和1.00/10~4.男性围产儿SHFM发生率为1.79/10~4,女性为1.25/10~4;城镇1.51/10~4,乡村1.86/10~4.SHFM患儿中,未足月分娩和低出生体质量分别占30.20%和43.93%.单发和综合征SHFM的围产期病死率分别为24.74%和66.59%,总病死率为50.27%.SHFM畸形以发生在上肢多见.结论 我国SHFM发生率高于国外报道.较高的围产期病死率与伴发畸形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代礼;李艳华;邓莹;朱军;王艳萍;梁娟;张亚玮;刘芝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1996~2006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的变化趋势和模式.方法 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2006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及其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的比例、死因别死亡率及构成比,同时探讨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的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全国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由1996年的412.0/10~5下降至2006年的342.2/10~5,下降了16.9%.除农村和边远地区外,城市、沿海、内地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亦呈下降趋势,2003~2006年这种下降趋势更为明显.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边远地区高于沿海和内地地区.全国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未见明显下降,神经管畸形死亡率由1996年的94.2/10~5下降到11.3/10~5,降幅达70.0%,其他异常死亡率未见下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先天异常所占比例则由1996年的9.2%上升至2006年的14.4%(上升了5.2个百分点),城市、农村亦有上升.结论 先天异常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逐年上升,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进一步减少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
作者:何春花;王艳萍;朱军;梁娟;代礼;缪蕾;李小洪;周光萱;李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强脉冲光(IPL)及5-氨基酮戊酸(5-ALA)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加5-ALA,未辐射)、UVA阳性对照组(3、4、5 J/cm~2 UVA辐射)、5-ALA组(含5 mmol/L 5-ALA的细胞培养液孵育)、IPL组(20、30、40 J/cm~2 IPL辐射)及5-ALA+IPL组(含5 mmol/L 5-ALA的细胞培养液孵育细胞4 h后予20、30、40 J/cm~2 IPL辐射).辐射后1 d、2 d、3 d、4 d、5 d以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细胞增殖情况、NaOH溶解法测定黑素含量、氧化多巴反应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5 mmol/L 5-ALA不影响B16黑素瘤细胞增殖、细胞黑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3~4 J/cm~2 UVA可促进B16黑素瘤细胞增殖,5 J/cm2时细胞增殖受到抑制.3~5 J/cm~2 UVA可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合成,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PL及5-ALA+IPL可降低黑素含量,5-ALA+IPL的作用较IPL更明显.IPL及5-ALA+IPL对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UVA可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B16黑素瘤细胞的黑素合成.IPL及5-ALA+IPL可使B16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减少,对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无影响.
作者:陈鹏;蒋献;魏大鹏;李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2种不同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对大鼠成骨细胞的转染效率,评价其作为成骨细胞病变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酶阶段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并鉴定,rAAV-EGFP按转染复数(MOI) 1×10~3、1×10~4、1×10~5、5×10~5分为只加rAAV和rAAV与腺病毒(ADV)共同转染组转染成骨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荧光强度随转染时间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2/6-EGFP和rAAV2/9-EGFP对成骨细胞的转染效率及荧光强度,确定转染的较佳MOI值,以此值用MTT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观察rAAV对细胞的毒性.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体内成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rAAV对成骨细胞的转染效率随MOI值的增加而提高,ADV(-)组荧光强度在第5 d达到高峰,当MOI为1×10~5时,rAAV2/6-EGFP和rAAV2/9-EGFP的转染效率分别为90.2%、66.1%,MOI值增到5×10~5时转染效率无显著提高;ADV(+)组荧光强度在第3 d即达高峰,MOI值为5×10~5时,rAAV2/6-EGFP和rAAV2/9-EGFP的转染效率为47.6%、30.5%.细胞生长正常,rAAV对细胞活性影响小.结论 两种病毒载体对成骨细胞转染效率均较高,其中rAAV2/6高于rAAV2/9,是一种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
作者:蒋星;杨昌永;毛棉;刘强强;王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百草枯处理后细胞内NF-κB的激活以及下游因子IL-6、IL-8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建立百草枯处理模型.在半数死亡浓度的百草枯作用8 h、24 h、48 h后,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NF-κB P65蛋白活化及定位,利用RT-PCR扩增IL-6、IL-8,半定量分析其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细胞NF-κB P65定位于细胞胞浆,百草枯作用后开始出现细胞核转位,并随作用时间延长核转位数目明显增加;RT-PCR结果显示百草枯作用后NF-κB的下游产物IL-6、IL-8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并可持续到48 h.结论 百草枯处理后早期即可能出现NF-κB的激活,进而诱导了下游的重要炎性介质的合成,促发和推进炎症反应,说明百草枯中毒后早期即有炎症反应参与了组织的损伤.
作者:余海放;聂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Ser447stop位点多态性对健康青年血脂比值的影响及在高糖低脂(HC/LF)膳食诱导的血脂比值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四川大学在校健康青年志愿者56名[(22.89±1.80)岁],于7 d平衡膳食后给予6 d HC/LF膳食.平衡膳食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总热量的15%、31%和54%,HC/LF膳食分别为15%、15%和70%.于第1 d、8 d及第14 d早上采取12 h空腹血,测定血脂,计算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log(TG/HDL-C)、总胆固醇(TC)/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值.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分析LPL Ser447stop位点多态性.结果 血脂比值的基础值、HC/LF膳食前和HC/LF膳食后在LPL Ser447stop野生型(S447S)和变异携带者(447XC)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发现,与HC/LF膳食前相比,HC/LF膳食后LDL-C/HDL-C 和 TC/HDL-C在S447S和447XC受试者均降低(P<0.05),TG/HDL-C无明显变化,log(TG/HDL-C)在S447S受试者升高(P<0.05),在447XC无明显变化.性别分组分析发现,在HC/LF膳食后,男性TG/HDL-C和log(TG/HDL-C)较HC/LF膳食前无明显变化,LDL-C/HDL-C和TC/HDL-C降低(P<0.001),且与LPL Ser447stop多态性无关.女性S447S受试者HC/LF膳食后TG/HDL-C和log(TG/HDL-C)较HC/LF膳食前升高(P<0.05),LDL-C/HDL-C和TC/HDL-C降低(P<0.05);447XC受试者4个比值在HC/LF膳食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LPL Ser447Stop C到G功能性突变可以削弱HC/LF诱导的log(TG/HDL-C)升高,进一步证实了其携带者的抗心血管疾病(CVD)保护作用.HC/LF膳食与LPL Ser447Stop多态性的相互作用对血脂比值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不含LPL Ser447Stop功能性有益突变的女性,其血脂比值更易受HC/LF膳食的影响.
作者:黄鑫;方定志;杜娟;汤慧;李蓉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GF-β1在体外对小鼠胚胎发育及胚胎种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收集小鼠2-细胞期胚胎,在含不同剂量TGF-β1的M16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并进行胚胎移植,观察着床率;②测定移植后小鼠外周血及胚胎种植部位母胎界面IL-10/INF-γ水平.结果 ①1 ng/mL和10 ng/mL TGF-β1能提高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速率、质量和胚胎着床率.其中TGF-β1 10 ng/mL时作用显著,TGF-β1浓度过高对体外胚胎发育不利;②M16+TGF-β1 10 ng/mL组体外培养囊胚移植后母胎界面INF-γ低于M1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9±11.31) pg/mL vs. (43.23±18.09) pg/mL,P<0.05].两组间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①小鼠胚胎体外培养基中加入适宜浓度TGF-β1可提高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速率、质量和胚胎着床率;②TGF-β1可能通过促进体外胚胎发育速率和质量,改善胚胎和内膜发育同步性,促进母胎界面Th1/Th2平衡向Th2偏移而促进胚胎着床.
作者:罗珊;尹海宁;李尚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SCID鼠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以及SCID鼠外周血甲胎蛋白(AFP) 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 mRNA水平与肝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SCID小鼠随机分为程序移植(A)组、单次移植(B)组及对照(C)组,行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周,将肝癌细胞株(HCCLM6)肿瘤组织块原位接种于受鼠肝脏,10 d后切除荷瘤肝叶,4周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各组外周血AFP mRNA和VEGF-C mRNA的表达,观察肝内复发和肝外转移的情况.结果 移植瘤切除后A、B、C各组肝内复发率均为100%,但复发瘤体积大小[(367.18±31.86) mm~3、 (648.26±155.22) mm~3、 (811.38±127.36) mm~3,P<0.01]、肺转移率(14.3%、66.7%、 1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4.7%和20.1%.AFP mRNA (1.95±0.92、 5.23±1.96、 6.36±3.38,P=0.02)及VEGF-C mRNA(2.48±2.25、3.45±2.81、6.60±5.81,P=0.27)在各组的相对表达量亦不相同,提示外周血AFP mRNA和VEGF-C mRNA的水平与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关系.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人源细胞嵌合率的增加,抗肿瘤效应也相应得到提高.
作者:邓志刚;李波;祖存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对高密度脂蛋白(HDL)氧化修饰的抑制机制,为预防HDL的氧化修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体外新鲜制备的人血浆HDL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CuSO_4)、次氯酸(HOCl)处理或与动脉壁细胞共同温育进行氧化修饰,然后分别测定天然未修饰HDL(N-HDL)、氧化修饰HDL(Ox-HDL)的凝胶电泳相对电泳迁移率(REM)、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溶血卵磷脂/卵磷脂比率(LPC/PC)的生成及载脂蛋白成分改变.对比相同条件下,加入抗氧化剂叔丁基甲苯(BHT)、Vit E及Vit C后,以上指标的改变.结果 BHT、Vit E及Vit C均可显著抑制由Cu~(2+)和HOCl诱导的Ox-HDL的REM增加、TBARS的生成、卵磷脂的水解,载脂蛋白AⅠ和AⅡ的改变.动脉壁细胞诱导的Ox-HDL的琼脂糖REM增加、TRARS的生成及卵磷脂水解也可被BHT、Vit E及Vit C显著抑制.但不同抗氧化剂的作用方式各有不同.结论 BHT以及Vit E和Vit C能有效抑制体内外HDL的氧化修饰.
作者:李晓颖;许飞;邢瑞青;李俊葓;刘秉文;傅明德;傅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白介素-17(IL-17)在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变应性鼻炎、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以及对照组共41例患者的血液以及鼻甲黏膜或息肉组织,采用ELISA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血液中、组织内IL-17表达情况,HE染色法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鼻息肉患者血清中IL-17的含量及局部组织内IL-17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其局部组织内IL-17表达情况与局部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736, P=0.006);变应性鼻炎患者仅局部组织内IL-17阳性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中IL-17的含量低于鼻息肉患者(P<0.001),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41).变应性鼻炎患者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鼻息肉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3),但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结论 IL-17对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变应性鼻炎,IL-17可能是其发病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杜进涛;巴罗;尚婷婷;刘亚峰;魏大鹏;安惠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与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探讨DCM患者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测定211例DCM患者和211例正常对照者CX3CR1基因rs3732378(V249I)和rs3732379(T280M)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DCM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方面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CX3CR1基因rs3732378和rs3732379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DCM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CX3CR1基因rs3732378和rs3732379位点多态性与DCM相关.
作者:何星球;王艳云;周斌;饶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硫酸肝素蛋白多糖(HSPG)蛋白及其mRNA表达及祛风通络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A(空白对照,n=32)、B(模型,n=18)、C(祛风通络方,n=18)、D(祛风通络方+激素,n=18)、E(激素,n=18)、F(苯那普利,n=18)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T-PCR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HSPG的荧光分布和HSPG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造模成功后透射电镜示B组肾小球足突呈部分或弥漫性融合.干预结束后与B组相比,C、E组HSPG的荧光分布呈连续性或斑片状,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1);D、F组HSPG的荧光呈不连续分布或点状分布,平均荧光强度增强(P<0.01).干预结束后与B组相比,各干预组HSPG mRNA的表达均上调(P<0.01),尤以C、F组明显.相关分析显示24 h尿蛋白定量与HSPG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7353,P<0.001).结论 肾小球基底膜HSPG的表达异常和分布改变是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祛风通络方可能通过改变HSPG的表达和分布而达到治疗蛋白尿的目的 .
作者:孙万森;任艳芸;赵艳龙;马巧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升高导致的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降低是否与蛋白激酶C(PKC)通路激活有关.方法 传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油酸组(10、50、100、150、200 μmol/L),PKC抑制剂(GFX)组,油酸+GFX组.分别检测各组eNOS活性,检测对照组和油酸组PKC的表达和活性,以及各组eNOS磷酸化(p-eNOS)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油酸组eNOS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eNOS(1177)的表达降低(0.0854±0.017 vs. 0.0134±0.023, P<0.05);PKC的表达出现转位,由胞浆转向胞膜,胞浆表达活性降低,胞膜表达活性增高,总活性增加.加入GFX后对正常内皮细胞eNOS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能部分改善油酸所致的内皮细胞eNOS活性的降低.结论 油酸可损害内皮细胞eNOS的表达及磷酸化,其机理与PKC通路的激活有关.
作者:李春;李宏亮;余叶蓉;张祥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后一月内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特点,并且同既往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解耐药变迁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汶川地震后一月内我院ICU病房住院患者革兰阴性菌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并同地震前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MicroScan Walk away 96SI或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同时进行手工鉴定.结果 地震后一月内伤口感染所占比重明显增加,从地震前的7.9%上升到20.2%,但呼吸道感染仍然是主要的医院感染.地震后一月ICU病房分离率高的前三位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不动杆菌属细菌(36.2%),铜绿假单胞菌(22.7%),克雷伯菌属细菌(12.3%).与地震前相比,地震后一月各菌属的耐药性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亚胺培南仍是治疗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的敏感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明显增加,但对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不动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但对加替沙星和头孢西丁有较高的敏感性.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从地震前的52.6%和48.8%升高到地震后一月的55.0%和87.5%.结论 地震后一月与地震前ICU病房病原菌的耐药性均有一定程度变化,因此应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抗菌药.大量的外伤伤员可能是导致地震后一月ESBLs发生率增加的原因之一,这提示在重大灾难事故中要注意预防医院感染,尤其是产ESBLs细菌在重症监护室的扩散.
作者:孔清泉;屠重棋;裴福兴;黄富国;刘浩;宋跃明;杨天府;康焰;王光林;刘立岷;方跃;张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PvuⅡ多态性对健康青年人血脂比值的影响及在高糖低脂(HC/LF)膳食诱导的血脂比值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56名[(22.89±1.80)岁]健康志愿者,给予7 d平衡膳食和6 d HC/LF膳食.分别于第1 d、第8 d及第14 d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水平,计算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log(TG/HDL-C)、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值.分离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法分析LDLR PvuⅡ位点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间血脂比值差异.结果 不同基因型受试者血脂比值的基础值无明显差异.HC/LF膳食前后,无论是在受试人群整体还是男女分组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血脂比值均无明显差异.与HC/LF膳食前相比,在受试人群整体,不同基因型受试者LDL-C/HDL-C和TC/HDL-C均降低(P<0.05).男女分组分析发现,与HC/LF膳食前相比,HC/LF膳食后TC/HDL-C在男性和女性均下降(P<0.05),但不受LDLR PvuⅡ多态性影响;TG/HDL-C和log(TG/HDL-C)仅在女性升高(P<0.05),也不受LDLR PvuⅡ多态性影响;而LDL-C/HDL-C在女性P1P1基因型、P2携带者和男性P1P1基因型下降(P<0.05).结论 LDLR PvuⅡ位点多态性在健康男性青年与HC/LF膳食诱导的LDL-C/HDL-C改变可能相关联.
作者:杜娟;方定志;龚仁蓉;汤慧;黄鑫;李蓉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在体外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合适的光敏剂浓度和激光能量密度密度.方法 体外培养人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激光组(仅予不同能量密度He-Ne激光照射)、光敏剂组(仅予不同浓度光敏剂ALA同时培养)和ALA-PDT组(先后予ALA培养和He-Ne激光照射).采用MTT法计算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激光组和光敏剂组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ALA-PDT组中,当He-Ne激光剂量(>10 J/cm~2)与ALA浓度(>0.125 mmol/L)达到一定程度时,抑制作用明显,随激光能量密度和药物浓度的同时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大.结论 ALA-PDT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和激光能量密度增加而增加,佳的参数:ALA浓度为0.25 mmol/L,He-Ne激光能量密度为40 J/cm~2.
作者:钟俊波;岑瑛;刘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罗格列酮钠(RO)对棕榈酸(PA)诱导的HIT-T15胰岛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① 0.25、0.50和1.00 mmol/L的PA干预HIT-T15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②在0.50 mmol/L的PA中分别加入FGF-21[12.50 nmol/L(A)、25.00 nmol/L(B)、50.00 nmol/L(C)]、 1 μmol/L RO及3个不同浓度的FGF-21与RO联合,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的表达.结果 ①PA组细胞凋亡高于对照组(P<0.05).②FGF-21 A、B、C组能明显降低0.50 mmol/L PA诱导的凋亡(P<0.05),但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FGF-21与RO联合干预组的细胞凋亡低于PA组(P<0.05).联合干预组的细胞凋亡低于单用FGF-21组(P<0.05).③ 0.50 mmol/L PA组的p-JNK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FGF-21组的p-JNK的表达均低于PA组(P<0.05).FGF-21与RO联合干预组的p-JNK均低于PA组(P<0.05).联合干预组p-JNK的表达低于单用FGF-21组(P<0.05).结论 ①PA可剂量依赖性的诱导HIT-T15胰岛细胞的凋亡.②FGF-21能抑制PA诱导的HIT-T15胰岛细胞株的凋亡,此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JNK的表达,并且与RO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林;张玫;王椿;熊中云;安振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含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VEGF)红色荧光慢病毒载体,鉴定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构建含mVEGF和红色荧光蛋白(DsRed)基因双顺反子重组慢病毒质粒;采用脂染法将慢病毒系统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转染后24 h和48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sRed表达,收集48 h 和72 h病毒上清并感染靶细胞239T,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sRed表达情况,并行Western blot分析培养上清和胞浆内mVEGF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TK208-mVEGF-IRES-DsRed,重组慢病毒滴度达5×106 PFU/ mL,并获得蛋白DsRed和mVEGF的表达.结论 含mVEGF红色荧光慢病毒质粒成功介导mVEGF蛋白的表达,该载体有望为研究VEGF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有效的工具.
作者:王东洋;贾路;陈翀;李艳杰;曾令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干扰素诱导表达2',5'-寡腺苷酸合成酶L(OASL)和干扰素诱导蛋白2(IFIT2)基因的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疾病特异性和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例SLE患者,25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5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运用SYBR green dyeI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Bio-Rad 96孔基因测序仪上检测SLE患者组和非SLE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的OASL和IFIT2 mRNA定量表达水平(以ΔCT表示)的差异,并根据各病情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以及对其与SLEDAI和临床各相关指标相关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SLE患者总体OASL mRNA ΔCT值(4.83±0.41)与非SLE患者(3.2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与健康对照者(3.07±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SLE患者总体IFIT2 mRNA ΔCT值(2.85±0.41)与非SLE患者(1.19±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与健康对照组(1.07±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SLE患者总体OASL mRNA ΔCT值与SLEDAI有相关性(r=0.324,P=0.022),与免疫球蛋白A(IgA)有相关性(r=0.357,P=0.012), IFIT2 mRNA ΔCT值与SLEDAI有相关性(r=0.399,P=0.004),与血白细胞有相关性(r=0.393,P=0.005),与IgA有相关性(r=0.283,P=0.049).结论 OASL和IFIT2在SLE患者中均表达上调,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判断有意义,两者在SLE发病中均有一定作用,抑制其过度表达可能成为治疗SLE的新方法.
作者:赵臻怡;杨南萍;黄向阳;李敏;刘潇潇;张杰;叶扬;石连杰;钟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时间脉冲电磁场(PEMFs)干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以探索PEMFs治疗骨质疏松的适治疗时间.方法 将雌性3月龄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SHAM组、OVX_0组、OVX_Ⅰ组、OVX_Ⅱ组、OVX_Ⅲ组,每组10只.各OVX组均按文献方法切除双侧卵巢造模,SHAM组仅开腹不切除卵巢.OVX_Ⅰ、OVX_Ⅱ和OVX_Ⅲ 3组大鼠每天在强度为3.8 mT,频率为8 Hz的磁场环境中分别照射20、40、60 min,共30 d.SHAM组和OVX_0组不干预.各组动物均在实验完成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取右侧股骨作生物力学性能测定.结果 OVX_0组大鼠的股骨结构力学指标(包括大位移、大载荷及大能量吸收,下同) 和材料力学指标(包括大应力、大应变及弹性模量,下同)低于其它4组大鼠(P<0.05或P<0.01),但SHAM组、OVX_Ⅰ组、OVX_Ⅱ组及OVX_Ⅲ组4组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磁场强度(3.8 mT)和脉冲频率(8 Hz)PEMFs,每天治疗20~60 min,可阻止去卵巢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使其接近正常的水平,其骨生物力学性能的维持效果相同.
作者:肖登;杨霖;雷中杰;杨永红;高强;何成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用蛋白组学方法探讨丙烯醛吸入致大鼠肺损伤后的蛋白组表达变化.方法 运用质谱分析技术比较差异蛋白的肽指纹图和氨基酸序列并确定差异蛋白名称,为今后研究与肺损伤有关的功能蛋白提供实验依据.结果 在丙烯醛吸入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凝胶图谱中平均检测到545个蛋白点.丙烯醛吸入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检测到7个差异蛋白.其中3个上调蛋白为:酪氨酸3和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和多聚腺苷结合蛋白.4个明显下调蛋白为:2601和2603波形蛋白、S100钙结合蛋白和细胞内钠通道-3.结论 本实验鉴定了丙烯醛吸入所致的大鼠肺损伤后与肺组织变化相关的7个蛋白分子,这些分子可能是与肺损伤有关的重要功能蛋白.
作者:但齐琴;李云;张丽;赵珊;王盛兰;袁斌;张云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玻璃化冷冻对成人卵巢组织中原始卵泡与初级卵泡的形态学及细胞增殖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氮直接覆盖玻璃化冷冻(direct cover vitrification,DCV)方法冻存成人卵巢组织块,液氮保存2周后复苏组织.观察和比较冻融前后人卵巢组织中原始卵泡与初级卵泡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经体外培养48 h后新鲜和冻融卵巢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冻融前后人卵巢组织内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卵巢组织中,形态异常的原始卵泡比例与初级卵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融卵巢组织中,形态异常的原始卵泡比例低于形态异常的初级卵泡比例(P<0.05);新鲜组、新鲜及冻融后培养组均有PCNA的阳性表达,PCNA 阳性表达可见于中间型卵泡和初级卵泡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卵巢组织间质细胞.结论 利用DCV方法对人卵巢组织进行冻存能够保存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冻融过程对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形态结构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冻融后组织内卵泡有体外生长发育的潜力.
作者:黄丽萨;谭世桥;屈清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早期保守治疗的新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对24例34足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行家庭内的手法矫正与弹力绷带外固定的早期治疗,并教会家长正确的矫正手法、矫正后的固定与穿戴合适支具的方法.测量治疗前后患足X片的跟距角.结果 22例30足(全部为松软型和中间型)为临床治愈,占88.2%,另2例4足畸形(均为僵硬型)部分改善,占11.8%.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即治疗后较治疗前X片跟距角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月龄组X片跟距角的增加大于≥2月龄组(P<0.05).结论 行早期的手法矫正可使不同畸形程度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尽早获得矫正和康复,疗效满意.
作者:何涛贞;罗启成;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成药坤泰胶囊与倍美力治疗对绝经早期妇女绝经后症状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收集有绝经后症状的绝经早期妇女57例,随机分为坤泰组(28例)和倍美力组(29例),治疗1年,每3个月随访1次,由专人进行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及血压监测;治疗前后测定腰围、身高、体质量、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集分析(PP)均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KM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坤泰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BMI明显升高(P<0.05).ITT分析显示:倍美力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明显下降 (P<0.05).结论 坤泰胶囊和倍美力均能有效改善绝经后症状;坤泰可升高BMI,倍美力可降低LDL-C水平.
作者:唐柳林;许良智;刘宏伟;张静;刘颖;刘晓芳;周玲玲;庄静;刘小先;乔林;万德花;李彦曦;潘鑫;孔令伶俐;李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经保守治疗后行B超监护下清宫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20例宫颈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保守治疗加B超监护下清宫(清宫组10例),另一组保守治疗后不清宫(单纯保守治疗组10例),观察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 20例患者均未切除子宫,清宫组10例无子宫穿孔并发症,仅有1例发生宫腔粘连.单纯保守治疗组2例保守治疗失败后行清宫.清宫组住院时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和B超宫颈包块消失时间较单纯保守治疗组缩短[分别为(6.7±2.8) d vs.(12.2±3.0) d,(14.1±3.51) d vs. (19.4±4.03) d,(2.1±1.65) d vs. (17.8±3.85) d,P均<0.05].清宫组较单纯保守治疗组治疗后出血量减少[(8.5±7.84) mL vs. (80.0±10.54) mL,P<0.05].清宫组较单纯保守治疗组月经恢复时间长[(41.9±10.3) d vs. (25.9±2.4) d,P<0.05].结论 宫颈妊娠保守治疗后行清宫术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单纯保守治疗组.
作者:李亚;谭世桥;屈清华;刘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右胸上腹食管癌手术的术式与胃排空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 从1998年2月到2008年10月,我科共行右胸上腹食管癌手术2582例,把行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手术的2565例根据术中对胃的操作方式分为,A组:未做特殊处理组(713例);B组:固定胃于膈肌组(397例);C组: 对折缝合缩胃组(426例);D组:管胃成形组(1029例).比较各组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2565例患者中,共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86例(3.4%),其中功能性胃排空障碍41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7例,吻合口瘘合并胃排空障碍38例.A组发生各类型胃排空障碍60例(8.4%);B组发生各类型胃排空障碍7例(1.7%);C组发生各类型胃排空障碍14例(3.2%);D组发生各类型胃排空障碍5例(0.5%),A组各类型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高于B、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改进手术技术可以降低经右胸上腹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管胃成形术是较好的术式.
作者:庄翔;李强;任光国;韩泳涛;陈利华;杨晓军;刘伦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多排螺旋CT(MDCT),研究卵巢血管蒂征(OVPS)对于卵巢来源与非卵巢来源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并探讨卵巢静脉直径的大小与卵巢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101例盆腹腔包块患者行盆腹部MDCT扫描,观测双侧OVPS的有无,测量双侧卵巢静脉的大短径,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OVPS结果进行诊断性试验.结果 ①OVPS判断盆腔肿瘤为卵巢来源的敏感性为92.59%,特异性为86.49%,准确性为88.12%,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②单侧卵巢肿瘤患者患侧与健侧的卵巢静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肿瘤的体积与同侧卵巢静脉的直径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OVPS对于判断卵巢来源与非卵巢来源肿瘤有影像学诊断价值.
作者:叶川;宁刚;曲海波;李学胜;王祖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烧伤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焦虑抑郁治疗对中重度烧伤患者的血小板5-羟色胺(5-HT)水平、血小板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中、重度热力烧伤患者,于烧伤后3 d内选择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及抑郁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烧伤治疗的基础上、于烧伤后第4 d启用赛乐特联合音乐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烧伤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相似常规烧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减分度,创面愈合情况,检测血小板5-TH水平,血小板计数,血清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抑郁分值下降(P<0.05),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血小板5-HT水平、血小板计数升高、血清TNF-α、IL-6水平下降.逐步回归分析选出影响治疗后血小板5-HT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即治疗后抑郁分值.结论 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改善烧伤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提高血小板5-HT水平和血小板计数,改善烧伤后生理功能状态,缩短烧伤后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吴孝苹;王东;段劲峰;宋中金;孙充洲;肖晓兰;何友德;王才明;孙学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Calpain-10 SNP43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年龄、体重指数(BMI)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96例PCOS患者[其中PCOS胰岛素抵抗(PCOS-IR)和非抵抗(PCOS-NIR)各48例]及96例对照进行研究.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Calpain-10基因SNP43进行检测.结果 PCOS患者中SNP43位点各基因型所对应的表型中GG基因型与GA(AA)基因型比较,其对应的雄烯二酮(DH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胰岛素水平增加(P均<0.05);在对照组中,GG基因型与GA(AA)基因型比较,其对应的DHT水平增加(P<0.05);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雄激素血症(HA)、高胰岛素血症(HI)是PCOS发病的危险因素;多毛、肥胖和父亲秃顶是PCOS-IR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Calpain-10基因SNP43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与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李蓉;许良智;熊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检测外周血血浆游离DNA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和T细胞受体gamma基因(TCRγ)克隆性重排的意义.方法 对235例NHL患者进行了254例次血浆游离DNA提取,通过globin基因确定血浆游离DNA存在,通过PCR方法检测IgH(FR3A/VLJH)和TCRγ(TVG/TJX)基因克隆性重排.并与病理组织DNA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基因克隆性重排结果同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初发及复发患者220例中219例均成功提取到血浆游离DNA.B-NHL患者140例中IgH重排阳性118例(84.3%),TCRγ重排阳性1例(0.7%);T-NHL患者80例中TCRγ重排阳性44例(55%),IgH重排阳性2例(2.5%),IgH和TCRγ重排同时阳性4例(5%);34例临床缓解病例中仅3例(8.8%)提取出血浆游离DNA,但IgH和TCRγ重排均阴性.56例NHL患者血浆游离DNA IgH或TCRγ基因重排结果与病理组织结果一致(P>0.05).67例NHL患者血浆游离DNA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 IgH和TCRγ基因重排结果显示,血浆游离DNA阳性率高于单个核细胞DNA(P<0.05).结论 采用血浆游离DNA检测NHL患者IgH和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与病理标本高度一致;标本取材简单方便,对NHL的治疗反应监测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郑沁;钟凌;孟文彤;倪勋;贾永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24 h尿醛固酮(UALD)与卧位、立位血醛固酮(ALD)以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的相关性,探讨UALD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4例(经病理证实)PA患者(疾病组)、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对照组)、39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24 h尿液,并记录尿量,PA患者抽取卧位、立位血.用放免法检测24 h尿醛固酮,卧位、立位血醛固酮,卧位、立位血浆肾素活性(PRA),并计算卧位、立位ARR.结果 PA组患者UALD分别与卧位、立位血ALD,与卧位、立位ARR呈显著直线相关(r依次为0.77,0.91,0.84,0.71,P均<0.001);PA组的UALD值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 UALD以1.42 μg作为临界值,诊断PA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72.80%;若以3.55 μg作为临界值,灵敏度为66.70%,特异性为100%;若以2.18 μg作为临界值,灵敏度为91.70%,特异性为94.6%;卧位UALD/PRA若以5.96作为临界值,灵敏度为95.80%,特异性为94.30%.立位UALD/PRA若以2.36作为临界值,灵敏度为95.80%,特异性为92.50%.结论 UALD分别与卧位、立位血ALD,与卧位、立位ARR有较好的相关性;卧位、立位UALD/PRA以及UALD对PA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施绍瑞;吴斯玮;张玫;黄明洁;安振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以睾丸穿刺活检为标准评价经直肠联合阴囊超声在梗阻性无精子症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2例无精子症患者以睾丸穿刺活检结果为根据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两组,均进行阴囊超声及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超声检出病变能力的差异.结果 132例无精子症中94例诊断为梗阻性无精子症.两组患者中,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更易被超声检出远端精道及附睾病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两组患者中检出睾丸异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体积大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P<0.05).超声在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粗符合率分别为,远端精道病变:92.6%、65.8%、84.8%;附睾病变:83.0%、71.1%、79.5%.结论 经直肠超声联合阴囊超声评价远端及近端精道、测量睾丸体积,在梗阻性无精子症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云剑;董强;李永忠;毛宇;蔡迪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探讨将新鲜血采用白细胞滤过后对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间华西医院就诊的体质量6~15 kg的法洛氏四联症儿童随机分为2组:滤过组和对照组各10例.滤过组采用新鲜血进行白细胞滤过后进行转机前的预充,术中的追加,以及术后输注,而对照组采用新鲜血但不做白细胞滤过,其它同滤过组.观察术后患者血浆TNF-α水平,肺氧合、弥散功能、带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组各时间点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对照组氧和指数(OI)水平均低于实验组,而对照组呼吸指数(RI)水平均高于实验组,在2 h、5 h、12 h时间点的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 h、12 h时的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组术后带呼吸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鲜血做白细胞滤过能够提高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患儿的早期肺氧和功能,缩短带机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杨勋;安琪;杜磊;秦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选择性山羊外周神经给乳化异氟醚模型,探索外周神经在异氟醚制动中的作用.方法 18只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平分为股动脉给乳化异氟醚组(动脉组),股动脉给脂肪乳组(动脉对照组,脂肪乳为乳化异氟醚溶剂)和耳静脉给乳化异氟醚组(静脉组).采用自身上下法,分别钳夹给药侧后肢悬蹄(动脉组,动脉对照组),后肢悬蹄(静脉组)作为伤害性刺激,测定异氟醚低血液有效分压(minimum partial pressure, MPP).比较3组山羊不同MPP(根据取血部位不同,MPP分为颈静脉MPP、给药侧股静脉MPP和对照侧股静脉MPP).结果 在动脉对照组,血液中没有发现异氟醚,山羊对钳夹刺激具有正常的逃避反应.在动脉组和静脉组,对照侧股静脉MPP与颈静脉MPP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动脉组山羊给药侧股静脉MPP约为颈静脉MPP的7倍[(38.45±17.01) mmHg vs. (5.82±2.32) mmHg,1 mmHg=0.1333 kPa, P<0.05],约为静脉组山羊颈静脉MPP的4倍[(9.41±1.61 ) mmHg, P<0.05].颈静脉MPP动脉组山羊约为静脉组山羊的0.6倍(P<0.05).结论 成功建立选择性山羊外周神经给乳化异氟醚模型,并提示高分压异氟醚(4倍临床麻醉深度)有外周神经阻滞作用.
作者:杨静;龚春雨;柴云飞;罗楠;罗南富;刘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改良制备胎盘滋养细胞微绒毛膜(microvillous membranes, MVM)和基底膜(basal membranes, BM)的技术,建立一个研究母胎界面物质交换的细胞分子模型.方法 在Illsley法基础上改良缓冲液成分,延长镁离子螯合BM的时间,低速离心后的上清液用于制备MVM,沉淀用蔗糖梯度纯化制备BM.结果 每克胎盘制备的MVM平均量为0.55 mg,其标记酶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为空白对照的16.87倍;BM的平均量为0.54 mg,其标记酶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AC) 为空白对照的11.19倍.结论 改良的Illsley法可以简单地同时制备较高质量的MVM和BM,有利于在细胞分子水平更好地研究胎盘滋养细胞功能.
作者:龙宁;邢爱耘;杨晓华;张荣;吴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